CN113015245B -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15245B CN113015245B CN201911325374.XA CN201911325374A CN113015245B CN 113015245 B CN113015245 B CN 113015245B CN 201911325374 A CN201911325374 A CN 201911325374A CN 113015245 B CN113015245 B CN 1130152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equipment
- frequency domain
- domain resource
- signaling
- id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08—Wavelet-divi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进行数据处理或者不进行所述数据处理后,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本申请可以降低数据发送端的PAPR,以及降低数据接收处理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中,下行链路的波形通常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上行链路波形可以同时支持OFDMA和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其中OFDMA波形的优点是灵活的资源分配,更容易与多天线技术结合,但OFDMA波形会导致发送信号具有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发送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lifier)时,需要额外的回退功率才能保证发送信号处于PA的线性放大区,否则会导致非线性失真,并产生较高的带外泄露。而DFT-S-OFDM波形由于具有单载波特性,PAPR较低,不需要额外的功率回退,因此具有更高的发射功率,有利于上行链路的覆盖性能。
5G NR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面向52.6GHz以上频段的NR技术研究。当发送信号的频率较高时,空间传播的损耗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发送功率保证覆盖,这将导致基站的能耗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可以降低数据发送端的PAPR,以及降低数据接收处理的复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2^nx,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RE上;
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2^nIDFT,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逆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的点数NIDFT通过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基站侧的信道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至少以下信息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组个数X是否大于1;
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
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一比特位的不同取值,指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是否大于1。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信令,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
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大于1时,对接收到的全部时域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信令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至少以下信息之一:
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
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
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一比特位的不同取值,指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是否大于1。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分组确定模块,用于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第一变换模块,用于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2^nx,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映射模块,用于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资源单元RE上;
第二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2^nIDFT,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2^nx,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资源单元RE上;
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2^nIDFT,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令,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
第一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以及,
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在基站侧实现对用户设备分组,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分别进行DFT处理,再对所有用户设备组DFT处理后的数据符号进行IDFT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多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复用,有效降低发送端的PAPR。另外,当用户设备组为1个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发送端的单载波特性波形,降低发送端PAPR并改善下行覆盖,另外,还可以降低用户设备侧接收时的计算复杂度和处理时延。另外,本申请中基站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动态指示DFT点数,解决了终端无法确定DFT点数M的问题。并且,基站侧可以根据调度的频域资源大小动态调整DFT点数M大小,增加了实现灵活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基于DFT-S-OFDM的发送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端的发送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令的指示方式的一个示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令的指示方式的另一个示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令的指示方式的又一个示例;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时域信号所在时域信号分段的示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NR系统以及长期演进型(Long Time 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802.2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请参见图1,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用户终端或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设备12可以是基站和/或核心网网元,其中,上述基站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gNB、5G NR NB等),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WLAN接入点、或其他接入点等),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基站可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与终端11通信,在各种示例中,基站控制器可以是核心网或某些基站的一部分。一些基站可通过回程与核心网进行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通信。在一些示例中,这些基站中的一些可以通过回程链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系统可支持多个载波(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上的操作。多载波发射机能同时在这多个载波上传送经调制信号。例如,每条通信链路可以是根据各种无线电技术来调制的多载波信号。每个已调信号可在不同的载波上发送并且可携带控制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数据等。
基站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入点天线与终端11进行无线通信。每个基站可以为各自相应的覆盖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或微微基站)。基站也可利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诸如蜂窝或WLAN无线电接入技术。基站可以与相同或不同的接入网或运营商部署相关联。不同基站的覆盖区域(包括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基站的覆盖区域、利用相同或不同无线电技术的覆盖区域、或属于相同或不同接入网的覆盖区域)可以交叠。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链路可包括用于承载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例如,从终端11到网络设备12)的上行链路,或用于承载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例如,从网络设备12到终端11)的下行链路。UL传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而DL传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类似地,上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有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在发送信号的频率较高时,信号空间传播的损耗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发送功率才能保证覆盖,因此对于下行链路,如果采用功率回退较小的具有单载波特性的波形,则可以在不提升PA硬件成本的情况增大发送功率,有利于增强下行覆盖。同时功率回退对基站的能耗也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52.6GHz以上频段时,基站侧往往工作在超宽带、大规模天线阵的场景下,采用较小的功率回退也有利于基站侧节能。
