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468488A - 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8488A
CN113468488A CN202010238977.2A CN202010238977A CN113468488A CN 113468488 A CN113468488 A CN 113468488A CN 202010238977 A CN202010238977 A CN 202010238977A CN 113468488 A CN113468488 A CN 113468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st
examination
identit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89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杰
戴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89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84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8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8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05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by remotely controlling device op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远程考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身份采集单元采集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将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当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发送试题数据给考试终端,获取环境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并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将所述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所述监考设备与所述考试终端位于不同场景中。通过采用该远程考试方法,监考者可以在监考设备所在场景,对身份采集单元以及环境监测单元等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监控,实现远程的考试作业和监控,无需监考者和应试者聚集同一个场所。

Description

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远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技术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远程工作、教育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尤其是在与疫情斗争的日子里,远程会议、办工、学习等技术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考试作为工作和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在远程应用方面并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主要原因是受限于考试的监考要求,现有技术难以支撑远程考试的应用。例如,在远程面试的考试环节,需要面试者完成答题,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对面试者的全方位监控。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远程考试系统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远程考试方法以及远程考试系统,适用于远距离考试场景,且可实现自动监考功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考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身份采集单元采集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将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当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发送试题数据给考试终端;获取环境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并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将对所述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其中,所述监考设备与所述考试终端位于不同场景中。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声音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将所述获取的声音信息与预设标准声音信息进行比较,所述预设标准声音信息包括分贝信息、声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将比较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电磁信号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电磁信号信息;分析所述电磁信号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的电磁信号;当存在非正常的电磁信号时,发送提示信息给所述监考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眼睛跟踪单元实时采集应试者的注视方向信息;分析所述注视方向信息中应试者的注视方向是否超过预设方向值;当应试者的注视方向超过预设方向值时,发送提示信息给所述监考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获取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并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当比对分析结果不匹配时,发送提示信息给所述监考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包括:监测所述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人物信息和/或作弊物体信息,其中,所述人物信息包括人物的数量信息、行为动作信息以及位置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作弊物体信息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计算器以及智能手表中的至少一种;分析所述人物信息和/或物体信息,并生成与所述人物信息和/或物体信息相关的监测分析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包括:监测所述全景环境图像中的应试者是否佩戴耳机,所述耳机具有音频电磁场干扰器;生成考试耳机佩戴的监测分析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具有心率检测功能,用于检测佩戴者的心率数据;和/或,所述耳机具有佩戴检测功能,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被佩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远程考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身份采集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应试者的身份信息;考试终端,用于向应试者提供考试试题;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实时获取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其中,所述身份采集单元、考试终端以及环境监测单元位于同一场景中;服务器,与所述身份采集单元、考试终端以及环境监测单元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身份采集单元采集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将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当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发送试题数据给所述考试终端;获取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并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将对所述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其中,所述监考设备与所述考试终端位于不同场景中。