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0347A -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40347A CN113440347A CN202110032334.7A CN202110032334A CN113440347A CN 113440347 A CN113440347 A CN 113440347A CN 202110032334 A CN202110032334 A CN 202110032334A CN 113440347 A CN113440347 A CN 1134403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able
- patient
- bed
- bed frame
- limit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2612 cardiopulmona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4394 hip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00585 muscular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220 muscl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2383 Angina Pector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174 Brain Neoplas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399 Critical Ill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101 Muscle Cramp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0113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1127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392 Sp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2 cardiothoracic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8118 cerebral infar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6106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9622 hear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217 heart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507 interph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72 lun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199 lung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0125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387 respiratory ra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3504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0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tiltable around transverse horizontal axis, e.g. for Trendelenburg pos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e.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 A61B5/024—Measur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5—Measur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by using sensing means generating electric signals, i.e. ECG sign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Measur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61B5/0816—Measuring devices for examining respiratory frequenc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1—Furnit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4—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by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61H1/0255—Both knee and hip of a patient, e.g. in supine or sitting position, the feet being moved together in a plan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body-symmetrical plan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61H1/0255—Both knee and hip of a patient, e.g. in supine or sitting position, the feet being moved together in a plan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body-symmetrical plane
- A61H1/0262—Walking movement; Appliances for aiding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2—B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8—Hi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属于电动床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机构,所述基座机构包括:固定床架;活动床架,所述活动床架架设在支撑柱上;推缸,所述推缸固定设置在固定床架上,且所述推缸活动连接并作用在活动床架的推缸铰接部上,以及床板,所述床板铺设在活动床架上,所述床板上可躺卧一患者;监测机构;锻炼机构,所述锻炼机构连接设置在所述基座机构的后侧,且所述锻炼机构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被动式和/或主动式锻炼;达到电动起立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以保证患者的身体适宜康复锻炼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
背景技术