图2为一种基于DFT-S-OFDM的单载波传输方案的发送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变换域编码(Transform precoder)模块代表发送端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处理,DFT点数M取决于调度的频域资源大小。其中单载波信号生成模块代表发送端的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并串变换以及添加循环前缀处理,IFFT点数N取决于网络配置的信道带宽和子载波间隔(例如,系统包含20MHz信道带宽且采用15kHz子载波间隔,此时N=2048)。需要注意的是,M和N的值不同。
当上行采用单载波波形时,终端仅需通过上行调度信息确定分配给自己的频域资源大小,即可确定DFT的点数M。在下行采用单载波波形,基站可能需要同时向多个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如果沿用上行的发送端方式,对每个终端的数据单独做DFT处理,再一并进行IFFT处理,则会丧失单载波特性,难以有效降低PAPR。因此,为了保证单载波的低PAPR特性,若采用一并对多个终端的数据做DFT处理,此时,对于单个终端而言,通过自己的调度信息无法知道其他终端的资源大小,因此难以确定DFT的点数M。
另一方面,考虑到下行采用单载波传输主要针对52.6GHz,此时可用的信道带宽较大,导致发端IFFT处理的点数增大。例如信道带宽增加到1GHz,如果仍采用最大子载波间隔240kHz时,则IFFT点数需要增加至8192。较大的IFFT点数也会增加终端侧接收时的计算复杂度和处理时延。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处理和接收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发送端的PAPR,降低数据接收处理的复杂度,改善下行覆盖。请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侧,包括:
步骤31,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这里,基站侧在向1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时,可以将这些用户设备划分成X个用户设备组,每组可以包括有1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具体的,各组包含的用户设备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X可以是1,此时,将这些用户设备划分成同一个用户设备组。X也可以是大于1的整数,此时,将这些户设备划分成多组。
步骤32,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DFT处理;所述Nx=2^nx,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这里,在分组之后,可以确定每个用户设备组的Yx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数据符号,假设有Mx个数据符号,这些数据符号是基站需要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的。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每个用户设备组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点数为Nx点的DFT处理。所述Nx为大于或等于Mx的2的整数次幂值,例如,可以是大于或等于Mx的最小的2的整数次幂值。
考虑到Nx可能大于Mx,此时,需要继续补零操作,使该用户设备组内的数据符号扩展到Nx个。当然,如果Nx等于Mx,此时可以不需要进行补零操作,或者可以认为补零操作所增加的数据符号数量为0。在补零操作后,可以对该用户设备组内的Nx个数据符号进行Nx点DFT处理,从而得到Nx个DFT处理后的数据符号。
这里,上述Nx点DFT处理,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从而得到Nx个DFT处理后的数据符号:
k=0,…,Nx-1,v表示传输层索引;表示第v+1个传输层上的第i+1个数据符号;j为虚数指示符;y(v)(k)表示DFT处理后的数据符号。
以X=1,即一共1个用户设备组为例,基站确定当前时域符号上需要调度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以及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个数;基站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个数和信道质量等信息确定每个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大小和资源位置;基站根据调度所需的频域总资源大小(即调度的频域子载波总数)确定发送端进行DFT处理时的点数Nx。这里点数Nx为大于或等于调度的频域子载波总数的2的整数次幂。例如,基站共调度了30个物理资源块(PRB)的频域资源,每个PRB包括12个子载波,则调度的子载波总数量为30*12=360,此时,大于或等于360的2的整数次幂值为512、1024……,因此点数Nx可以=取512、1024……。
类似的,当X大于1时,则可以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数据符号数,来确定对应的DFT点数Nx。
另外,步骤32中进行DFT处理的数据符号,可以是完成层映射处理(参考图1)后的用户数据。
步骤33,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RE上。
在经过步骤32处理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获得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一共是个DFT处理后的数据符号。然后,对这些数据符号进行数据处理后,映射到对应的RE上。这里,所述数据处理具体可以包括预编码处理及其他处理。这样,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RE上。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在进行RE映射之前,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不对上述个DFT处理后的数据符号进行任何数据处理,而是直接进行RE映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34,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2^nIDFT,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在步骤34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步骤33中RE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IDFT处理,从而获得IDFT处理后的NIDFT个数据符号,然后,将所述NIDFT个数据符号发送出去。这里,NIDFT大于或等于其中,在NIDFT大于/>时,在进行IDFT处理时,可以通过补零操作,将RE映射后的/>个数据符号扩展至NIDFT个,再进行上述IDFT处理。
这里,所述IDFT处理的点数NIDFT具体可以通过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参数至少包括基站侧的信道带宽和子载波间隔。例如,根据基站侧的信道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可以计算出子载波数量,NIDFT为大于或等于该子载波数量的2的整数次幂值。另外,NIDFT还大于或等于另外,基站还可以在终端初始接入本基站或切换至本基站时,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以指示所述NIDFT的取值。
另外,在获得IDFT处理后的NIDFT个数据符号后,本发明实施例在发送上述NIDFT个数据符号时,还可以进行串并变换以及添加循环冗余(CP)等处理,得到时域信号后发送出去。另外,并串转换和加CP处理的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先加CP再进行并串转换,也可以先进行并串转换再进行加CP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在基站侧实现对用户设备分组,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分别进行DFT处理,再对所有用户设备组DFT处理后的数据符号进行IDFT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多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复用,有效降低发送端的PAPR。另外,当用户设备组为1个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发送端的单载波特性波形,降低发送端PAPR并改善下行覆盖,另外,还可以降低用户设备侧接收时的计算复杂度和处理时延。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数据处理的一个示例,该示例将多个用户设备划分成了2个用户设备组,分别为用户设备组#0和用户设备组#1。在变换域编码模块中对各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分别进行DFT处理,然后在OFDM信号生成模块中对所有的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进行IDFT处理,从而得到OFDM时域信号,然后通过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出去。在OFDM信号生成模块还可以进行数据符号的并/串转换以及加CP等处理,在OFDM信号生成模块之前,还可以对DFT处理后得到的数据符号进行RE映射处理。
在本申请中,考虑到基站所调度的终端数量(频域资源大小)通常是变化的,上述步骤32中DFT处理的点数等参数的取值可能需要根据当前调度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因此,本申请在上述方法中,基站还可以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至少以下信息之一:
1)所述用户设备组个数X是否大于1,即基站侧分组后的用户设备组的数量X是否大于1。
2)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
