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810564B -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0564B
CN113810564B CN202010549854.0A CN202010549854A CN113810564B CN 113810564 B CN113810564 B CN 113810564B CN 202010549854 A CN202010549854 A CN 202010549854A CN 113810564 B CN113810564 B CN 113810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amp beads
convex glass
ligh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98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0564A (zh
Inventor
曹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0105498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0564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US18/010,012 priority patent/US12259637B2/en
Priority to ES21825850T priority patent/ES3032435T3/es
Priority to JP2022576220A priority patent/JP7717096B2/ja
Priority to KR1020237001770A priority patent/KR102872629B1/ko
Priority to EP21825850.7A priority patent/EP416756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4304 priority patent/WO202125406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0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0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55Coordinated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下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该方法包括: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关闭靠近摄像头端的灯珠,控制远离摄像头的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且远离摄像头的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该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该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控制该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该凸面玻璃折射后为该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该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摄像头开启时,远离摄像头的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该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对摄像头进行补光,解决了屏下摄像头进光有限导致在环境光较弱时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环境光较弱时的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背景技术
全面屏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机的四个边框位置都是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但实际上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没有能做到手机正面屏占比100%的手机。现在大家所说的全面屏手机是指屏占比可以达到9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
所有全面屏手机厂商都必须直面并解决共同的问题:听筒、前摄像头和各种传感器必须要放置在手机正面,这是用户的日常需求,但这些器件放置在手机正面又必然会占据一部分显示面积。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在想办法压缩这些功能器件所占的面积,于是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全面屏手机,“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各种全面屏方案层出不穷。
相关技术中提出屏下摄像头,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块、导光部件及光源部件。所述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在与屏下摄像头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导光部件插装在所述第一开孔中,用于将进入所述导光部件中的光束导向所述第一开孔对应的显示面板区域。所述光源部件用于为所述导光部件提供光源。当所述屏下摄像头启动时,所述光源部件关闭,当所述屏下摄像头不启动时,所述光源部件开启或关闭,故能够使所述显示面板上的通孔或盲孔重新具有显示能力,且依旧维持所述屏下摄像头所能获取的影像质量。
通过侧面导光部件提供光源,无法对光线方向进行调整聚集,大部分光线无法向上射入玻璃区域,影响背光效率。同时,无法在前摄像头使用时,提供补偿光线。
相关技术中屏下摄像头进光有限导致在环境光较弱时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屏下摄像头进光有限导致在环境光较弱时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下摄像头结构,包括:显示屏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下的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玻璃和显示区背光,其中,在所述摄像头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方向形成凸面玻璃,在所述凸面玻璃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以围成所述摄像头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从所述摄像头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其中,
在所述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所述多个灯珠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处于关闭状态,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所述第二类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
在所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灯珠处于最大亮度值。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是根据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的。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导通所述多个灯珠,且与背光芯片连接,其中,所述背光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灯珠的亮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下摄像头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二类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其中,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所述显示玻璃和显示区背光,在所述摄像头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方向形成凸面玻璃,在所述凸面玻璃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以围成所述摄像头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从所述摄像头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
在检测到所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控制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
根据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所述凸面玻璃的弧度以及所述灯珠的发光角确定灯珠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凸面玻璃反射后的光线角度;
根据所述光线角度、所述灯珠的发光角以及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确定所述第一类灯珠以及所述第二类灯珠。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包括:
获取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
根据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灯珠的数量与所述多个灯珠的排列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灯珠调整到最大亮度值。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多个灯珠的亮度包括:
通过背光芯片控制所述多个灯珠的亮度,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导通所述多个灯珠,且与所述背光芯片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下摄像头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二类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其中,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所述显示玻璃和显示区背光,在所述摄像头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方向形成凸面玻璃,在所述凸面玻璃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以围成所述摄像头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从所述摄像头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控制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所述凸面玻璃的弧度以及所述灯珠的发光角确定灯珠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凸面玻璃反射后的光线角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线角度、所述灯珠的发光角以及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确定所述第一类灯珠以及所述第二类灯珠。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灯珠的数量与所述多个灯珠的排列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类灯珠调整到最大亮度值。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
