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3930B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3930B CN113193930B CN202010036690.1A CN202010036690A CN113193930B CN 113193930 B CN113193930 B CN 113193930B CN 202010036690 A CN202010036690 A CN 202010036690A CN 113193930 B CN113193930 B CN 1131939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ing
- terminal
- control node
- sidelink
- communic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3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GNSS定时;同步参考的定时;定时偏移;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以及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相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Sidelink(直通链路或旁链路)终端可以在Sidelink上和其他终端进行通信,这些终端通常是支持Sidelink技术的车辆、路侧单元(Road Site Unit,RSU)、手机等。
用户在进行Sidelink传输(发送或者接收)时会基于选择的同步源(synchronization reference source)或又称为同步参考(synchronization reference)或又称为定时参考(timing reference)的定时来进行,用户的同步源可以是基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自身本地时钟产生的定时或者其他设备提供的定时。Sidelink资源可能基于Sidelink定时进行编号,此时Sidelink的帧号称为直连帧号(Direct Frame Number,DFN)。可能存在以下场景:
一种场景是载波1上的基站调度用户在载波2上进行Sidelink传输,该用户在载波2上使用该基站的定时作为自己Sidelink传输的Sidelink定时。
另一种场景是工作在载波1上的基站调度用户在载波2上进行Sidelink传输,该用户在载波2上使用其他定时,例如GNSS的定时作为自己Sidelink传输的Sidelink定时。此时Uu定时和Sidelink定时可能不对齐。
此外,sidelink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和Uu的子载波间隔也可能不同,因此定时精度也不相同。
现有技术中,在满足下述至少一种情况时,基站和终端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不同,从而导致基站无法给终端分配合适的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
情况1:终端采用的同步参考和基站定时不同;例如终端使用GNSS定时而基站没有装GNSS天线或者没有和GNSS对齐;
情况2:不同运营商(PLMN)的基站在相同频段上调度Sidelink,由于不同运营商的基站之间可能是不同步的,此时如果用户分别采用各自基站的定时进行Sidelink传输,会导致无法通信的情况;
情况3:对于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由于需要进行不同模块和信令之间的转换,该转换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从而使得即使在基站定时和Sidelink定时对齐的情况下,也会给调度带来一定的延迟和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和控制节点可能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不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GNSS定时;同步参考的定时;定时偏移;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以及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相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示例八的原理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控制节点;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控制节点,也可以是终端。例如,当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时,第二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或者,当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时,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
其中,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车载设备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的具体类型。控制节点指的是基站或者一些集成接入回程节点(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IAB),在sidelink中,控制节点可以是终端,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基站,也可能是一些类似RSU或者IAB的其他网络设施,因此一些控制节点可能同时具备sidelink和Uu链路;其中,基站可以为通常所用的基站,也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还可以为5G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例如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或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point,TRP))或者小区cell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提及的Uu传输、Uu SCS、Uu链路、Uu资源的含义是终端和基站之间上行传输和/或下行的传输、终端和基站之间上行SCS和/或下行SCS、终端和基站之间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终端和基站之间上行资源和/或下行资源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步骤101,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该信号包括Sidelink信号和/或Uu信号。
例如,Sidelink信号包括: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Sidelink控制信道)、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Sidelink共享信道)、PSFCH(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物理Sidelink反馈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以及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则步骤101为终端向控制节点上报定时信息;此种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具体包括:终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或,终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此种情况下,上述定时信息可能是预配置的、其他终端指示的、基站配置的、终端自己确定的、预定义的。例如,预配置定时偏移offset=1ms,终端报告该定时偏移offset。进一步可选的,终端使用该offset和基站定时推出Sidelink定时。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获取的定时信息和终端上报的定时信息不一定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一个转换的过程。例如,终端获取的定时偏移为基于15kHz的定时偏移,终端上报定时信息之前可将定时偏移转换为30kHz的定时偏移之后再上报。再例如,终端获取的定时偏移是非整数,此时可通过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的操作之后再将定时偏移上报,此时上报的定时偏移为整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则步骤101为控制节点为终端配置定时信息,此种情况下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具体包括:终端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或,终端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定时偏移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Sidelink定时与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例如,终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终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终端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终端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中的至少一项;
Sidelink传输(例如PSCCH、PSSCH、PSFCH)偏移;
Uu传输(例如PUCCH、PUSCH)偏移。
可选的,Sidelink传输包括Sidelink接收和/或Sidelink发送,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节点为基站时,控制节点定时为基站定时,该基站定时可以是:用户驻留的小区或主小区或辅小区或服务小区的上行定时,或者,用户驻留的小区或主小区或辅小区或服务小区的下行定时。该小区可能在进行Sidelink传输的载波上也可能在其他载波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第二通信设备为基站的情况下,上述终端和基站可以是:
