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826430B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6430B
CN113826430B CN202080000775.2A CN202080000775A CN113826430B CN 113826430 B CN113826430 B CN 113826430B CN 202080000775 A CN202080000775 A CN 202080000775A CN 113826430 B CN113826430 B CN 113826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set
reg
mapping
rule
sub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07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6430A (zh
Inventor
牟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2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6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6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6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组合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Description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中,当终端需要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的传输时,终端需要从基站获得资源分配,为了获得对应的资源分配,基站可以给对应终端配置在时域上占用1~3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符号,在频域上占用若干个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作为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在该控制资源集上对各个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资源粒子组)进行先时域方向后频域方向的编号,通过对多个REG组合成REG包,计算由REG包进一步构成的CCE(Control Channel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与REG包索引的对应关系,得到资源的映射结果。
然而,现有的CORESET的容量是有限的,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CCE的数量是有限的,无法提供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导致可能需要对所传输的PDCCH做重复传输,从而导致资源映射的速率较低,存在较高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所述编号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顺序;
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所述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所述REG到所述REG包的映射;
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所述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将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划分为至少两个CORESET子单元;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按照时分方式复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包括:
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所述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所述REG进行编号,包括:
根据第一编号规则,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依次对所述REG进行编号,其中,所述REG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起始编号根据上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末位编号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根据高层信令的配置参数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所述配置参数包括:
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预设子单元个数,预设子单元所占的OFDM符号和预设子单元所占PRB与CORESET所占PRB的关系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REG映射规则,包括:
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包括:
当所述编号规则为第二编号规则时,将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所述REG,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对各个所述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REG映射规则,包括:
将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将所述CORESET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包括:
根据各个所述REG包中所述REG的数量,确定所述PDCCH中的所述CCE与各个所述REG包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确定由所述REG包构成的所述CC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所述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PDC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确定所述基站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
获取与所述映射方式相对应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基站中,所述装置包括:
资源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编号模块,用于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所述编号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顺序;
REG包组合模块,用于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所述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所述REG到所述REG包的映射;
CCE组合模块,用于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所述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信道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子单元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将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划分为至少两个CORESET子单元;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按照时分方式复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编号模块,包括:
编号子模块,用于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所述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编号子模块,用于,
根据第一编号规则,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依次对所述REG进行编号,其中,所述REG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起始编号根据上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末位编号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根据高层信令的配置参数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所述配置参数包括:
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预设子单元个数,预设子单元所占的OFDM符号和预设子单元所占PRB与CORESET所占PRB的关系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REG包组合模块,包括:
第一单元分包子模块,用于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第一固定分包子模块,用于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编号模块,包括:
第二编号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编号规则为第二编号规则时,将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所述REG,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对各个所述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REG包组合模块,包括:
第二分包子模块,用于将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第二固定分包子模块,用于将所述CORESET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CE组合模块,包括:
映射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REG包中所述REG的数量,确定所述PDCCH中的所述CCE与各个所述REG包的映射关系;
CCE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确定由所述REG包构成的所述CC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规则通知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规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所述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规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信道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PDC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规则获取模块,包括:
规则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规则获取模块,包括:
映射方式获取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基站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
规则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映射方式相对应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基站中,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所述编号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顺序;
根据REG映射规则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所述REG映射规则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所述REG到所述REG包的映射;
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所述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PDCCH。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基站中的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实现方式所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实现方式所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CORESET组成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将CORESET划分为CORESET子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直接对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框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框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若干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说明。
1)NR-Lite(精简新空口系统)
在LTE 4G系统中,为了支持物联网业务提出了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机器类通信),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窄带物联网)两大技术。这两大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低速率,高时延等场景。但不管NB-IoT和MTC怎么演进,它们都属于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络,其低功耗、低成本、广覆盖、大连接的基本能力是不变的,因此主要面向数据传输速率低、时延较高的“低端物联网应用场景”,比如智能泊车、智能抄表、智能路灯等。同时另外一方面,随着物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比如视频监控,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工业传感监测等业务的普及。这些业务通常要求几十到几百兆的速率,同时对时延也有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因此LTE中的MTC和NB-IoT技术很难满足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提出了在5G新空口中再设计一种新的物联网技术用以来覆盖这种中端物联网设备的要求。
2)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在空中接口的协议中,定义了物理信道、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逻辑信道描述了信息的类型,即定义了传输的是什么信息。传输信道描述的是信息的传输方式,即定义了信息是如何传输的。物理信道则由物理层用于具体信号的传输。
其中,物理信道包括PDCCH、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可以通过PDCCH传输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可以包括:基站110以及终端120。
其中,终端120可以是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终端12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终端120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或者,终端120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
基站11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或者,也可以是NR-lite系统。
其中,基站120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1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基站11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110和终端12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中,由图1中的基站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在步骤202中,根据编号规则,对该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该编号规则用于确定该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顺序。
在步骤203中,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该REG组合为一个REG包;该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该CORESET中的该REG到该REG包的映射。
在步骤204中,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该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该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在步骤205中,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综上所述,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中,由图1中的终端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302中,根据该REG映射规则以及该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PDCCH。
综上所述,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中,由图1中的终端与基站交互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向终端配置一个对应的CORESET。
其中,为了进行PDCCH的传输,基站可以给对应的用户终端配置CORESET,并且该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该N可以为大于3的正整数,该M可以为大于1的正整数。
比如,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CORESET组成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CORESET在横坐标方向也就是时域方向可以占用若干个OFDM符号,其中时域方向上一个小格代表一个OFDM符号,该CORESET在纵坐标方向也就是频域方向可以占用若干个PRB,其中频域方向上的一个小格代表一个PRB。
在步骤402中,基站根据对该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该编号规则以及该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在进行PDCCH传输时对资源进行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对CORESET中PEG的编号规则以及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编号规则可以用来指示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顺序,REG映射规则可以用来指示CORESET中的REG包的划分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号规则可以分为第一编号规则和第二编号规则两种,对REG进行不同顺序的编号,同样,REG映射规则可以分为第一REG映射规则以及第二REG映射规则两种,其中,两种编号规则与两种REG映射规则可以具有唯一的对应关系,即在确定编号规则的情况下,与该编号规则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可以确定,反之,在确定REG映射规则的情况下,与该REG映射规则对应的编号规则同样可以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根据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编号规则以及REG映射规则中的任意一个,根据对应关系得到另外的一个确定的规则,或者直接确定编号规则以及REG映射规则。
其中,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可以包括集中式映射以及分布式映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基站判断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为分布式映射时,可以确定该编号规则可以为第一编号规则,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可以为第一REG映射规则;当基站判断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为集中式映射时,可以确定该编号规则可以为第二编号规则,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可以为第二REG映射规则。
在步骤403中,当该编号规则为第一编号规则时,根据该CORESET的配置参数,基站将该CORESET按照时域划分为至少两个CORESET子单元。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基站根据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编号规则为第一编号规则时,基站可以根据该CORESET的配置参数,将该CORESET按照时域划分为至少两个CORESET子单元。
其中,至少两个该CORESET子单元可以按照时分方式复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ORESET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该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该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以及该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ORESET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该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该CORESET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以及该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基站可以根据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以及该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将该CORESET划分成该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个CORESET子单元。