3)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具体的,上述第一信令可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所属的用户组公共(UE-group common)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或者,通过调度各个用户设备下行数据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时,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此时,所述第一信令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一比特位的不同取值,指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是否大于1,例如,1个比特长度的第一比特位,其取值0表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为1,取值0表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大于1。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此时,所述第一信令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具体的,所述第二比特域的具体指示形式可以由多种:
1)所述第二比特域可以直接指示Nx的取值,此时,所述第二比特域中包含有所述Nx的取值,例如,在Nx为512时,所述第二比特域中直接指示了512这一数值。
2)所述第二比特域可以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此时,基站预先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配置所述数值集合。例如,基站预先配置了一个数值集合{256,512,1024,2048},此时第二比特域的比特数可以为2,取值分别为00,01,10,11,分别与上述数值集合中的数值一一对应。这样,如果第二比特域的取值为“01”,则表示基站侧进行DFT操作的点数M为512。
3)所述第二比特域可以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此时,所述第二比特域直接包含有Nx/NIDFT的取值。例如,基站预先配置了NIDFT=2048,若所述第二比特域指示的Nx/NIDFT的取值为0.25,则可以计算得到Nx的取值为512。
4)所述第二比特域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此时,基站预先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配置所述比值集合。例如,基站预先配置了一个数值集合{0.25,0.5,1},此时第二比特域的比特数可以为2,其取值00,01,10,分别与上述数值集合中的数值一一对应。这样,如果第二比特域的取值为“00”,则表示Nx/NIDFT的取值为0.25,则可以计算得到Nx的取值为512。
以上方式2和4中,第二比特域的比特数,取决于对应集合(如数值集合或比值集合)中的元素个数P,具体的,最小比特数可以为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可以有多种指示方式:
1)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BandWidth Part)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如图5所示,填充有阴影的方框表示某个用户设备(UE)的频域资源,其长度为L,DFT对应的方框表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载波带宽对应的方框表示载波带宽的频域资源。在该第1种指示方式中,基站向用户指示L、S1和S2,这样,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以上参数,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频域资源在载波带宽中的起止位置,以及与其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的偏移。
2)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类似的,如图6所示,填充有阴影的方框表示某个用户设备(UE)的频域资源,其长度为L,DFT对应的方框表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载波带宽对应的方框表示载波带宽的频域资源。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为offset1。在该第2种指示方式中,基站向用户指示L、S1和offset1,这样,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以上参数,也可以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频域资源在载波带宽中的起止位置,以及与其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的偏移。
3)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类似的,如图7所示,填充有阴影的方框表示某个用户设备(UE)的频域资源,其长度为L,DFT对应的方框表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载波带宽对应的方框表示载波带宽的频域资源。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为offset1。在该第3种指示方式中,基站向用户指示L、S2和offset1,这样,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以上参数,也可以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频域资源在载波带宽中的起止位置,以及与其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的偏移。
通过以上步骤,本申请提供了由基站向用户设备指示所述Nx的取值的实现手段,使得终端可以确定发送端的DFT点数。另外,还向用户设备指示了该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的具体位置,以使得终端可以对其数据进行接收处理。
以上从网络侧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下面进一步从用户设备侧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侧,包括:
步骤81,接收信令,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
这里,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根据该信令,用户设备可以确定基站侧对包括本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在内的数据符号进行的DFT处理时所划分的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根据不同的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本发明实施例有不同的接收处理方式,具体的,在所述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进入步骤82,在所述用户设备组个数X大于1时,进入步骤83。
步骤82,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这里,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可以是前文中所述第一信令所指示的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等信息。
在用户设备组为1时,用户设备可以从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包含有本用户设备的数据符号的第一数据信号段,然后针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接收处理,此时用户设备仅需要对完整时域信号的部分信号分段进行处理,从而可以降低IDFT处理的点数,因此大大降低了用户设备的接收处理复杂度和接收功耗/接收处理时延。
图9提供了确定第一数据信号段的一个示例。图9中以两个用户设备,即UE1和UE2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DFT以及IDFT等处理的公式进行分析可知,当DFT点数Nx和NIDFT点数N均是2次幂但不相同时,发送端数据经过DFT和IDFT后,呈现出“无混叠、顺序排列、加插值”的形式,如图9中的分段1为UE1对应的采样点所在的分段,分段2为UE2的采样点所在的分段,可以视为将发送端数据等间隔的扩展了Q倍,其中Q=NIDFT/Nx。以图9为例,Q=NIDFT/Nx=2,将原来的UE1和UE2的发送端数据等间隔的扩展了2倍,即每隔一个采样点就是原发送端的数据点,每两个发送端数据点之间是扩展操作生成的插值。
这样,终端侧获知的其频域资源分配位置和大小,例如起始于DFT操作中的点m1,长度为k个点,那么包含其下行数据的时域信号段在完整的时域信号中,起始于的采样点m1*Q,长度为k*Q个采样点的时域分段内,该时域分段内,每间隔隔Q-1个采样点提取一个采样点,一共提取k个采样点,可以得到终端的下行数据对应的采样点。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大于1时,对接收到的全部时域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这里,在用户设备组的数量大于1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接收处理方式,对接收到的完整时域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从而获取基站发送给本用户设备的数据。
通过以上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基于基站侧的不同分组的数量,对数据的接收处理。当用户设备组为1个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用户设备侧接收时的计算复杂度和处理时延。
以上步骤81中,用户设备接收信令,具体可以是,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至少以下信息之一:
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
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
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步骤82中,用户设备在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接收处理,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接收处理复杂度。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此时,所述第一信令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一比特位的不同取值,指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是否大于1。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此时,所述第一信令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具体可以有以下不同形式:
1)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2)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3)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下面将进一步提供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图10所示的一种基站100,包括:
分组确定模块101,用于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第一变换模块102,用于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2^nx,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映射模块103,用于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资源单元RE上;
第二变换模块104,用于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2^nIDFT,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可选的,所述逆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的点数NIDFT通过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基站侧的信道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以下模块(图中未示出):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至少以下信息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
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
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一比特位的不同取值,指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是否大于1。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请参考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站1100的一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101、收发机1102、存储器11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11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1103并可在处理器1101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2^nx,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资源单元RE上;
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2^nIDFT,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可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数据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1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03可以存储处理器11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2^nx,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资源单元RE上;
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2^nIDFT,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基站侧的数据发送处理方法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120,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121,用于接收信令,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
第一接收处理模块122,用于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可选的,上述用户设备还包括以下模块(图中未示出):
第二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大于1时,对接收到的全部时域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可选的,所述信令接收模块12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至少以下信息之一:
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
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
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一比特位的不同取值,指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是否大于1。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请参照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300包括:处理器1301、收发机1302、存储器1303、用户接口1304和总线接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终端13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1303并可在处理器1301上运行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以及,
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可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图8所示的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1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3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3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3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03可以存储处理器1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以及,
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终端侧的数据接收处理方法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发送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RE上;
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所述基站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的信息包括: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或,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的点数NIDFT通过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基站侧的信道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以下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组个数X是否大于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一比特位的不同取值,指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是否大于1。
5.一种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信令,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
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所述接收信令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的信息包括: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x为第x个用户设备组;或,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其中,所述NIDFT为对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的点数;所述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大于1时,对接收到的全部时域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以下信息: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组个数是否大于1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一比特位的不同取值,指示用户设备组的个数是否大于1。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确定模块,用于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第一变换模块,用于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映射模块,用于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资源单元RE上;
第二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的信息包括: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或,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确定X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第x个用户设备组包括Yx个用户设备,X为正整数,x=1,…,X;Yx为正整数;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的Yx个用户设备对应的Mx个数据符号,分别进行补零操作扩展到Nx个数据符号,并进行Nx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所述nx为正整数,且Nx大于或等于Mx;