NR sidelink终端向NR基站上报定时信息;
LTE sidelink终端向NR基站上报定时信息;可选地,此时定时信息按照15kHz(子载波间隔SCS)指示;
NR sidelink终端向LTE基站上报定时信息;可选地,此时定时信息按照15kHz或NRSidelink SCS指示。
或者,在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上述终端和基站可以是:
NR基站为NR sidelink终端配置定时信息;
NR基站为LTE sidelink终端配置定时信息;可选地,此时定时信息按照15kHz(子载波间隔SCS)配置;
LTE基站为NR sidelink终端配置定时信息;可选地,此时定时信息按照15kHz或NRSidelink SCS配置。
可选的,上述定时或者定时偏移可能是us(微秒)、symbol(符号)、slot(时隙)、subframe(子帧)、ms(毫秒)、frame(帧)、second(秒)中的至少一个时间精度级别。
例如,上述定时可能是us、symbol、slot、subframe、ms、frame、second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关信息,例如DFN(Direct Frame Number,直接帧号)编号、sidelink时隙编号、sidelink符号编号。
再例如,上述定时偏移可能是us、symbol、slot、subframe、ms、frame、second中的至少一个的偏移信息,例如frame级别差值、slot级别差值、符号级别差值、us级别差值、ms级别差值、second级别差值中的至少一个;和/或frame个数、slot个数、符号个数、us个数、ms个数、second个数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定时信息,进行Sidelink传输(也可称之为: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定时信息,确定第一实际资源位置,在第一实际资源位置上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定时信息,进行Uu传输(也可称之为:根据Uu资源以及定时信息,确定第二实际资源位置,在第二实际资源位置上进行Uu传输)。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且定时信息包括定时偏移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定时偏移,进行Sidelink传输(也可称之为: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定时偏移,确定第三实际资源位置,在第三实际资源位置上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定时偏移,进行Uu传输(也可称之为:根据Uu资源以及定时偏移,确定第四实际资源位置,在第四实际资源位置上进行Uu传输)。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定时信息,为终端分配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
例如,Sidelink资源包括:配置Sidelink授权资源(SL configured grant)、PSCCH、PSSCH、PSFCH中的至少一项。再例如,Uu资源包括:PUCCH和PUSCH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可以由控制节点配置或者由终端自己获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的情况下,定时偏移的取值包括:
有效值或无效值。特殊地,0为有效值,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无效值的具体含义为第一通信设备不能确定或获取该定时偏移,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无效值的具体含义为第一通信设备不能指示该定时偏移。
场景1:Sidelink资源是基于控制节点定时分配的(如基于Uu时隙分配Sidelink资源),此时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O。终端基于定时偏移O进行Sidelink传输。
例如,终端在Uu时间n收到Sidelink的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调度Sidelink传输,该DCI指示在时间n+y1进行Sidelink传输,则终端在不早于n+y1+O的时刻的第一个Sidelink时隙进行Sidelink传输。
场景2:Uu资源是基于Sidelink定时分配的(如基于Sidelink时隙分配Uu资源),此时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O。终端基于定时偏移O进行Uu传输。
例如,控制节点调度终端在Sidelink时间m的PSFCH后经过y2时间进行PUCCH传输,例如,通过该PUCCH反馈sidelink的HARQ-ACK信息给控制节点,则终端在不早于m+y2+O的时刻的第一个可以发送PUCCH的时隙进行PUCCH传输。
场景3:sidelink资源是基于Sidelink定时分配的,或者,Uu资源是基于控制节点定时分配的,此时定时信息中不包含定时偏移、或者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且定时偏移的取值为0、或者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且定时偏移的取值为无效值。该无效值也可以称为特殊值或无意义值。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定时信息中不包含定时偏移或者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且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或者,在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接入技术内intra-RAT调度;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获取到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控制节点;例如,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的类型为控制节点,即终端的同步参考可以为任意基站;再例如,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当前控制节点,即当前基站或服务基站;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相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控制节点。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满足第二条件,且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二条件,且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作为同步参考;例如,其他设备为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网络侧设备和/或其他终端;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定时之外的其他设备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例如,其他设备定时为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终端定时和/或GNSS定时;又例如其他设备定时为除当前控制节点或服务基站之外的其他网络侧设备定时,和/或其他终端定时,和/或GNSS定时;
控制节点无法获取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没有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节点为LTE基站时,控制节点可以调度NR sidelink(此种情况称为:Inter-RAT sidelink调度)或者LTE sidelink(此种情况称为:intra-RAT sidelink调度)。控制节点为5G或者以后版本的基站时,控制节点可以调度NR sidelink(此种情况称为:intra-RAT sidelink调度)或者LTE sidelink(此种情况称为:Inter-RAT sidelink调度)。
在Sidelink载波或Sidelink定时的numerology(参数集),和,Uu定时或Uu载波的numerology(参数集)不同的情况下,定时信息按照下述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指示: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
Uu子载波间隔;例如,上行链路子载波间隔、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
参考子载波间隔;例如,参考子载波为15kHz;再例如,参考子载波为120kHz;又例如,参考子载波为240kHz。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定时信息为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第一载波为下述至少一种载波:
同步载波(sync CC,或者称为synchronisation carrier或者称为synchronisation carrier frequency);在一种实现中,用于获取Sidelink定时的载波为同步载波,在另一种实现中,终端发送Sidelink同步信号块的Sidelink载波为同步载波;
主载波PCC;
辅载波SCC;
候选的同步载波(例如set B中的载波);
候选的能够进行载波聚合的载波(例如set A中的载波);
Sidelink专用频段上的载波;
用于Sidelink传输的载波,且终端在该载波的同步化覆盖外或者该载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小区。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在Sidelink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步骤101包括:
在满足第三条件时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例如establish RRC Connection)时;