其中,对于CORESET中的各个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的持续时间可以是相同的,即各个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可以是相同的,各个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
比如,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将CORESET划分为CORESET子单元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配置为两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配置为8个,则可以将该CORESET划分得到两个CORESET子单元61。当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配置为2个,同样可以确定将该CORESET划分得到两个CORESET子单元61。
在步骤404中,基站获取按照至少两个该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按照时域方向,对划分得到的至少两个CORESET子单元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CORESET子单元进行编号可以根据时域方向的顺序进行。
比如,如图6所示,将该CORESET划分得到两个CORESET子单元61,其中左侧的CORESET子单元61可以编号为CORESET子单元1,右侧的CORESET子单元61可以编号为CORESET子单元2。
在步骤405中,基站按照至少两个该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分别对至少两个该CORESET子单元内部的该REG进行编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先根据CORESET子单元的编号进行顺序区分,然后按照CORESET子单元的编号顺序,分别对各个CORESET子单元中包含的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个CORESET子单元之间,REG的编号可以是按照时域方向进行递增的,即随着CORESET子单元编号的增大,对应的CORESET子单元中的REG的编号可以是递增的。
比如,如图6所示,对该CORESET中的REG 62进行编号可以首先通过对CORESET子单元1中的REG 62进行编号,按照先时域后频域方向的编号,在CORESET子单元1中可以得到由0到15的编号,然后基站对CORESET子单元2中的REG 62接着CORESET子单元1中的REG 62进行编号,可以得到CORESET子单元2中的各个REG 62的编号为由16到31。
在步骤406中,基站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该各个REG组合为各个REG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第一编号规则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对各个CORESET子单元中包含的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将各个该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该REG划分为各个REG包,或者,基站可以将各个该CORESET子单元中的连续6个该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其中,若干个REG可以构成REG bundle,REG bundle也可以称为REG包。
其中,REG包也可以进行编号标识,比如,可以标识为REG bundle1、REG bundle2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在一个标识为REG bundlei的REG包中一共包含有x个REG,在REG bundlei内的各个REG的编号可以表示为{i*x,i*x+1,…,i*x+x-1}。
比如,如图6所示,该REG包63中一共包含了2个REG,则REG bundle0内的各个REG的编号可以表示为{0,1},REG bundle1内的各个REG的编号可以表示为{2,3},可以按照该编号确定划分REG包。
在步骤407中,基站向该终端通知该编号规则以及该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开始获得的映射方式确定得到的编号规则以及该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将该确定的规则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该通知得到进行资源映射采用的方案。
在步骤408中,终端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根据由基站发送的通知获取确定该基站对该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然后终端可以获取与该映射方式相对应的该REG映射规则以及该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接收该基站通知的该REG映射规则以及该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409中,基站根据各个该REG包中该REG的数量,确定该PDCCH中的控制信道单元CCE与各个该REG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若干个REG包可以构成CCE,并且CCE可以进行编号标识为CCE j,比如,可以标识为CCE1、CCE2等等,j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按照交织器函数的定义,确定CCE与各个REG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交织器函数的定义包含集中式映射对应的计算函数以及分布式映射对应的计算函数。该交织器函数可以由f(.)进行标识,f(.)在两种映射方式下的定义可以由表1所示。
表1
其中,R为交织器行数,nshift为偏移参数,为CORESET内REG的总数。C为整数。
其中,R和nshift两个参数是由高层进行配置的,高层的配置参数可以用来确保C为整数。
其中,CCE可以是由6个REG组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CE与REG bundle索引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交织器函数f(.)标识,并且通过对应定义的交织器函数的标识f(.),可以得到CCEj对应的REGbundle为{f(6j/x),f(6j/x+1),…,f(6j/x+6/x-1)}。
在步骤410中,基站根据该映射关系对该PDCCH进行资源映射,确定由该REG包构成的控制信道单元CCE。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CCE与REG bundle索引的对应关系,对该PDCCH进行资源映射。确定由该REG包构成的CCE。
在步骤411中,基站向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该CCE组成的PDCCH。
在步骤412中,终端根据该REG映射规则以及该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PDCCH。
综上所述,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中,由图1中的终端与基站交互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701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在步骤702中,基站根据对该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该编号规则以及该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步骤703中,当该编号规则为第二编号规则时,基站将该CORESET中的各个该REG,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对各个该REG进行编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基站根据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编号规则为第二编号规则时,基站可以直接将CORESET中的各个REG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进行编号。
比如,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直接对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确定编号规则为第二编号规则时,首先按照先时域方向进行编号可以得到时域方向第一排REG 81的编号依次是0到3,接着对频域方向的第二排REG 81进行时域方向的编号,可以得到编号由0到31的CORESET中的各个REG 81。
在步骤704中,基站根据该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该各个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将该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该REG划分为各个REG包,或者,基站可以将该CORESET中的连续6个该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比如,如图8所示,该REG包82中一共包含了4个REG,则REG bundle0内的各个REG的编号可以表示为{0,1,2,3},REG bundle1内的各个REG的编号可以表示为{4,5,6,7},可以按照该编号确定划分REG包82。
在步骤705中,基站向该终端通知该编号规则以及该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步骤706中,终端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707中,基站根据各个该REG包中该REG的数量,确定该PDCCH中的控制信道单元CCE与各个该REG包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按照交织器函数的定义,确定CCE与各个REG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交织器函数的定义包含集中式映射对应的计算函数以及分布式映射对应的计算函数。该交织器函数可以由f(.)进行标识,f(.)在两种映射方式下的定义可以由表1所示。
其中,R为交织器行数,nshift为偏移参数,为CORESET内REG的总数。C为整数。
其中,R和nshift两个参数是由高层进行配置的,高层的配置参数可以用来确保C为整数。
在步骤708中,基站根据该映射关系对该PDCCH进行资源映射,确定由该REG包构成的控制信道单元CCE。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CCE与各个REG包的映射关系,确定由REG包构成的控制信道单元CCE。
其中,若干个REG包可以构成一个CCE,并且CCE可以进行编号标识为CCE j,比如,可以标识为CCE1、CCE2等等,j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CE与REG bundle索引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交织器函数f(.)标识,并且通过对应定义的交织器函数的标识f(.),可以得到CCEj对应的REGbundle为{f(6j/x),f(6j/x+1),…,f(6j/x+6/x-1)}。