重症康复是国内康复医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新兴领域,该领域包含的患者病因多样,病情复杂,例如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外科的脑内肿瘤术后患者,心胸外科的心脏疾病术后患者,呼吸科的呼吸系统疾病术后患者等。重症康复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褥疮,肌肉萎缩,心肺功能下降)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长期卧床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针对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可明显提升其心肺功能以及减少其肢体肌肉萎缩的发生率。电动起立床是帮助重症患者实现早期康复的重要医疗器械,它可帮助长期卧床患者实现从平躺体位到直立体位的减重站立训练以及下肢体被动运动训练,并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的肌肉萎缩症状以及提升心肺功能。
专利CN201920699632.X描述了一种带升降功能的电动起立床,通过框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板,便于对电动起立床的高度进行升高,使之与病床平齐,同样的高度,病人可自行完成转移,或者只需一人协助就可从床上转移到起立床上,使用更加方便,通过框体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使用更加安全,操作简单,便于进行升降。
专利CN201821013876.X描述了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该装置包含脚部康复组件,方便患者对脚部以及足踝进行活动锻炼,通过设置的按摩垫可以促进患者脚部和足踝的血液循环,可以减少病人的腿部以及足踝出现浮肿的情况。
专利CN201921899919.3描述了一种集成心电监护电动起立床。然而,该专利仅是将临床传统的心电监护仪通过支架与电动起立床进行了集成组装,并未考虑到重症患者在进行电动起立床辅助训练过程中心肺功能监护的特殊需求,也没有提及对于肌肉功能的实时监测与评估。
以上是国内代表性的关于电动起立床的专利,研究发现国内关于电动起立床的20-30件专利中存在一方面的局限性,即缺乏在重症患者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时可进行实时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技术与装置。由于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心肺功能较低,在进行电动起立床辅助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肌肉痉挛、体位性低血压、心绞痛、心梗死、脑梗死的危险状况,如果缺乏对其心肺功能与肌肉功能的实时监测与评估则会为康复治疗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此外,现有的电动起立床不能保证趋于康复的患者可以分阶段逐渐增强下肢和心肺功能的锻炼。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电动起立床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起立床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电动起立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以保证患者的身体适宜康复锻炼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所述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包括:基座机构,所述基座机构包括:固定床架,所述固定床架上设置有多个朝上设置的支撑柱,且所述固定床架的后侧设置有一固定铰接部;活动床架,所述活动床架架设在支撑柱上,且所述活动床架的后端设置有一活动铰接部,且活动铰接部和固定铰接部铰接连接;此外,活动床架的中后端的底面还设置有推缸铰接部;推缸,所述推缸固定设置在固定床架上,且所述推缸活动连接并作用在活动床架的推缸铰接部上,通过推缸使得活动床架相对于固定床架翻转;以及床板,所述床板铺设在活动床架上,所述床板上可躺卧一患者;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固定设置在活动床架上,所述处理组件可对外传递信息;感应板,所述感应板为一板体,且所述感应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所述感应板设置在床板相对于患者后背部的位置;以及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处理组件和感应板;锻炼机构,所述锻炼机构连接设置在所述基座机构的后侧,且所述锻炼机构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被动式和/或主动式锻炼。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床架为一包覆状的结构,且活动床架的中部横向连接设置有若干根横杆,通过横杆保证活动床架的结构强度;其中,所述活动铰接部、推缸铰接部以及处理组件都设置在活动床架的横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微处理器以及数据发送模块;其中,所述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线,所述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及数据发送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处理组件使得感应板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对外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和高通滤波器之间电连接设置有一仪表放大器,所述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之间、低通滤波器和微处理器之间分别电连接设置有一运算放大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床架设置在地面上,且所述床板经过活动床架、固定床架与地面电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包括两个正极端电连接有偏置电阻的运算放大器,且这两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作为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所电连接的偏置电阻具体为可调式电阻;通过操作可调整偏置电阻的阻值。
作为优选,所述锻炼机构包括脚底锻炼机构,所述脚底锻炼机构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为长槽,且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中部交错设置;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设置在第一限位槽中,所述第一活动块相对于第一限位槽可往复运动;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设置在第二限位槽中,所述第二活动块相对于第二限位槽可往复运动;以及连板,所述连板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外侧,所述连板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上,且所述连板对外还连接设置有一外连轴;踏板,所述踏板的上端面可支撑一患者的脚底,且所述踏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一踏板铰接部,所述踏板铰接部铰接连接在活动组件的外连轴上,以使得踏板和活动组件连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中的至少一个和一动力源连接,以实现主动运动,并通过第一活动块和/或第二活动块使得踏板带动患者的下肢相对于限位座做往复循环