终端恢复RRC连接(例如resume RRC Connection)时;
RRC重配时;
终端波束失败恢复时;
终端链路失败恢复时;
终端上报终端辅助信息(UEAssistanceInformation)时;
终端上报终端Sidelink信息(SidelinkUEInformation)时;
终端上报终端能力信息(UECapabilityInformation)时;
终端选择了第一同步参考用于Sidelink传输的定时;
基站指示或基站配置或预配置或预定义或者其他终端指示终端上报定时信息时,例如,基站通过信令(例如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AC CE或物理层信令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其中,通过基站指示或基站配置或预配置或预定义或者其他终端指示的方式告知终端上报终端辅助信息;和/或,通过基站指示或基站配置或预配置或预定义或者其他终端指示的方式告知终端上报终端Sidelink信息;和/或,通过基站指示或基站配置或预配置或预定义或者其他终端指示的方式告知终端上报终端能力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同步参考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基站之外的同步参考;
本基站之外的同步参考;
服务基站之外的同步参考;
GNSS;
本地时钟;
其他终端,例如不和基站直接同步和/或不和基站间接同步的终端,或任意其他终端。
具体的,终端在建立RRC连接过程中,或RRC连接完成后,或终端恢复RRC连接过程中,或恢复RRC连接完成后、或RRC重配过程中,或RRC重配完成后,或终端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或波束失败恢复完成后,或终端链路失败恢复过程中,或链路失败恢复完成后,终端可通过上述过程中的任意一条信令携带该定时信息,例如,随机接入的消息3(msg3)、RRC重配完成(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信令、RRC重建完成(RRC ReestablishmentComplete)信令、RRC恢复完成(RRC Resume Complete)信令;在比不一一枚举。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包括:
在满足第四条件时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例如establish RRC Connection)时;
终端恢复RRC连接(例如resume RRC Connection)时;
RRC重配时;
终端波束失败恢复时;
终端链路失败恢复时;
终端选择了第一同步参考用于Sidelink传输的定时。
可选的,上述第一同步参考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基站之外的同步参考;
本基站之外的同步参考;
服务基站之外的同步参考;
GNSS;
本地时钟;
其他终端,例如不和基站直接同步和/或不和基站间接同步的终端,或任意其他终端。
具体的,在建立RRC连接过程中,或RRC连接完成后,或终端恢复RRC连接过程中,或恢复RRC连接完成后、或RRC重配过程中,或RRC重配完成后,或终端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或波束失败恢复完成后,或终端链路失败恢复过程中,或链路失败恢复完成后,可通过上述过程中的任意一条信令携带该定时信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GNSS定时;终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终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终端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终端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定时偏移;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以及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相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步骤201,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定时信息,其中,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该信号包括Sidelink信号和/或Uu信号。
例如,Sidelink信号包括: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Sidelink控制信道)、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Sidelink共享信道)、PSFCH(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物理Sidelink反馈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以及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则步骤201接收终端上报定时信息;此种情况下,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具体包括:终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或,终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此种情况下,上述定时信息可能是预配置的、其他终端指示的、基站配置的、终端自己确定的、协议定义的。例如,预配置定时偏移offset=1ms,终端报告该定时偏移offset。进一步可选的,终端使用该offset和基站定时推出Sidelink定时。
可选的,在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则步骤201为接收控制节点配置的定时信息,此种情况下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具体包括:终端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或,终端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定时偏移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Sidelink定时与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例如,终端搜索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和/或,终端选择的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Sidelink传输(例如PSCCH、PSSCH、PSFCH)偏移;
Uu传输(例如PUCCH、PUSCH)偏移。
可选的,Sidelink传输包括Sidelink接收和/或Sidelink发送,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节点为基站时,控制节点定时为基站定时,该基站定时可以是:用户驻留的小区或主小区或辅小区或服务小区的上行定时,或者,用户驻留的小区或主小区或辅小区或服务小区的下行定时。终端在可能在进行Sidelink传输的载波上进行对应该小区的传输也可能在其他载波上进行对应该小区的传输,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第二通信设备为基站的情况下,上述终端和基站可以是:
NR sidelink终端向NR基站上报定时信息;
LTE sidelink终端向NR基站上报定时信息;可选地,此时定时信息按照15kHz(子载波间隔SCS)指示;
NR sidelink终端向LTE基站上报定时信息;可选地,此时定时信息按照15kHz或NRSidelink SCS指示。
或者,在第一通信设备为基站,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上述终端和基站可以是:
NR基站为NR sidelink终端配置定时信息;
NR基站为LTE sidelink终端配置定时信息;可选地,此时定时信息按照15kHz(子载波间隔SCS)配置;
LTE基站为NR sidelink终端配置定时信息;可选地,此时定时信息按照15kHz或NRSidelink SCS配置。
可选的,上述定时或者定时偏移可能是us(微秒)、symbol(符号)、slot(时隙)、subframe(子帧)、ms(毫秒)、frame(帧)、second(秒)中的至少一个时间精度级别。
例如,上述定时可能是us、symbol、slot、subframe、ms、frame、second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关信息,例如DFN(Direct Frame Number,直接帧号)编号、sidelink时隙编号、sidelink符号编号。
再例如,上述定时偏移可能是us、symbol、slot、subframe、ms、frame、second中的至少一个的偏移信息,例如frame级别差值、slot级别差值、符号级别差值、us级别差值、ms级别差值、second级别差值中的至少一个;或frame个数、slot个数、符号个数、us个数、ms个数、second个数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定时信息,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定时信息,进行Uu传输。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且定时信息包括定时偏移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定时偏移,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定时偏移,进行Uu传输。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第二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定时信息,为终端分配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
例如,Sidelink资源包括:配置Sidelink授权资源(SL configured grant)、PSCCH、PSSCH、PSFCH中的至少一项。再例如,Uu资源包括:PUCCH和PUSCH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的情况下,定时偏移的取值包括:
有效值或无效值。特殊地,0为有效值,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无效值的具体含义为第一通信设备不能确定或获取该定时偏移,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无效值的具体含义为第一通信设备不能指示该定时偏移。
场景1:Sidelink资源是基于控制节点定时分配的(如基于Uu时隙分配Sidelink资源),此时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O。终端基于定时偏移O进行Sidelink传输。
例如,终端在Uu时间n收到Sidelink的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调度Sidelink传输,该DCI指示在时间n+y1进行Sidelink传输,则终端在不早于n+y1+O的时刻的第一个Sidelink时隙进行Sidelink传输。
场景2:Uu资源是基于Sidelink定时分配的(如基于Sidelink时隙分配Uu资源),此时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O。终端基于定时偏移O进行Uu传输。
例如,控制节点调度终端在Sidelink时间m的PSFCH后经过y2时间进行PUCCH传输,例如,通过该PUCCH反馈sidelink的HARQ-ACK信息给控制节点,则终端在不早于m+y2+O的时刻的第一个可以发送PUCCH的时隙进行PUCCH传输。
场景3:sidelink资源是基于Sidelink定时分配的,或者,Uu资源是基于控制节点定时分配的,此时定时信息中不包含定时偏移、或者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且定时偏移的取值为0、或者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且定时偏移的取值为无效值。该无效值也可以称为特殊值或无意义值。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定时信息中不包含定时偏移或者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且定时偏移为不为0的有效值。
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接入技术内intra-RAT调度;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获取到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控制节点;例如,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的类型为控制节点,即终端的同步参考可以为任意基站;再例如,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当前控制节点,即当前基站或服务基站;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相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控制节点。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满足第二条件,且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二条件,且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定时信息中不包含定时偏移或者定时信息中包含定时偏移且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作为同步参考;例如,其他设备为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网络侧设备和/或其他终端;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定时之外的其他设备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例如,其他设备定时为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终端定时和/或GNSS定时;又例如其他设备定时为除当前控制节点或服务基站之外的其他网络侧设备定时,和/或其他终端定时,和/或GNSS定时;
控制节点无法获取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没有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节点为LTE基站时,控制节点可以调度NR sidelink(此种情况称为:Inter-RAT sidelink调度)或者LTE sidelink(此种情况称为:intra-RAT sidelink调度)。控制节点为5G或者以后版本的基站时,控制节点可以调度NR sidelink(此种情况称为:intra-RAT sidelink调度)或者LTE sidelink(此种情况称为:Inter-RAT sidelink调度)。
在Sidelink载波或Sidelink定时的numerology(参数集),和,Uu定时或Uu载波的numerology(参数集)不同的情况下,定时信息按照下述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指示: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
Uu子载波间隔,例如上行链路子载波间隔、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
参考子载波间隔;例如,参考子载波为15kHz;再例如,参考子载波为120kHz;又例如,参考子载波为240kHz。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定时信息为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第一载波为下述至少一种载波:
同步载波(sync CC,或者称为synchronisation carrier或者称为synchronisation carrier frequency);在一种实现中,用于获取Sidelink定时的载波为同步载波,在另一种实现中,终端发送Sidelink同步信号块的Sidelink载波为同步载波;
主载波;
辅载波;
候选的同步载波(例如set B中的载波);
候选的能够进行载波聚合的载波(例如set A中的载波);
Sidelink专用频段上的载波;
用于Sidelink传输的载波,且终端在该载波的同步化覆盖外或者该载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小区。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在Sidelink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GNSS定时;同步参考的定时;定时偏移;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以及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相同。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下面结合几个示例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一,基站指示终端上报Sidelink定时和基站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offset。
可选的,该offset为用户基于GNSS定时和获取的基站定时推出的;例如offset为GNSS定时和SFN(系统帧号)之间的差值;该offset也可能为预配置的。
在本示例中基站获取该offset,能够推出终端的Sidelink定时,从而保证合适的资源分配。
示例二,基站指示用户上报终端的Sidelink定时。
在本示例中基站获取Sidelink定时,从而保证合适的资源分配。例如基站获取sidelink定时后,按照sidelink定时分配sidelink资源。
示例三,基站指示用户上报终端的同步参考
假设终端上报同步参考为GNSS。
在本示例中基站本身可以搜到GNSS,基站通过用户上报的信息确定用户使用的是GNSS定时后,通过确定GNSS定时和基站定时之间的offset,从而能够推出用户的Sidelink定时,从而保证合适的资源分配。
示例四,基站指示终端上报GNSS定时。
在本示例中终端获取了GNSS定时,但是此时终端可能选择了GNSS也可能没有选择GNSS作为自身的同步参考。基站通过用终端上报获取GNSS定时,从而确定GNSS定时和基站定时之间的offset,从而能够配置合理的直接帧号DFN和系统帧号SFN的偏移值offsetDFN,保证合适的资源分配。
示例五
假设Uu子载波间隔=Sidelink子载波间隔=30kHz。
此时终端上报的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和/或定时偏移,例如Sidelink定时为30kHz时隙的编号,偏移为按照30kHz子载波间隔定义的偏移的时隙数目。
示例六
假设Uu子载波间隔=15kHz;Sidelink子载波间隔=30kHz。
此时终端上报的定时信息包Sidelink定时和/或定时偏移;其中定时信息按照Uu子载波间隔15kHz表示,例如按照15kHz重新解释sidelink定时的对应时隙的编号并上报,定时偏移为按照15kHz子载波间隔定义的偏移的时隙数目。
另一种例子是定时信息按照Sidelink子载波间隔30kHz表示,例如sidelink定时为按照30kHz子载波间隔定义的时隙的编号,定时偏移为按照30kHz子载波间隔定义的偏移的时隙数目。
示例七,inter-RAT。
假设LTE子载波间隔15kHz;NR子载波间隔=30kHz。
假设终端为LTE sidelink终端,基站为NR基站,终端向基站上报LTE sidelink的定时信息;进一步可选地该定时信息按照15kHz或30kHz表示。
假设终端为NR sidelink终端,基站为LTE基站,终端向基站上报NR sidelink的定时信息;进一步可选地该定时信息按照15kHz表示。
示例八,Sidelink定时和Uu定时之间存在定时偏移offset O。
假设下行控制信息DCI调度两个传输且K=N=2,N为PSFCH的周期,K为PSFCH和对应的物理旁链路共享信道PSSCH之间的最小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上行链路子载波间隔=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
假设offset O=0.5 sidelink时隙=0.5上行时隙。
按照基站定时y2=1对应的时隙为时隙1,而按照Sidelink定时y2=1对应的时隙为时隙1’,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时隙1和时隙1’的位置不同。终端实际上会认为PUCCH的发送不能早于时隙1’,由于PUCCH资源是Uu资源,因此实际用于sidelink的HARQ-ACK信息反馈的PUCCH资源应该是:
和时隙1’重叠且不早于时隙1’的可用Uu时隙或UL时隙;
或者说,不早于时隙1’的最近一个可用Uu时隙或UL时隙;