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考试系统还包括声音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和/或,所述远程考试系统还包括电磁信号监测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电磁信号信息;和/或,所述远程考试系统还包括眼睛跟踪单元,用于实时采集应试者的注视方向信息。
本申请的远程考试方法和远程考试系统,使得监考者可以在监考设备所在场景,对身份采集单元以及环境监测单元等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监控,实现远程的考试作业和监控,使得考试可以免受距离、疫情等各方面的影响,无需监考者和应试者聚集同一个场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远程考试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远程考试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远程考试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远程考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远程考试方法中的声音监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远程考试方法的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目前,远程会议、工作以及教学已经得到了极快的发展,但是远程考试受限于技术情况并没有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考试方法及远程考试系统,用户可通过远程考试系统中智能电子设备及全景摄像头等设备进行考试作业,后台监考端会根据智能电子设备以及全景摄像头等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监控,实现远程的考试作业和监控,使得考试可以免受距离、疫情等各方面的影响,无需监考者和应试者聚集同一个场所。具体的远程考试系统和远程考试方法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考试系统及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考试系统100,包括身份采集单元11、环境监测单元12、考试终端13、服务器14以及监考设备15,其中,身份采集单元11、环境监测单元12以及考试终端13处于同一场景A中,监考设备15处于另一个场景B中,场景A和场景B为相互分离的两个场景,也即是场景A和场景B不在同一个空间内,身份采集单元11、环境监测单元12、考试终端13以及监考设备15均与服务器14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身份采集单元11、环境监测单元12以及考试终端13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4通信连接,使得身份采集单元11、环境监测单元12以及考试终端13与服务器14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其中,身份采集单元11、环境监测单元12以及考试终端13可以通过接入路由器所在网络与服务器14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数据网络与服务器14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4可以是监考设备15的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云服务器,服务器14的具体类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不限定。在远程考试场景中,服务器14可用于实现监考设备15与身份采集单元11、环境监测单元12以及考试终端13之间的数据交互,能够保证监考设备40与身份采集单元11、环境监测单元12以及考试终端13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同步,实现远程考试的监考信号的数据传输。
身份采集单元11可采集应试场景(场景A)中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并可将身份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4,服务器14可将接受到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存储在服务器中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应试者的身份是否与目标匹配。其中,采集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可包括应试者的脸部信息、虹膜信息、声纹信息以及指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环境监测单元12可采集与应试场景(场景A)相关的环境图像,并可将该环境图像发送给服务器14,服务器14可分析该环境图像以获取应试场景的状况。其中,该环境图像为全景环境图像,通过对该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可实现对应试场景的无盲点监测。考试终端13可接收服务器14的发送的试题数据,并将试题呈现给应试者,应试者可通过考试终端13进行作答。监考设备15可将服务器14获取的监测场景和数据进行显示,监考者通过监考设备15了解到应试者及应试场景的情况,达到监考的目的。
请参阅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远程考试的场景。在该场景中,考试终端13a为平板电脑,环境监测单元12a为全景摄像头,监考设备15a为具有显示屏的计算机。其中,平板电脑可显示考试试题,应试者可在该平板电脑上进行试题作答,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平板电脑的画面只能显示考试试题的画面,应试者无法使用平板电脑打开其他画面。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平板电脑具有画面监控功能,其打开画面的数据可被发送至服务器14a,服务器14a可分析平板电脑的屏幕画面使用情况,并可将相关信息发送至监考设备15a,例如,考试期间的屏幕画面录像、各个屏幕画面的使用时间等。其中,身份采集单元可集成在平板电脑13a上,也可以集成在全景摄像头12a上,具体并不限定,例如,身份采集单元为平板电脑上的前置摄像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全景摄像头12a可与考试终端13a连接,例如全景摄像头12a和考试终端13a具有相互匹配的电性接口,考试终端13a可为全景摄像头12a提供电能,考试终端13a和全景摄像头12a可以装设固定在一个支架16a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全景摄像头12a与考试终端13a分开设置,全景摄像头12a固定在场景A中,以实时监测场景A,应试者可以手持考试终端13a并在全景摄像头12a的监测下答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全景摄像头12a具有调焦功能,其可以根据监测的考试画面进行自适应调焦,也可以根据服务器14a发送的命令进行调焦,以便监考者清楚了解应试场景中的状况。需要说明的是,全景摄像头12a可以为多摄像头装置,具体结构在本申请中不详细概述。