比如,若在一个标识为REG bundlei的REG包中一共包含有4个REG,则CCE 1对应的REG包可以为{f(3/2),f(3/2+1),f(3/2+2)}。
在步骤709中,根据该CCE,基站向该终端传输该PDCCH。
在步骤710中,终端根据该REG映射规则以及该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PDCCH。
其中,上述步骤701到步骤702对应步骤401到步骤402,步骤705到步骤710对应步骤407到步骤412中的内容,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框图,如图9所示,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为图1所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中的基站的全部或者部分,以执行图2或图4或图7任一所示实施例中由基站执行的步骤。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资源集确定模块910,用于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编号模块920,用于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所述编号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顺序;
REG包组合模块930,用于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所述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所述REG到所述REG包的映射;
CCE组合模块940,用于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所述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信道传输模块950,用于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子单元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将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划分为至少两个CORESET子单元;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按照时分方式复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编号模块920,包括:
编号子模块,用于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所述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编号子模块,用于,
根据第一编号规则,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依次对所述REG进行编号,其中,所述REG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起始编号根据上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末位编号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根据高层信令的配置参数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所述配置参数包括:
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预设子单元个数,预设子单元所占的OFDM符号和预设子单元所占PRB与CORESET所占PRB的关系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REG包组合模块930,包括:
第一单元分包子模块,用于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第一固定分包子模块,用于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编号模块920,包括:
第二编号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编号规则为第二编号规则时,将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所述REG,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对各个所述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REG包组合模块930,包括:
第二分包子模块,用于将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第二固定分包子模块,用于将所述CORESET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CE组合模块940,包括:
映射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REG包中所述REG的数量,确定所述PDCCH中的所述CCE与各个所述REG包的映射关系;
CCE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确定由所述REG包构成的所述CC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规则通知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规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所述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综上所述,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为图1所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系统中的终端的全部或者部分,以执行图3或图4或图7任一所示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步骤。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规则获取模块1010,用于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信道接收模块1020,用于根据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PDC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规则获取模块1010,包括:
规则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规则获取模块1010,包括:
映射方式获取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基站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
规则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映射方式相对应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综上所述,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图2或图4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由基站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所述编号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REG进行编号的顺序;
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所述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所述REG到所述REG包的映射;
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所述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将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划分为至少两个CORESET子单元;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按照时分方式复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包括:
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所述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所述REG进行编号,包括:
根据第一编号规则,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依次对所述REG进行编号,其中,所述REG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起始编号根据上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末位编号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根据高层信令的配置参数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所述配置参数包括:
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预设子单元个数,预设子单元所占的OFDM符号和预设子单元所占PRB与CORESET所占PRB的关系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REG映射规则,包括:
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编号规则,对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包括:
当所述编号规则为第二编号规则时,将所述CORESET中的各个所述REG,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对各个所述REG进行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REG映射规则,包括:
将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将所述CORESET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包括:
根据各个所述REG包中所述REG的数量,确定所述PDCCH中的所述CCE与各个所述REG包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确定由所述REG包构成的所述CC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所述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综上所述,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图3或图4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PDCCH。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确定所述基站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