或者说,对应TPSFCH_Uu+2+ceil(0.5)=TPSFCH_Uu+3对应的Uu时隙或UL时隙;
或者说,不早于TPSFCH_Uu+2+ceil(0.5)=TPSFCH_Uu+3对应的Uu时隙的最近一个可用UL时隙。
例如,如图3所示的时隙2上的PUCCH资源。该示例中假设TPSFCH_Uu是PSFCH所在时隙的起点;则图3中TPSFCH_Uu+2因此对应图3中时隙1,TPSFCH_Uu+3对应图3中的时隙2,当TPSFCH_Uu定义为PSFCH所在时隙的终点时,TPSFCH_Uu+2以及TPSFCH_Uu+3对应的时隙会对应性的调整(例如后移),不再一一说明。
本示例中基站通过用户上报或者其他方法确定sidelink定时和/或定时偏移之后,分配时隙2上的PUCCH资源用于用户sidelink的HARQ-ACK反馈,终端会在时隙2上的PUCCH用于终端反馈sidelink的HARQ-ACK。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400,该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401,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定时偏移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Sidelink定时与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Sidelink传输偏移;
Uu传输偏移。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所述定时信息,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所述定时信息,进行Uu传输。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且所述定时信息包括定时偏移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所述定时偏移,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所述定时偏移,进行Uu传输。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定时信息,为终端分配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的情况下,所述定时偏移的取值包括:
有效值或无效值。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或者,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接入技术内intra-RAT调度;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获取到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控制节点;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相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控制节点。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定时之外的其他设备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无法获取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没有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时信息通过子载波间隔指示。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时信息通过下述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指示: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
Uu子载波间隔;
参考子载波间隔。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时信息为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所述第一载波为下述至少一种载波:
同步载波;
主载波;
辅载波;
候选的同步载波;
候选的能够进行载波聚合的载波;
Sidelink专用频段上的载波;
用于Sidelink传输的载波,且终端在该载波的同步化覆盖外或者该载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小区。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三条件时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时;
终端恢复RRC连接时;
RRC重配时;
终端波束失败恢复时;
终端链路失败恢复时;
终端上报终端辅助信息时;
终端上报终端Sidelink信息时;
终端上报终端能力信息时;
终端选择了第一同步参考用于Sidelink传输的定时。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满足第四条件时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时;
终端恢复RRC连接时;
RRC重配时;
终端波束失败恢复时;
终端链路失败恢复时;
终端选择了第一同步参考用于Sidelink传输的定时。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GNSS定时;同步参考的定时;定时偏移;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以及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设备,则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500,该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偏移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Sidelink定时与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Sidelink传输偏移;
Uu传输偏移。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所述定时信息,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所述定时信息,进行Uu传输。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且所述定时信息包括定时偏移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所述定时偏移,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所述定时偏移,进行Uu传输。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定时信息,为终端分配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的情况下,所述定时偏移的取值包括:
有效值或无效值。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或者,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接入技术内intra-RAT调度;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获取到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控制节点;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相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控制节点。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定时之外的其他设备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无法获取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没有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时信息按照下述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指示: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
Uu子载波间隔;
参考子载波间隔。
可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时信息为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所述第一载波为下述至少一种载波:
同步载波;
主载波;
辅载波;
候选的同步载波;
候选的能够进行载波聚合的载波;
Sidelink专用频段上的载波;
用于Sidelink传输的载波,且终端在该载波的同步化覆盖外或者该载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小区。