通过背光芯片控制所述多个灯珠的亮度,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导通所述多个灯珠,且与所述背光芯片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通过在显示玻璃下方设置凸面玻璃,在凸面玻璃下方设置多个灯珠,将摄像头设置于显示玻璃的下方,在摄像头关闭时,凸面玻璃为正常的显示玻璃,在摄像头开启时,关闭部分灯珠与凸面玻璃中的显示画面,远离该摄像头的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该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对摄像头进行补光,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屏下摄像头进光有限导致在环境光较弱时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环境光较弱时的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6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三;
图7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四;
图8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五;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其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屏下摄像头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或网络架构的屏下摄像头控制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在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二类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其中,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所述显示玻璃和显示区背光,在所述摄像头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方向形成凸面玻璃,在所述凸面玻璃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以围成所述摄像头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从所述摄像头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则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
步骤S204,在检测到所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控制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4具体可以包括:通过背光芯片控制所述多个灯珠的亮度,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导通所述多个灯珠,且与所述背光芯片连接。
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S208,通过下显示玻璃下方设置凸面玻璃,在凸面玻璃下方设置多个灯珠,实现了将摄像头设置于显示玻璃的下方,在摄像头关闭时,凸面玻璃为正常的显示玻璃,在摄像头开启时,关闭部分灯珠与凸面玻璃中的显示画面,远离该摄像头的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该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对摄像头进行补光,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屏下摄像头进光有限导致在环境光较弱时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环境光较弱时的拍摄效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之后,将所述第二类灯珠调整到最大亮度值。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之前,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进一步的,获取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根据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
根据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所述凸面玻璃的弧度以及所述灯珠的发光角确定灯珠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凸面玻璃反射后的光线角度;根据所述光线角度、所述灯珠的发光角以及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确定所述第一类灯珠以及所述第二类灯珠。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之后,根据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灯珠的数量与所述多个灯珠的排列方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下摄像头结构,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显示屏1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下的摄像头2,所述显示屏1包括显示玻璃11和显示区背光12,其中,在所述摄像头2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11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2方向形成凸面玻璃13,在所述凸面玻璃13与所述摄像头22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3以围成所述摄像头2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上从所述摄像头2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其中,
在所述摄像头2处于开启状态下,所述多个灯珠中靠近所述摄像头2端的灯珠处于关闭状态,远离所述摄像头2的灯珠处于点亮状态,远离所述摄像头2的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凸面玻璃13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13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13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
在所述摄像头2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13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13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13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远离所述摄像头2的灯珠处于亮度最大值。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环形圆锥结构的角度是根据所述摄像头2的视角、所述摄像头2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的。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3,用于导通所述多个灯珠,且与背光芯片连接,其中,所述背光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灯珠的亮度。
本实施例中,显示玻璃11分为正常显示区的平面玻璃12和前摄区的凸面玻璃13;前摄像头2的进光角度为视角301;正常显示区背光12可以使用现有背光结构方案,不再详细叙述;前摄区背光4分为多个小的LED灯珠和柔性电路板3,柔性电路板3将多个LED灯珠连接导通,并能通过背光芯片独立控制每一个灯珠的亮度大小,前摄区背光4整体呈现环形圆锥结构,中心开孔避让前摄像头2的视角。
图4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当不使用前摄像头,且需要全屏显示时,LED灯珠发光为前摄区显示玻璃提供背光。每一个LED灯珠都有一定的照射角度,能完整覆盖整个前摄区显示玻璃,且通过背光芯片对每一个LED灯珠亮度的调节,能够使整个前摄区显示玻璃背光均匀,而不需要另外添加散光或导光材料。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前摄区的凸面玻璃13的会聚作用,会集中向上射出屏幕,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图5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当需要使用前摄像头时,如果LED灯珠的全部灯珠仍然都亮的话,靠近前摄像头的LED灯珠所发射的光线,有一部分会经过凸面玻璃13的反射进入前摄像头视角,干扰前摄像头成像。
图6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三,如图6所示,使用前摄像头时,LED灯珠只打开远离前摄像头的一部分,保证LED灯珠发射的光线不会经过反射进入前摄像头视角,且打开的LED灯珠调整到最大亮度,此时的凸面玻璃13不显示画面,而是形成一个光环。使用前摄像头拍摄的大多是近距离的人物和景物,光环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近距离的人物和景物上,再反射回来,可以增大前摄像头2的进光量,改善成像效果。
图7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四,如图7所示,在打开前摄像头时,哪些LED灯珠可以点亮,需要通过3D模拟计算与暗箱调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包括:柔性电路板的倾斜角度a、凸面玻璃的弧度b、LED灯珠的发光角c、前摄像头的进光角d、灯珠发射的光线经过凸面玻璃反射后的光线角度e、背光开孔边缘到前摄像头中心的横向距离f、灯珠到柔性电路板边缘的距离g、灯珠到前摄像头中心的横向距离h。