获取与所述映射方式相对应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综上所述,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过程中,基站确定向终端配置的CORESET,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编号规则对CORESET中的各个资源粒子组REG进行编号,然后根据CORESET对应的REG映射规则,将REG划分为REG包,并且对终端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资源映射得到控制信道单元CCE,同时,终端可以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所使用的REG映射规则,最后,基站向终端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终端可以根据该REG映射规则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通过REG映射规则进行资源映射时,可以扩充CORESET的容量,获得较高的CCE聚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资源映射的效率。
上述主要以终端和基站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基站1100包括通信单元1104和处理器1102。其中,处理器1102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1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1102”。通信单元1104用于支持基站与其它网络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其它基站等)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基站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3,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基站11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11仅仅示出了基站110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1100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都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终端1200包括通信单元1204和处理器1202。其中,处理器1202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2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1202”。通信单元1204用于支持终端与其它网络设备(例如基站等)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终端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03,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终端12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12仅仅示出了终端120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终端1200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都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由终端或者基站中的处理器调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或者基站执行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或者,该可执行指令由终端或者基站中的处理器调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或者基站执行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9)

1.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将所述CORESET划分成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按照时分方式复用;
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REG进行编号;
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所述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所述REG到所述REG包的映射;
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所述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REG进行编号,包括:
根据编号规则,在所述CORESET 子单元内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依次对REG进行编号,其中,所述REG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起始编号根据上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末位编号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高层信令的配置参数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所述配置参数包括:
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配置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CORESET子单元,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预设子单元个数,预设子单元所占的OFDM符号和预设子单元所占PRB与CORESET所占PRB的关系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包括:
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对应的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或者,
将各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中的连续6个所述REG划分为各个REG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包括:
根据各个所述REG包中所述REG的数量,确定所述PDCCH中的所述CCE与各个所述REG包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确定由所述REG包构成的所述CCE。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通知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确定编号规则以及所述REG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10.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PDCCH;所述编号规则用于确定所述基站在CORESET 子单元内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依次对REG进行编号,其中,所述REG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起始编号根据上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末位编号确定;
其中,所述CORESET包括按照时分方式复用的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且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对所述CORESET划分得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接收基站通知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确定所述基站对所述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映射方式;
获取与所述映射方式相对应的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RESET在时域上占用N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物理资源块,其中,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14.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基站中,所述装置包括:
资源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子单元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将所述CORESET划分成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按照时分方式复用;
编号子模块,用于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REG进行编号;
REG包组合模块,用于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所述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所述REG到所述REG包的映射;
CCE组合模块,用于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所述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信道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15.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规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信道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PDCCH;所述编号规则用于确定所述基站在CORESET 子单元内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依次对REG进行编号,其中,所述REG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起始编号根据上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末位编号确定;
其中,所述CORESET包括按照时分方式复用的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且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对所述CORESET划分得到。
16.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基站中,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向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将所述CORESET划分成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按照时分方式复用;
按照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时域顺序,依次对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REG进行编号;
根据REG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组合为一个REG包;所述REG映射规则用于确定所述CORESET中的所述REG到所述REG包的映射;
根据REG包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REG包组成控制信道单元CCE;所述REG包映射规则用于确定REG包到CCE的映射;