需要指出的是,考试终端13a并不限定于平板电脑,监考设备也不限定于具有显示屏的计算机,例如,考试终端可以为应试者自有的智能手机,应试者可通过登陆相应的考试应用程序进行身份验证,接受考试试题数据并进行答题;监考设备可以为监考者自有的智能手机,监考者可通过登录相应的考试应用程序进行考试监控。
请参阅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远程考试的场景。在该场景中,考试终端13b为头戴显示装置,服务器14b可将对应的包含有左右眼画面的考试数据发送给头戴显示装置,应试者可佩戴头戴显示装置,并通过左右眼分别观看对应的画面,最终观看到三维虚拟内容叠加在现实场景中。头戴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在本申请中不详细概述,其可以是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增强现实头戴显示装置,当头戴显示装置为增强现实设备时,其可以采用波导显示光学,也可以采用离轴显示光学。其中,身份采集单元可集成在头戴显示装置13b上,也可以集成在全景摄像头12b上,具体并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试者还可利用交互控制器与观看到的虚拟内容进行操作交互,以实现实操考试的目的,其中,交互控制器可以是六自由度控制器。头戴显示装置13b可将应试者与虚拟内容的交互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4b,服务器14b可对该交互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可在监考设备15b显示的显示数据,并发送给监考设备15b进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全景摄像头12b除了监测场景A是否存在作弊的情况之外,还可检测应试者在考试过程的姿态,例如,通过骨骼信息检测,以进一步辅助获取应试者的实操考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考试终端还可同时包括平板电脑和头戴显示装置,以丰富远程考试系统的考试内容,具体在本申请中不详细概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程考试系统100还包括耳机,应试者参加远程考试时均需佩戴耳机,其中,所述耳机具有音频电磁场干扰器,能够防止外界的声音影响考试,例如,防止外界的声音提示考试信息,防止外界的噪音干扰考试等。其中,耳机可以具有检测心率的功能,其检测到的应试者的心率数据可发送给服务器,以辅助监考者进一步判断应试者的考试情况,例如,可设置一心率阈值,当检测到应试者的心率超过该阈值时,可提醒监考者需要注意该应试者的状况。此外,耳机还可以具有佩戴检测功能,当考试过程中,检测到该耳机没有被佩戴时,可以提醒监考者需要注意该应试者的状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远程考试系统100中的应试者可以为多个,每一个应试者处在不同的应试场景中。服务器14可获取每一应试者所在场景的身份采集单元11和环境检测单元12的监测数据,并可将每一应试者的情况传递给监考设备15同时显示、随机将一位应试者的监测数据进行显示、按固定周期将每一位应试者的监测数据逐个进行显示或者只将监测数据有问题的应试者的情况进行显示。
下面结合附图在实施例中对具体的远程考试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考试方法的框架图。下面将针对图4所示的框架进行详细的阐述,远程考试方法可应用于上述远程考试系统的服务器端,该方法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获取身份采集单元采集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
在正常的考试答题前,远程考试系统需要验证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以确保应试者的身份无误。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人脸信息、虹膜信息、指纹信息或者声纹信息等可以确认应试者唯一身份的信息。身份采集单元可采集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例如,当远程考试系统采用人脸信息识别方式以验证应试者的身份,身份采集单元可为摄像头,其可以设置在考试终端上,也可以与环境检测单元绑定,通过摄像头获取应试者的脸部图像,并根据脸部的不同生理属性,包括脸部纹理特征、鼻子、嘴唇、眼睛、下巴等关键点信息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识别和比对确认;又例如,当远程考试系统采用虹膜信息识别方式以验证应试者的身份信息,身份采集单元可为红外摄像头或虹膜采集器,其可以设置在考试终端上,也可以与环境检测单元绑定,通过红外摄像头或虹膜采集器获取应试者的虹膜信息,根据虹膜的不同生理属性(例如,虹膜区域的褶皱信息)进行识别和比对确认;又例如,当远程考试系统采用指纹信息识别方式以验证应试者的身份,身份采集单元可为指纹采集器,其可以设置在考试终端上,也可以与环境检测单元绑定,通过指纹采集器获取应试者的指纹信息,根据指纹的不同皱纹特征进行识别和比对确认;又例如,当远程考试系统采用声纹信息识别方式以验证应试者的身份,身份采集单元可为麦克风,其可以设置在考试终端上,也可以与环境检测单元绑定,通过麦克风获取应试者的声音信息,根据声音的不同模式,包括重音、发音速度、音调、音色等维度信息进行识别和比对确认。
身份采集单元在采集到应试者身份信息后,可通过网络将采集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420,将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
服务器在获取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后,将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其中,目标身份信息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与获取的应试者身份信息对应的信息,例如,获取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是脸部信息时,目标身份信息对应也是脸部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身份信息也可以是服务器从其他渠道获取,例如,从监考设备实时获取。
步骤430,当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发送试题数据给考试终端。
服务器将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时,会计算出比对结果,其中,比对结果可为匹配度,当匹配度达到一个预先设定的阈值,例如百分之99时,可认为是匹配成功,也即是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相匹配。此时,服务器可发送试题数据给考试终端,其中,试题数据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也可以是服务器从监考设备获取。
考试终端在接收到试题数据后可将试题呈现给应试者,以便应试者进行作答。当考试终端为平板电脑时,应试者可通过平板电脑看到二维的试题;当考试终端为头戴显示装置时,应试者可佩戴头戴显示装置,并透过该头戴显示装置观看到虚拟的三维内容叠加在现实场景,并可通过交互控制器与观看到的虚拟内容进行操作交互,以实现实操考试的目的。
步骤440,获取环境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并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