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锻炼机构包括髋关节锻炼机构,所述髋关节锻炼机构包括:摆动臂,所述摆动臂位于活动床架的外侧,且所述摆动臂铰接连接在活动床架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以及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和摆动臂之间铰接连接,且连杆的第二端和固定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床架上横向穿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相对于活动床架的两侧面外露;所述髋关节锻炼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髋关节锻炼机构分别铰接连接在转轴的两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构建一个可从平躺状态转换为直立状态的基座机构来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并通过在第一床板上设置带有压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的感应板来监测患者的身体状态,具体来说,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通过电容耦合的原理可以隔着床单与病号服获取患者心电信号,压力传感器可以有效获取人体呼吸波信号,通过心电信号与呼吸波信号可以获得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指标。所有传感器无需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没有导线与绑带的相互影响,为患者训练带来极大的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起立床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电动起立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以保证患者的身体适宜康复锻炼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采用自适应电容耦合心电探测技术,在处理组件的前段中增加了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保证电路中的前端电容电阻值可以匹配传感器电极与人体皮肤之间等效电容值,从而实现传感电极可以隔着床单和衣服最有效地获取人体心电信号。这与传统电容耦合式心电探测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前端电容电阻值的适应调整。具体来说,上述的适应调整的方式可以是基于操作者对床单、患者穿着衣物的材质和厚度的主观判断来控制和调整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电阻值;也可以是基于其他客观判断方式来控制和调整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电阻值,如通过一组短波的接发情况来自动控制和调整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电阻值。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锻炼机构的重新设计以设计出脚底锻炼机构和髋关节锻炼机构。脚底锻炼机构基于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在限位座上的直线运动来使得踏板带着患者的脚底部做一个往复循环的椭圆运动,配合髋关节锻炼机构来辅助和限定患者的大腿运动轨迹来帮助患者实现更加接近正常步行轨迹的下肢运动训练,更加有效的提升了下肢康复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在平躺状态下的侧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在平躺状态下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动床架的主视向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动床架的后视向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在倾斜状态下作用于患者的主视向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在倾斜状态下的主视向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脚底锻炼机构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脚底锻炼机构的侧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脚底锻炼机构在去除踏板之后的侧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状态下进一步运动后的侧视向机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状态下进一步运动后的侧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在倾斜状态下的后视向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在直立状态下作用于患者的侧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在直立状态下的主视向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机构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的实验数据曲线图。
附图标记:1、基座机构;11、固定床架;111、固定铰接部;112、支撑柱;113、加强件;12、活动床架;121、活动铰接部;122、横杆;123、转轴;124、推缸铰接部;13、第一床板;14、第二床板;141、床板槽;15、推缸;2、监测机构;21、处理组件;22、数据线;23、感应板;3、脚底锻炼机构;31、限位座;311、第一限位槽;312、第二限位槽;32、活动组件;321、第一活动块;322、第二活动块;323、连板;3231、外连轴;33、踏板;331、踏板铰接部;332、束带;4、髋关节锻炼机构;41、主摆动臂;42、副摆动臂;43、连杆;44、固定件;5、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通过构建一个可从平躺状态转换为直立状态的基座机构1来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并通过在第一床板13上设置带有压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的感应板23来监测患者的身体状态,具体来说,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通过电容耦合的原理可以隔着床单与病号服获取患者心电信号,压力传感器可以有效获取人体呼吸波信号,通过心电信号与呼吸波信号可以获得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指标。所有传感器无需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没有导线与绑带的相互影响,为患者训练带来极大的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起立床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电动起立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以保证患者的身体适宜康复锻炼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参考说明书附图1、6以及14;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包括:基座机构1、监测机构2以及锻炼机构。其中,基座机构1用来支撑和限制患者的身体状态,以便于辅助患者5在平躺状态、坐立状态以及直立状态中进行切换;监测机构2设置在基座机构1上,通过非接触式监测的方式来监测患者身体机能中的心肺功能;而锻炼机构围绕基座机构1进行设置,在患者处于坐立状态或直立状态时为患者下肢的锻炼提供主动式或被动式帮助。