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GNSS定时;同步参考的定时;定时偏移;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以及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设备,则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在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或者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图6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601、网络模块602、音频输出单元603、输入单元604、传感器605、显示单元606、用户输入单元607、接口单元608、存储器609、处理器610、以及电源6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射频单元601,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或者,射频单元6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GNSS定时;同步参考的定时;定时偏移;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以及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设备,则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6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6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6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6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6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603可以将射频单元601或网络模块6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6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6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6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6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6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6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6041和麦克风6042,图形处理器6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606上。经图形处理器6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6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601或网络模块602进行发送。麦克风6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6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6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6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6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6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6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6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606可包括显示面板6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061。
用户输入单元6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607包括触控面板6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072。触控面板6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071上或在触控面板6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6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10,接收处理器6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071。除了触控面板6071,用户输入单元6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6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6061上,当触控面板6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6071与显示面板6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6071与显示面板60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6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6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6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6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6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6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6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6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6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6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10中。
终端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6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6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或者第二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且控制节点为网络侧设备的情况下,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能够实现上述的信息接收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7所示,网络侧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收发机1302、存储器13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301,用于读取存储器13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或者,处理器1301,用于读取存储器13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定时信息包括Sidelink定时;GNSS定时;同步参考的定时;定时偏移;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以及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对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理解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设备,则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3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或者,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接入技术内intra-RAT调度;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获取到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控制节点;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相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控制节点;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定时之外的其他设备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无法获取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没有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偏移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Sidelink定时与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Sidelink传输偏移;
Uu传输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所述定时信息,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所述定时信息,进行Uu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且所述定时信息包括定时偏移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所述定时偏移,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所述定时偏移,进行Uu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的情况下,所述定时偏移的取值包括:
有效值或无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信息通过子载波间隔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信息通过下述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指示: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
Uu子载波间隔;
参考子载波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信息为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所述第一载波为下述至少一种载波:
同步载波;
主载波;
辅载波;
候选的同步载波;
候选的能够进行载波聚合的载波;
Sidelink专用频段上的载波;
用于Sidelink传输的载波,且终端在该载波的同步化覆盖外或者该载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包括:
在满足第三条件时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时;
终端恢复RRC连接时;
RRC重配时;
终端波束失败恢复时;
终端链路失败恢复时;
终端上报终端辅助信息时;
终端上报终端Sidelink信息时;
终端上报终端能力信息时;
终端选择了第一同步参考用于Sidelink传输的定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包括:
在满足第四条件时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时;
终端恢复RRC连接时;
RRC重配时;
终端波束失败恢复时;
终端链路失败恢复时;
终端选择了第一同步参考用于Sidelink传输的定时。
1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或者,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接入技术内intra-RAT调度;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获取到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控制节点;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相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控制节点;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定时之外的其他设备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无法获取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没有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定时信息,为终端分配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偏移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Sidelink定时与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同步参考的定时和控制节点定时之间的偏移;
Sidelink传输偏移;
Uu传输偏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所述定时信息,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所述定时信息,进行Uu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终端,且所述定时信息包括定时偏移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Sidelink资源以及所述定时偏移,进行Sidelink传输;
和/或,
根据Uu资源以及所述定时偏移,进行Uu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的情况下,所述定时偏移的取值包括:
有效值或无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信息通过子载波间隔指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信息通过下述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指示: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和Uu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
Sidelink子载波间隔;
Uu子载波间隔;
参考子载波间隔。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信息为第一载波的定时信息,所述第一载波为下述至少一种载波:
同步载波;
主载波;
辅载波;
候选的同步载波;
候选的能够进行载波聚合的载波;
Sidelink专用频段上的载波;
用于Sidelink传输的载波,且终端在该载波的同步化覆盖外或者该载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小区。
21.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或者,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接入技术内intra-RAT调度;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获取到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控制节点;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相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控制节点;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定时之外的其他设备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无法获取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没有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22.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23.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定时信息,其中,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旁链路Sidelink定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
同步参考的定时;
定时偏移;
终端处理信号的时间;
终端处理信号的能力;
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或者,在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接入技术内intra-RAT调度;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获取到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控制节点;
控制节点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为相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控制节点;或,
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
或者,在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定时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定时偏移或者所述定时信息中包含所述定时偏移且所述定时偏移为无效值或0;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控制节点对终端的调度为跨接入技术inter-RAT调度;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他设备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除控制节点定时之外的其他设备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无法获取Sidelink定时;
控制节点没有配置终端的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作为同步参考;
终端选择其他PLMN的控制节点定时作为Sidelink定时;
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控制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定时信息,为终端分配Sidelink资源和/或Uu资源。
24.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为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010036690.1A CN113193930B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 PCT/CN2021/070546 WO2021143603A1 (zh) | 2020-01-14 | 2021-01-07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010036690.1A CN113193930B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3193930A CN113193930A (zh) | 2021-07-30 |
| CN113193930B true CN113193930B (zh) | 2024-07-02 |
Family
ID=7686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010036690.1A Active CN113193930B (zh) | 2020-01-14 | 2020-01-14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3193930B (zh) |
| WO (1) | WO202114360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7693050A (zh) * | 2022-08-31 | 2024-03-12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7005958A (zh) * | 2015-09-24 | 2017-08-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10167174A (zh) * | 2018-02-14 | 2019-08-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1807984B (zh) * | 2009-02-18 | 2014-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同步harq的调度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