进行3D模拟计算时,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灯珠发射的光线经过凸面玻璃反射后的光线角度e和灯珠到前摄像头中心的横向距离h。光线角度e越小,光线越不容易进入前摄像头、灯珠到前摄像头中心的横向距离h越大,光线越不容易进入前摄像头。
根据图7标注的各尺寸之间关系可以计算得出:e=90°-a+(c/2)-2b,h=f-g*sin(a)。由计算公式可以得知,在一定程度内,角度a和角度b越大,角度e就越小;角度c越小,角度e就越小。在一定程度内,距离f越大,距离h就越大;距离g和角度a越小,距离h就越大。具体各个尺寸和角度设计时还要综合考虑,避免柔性电路板对前摄像头视角的遮挡,以及背光开孔过大导致露出前摄像头边缘等问题。
实际应用时先经过3D模拟计算,得出初步的LED灯珠设计方案,要最终确认使用前摄像头时哪些LED灯珠可以打开,需要在暗箱中进行详细调试,将整机放入暗箱中,打开3D模拟计算得出的可以点亮的一部分灯珠,同时打开前摄像头,如果前摄像头的感光器件能够感应到光线则需要再关闭靠近前摄像头的一排灯珠,直到前摄像头的感光器件无法感应到LED灯珠反射的光线为止。
图8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屏下摄像头结构的示意图五,如图8所示,凸面玻璃13会聚作用,也会使原本无法照射入前摄视角的环境光线经过会聚,射入前摄视角,增大了前摄像头进光量,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成像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92,用于在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二类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其中,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所述显示玻璃和显示区背光,在所述摄像头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方向形成凸面玻璃,在所述凸面玻璃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以围成所述摄像头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从所述摄像头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
第二控制模块94,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控制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所述凸面玻璃的弧度以及所述灯珠的发光角确定灯珠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凸面玻璃反射后的光线角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线角度、所述灯珠的发光角以及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确定所述第一类灯珠以及所述第二类灯珠。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灯珠的数量与所述多个灯珠的排列方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类灯珠调整到最大亮度值。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84,还用于
通过背光芯片控制所述多个灯珠的亮度,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导通所述多个灯珠,且与所述背光芯片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屏下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下的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玻璃和显示区背光,其中,在所述摄像头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方向形成凸面玻璃,在所述凸面玻璃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以围成所述摄像头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从所述摄像头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其中,
在所述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所述多个灯珠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处于关闭状态,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所述第二类灯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
在所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灯珠处于最大亮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是根据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导通所述多个灯珠,且与背光芯片连接,其中,所述背光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灯珠的亮度。
5.一种屏下摄像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二类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其中,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玻璃和显示区背光,在所述摄像头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方向形成凸面玻璃,在所述凸面玻璃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以围成所述摄像头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从所述摄像头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所述多个灯珠包括所述第一类灯珠与所述第二类灯珠;
在检测到所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控制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在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
根据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所述凸面玻璃的弧度以及所述灯珠的发光角确定灯珠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凸面玻璃反射后的光线角度;
根据所述光线角度、所述灯珠的发光角以及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确定所述第一类灯珠以及所述第二类灯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包括:
获取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
根据所述摄像头的进光角、所述摄像头的像素、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显示区背光的厚度以及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所述环形圆锥结构的倾斜角、所述开孔区域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灯珠的数量与所述多个灯珠的排列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灯珠调整到最大亮度值。
10.一种屏下摄像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下,关闭预先确定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端的第一类灯珠,控制预先确定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第二类灯珠处于点亮状态,且所述第二类灯珠发出的光通过凸面玻璃折射后在所述凸面玻璃上形成光环,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不显示状态,其中,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玻璃和显示区背光,在所述摄像头上方的所述显示区背光设置开孔区域,所述显示玻璃在所述开孔区域凸向所述摄像头方向形成凸面玻璃,在所述凸面玻璃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连接有一个呈环形圆锥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以围成所述摄像头的视角,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从所述摄像头端至所述凸面玻璃端依次排列有多个灯珠,所述多个灯珠包括所述第一类灯珠与所述第二类灯珠;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下,控制所述多个灯珠均处于点亮状态,通过所述凸面玻璃折射后为所述凸面玻璃提供背光,使得所述凸面玻璃处于画面显示状态。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2.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49854.0A 2020-06-16 2020-06-16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Active CN113810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9854.0A CN113810564B (zh) 2020-06-16 2020-06-16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ES21825850T ES3032435T3 (en) 2020-06-16 2021-05-18 Camera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screen camera structure
JP2022576220A JP7717096B2 (ja) 2020-06-16 2021-05-18 カメラの制御方法、装置及びアンダーディスプレイカメラ構造
KR1020237001770A KR102872629B1 (ko) 2020-06-16 2021-05-18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언더 디스플레이 카메라 구조
US18/010,012 US12259637B2 (en) 2020-06-16 2021-05-1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amera, and under-display camera structure
EP21825850.7A EP4167561B1 (en) 2020-06-16 2021-05-18 Camera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screen camera structure
PCT/CN2021/094304 WO2021254069A1 (zh) 2020-06-16 2021-05-18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9854.0A CN113810564B (zh) 2020-06-16 2020-06-16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564A CN113810564A (zh) 2021-12-17