基座机构1,参考说明书附图2,基座机构1包括:固定床架11、活动床架12、推缸15以及床板。床板设置在活动床架12上,以便于活动床架12上可支撑一患者;固定床架11上铰接活动床架12,并在推缸15的作用下,使得活动床架12可以相对于固定床架11进行翻转,以达到帮助患者改变身体体位的目的。
固定床架11,固定床架11上设置有多个朝上设置的支撑柱112,且固定床架11的后侧设置有一固定铰接部111;另一方面为了监测机构2的正常工作,固定床架11设置在地面上,使得床板经过活动床架12、固定床架11与地面电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固定床架11的固定铰接部111的结构强度,避免固定铰接部111在承受活动床架12翻转时作用力而断裂,固定床架11相对于固定铰接部111设置有加强件113,以使得固定铰接部111处构建一个三角或者四角的分力结构。
活动床架12,参考说明书附图4、6、7;活动床架12架设在支撑柱112上,且活动床架12的后端设置有一活动铰接部121,且活动铰接部121和固定铰接部111铰接连接;此外,活动床架12的中后端的底面还设置有推缸铰接部124。活动床架12为一包覆状的结构,且活动床架12的中部横向连接设置有若干根横杆122,通过横杆122保证活动床架12的结构强度;其中,活动铰接部121、推缸铰接部124以及处理组件21都设置在活动床架12的横杆122上。需要说明的是,活动床架12上横向穿设有一转轴123,转轴123的两端相对于活动床架12的两侧面外露;髋关节锻炼机构4设置有两个,两个髋关节锻炼机构4分别铰接连接在转轴123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转轴123由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转轴123分设在活动床架12的两侧,且两侧的转轴123处于独立状态,利用齿轮组来使得一个动力源可以同时使得两侧的转轴123做相反的运动,以使得和两个转轴123的连接两个髋关节组件可以做不同方向的运动,以便于在转轴123连接一动力源的情况下对两个髋关节组件进行同步控制,达到一个动力源同步患者的左右大腿进行不同的动作。
推缸15,参考说明书附图13-14,推缸15为现有的普通气动推缸15或电动推缸15,推缸15固定设置在固定床架11上,且推缸15活动连接并作用在活动床架12的推缸铰接部124上,通过推缸15使得活动床架12相对于固定床架11翻转。
床板,床板铺设在活动床架12上,床板上可躺卧一患者。需要说明的是,床板分为第一床板13和第二床板14,第一床板13位于活动床架12的前中段,为支撑患者的主要床板;而第二床板14和第一床板13或活动床架12铰接连接,以使得第二床板14相对于活动床架12为可翻折型;参考说明书附图1-2,在患者需要平躺时,第二床板14相对于第一床板13可处于平行状态;参考说明书附图6-7,在患者需要以坐立状态进行锻炼时,第二床板14相对于第一床板13向前翻折以构成一个可容置患者坐立的容置座腔;参考说明书附图14-15,在患者需要以直立状态进行锻炼时,第二床板14相对于第一床板13向后翻折以构建一个可允许患者下肢大幅度活动的活动腔。此外,第二床板14的中部设置有内凹的床板槽141,以便于患者坐立,并加强患者锻炼时的通风效果。
监测机构2,参考说明书附图4-7;监测机构2包括:感应板23、数据线22、处理组件21以及显示组件;其中,感应板23设置在基座机构1上以近距离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处理组件21固定在活动床架12上,并接收来自感应板23的监测数据,在处理组件21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之后传递给显示组件进行对外显示,显示组件可以随处理组件21设置基座机构1上,也可以一个单独的显示器的方式基于有线/无线数据传输来进行显示。
感应板23,感应板23为一板体,且感应板2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感应板23固定设置在床板相对于患者后背部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电容耦合式心电探测电路中的前端电容电阻值通常为固定值,而当检测条件变化时,例如床单或患者衣服的材质与厚度以及环境湿度变化时,传统电容耦合式心电探测电路难以实现稳定有效的心电信号检测。此外,患者在进行电动起立床辅助训练时产生的身体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相对运动也会引起等效电容的变化,导致传统技术难以获得有效的心电信号。
而本申请中通过非接触式心电信号与呼吸信号的检测,可以稳定有效地获取患者在进行电动起立床辅助训练过程中的定量化生理体征指标,例如:心率,呼吸率,RR间期等,根据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患者训练过程中的心肺功能状况,一方面在指标出现异常时系统可以发出报警,及时对患者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以上指标优化调整训练策略,提升康复效果。
数据线22,数据线22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处理组件21和感应板23;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线22从活动床架12的外侧面环绕设置。
处理组件21,参考说明书附图16,处理组件21固定设置在活动床架12上,处理组件21可对外传递信息。处理组件21包括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微处理器以及数据发送模块;其中,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线22,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输出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及数据发送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处理组件21使得感应板23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对外传递。
为了便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和高通滤波器之间电连接设置有一仪表放大器,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之间、低通滤波器和微处理器之间分别电连接设置有一运算放大器。
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包括两个正极端电连接有偏置电阻的运算放大器,且这两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作为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所电连接的偏置电阻具体为可调式电阻;通过操作可调整偏置电阻的阻值。如监测机构2上可以设置可调试旋钮,可调试旋钮的外围分布着各种对应不同电阻值的间隔件材质及厚度标识;操作者根据床单的材质和患者穿着衣物的主观判断,来将旋钮旋转到对应的位置。当然也可以取消旋钮,直接对处理组件21输入具体的间隔件的材质和厚度,利用微处理器自动来调整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偏置电阻的阻值。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监测机构2还设置有一主动探测组件,如短波探测组件,通过对患者方向发射一束短波,根据反射回的短波信息来预先构建出一个预设在微处理器内的间隔件数据调用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短波探测组件发射短波并接收短波,将短波信息传递给微处理器,基于预设的间隔件数据调用库来对应调整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电阻值。