| CN105827379A (zh) * | 2015-01-09 | 2016-08-03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非授权频谱通信的信道保持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终端 |
| US10772055B2 (en) * | 2015-04-08 | 2020-09-08 | Alcatel Lucent |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
| WO2017024541A1 (zh) * | 2015-08-12 | 2017-0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步通信方法及终端 |
| US10652846B2 (en) * | 2015-09-24 | 2020-05-12 | Intel Corporatio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ellular synchronization references |
| EP3355628B1 (en) * | 2016-01-20 | 2023-07-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
| US10349442B2 (en) * | 2016-08-12 | 2019-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V2X communication |
| CN109804678B (zh) * | 2016-09-27 | 2021-09-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装置对装置通信终端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8058572A1 (zh) * | 2016-09-30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时频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 WO2018084570A1 (ko) * | 2016-11-01 | 2018-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오프셋을 적용한 d2d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8632986B (zh) * | 2017-03-24 | 2020-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方法及装置 |
| CN108811147B (zh) * | 2017-05-05 | 2023-04-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28769A1 (en) * | 2017-08-10 | 2019-02-14 | Zte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LATERAL BOND COMMUNICATION |
| WO2019137939A1 (en) * | 2018-01-11 | 2019-07-18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Data re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errestrial 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exhibiting a high propagation delay |
| CN110113122B (zh) * | 2018-02-01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9216747A1 (ko) * | 2018-05-10 | 2019-11-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채널/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단말 |
| CN110475336B (zh) * | 2018-05-11 | 2022-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519844B (zh) * | 2018-05-22 | 2022-04-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物理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
| CN110730496B (zh) * | 2018-06-29 | 2021-04-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0536430B (zh) * | 2018-09-05 | 2023-04-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及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 EP3979726A4 (en) * | 2019-05-28 | 2022-05-25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ND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TIME |
-
2020
- 2020-01-14 CN CN202010036690.1A patent/CN113193930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07 WO PCT/CN2021/070546 patent/WO2021143603A1/zh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7005958A (zh) * | 2015-09-24 | 2017-08-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10167174A (zh) * | 2018-02-14 | 2019-08-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传输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WO2021143603A1 (zh) | 2021-07-22 |
| CN113193930A (zh) | 2021-07-30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20210168690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a radio link failure,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 US20220132353A1 (en) |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 |
| KR102562700B1 (ko) | 리소스 지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 CN109699067B (zh) | 同步信号块的处理方法、同步信号块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
| US11337269B2 (en) | Cell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 EP4016125B1 (en) |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equipment | |
| CN110769505A (zh)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 CN113132066B (zh) | 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 |
| KR102613334B1 (ko) | 정보 지시 방법, 정보 획득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노드 | |
| US11259323B2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
| WO2020029914A1 (zh) | 多模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 CN113498164B (zh) | 寻呼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 |
| KR20210057120A (ko) | 전송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 |
| US12127026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 WO2021057655A1 (zh) | 信息指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 |
| CN111263412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 WO2019062502A1 (zh)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 CN111800831B (zh) | 路径变换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 KR20220087450A (ko) |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기 | |
| US11503574B2 (en) |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 |
| CN113193930B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
| WO2019242466A1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 WO2021204155A1 (zh) | 资源确定方法及终端 | |
| EP3813411A1 (en) |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 WO2019242464A1 (zh)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