在考试答题期间,需要监控应试者所在应试场景的各种情形,以确保应试场景的考试干扰问题能够被监测到。通过在应试场景中设置的环境监测单元,可实时采集到该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并将该全景环境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接受到该全景环境图像信息后,可对该全景环境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对该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该全景环境图像信息分析可以是对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人物信息进行分析,例如,对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人物数量信息、行为动作信息以及位置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分析。其中,对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人物数量信息分析,可以判断应试场景中除了应试者外,是否还有他人,例如,当获取到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人物数量超过两个时,则判断该应试场景中存在除应试者外的他人,服务器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发送给监考设备;对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人物动作信息分析,可以判断应试者的行为动作是否符合考试准则,例如,可以对应试者的骨骼信息进行分析,以判断应试者的动作信息,当应试者的骨骼信息在一定时间内的动作频率超过某一预设阈值时,服务器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发送给监考设备,其中该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对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人物位置姿态信息,可以判断应试者的位置是否符合考试要求,例如,当考试终端为平板电脑时,应试者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及方位超过某一预设阈值时,服务器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发送给监考设备,其中该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又例如,当考试终端为可被应试者佩戴的头戴显示装置时,应试者与环境监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及方位超过某一预设阈值时,服务器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发送给监考设备,其中该预设阈值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该全景环境图像信息分析可以是对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作弊物体信息进行分析,例如,服务器可采用智能抠图的手段,分析全景环境图像中是否存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计算器以及智能手表等可能对作弊有帮助的电子信息产品,以判断考试场景是否符合考试要求,当判断不符合考试要求时,服务器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发送给监考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考试场景要求应试者佩戴具有音频电磁场干扰器的耳机,对该全景环境图像信息分析可以是对全景环境图像中的应试者是否佩戴耳机进行分析,以判断应试者是否符合考试要求,其中,该耳机为考试专用耳机,例如,服务器预先存储有耳机的形状,服务器通过分析图像中与应试者耳朵相关的信息,以判断应试者是否佩戴耳机。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具有佩戴监测和通信功能,其可将佩戴监测的状态实时发送给服务器,用以进一步协助服务器确认应试者是否有佩戴耳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可以具有检测心率的功能,其检测到的应试者的心率数据可发送给服务器,用以辅助监考者进一步判断应试者的考试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全景环境图像信息中的人物信息、物体信息以及应试者是否佩戴耳机的分析,可以是分析其中一个或多个,具体可根据考试需求进行调整。
步骤450,将所述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所述监考设备与所述考试终端位于不同场景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监考设备可为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装置,其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信号进行显示,以将考试监测情况呈现给监考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监考设备也可为监考者的移动电子设备,监考者可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登录相应的应用程序,以对应试场景进行监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可以只包括异常分析结果,也即是说,当对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处于正常范围时,不发送提示信息给考试终端,避免增加监考者的工作量,降低监考效率。
通过采用上述远程考试方法,监考者可以在监考设备所在场景,对身份采集单元以及环境监测单元等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监控,实现远程的考试作业和监控,使得考试可以免受距离、疫情等各方面的影响,无需监考者和应试者聚集同一个场所。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远程考试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510,获取声音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520,将所述获取的声音信息与预设标准声音信息进行比较,所述预设标准声音信息包括分贝信息、声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530,将比较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在考试过程中,声音是影响考试的重要因素,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声音采集单元实时获取应试者所在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其中,声音采集单元可以是集成在考试终端内,也可以与环境监测单元绑定,还可以为一个独立的硬件,声音采集单元的存在方式具体并不限定。服务器在获取到声音采集单元采集的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后,可对声音信息进行解析,并与预设标准声音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应试场景中产生的声音是否符合声音标准,并将比较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其中,预设标准声音信息包括分贝信息、声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例如,预设标准声音信息为预设分贝值,当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中的分贝值超过预设分贝值,服务器将比较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以提示监考者,监考者可及时观看监控画面;又例如,预设标准声音信息为预设的声纹信息,当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中出现与预设声纹信息不匹配时,服务器可将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以提示监考者,监考者可及时观看监控画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远程考试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磁信号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电磁信号信息;分析所述电磁信号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的电磁信号;当存在非正常的电磁信号时,发送提示信息给监考设备。