在另另一个实施例中,取消对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电阻值调整,微处理器基于操作者主动输入的数据或探测组件在探测后获到的探测信息来对感应板23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使得显示组件活动的最终数据和患者实际的心肺功能相匹配。
显示组件,显示组件除了对数据进行显示外,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以动态的反应患者在锻炼过程中的心肺功能状态。显示组件和处理组件21之间可以有线连接,也可以为无线连接,在无线连接时,处理组件21上电连接有一无线数据发送模块,显示组件上设置有一无线数据接收模块。可以理解的是,显示组件可以是一显示屏,也可以是一手持式的图像播放设备,如平板电脑。
锻炼机构,锻炼机构连接设置在基座机构1的后侧,且锻炼机构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被动式和/或主动式锻炼。锻炼机构包括脚底锻炼机构3和髋关节锻炼机构4,脚底锻炼机构3和髋关节锻炼机构4的结合来辅助和限定患者的大腿运动轨迹来帮助患者实现更加接近正常步行轨迹的下肢运动训练,更加有效的提升了下肢康复训练效果。
脚底锻炼机构3,用于带动患者的脚底和小腿运动,参考说明书附图6-7,脚底锻炼机构3包括:限位座31、活动组件32以及踏板33;限位座31固定设置在基座机构1上,活动组件32位于限位座31内,且活动组件32连接踏板33,以带动踏板33运动。其中,限位座31的高度低于活动床架12的高度,以便于在活动床架12翻转后患者的脚可以踩在脚底锻炼机构3的踏板33上。
限位座31,用于为限位座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312,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312均为长槽,且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312的中部交错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活动组件32带动踏板33做椭圆运动,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312为直槽,且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312垂直交错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优选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312的宽度相同,以便于第一活动块321和第二活动块32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处于受限状态。
活动组件32,参考说明书附图7-12,活动组件32包括:第一活动块321、第二活动块322以及连板323;第一活动块321设置在第一限位槽311中,第一活动块321相对于第一限位槽311可往复运动;第二活动块322设置在第二限位槽312中,第二活动块322相对于第二限位槽312可往复运动;连板323位于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312的外侧,连板323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321和第二活动块322上,且连板323对外还连接设置有一外连轴3231。其中,第一活动块321和第二活动块322中的至少一个和一动力源连接,以实现主动运动,并通过第一活动块321和/或第二活动块322使得踏板33带动患者的下肢相对于限位座31做往复循环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带动第一活动块321和/或第二活动块322的动力源具体可以是一直线运动的电动缸,也可以是滑块和活动块连接的电动螺杆,且优选动力源设置在限位座31的外侧面,动力源和限位座31或固定床架11连接。此外,在脚底组件只需要进行主动式锻炼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动力源,以患者自己脚踏的方式进行锻炼。
踏板33,踏板33的上端面可支撑一患者的脚底,且踏板33的下端面设置有一踏板铰接部331,踏板铰接部331铰接连接在活动组件32的外连轴3231上,以使得踏板33和活动组件32连动。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踏板33和患者脚掌之间的连动,可以在踏板33的上端面设置束带332以固定患者的脚掌。
髋关节锻炼机构4,用于带动患者的大腿运动,参考说明书附图4-7;髋关节锻炼机构4包括:摆动臂、连杆43以及固定件44。其中,摆动臂位于活动床架12的外侧,且摆动臂铰接连接在活动床架12上;固定件44为一半包覆结构,可容置并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连杆43的第一端和摆动臂之间铰接连接,且连杆43的第二端和固定件4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髋关节锻炼机构4的摆动臂和活动床架12上的转轴123连接,可以是基于转轴123使得摆动臂带动患者的大腿环绕式上下摆动,也可以将转轴123视为安装支架,再为两侧的两个髋关节锻炼机构4分别设置一个转动电机,以使得两侧的髋关节锻炼机构4可以独立动作,以辅助患者两侧的大腿进行不同方向、不同幅度的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摆动臂可以分为主摆动臂41和副摆动臂42,且主摆动臂41和副摆动臂42之间铰接连接,以使得摆动臂在整体上可以摆动不同的姿态,以使得固定件44可以固定在不同体态的患者的大腿上。此外,髋关节锻炼机构4也可以作为约束在患者腰部的约束件,通过改变摆动臂相对于活动床架12的方向,以使得连杆43位于患者的腰部上方,两侧的髋关节锻炼机构4的固定件44共同对患者进行限位作用,以使得基座机构1在翻转时保证患者能够稳定贴合在床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髋关节锻炼机构4和脚底锻炼机构3配合使用,利用髋关节锻炼机构4抬动患者的大腿部,利用脚底锻炼机构3带动患者的小腿和脚部,以使得患者下肢可以按正常步行的姿态进行针对性锻炼。
工作原理:
通过推缸15的推动使得活动床板带动患者从平躺状态转变为坐立状态或直立状态,以使得患者的脚部可以作用在脚底锻炼机构3的踏板33上,使得活动组件32可以通过踏板33带动患者的脚部做椭圆运动;且髋关节锻炼机构4可以辅助推动和限定患者大腿的运动状态,以保证患者的运动姿态符合人体正常的下肢运动轨迹。
在患者锻炼的过程中,通过监测组件的感应板23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非接触式监测,以保证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身体处于适宜锻炼的状态。
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构建一个可从平躺状态转换为直立状态的基座机构来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并通过在第一床板上设置带有压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的感应板来监测患者的身体状态,具体来说,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通过电容耦合的原理可以隔着床单与病号服获取患者心电信号,压力传感器可以有效获取人体呼吸波信号,通过心电信号与呼吸波信号可以获得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指标。