CN113810564B true CN113810564B (zh) 2025-08-08

Family

ID=7894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9854.0A Active CN113810564B (zh) 2020-06-16 2020-06-16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2259637B2 (zh)
EP (1) EP4167561B1 (zh)
JP (1) JP7717096B2 (zh)
CN (1) CN113810564B (zh)
ES (1) ES3032435T3 (zh)
WO (1) WO20212540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564B (zh) * 2020-06-16 2025-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US12069418B2 (en) 2021-12-17 2024-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microphone and flash module
CN114523908B (zh) * 2022-03-18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CN114895475B (zh) * 2022-04-25 2023-11-0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9497987A (zh) 2022-07-01 2025-0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与传感器相对应的像素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1331A (zh) * 2022-01-28 2022-04-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381977A (zh) * 2021-12-21 2023-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摄像组件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2551A (en) * 1996-02-14 2000-06-06 Physical Opt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ng a display with controlled light output characteristics
JP2003004906A (ja) * 2001-06-19 2003-01-08 Rohm Co Ltd レンズアレイ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装置
JP2004214797A (ja) 2002-12-27 2004-07-29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機能付き携帯電子機器及び視線誘導方法
JP2006115474A (ja) 2004-09-14 2006-04-2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カメラ及びそのカメラを組み込んだ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081361A1 (en) * 2005-10-12 2007-04-12 Donald Clary Light emitting diode backligh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BRPI0921226A2 (pt) * 2008-11-27 2016-02-23 Sharp Kk sistema de retrroiluminação do tipo delgado e dispositivo de tela de cristal líquido que utiliza o mesmo.
US9958601B2 (en) * 2013-09-19 2018-05-01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Display backlight
CN104678682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组件、补光组件及具有该补光组件的摄像头
JP2018133636A (ja) 2017-02-14 2018-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付き表示装置
CN108683795A (zh) * 2018-03-30 2018-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7192A (zh) 2018-10-29 2020-05-05 印象认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以及终端设备
CN109814299A (zh) * 2019-04-01 2019-05-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10491290A (zh) 2019-07-2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894768U (zh) * 2019-05-10 2020-06-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441958A (zh) 2019-07-05 2019-11-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模组
CN111050045B (zh) 2019-12-25 2022-03-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198458A (zh) 2020-03-02 2020-05-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810564B (zh) * 2020-06-16 2025-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CN114594619A (zh) * 2020-12-04 2022-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结构、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进光量控制方法
CN115705175A (zh) * 2021-08-11 2023-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显示区域的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1977A (zh) * 2021-12-21 2023-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摄像组件和终端
CN114401331A (zh) * 2022-01-28 2022-04-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7561A1 (en) 2023-04-19
EP4167561A4 (en) 2023-11-15
CN113810564A (zh) 2021-12-17
JP7717096B2 (ja) 2025-08-01
WO2021254069A1 (zh) 2021-12-23
JP2023529717A (ja) 2023-07-11
KR20230026425A (ko) 2023-02-24
EP4167561B1 (en) 2025-04-30
US20230251552A1 (en) 2023-08-10
US12259637B2 (en) 2025-03-25
ES3032435T3 (en) 2025-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0564B (zh)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CN209590474U (zh) 一种高屏占比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821285A (zh) 一种数字电影放映方法、优化装置和放映系统
CN103795929A (zh) 电子装置的拍照方法及电子装置
US9864232B2 (en) Light directed modulation displays
US117706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exposure time of camera and device based on energy value when camera collecting an imaging light spot
KR20230147615A (ko) 언더-디스플레이 카메라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08184020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控制方法及显示屏幕控制系统
US202100759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exposure time of camera and device
CN112859440A (zh) 降低lcd屏下摄像头成像杂散光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17992A (zh) 终端、终端的补光控制方法、制备方法及装置
TWI733686B (zh) 全光相機之光學總成及其控制方法,其電腦程式製品和全光相機
CN111787137A (zh) 显示装置
CN202841396U (zh) 一种数字电影优化装置和放映系统
CN111367121A (zh) 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及其方法
CN102314763A (zh) 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KR102872629B1 (ko)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언더 디스플레이 카메라 구조
CN103081000A (zh) 显示器背光规格化
US1191728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under-screen camera performing photographing and display,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207529274U (zh) 护眼显示器
CN113485067B (zh)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27659B (zh) 一种调节显示屏基础三原色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I899436B (zh) 顯示器下相機系統及方法
US202502475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etting plurality of projected area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KR101178796B1 (ko) 디지털 촬상 기기의 광역 역광 보정 기능을 테스트하기 위한 테스트 차트 셋트 및 테스트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