在考试过程中,利用电磁信号进行作弊数据的传输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传统的考试场景中,常使用屏蔽考试空间的办法,然而,在远程考试场景中,难以实现完全屏蔽电磁信号,因此,本申请方案通过增加电磁信号监测单元,在考试过程中实时监测应试场景内的电磁信号,当获取非正常的电磁信号时,则发送提示信息,以提醒监考者注意应试场景的情况。其中,非正常的电磁信号是指与应试场景在远程考试前获取到电磁信号不匹配的信号,例如,在考试前,电磁信号监测单元可采集应试场景中的电磁信号,并发送至服务器存储,在考试过程中,服务器可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电磁信号与存储的考试前的电磁信号进行比较,若考试过程中采集的电磁信号存在多余的电磁信号,则该多余的电磁信号可被判断为非正常的电磁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远程考试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眼睛跟踪单元实时采集应试者的注视方向信息;分析所述注视方向信息中应试者的注视方向是否超过预设方向值;当应试者的注视方向超过预设方向值时,发送提示信息给监考设备。其中,眼睛跟踪单元可以是集成在考试终端上,也可以与环境监测单元绑定,还可以为一个独立的硬件,眼睛跟踪单元的存在方式具体并不限定。其中,预设方向值是以应试者的眼睛注视考试终端为参考基准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应试者的注视方向超过预设方向值时,还可增加时间条件,当应试者的注视方向超过预设值的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服务器才发送提示信息给监考设备。此外,服务器还可以发送提示信息给考试终端,用以提醒应试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声音采集单元、电磁信号监测单元以及眼睛跟踪单元可以是同时应用在考试系统中,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应用在考试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应试者在进行试题作答的过程中,上述远程考试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实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获取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并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当比对分析结果不匹配时,发送提示信息给监考设备。应试者在进行试题作答的过程中,对答题的应试者的身份监控可以是每间隔一个固定周期进行监控,也可以是根据监考者的要求按规律进行监控,还可以是随机的进行监控。例如,监考者可以通过监考设备在某一时间向某一名应试者对应的考试终端发送声音验证请求,该应试者需要针对该声音验证请求进行回复以确认身份;又例如,考试终端在后台一直实时监测应试者的脸部信息,以在考试过程中实时确认应试者的身份。其中,具体的对进行试题作答的过程中的应试者的身份监控并不限定于上述指出的监控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远程考试方法,除了实现远程的考试作业和监控外,还增加了智能监考的功能,无需监考者实时观看考试画面,可大幅度提高监考的效果,有利于高质量考试环境的建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程考试系统可包括多个应试者,每一应试者所在对应的场景均可设置有身份采集单元、考试终端以及环境监测单元等电子元件,监考者可通过监考设备同时监控多个应试者所在场景的情况。在一个实施例中,监考设备也可随机或有规律的显示其中一个应试者所在场景的情况。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中可将获取到的每个应试场景的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以便于后续监考记录的查询。
请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框图。该服务器200可以为云服务器、本地服务器等,服务器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其中存储器220可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0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远程考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远程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身份采集单元采集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
当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发送试题数据给考试终端;
获取环境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并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
将对所述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其中,所述监考设备与所述考试终端位于不同场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声音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
将所述获取的声音信息与预设标准声音信息进行比较,所述预设标准声音信息包括分贝信息、声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比较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电磁信号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电磁信号信息;
分析所述电磁信号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的电磁信号;
当存在非正常的电磁信号时,发送提示信息给所述监考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眼睛跟踪单元实时采集应试者的注视方向信息;
分析所述注视方向信息中应试者的注视方向是否超过预设方向值;
当应试者的注视方向超过预设方向值时,发送提示信息给所述监考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获取应试者的身份信息,并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分析;
当比对分析结果不匹配时,发送提示信息给所述监考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包括:
监测所述全景环境图像中的人物信息和/或作弊物体信息,其中,所述人物信息包括人物的数量信息、行为动作信息以及位置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作弊物体信息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计算器以及智能手表中的至少一种;
分析所述人物信息和/或物体信息,并生成与所述人物信息和/或物体信息相关的监测分析结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包括:
监测所述全景环境图像中的应试者是否佩戴耳机,所述耳机具有音频电磁场干扰器;
生成考试耳机佩戴的监测分析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具有心率检测功能,用于检测佩戴者的心率数据;和/或
所述耳机具有佩戴检测功能,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是否被佩戴。
9.一种远程考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身份采集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应试者的身份信息;
考试终端,用于向应试者提供考试试题;
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实时获取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其中,所述身份采集单元、考试终端以及环境监测单元位于同一场景中;