向所述终端传输由至少一个所述CCE组成的PDCCH。
17.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基站发送PDCCH所使用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REG映射规则以及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REG映射规则以及所述编号规则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PDCCH;所述编号规则用于确定所述基站在CORESET 子单元内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顺序依次对REG进行编号,其中,所述REG在所述CORESET子单元内的起始编号根据上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的末位编号确定;
其中,所述CORESET包括按照时分方式复用的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且至少两个所述CORESET子单元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的CORESET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以及所述CORESET子单元在频域上占用的PRB的数量,对所述CORESET划分得到。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基站中的处理器调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所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
CN202080000775.2A 2020-04-20 2020-04-20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264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85718 WO2021212286A1 (zh) 2020-04-20 2020-04-20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6430A CN113826430A (zh) 2021-12-21
CN113826430B true CN113826430B (zh) 2025-02-25

Family

ID=7827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0775.2A Active CN113826430B (zh) 2020-04-20 2020-04-20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9373A1 (zh)
CN (1) CN113826430B (zh)
WO (1) WO20212122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6996B (zh) * 2017-05-04 2024-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255794A1 (ja) * 2020-06-15 2021-12-2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3123100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7898011A (zh) * 2022-04-08 2024-04-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pdcch的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6491093A (zh) * 2023-02-15 2023-07-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20434808A (zh) * 2024-02-04 202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5407A (zh) * 2017-02-03 2019-09-13 Idac控股公司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和接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600A (zh) * 2009-12-01 2011-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下行控制信息配置方法及传输基站、中继站与方法
US10432441B2 (en) * 2017-02-06 2019-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and formats for DL control channels
US10757581B2 (en) * 2017-03-22 2020-08-25 Mediatek Inc.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NR systems
CA3062278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CN108809588B (zh) * 2017-05-05 2022-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EP4521692A3 (en) * 2017-08-03 2025-05-07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 resource mapping
WO2019028770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28888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Zte Corporation DEFINITION OF RESOURCES
CN109391430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dcch资源配置、确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09392011B (zh) * 2017-08-11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EP3471297B1 (en) * 2017-08-11 2022-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in coreset
US11121808B2 (en) * 2017-09-08 2021-09-1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coding in the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 system
CN109964444B (zh) * 2018-01-12 2022-08-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资源集控制信道元素到资源元素组映射的终端设备、基站和方法
EP3536090B1 (en) * 2018-01-12 2023-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to resource element group mapping
CN110798866B (zh) * 2018-08-01 2022-02-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获取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CN110784927A (zh) * 2019-11-08 2020-02-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Pdcch监听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5407A (zh) * 2017-02-03 2019-09-13 Idac控股公司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和接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2286A1 (zh) 2021-10-28
CN113826430A (zh) 2021-12-21
US20230179373A1 (en)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6430B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4170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13613331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420092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058307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使用其的终端
JP202053385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装置
CN11351794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3015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Port Association
CN109565868B (zh) 基于免授权上行调度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011307A1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373708B (zh) 用于子prb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3543330B (zh)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6057880A (zh) 用于在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2466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391355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芯片和系统
CN115529116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2187401A (zh) 多时间单元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301986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591349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479266B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22082489A1 (zh) 资源映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2023005986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4550903A1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503531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CN114642016B (zh) 控制信道元素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G01 Patent term adjustment
TG01 Patent term adju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