所有传感器无需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没有导线与绑带的相互影响,为患者训练带来极大的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起立床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电动起立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以保证患者的身体适宜康复锻炼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采用自适应电容耦合心电探测技术,在处理组件的前段中增加了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保证电路中的前端电容电阻值可以匹配传感器电极与人体皮肤之间等效电容值,从而实现传感电极可以隔着床单和衣服最有效地获取人体心电信号。这与传统电容耦合式心电探测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前端电容电阻值的适应调整。具体来说,上述的适应调整的方式可以是基于操作者对床单、患者穿着衣物的材质和厚度的主观判断来控制和调整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电阻值;也可以是基于其他客观判断方式来控制和调整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电阻值,如通过一组短波的接发情况来自动控制和调整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电阻值。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锻炼机构的重新设计以设计出脚底锻炼机构和髋关节锻炼机构。脚底锻炼机构基于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在限位座上的直线运动来使得踏板带着患者的脚底部做一个往复循环的椭圆运动,配合髋关节锻炼机构来辅助和限定患者的大腿运动轨迹来帮助患者实现更加接近正常步行轨迹的下肢运动训练,更加有效的提升了下肢康复训练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包括:
基座机构,所述基座机构包括:
固定床架,所述固定床架上设置有多个朝上设置的支撑柱,且所述固定床架的后侧设置有一固定铰接部;
活动床架,所述活动床架架设在支撑柱上,且所述活动床架的后端设置有一活动铰接部,且活动铰接部和固定铰接部铰接连接;此外,活动床架的中后端的底面还设置有推缸铰接部;
推缸,所述推缸固定设置在固定床架上,且所述推缸活动连接并作用在活动床架的推缸铰接部上,通过推缸使得活动床架相对于固定床架翻转;以及
床板,所述床板铺设在活动床架上,所述床板上可躺卧一患者;
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
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固定设置在活动床架上,所述处理组件可对外传递信息;
感应板,所述感应板为一板体,且所述感应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所述感应板设置在床板相对于患者后背部的位置;以及
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处理组件和感应板;
锻炼机构,所述锻炼机构连接设置在所述基座机构的后侧,且所述锻炼机构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被动式和/或主动式锻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架为一包覆状的结构,且活动床架的中部横向连接设置有若干根横杆,通过横杆保证活动床架的结构强度;其中,所述活动铰接部、推缸铰接部以及处理组件都设置在活动床架的横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微处理器以及数据发送模块;其中,所述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线,所述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以及数据发送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处理组件使得感应板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对外传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和高通滤波器之间电连接设置有一仪表放大器,所述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之间、低通滤波器和微处理器之间分别电连接设置有一运算放大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包括两个正极端电连接有偏置电阻的运算放大器,且这两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作为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电容电阻适应模块中的所电连接的偏置电阻具体为可调式电阻;通过操作可调整偏置电阻的阻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机构包括脚底锻炼机构,所述脚底锻炼机构包括:
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为长槽,且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中部交错设置;
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
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设置在第一限位槽中,所述第一活动块相对于第一限位槽可往复运动;
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设置在第二限位槽中,所述第二活动块相对于第二限位槽可往复运动;以及
连板,所述连板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外侧,所述连板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上,且所述连板对外还连接设置有一外连轴;
踏板,所述踏板的上端面可支撑一患者的脚底,且所述踏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一踏板铰接部,所述踏板铰接部铰接连接在活动组件的外连轴上,以使得踏板和活动组件连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中的至少一个和一动力源连接,以实现主动运动,并通过第一活动块和/或第二活动块使得踏板带动患者的下肢相对于限位座做往复循环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机构包括髋关节锻炼机构,所述髋关节锻炼机构包括:
摆动臂,所述摆动臂位于活动床架的外侧,且所述摆动臂铰接连接在活动床架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以及
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和摆动臂之间铰接连接,且连杆的第二端和固定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架上横向穿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相对于活动床架的两侧面外露;所述髋关节锻炼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髋关节锻炼机构分别铰接连接在转轴的两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110032334.7A CN113440347A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110032334.7A CN113440347A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3440347A true CN113440347A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780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110032334.7A Pending CN113440347A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3440347A (zh) |