对每个用户设备组内经过DFT处理得到的Nx个数据符号,映射到对应的资源单元RE上;其中,所述X个用户设备组的数据符号共映射到个资源单元RE上;
对所述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NIDFT点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所述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向各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的信息包括: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或,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令,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
第一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所述信令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的信息包括: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x为第x个用户设备组;或,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其中,所述NIDFT为对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的点数;所述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1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信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户设备组的个数X;以及,
当用户设备组个数X为1时,根据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的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根据所确定的所述第一起始位置和第一时域长度,从接收到的完整时域数据信号中截取第一数据信号段;对第一数据信号段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基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
所述接收信令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的信息包括:对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x为第x个用户设备组;或,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在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进行DFT处理的点数Nx取值时,所述第一信令为用户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DCI;
所述第一信令通过预设的第二比特域,指示所述Nx的取值,或者指示所述Nx在预先配置的数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或者指示所述Nx与NIDFT的比值,或者指示Nx/NIDFT在预先配置的比值集合中的索引信息;其中,所述NIDFT为对映射后的数据符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处理的点数;所述nIDFT为正整数,且NIDFT大于或等于/>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时: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部分带宽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1,及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2之间的偏移值;
或,
所述第一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用户设备组的频域资源在整个载波带宽或对应的BWP中的起始位置S2,及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长度L,及与所述用户设备的频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S1之间的偏移值。
1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911325374.XA CN113015245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911325374.XA CN113015245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3015245A CN113015245A (zh) | 2021-06-22 |
| CN113015245B true CN113015245B (zh) | 2023-10-27 |
Family
ID=76381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911325374.XA Active CN113015245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30152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23015450A1 (zh) * | 2021-08-10 | 2023-02-1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6170940A (zh) * | 2015-02-13 | 2016-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 CN106817331A (zh) * | 2015-12-02 | 2017-06-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处理通信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383742A (zh) * | 2017-03-23 | 2019-10-2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9654274B2 (en) * | 2012-11-09 | 2017-05-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self-interference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11325374.XA patent/CN1130152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6170940A (zh) * | 2015-02-13 | 2016-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 CN106817331A (zh) * | 2015-12-02 | 2017-06-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处理通信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383742A (zh) * | 2017-03-23 | 2019-10-2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3015245A (zh) | 202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KR102040747B1 (ko) | 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 |
| CN110915175B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 US10659271B2 (en) |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 KR102398336B1 (ko) |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단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 |
| US20190215812A1 (en) | Method for Sending or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 |
| JP6783920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 |
| US1115385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 |
| EP3506694B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 CN113271670B (zh) | 一种直通链路资源的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 |
| CN106817331A (zh) | 通信系统中处理通信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08023698A (zh) | 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 JP2011518524A (ja) | 装置 | |
| JP2021101570A (ja) | データ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
| WO2018127138A1 (zh) |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
| JP2020504941A (ja) | 情報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
| CN113015245B (zh) |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 |
| WO2020000299A1 (zh) | 调度资源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 CN108667759A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
| CN102215582B (zh) | 加强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 |
| EP3358778B1 (en) | Selecting a waveform format used by a mobile device for an uplink communication with a base station | |
| CN107707286A (zh) |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 CN115915434A (zh) | 一种确定时域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