服务器,与所述身份采集单元、考试终端以及环境监测单元通信连接,用于:
获取所述身份采集单元采集的应试者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比对;
当所述应试者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发送试题数据给所述考试终端;
获取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全景环境图像,并分析所述全景环境图像;
将对所述全景环境图像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监考设备,其中,所述监考设备与所述考试终端位于不同场景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程考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考试系统还包括声音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声音信息;和/或
所述远程考试系统还包括电磁信号监测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的所述考试终端所在应试场景的电磁信号信息;和/或
所述远程考试系统还包括眼睛跟踪单元,用于实时采集应试者的注视方向信息。
CN202010238977.2A 2020-03-30 2020-03-30 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Pending CN113468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8977.2A CN113468488A (zh) 2020-03-30 2020-03-30 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8977.2A CN113468488A (zh) 2020-03-30 2020-03-30 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8488A true CN113468488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6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8977.2A Pending CN113468488A (zh) 2020-03-30 2020-03-30 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84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7448A (zh) * 2021-10-29 2022-01-28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84740A (zh) * 2022-01-17 2022-06-03 长春艺术实验中学 美术远程考试实时监测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82232A (zh) * 2022-05-06 2022-07-22 上海淡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考试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17880U (zh) * 2016-09-27 2017-04-19 湖南强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个人远程考试的多摄像头无人监考系统
CN107077796A (zh) * 2016-03-11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介质、网络测试防作弊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726663A (zh) * 2018-12-24 2019-05-07 广东德诚科教有限公司 在线考试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7796A (zh) * 2016-03-11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介质、网络测试防作弊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206117880U (zh) * 2016-09-27 2017-04-19 湖南强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个人远程考试的多摄像头无人监考系统
CN109726663A (zh) * 2018-12-24 2019-05-07 广东德诚科教有限公司 在线考试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跃: "中国教育考试年鉴 2010", 31 January 201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pages: 49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7448A (zh) * 2021-10-29 2022-01-28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84740A (zh) * 2022-01-17 2022-06-03 长春艺术实验中学 美术远程考试实时监测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82232A (zh) * 2022-05-06 2022-07-22 上海淡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考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oum et al. Automated online exam proctoring
JP2020113197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3468488A (zh) 远程考试系统、方法
US11586282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onitoring user
CN115345761A (zh) 一种在线考试辅助系统和在线考试监测方法
KR20200043658A (ko) Vr 발표 및 면접 훈련 시스템
WO2022065446A1 (ja) 感情判定装置、感情判定方法及び感情判定プログラム
CN109031201A (zh) 基于行为识别的语音定位方法以及装置
WO202413462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social skills in virtual reality
WO202413462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ation of multiple biomedical signals in virtual reality
WO2022064621A1 (ja) ビデオミーティング評価システム及びビデオミーティング評価サーバ
JP7477909B2 (ja) ビデオミーティング評価端末、ビデオミーティング評価システム及びビデオミーティング評価プログラム
US11935329B2 (en) Video analysis program
JP7388768B2 (ja) 動画像分析プログラム
JP730643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7121439B1 (ja) 動画像分析システム
JP7100938B1 (ja) 動画像分析プログラム
JP7629226B2 (ja) ビデオミーティング評価端末、ビデオミーティング評価システム及びビデオミーティング評価プログラム
JP7121436B1 (ja) 動画像分析プログラム
WO2022254497A1 (ja) 動画像分析システム
WO2022230067A1 (ja) 動画像分析システム
Wei et al. Remote Assessment and Proctoring using Intelligent Devices-SENSE (RAPID-SENSE)
WO2022254496A1 (ja) 動画像分析システム
WO2022201266A1 (ja) 動画像分析プログラム
CN119741947A (zh) 会议有效性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