Cited By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3907981A (zh) * | 2021-10-26 | 2022-01-11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智能多功能孕妇转运装置 |
| CN114272082A (zh) * | 2022-01-04 | 2022-04-0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一种适用于术后患者的早期卧床渐进式锻炼康复病床 |
| CN116138990A (zh) * | 2023-01-05 | 2023-05-23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模块化床旁心肺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 |
| CN119523431A (zh) * | 2025-01-22 | 2025-02-28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多功能体适能检测装置 |
Citations (20)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836048A (zh) * | 2012-08-17 | 2012-12-26 | 清华大学 |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202699127U (zh) * | 2012-04-27 | 2013-01-30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极阵列的心电监测床垫 |
| CN103801990A (zh) * | 2012-11-09 | 2014-05-21 | 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椭圆运动机构 |
| CN103815899A (zh) * | 2014-03-07 | 2014-05-2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非接触式心电电极模块及心电图检测装置 |
| CN105477830A (zh) * | 2015-12-28 | 2016-04-13 | 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上下肢可变轨迹减重康复机器人 |
| CN105769506A (zh) * | 2016-03-02 | 2016-07-20 | 广西科技大学 | 下肢康复机器人 |
| CN107205678A (zh) * | 2014-09-23 | 2017-09-26 | Rr图形逻辑有限公司 | 非接触式心电图系统 |
| WO2018030393A1 (ja) * | 2016-08-12 | 2018-02-15 | 学校法人東京電機大学 | 生体情報測定シートおよび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
| CN108324506A (zh) * | 2018-03-26 | 2018-07-27 | 柯文光 | 智能起立床 |
| CN108969904A (zh) * | 2018-06-06 | 2018-12-11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心肺运动门控设备及系统 |
| CN108992265A (zh) * | 2018-06-22 | 2018-12-14 | 广州乔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械臂的手术康复病床 |
| CN109248047A (zh) * | 2018-10-28 | 2019-01-22 | 华北理工大学 | 一种帕金森患者摆臂器 |
| CN109718056A (zh) * | 2019-03-02 | 2019-05-07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双转块式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0680643A (zh) * | 2019-10-10 | 2020-01-14 | 燕山大学 | 一种老人起床辅具 |
| CN110722573A (zh) * | 2019-09-24 | 2020-01-24 | 广州市焕思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辅助运动机械臂及护理床 |
| CN111012329A (zh) * | 2019-12-13 | 2020-04-17 |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运动型、无创便携式心肺功能参数测量设备 |
| CN111035900A (zh) * | 2020-01-14 | 2020-04-21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胸外科肺功能锻炼康复装置 |
| CN211049932U (zh) * | 2019-11-07 | 2020-07-21 | 张金龙 | 一种集成心电监护电动起立床 |
| CN111615375A (zh) * | 2018-01-31 | 2020-09-01 | 反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至少部分地减轻人的体重负荷的减负系统 |
| CN111888125A (zh) * | 2020-07-21 | 2020-11-06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一种辅助病人下肢康复训练的护理床 |
-
2021
- 2021-01-11 CN CN202110032334.7A patent/CN11344034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0)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202699127U (zh) * | 2012-04-27 | 2013-01-30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极阵列的心电监测床垫 |
| CN102836048A (zh) * | 2012-08-17 | 2012-12-26 | 清华大学 |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103801990A (zh) * | 2012-11-09 | 2014-05-21 | 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椭圆运动机构 |
| CN103815899A (zh) * | 2014-03-07 | 2014-05-2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非接触式心电电极模块及心电图检测装置 |
| CN107205678A (zh) * | 2014-09-23 | 2017-09-26 | Rr图形逻辑有限公司 | 非接触式心电图系统 |
| CN105477830A (zh) * | 2015-12-28 | 2016-04-13 | 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上下肢可变轨迹减重康复机器人 |
| CN105769506A (zh) * | 2016-03-02 | 2016-07-20 | 广西科技大学 | 下肢康复机器人 |
| WO2018030393A1 (ja) * | 2016-08-12 | 2018-02-15 | 学校法人東京電機大学 | 生体情報測定シートおよび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
| CN111615375A (zh) * | 2018-01-31 | 2020-09-01 | 反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至少部分地减轻人的体重负荷的减负系统 |
| CN108324506A (zh) * | 2018-03-26 | 2018-07-27 | 柯文光 | 智能起立床 |
| CN108969904A (zh) * | 2018-06-06 | 2018-12-11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心肺运动门控设备及系统 |
| CN108992265A (zh) * | 2018-06-22 | 2018-12-14 | 广州乔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械臂的手术康复病床 |
| CN109248047A (zh) * | 2018-10-28 | 2019-01-22 | 华北理工大学 | 一种帕金森患者摆臂器 |
| CN109718056A (zh) * | 2019-03-02 | 2019-05-07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双转块式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0722573A (zh) * | 2019-09-24 | 2020-01-24 | 广州市焕思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辅助运动机械臂及护理床 |
| CN110680643A (zh) * | 2019-10-10 | 2020-01-14 | 燕山大学 | 一种老人起床辅具 |
| CN211049932U (zh) * | 2019-11-07 | 2020-07-21 | 张金龙 | 一种集成心电监护电动起立床 |
| CN111012329A (zh) * | 2019-12-13 | 2020-04-17 |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运动型、无创便携式心肺功能参数测量设备 |
| CN111035900A (zh) * | 2020-01-14 | 2020-04-21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胸外科肺功能锻炼康复装置 |
| CN111888125A (zh) * | 2020-07-21 | 2020-11-06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一种辅助病人下肢康复训练的护理床 |
Cited By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3907981A (zh) * | 2021-10-26 | 2022-01-11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智能多功能孕妇转运装置 |
| CN114272082A (zh) * | 2022-01-04 | 2022-04-0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一种适用于术后患者的早期卧床渐进式锻炼康复病床 |
| CN116138990A (zh) * | 2023-01-05 | 2023-05-23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模块化床旁心肺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 |
| CN119523431A (zh) * | 2025-01-22 | 2025-02-28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多功能体适能检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3440347A (zh) |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 | |
| KR101221046B1 (ko) | 지능형 외골격 로봇기반의 일상생활 보조 및 재활훈련 시스템 | |
| AU2015248948B2 (en) |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for patients confined to bed and bed comprising the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 |
| US8469884B2 (en) | Medical sensor kit for combination with a chair to enable measurement of diagnostic information | |
| US8235895B2 (en) | Medical sensor kit for combination with a chair to enable measurement of diagnostic information | |
| US6832987B2 (en) | Chair and ancillary apparatus with medical diagnostic features in a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 |
| US6666831B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ion of body weight support training (bwst) of biped locomotion over a treadmill using a programmable stepper device (psd) operating like an exoskeleton drive system from a fixed base | |
| CN104983543A (zh) | 一种智能型下肢康复训练器 | |
| KR20180067540A (ko) | 침대에 국한된 환자를 위한 재활 기구 | |
| Gazzani et al. | WARD: a pneumatic system for body weight relief in gait rehabilitation | |
| KR101131973B1 (ko) | 반수동적 보행 재활 장치 | |
| WO2011065673A2 (ko) | 사용자 맞춤형 보행 재활 장치 | |
| CN112603764A (zh) | 一种基于耦合驱动模式的下肢床旁运动康复装置 | |
| CN111956226A (zh) | 一种髋膝关节术后康复系统 | |
| KR101033373B1 (ko) | 심폐부하지표를 이용한 운동 보조장치 및 운동방법 | |
| Jiang et al. | Recent advances on lower limb exoskeleton rehabilitation robot | |
| CN105662779A (zh) | 脑瘫综合康复训练辅具 | |
| CN216365618U (zh) |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心肺功能实时监测及评估的电动起立床 | |
| CN113520787A (zh) | 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交互式穿戴设备 | |
| CN204863872U (zh) | 一种智能型下肢康复训练器 | |
| KR102042474B1 (ko) | 누운 자세에서 하지의 근력강화 및 무릎 구부림 운동이 가능한 기립형 침대 | |
| CN211049932U (zh) | 一种集成心电监护电动起立床 | |
| CN113769323A (zh) | 一种多功能主被动康复训练装置 | |
| CN109394512A (zh) | 一种智能型理疗床 | |
| CN113995626B (zh) |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机器人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8 |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