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930644B - 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0644B
CN113930644B CN202111213317.XA CN202111213317A CN113930644B CN 113930644 B CN113930644 B CN 113930644B CN 202111213317 A CN202111213317 A CN 202111213317A CN 113930644 B CN113930644 B CN 113930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loy
aluminum alloy
heat
resistant
alfes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33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0644A (zh
Inventor
李凯
兰新月
杜勇
鲁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133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0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0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0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0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0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2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Al‑Fe‑Si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下述组分:铁4.5‑5.5%,硅2.8‑3.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量小于等于0.06%。所述制备方法为,将Al‑Fe‑Si合金铸锭,在真空环境下于750‑820℃重熔,然后激冷,即得耐热Al‑Fe‑Si铝合金,所述激冷的速度≧300℃/s。本发明通过成分控制协同重熔激冷处理,获得了一种含铁相100%为共晶ɑ‑AlFeSi的Al‑Fe‑Si铝合金,共晶ɑ‑AlFeSi具有极其优异的增强效果,从而使Al‑Fe‑Si铝合金具有组织热稳定性高,强度韧性表现优异的特点。可应用于较高温度下服役的零部件中,例如发动机壳体、活塞等。

Description

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属于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Al-Si合金是汽车发动机常用的材料,纯的Al-Si合金强度较低,因此该合金中通常会加入少量的Cu,Mg元素来提高合金的强度。主要的强化机制为时效析出强化,时效热处理温度一般在200℃以下。这些含Mg,Cu析出相在200℃及以上的温度下长时间(100h以上)保温后会发生粗化,尺寸变大,数密度降低,对位错运动的阻碍能力降低,从而使得合金的强度降低。而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温度约为200℃,这对于Al-Si合金的强度是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在较高温下服役的铝合金以弥补现有Al-Si合金的不足。
目前常见的新型耐热铝合金主要包括Al-Ni,Al-Ce等合金体系。合金主要依靠在高温下稳定的Al3Ni,Al11Ce3相作为合金的强化相,这些相的尺寸一般都在200nm以下,且分布均匀,使得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但是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强化元素的成本比较高。
专利CN113416870A公开了一种Al-Ce系高强耐热铝合金,其中Ce的添加量达到12-16%,此外还添加了0.3-0.8%的Sc和0.15-0.32%的Zr。这些合金元素的添加大大提高了合金成本。其中Ce单价是Fe的5倍以上,Sc每千克的单价(32000元/千克)则更为高昂。0.3-0.8%的添加量使得合金每吨的成本增加10万-25万,这一成本是不利于商业化的。
ɑ-AlFeSi相的形成温度在600℃以上,且Fe元素在铝基体中的扩散速度也较慢,因此在高温下ɑ-AlFeSi的稳定性较高。且所需元素Fe,Si皆为成本较低的添加元素,因此研究细小的ɑ-AlFeSi共晶为强化相的合金将是得到低成本耐热铝合金的一个方向。但是Al-Fe-Si体系涉及到三种元素,其中形成的含铁相种类繁多,通常条件下无法获得含铁相完全为ɑ-AlFeSi的合金,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片状的Al13Fe4及β-AlFeSi有害相。目前还没有得到一种含铁相的微观组织全部为ɑ-AlFeSi共晶的合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铁相全为ɑ-AlFeSi的Al-Fe-Si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所述Al-Fe-Si铝合金中,含铁相100%为共晶ɑ-AlFeSi,所述Al-Fe-Si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下述组分:铁4.5%-5.5%,硅2.8%-3.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含量≤0.06%。
本发明首创的提供了一种含铁相全部为共晶ɑ-AlFeSi的Al-Fe-Si铝合金,由于没有片状的Al13Fe4及β-AlFeSi,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Al-Fe-Si铝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伸率,同时微观组织耐热性能优异。
在本发明中,Al-Fe-Si铝合金的质量百分含量至关重要,若含量不在本发明范围内,则无法使含铁相全为共晶ɑ-AlFeSi。铁含量过高或硅含量过低时,合金中会产生粗大的片状或花状Al13Fe4相,损害合金的强度和延伸率。铁含量过低或硅含量过高时,则会析出粗大的片状β-AlFeSi,从而产生应力集中,损害合金的强度和延伸率。
优选地,所述Al-Fe-Si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下述组分:铁4.8%-5.5%,硅3.0%-3.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含量小于等于0.06%。
优选地,所述ɑ-AlFeSi的晶粒≤200nm。
本发明提供的Al-Fe-Si铝合金,含铁相均为晶粒≤200nm的ɑ-AlFeSi,且ɑ-AlFeSi的形貌为迷宫状或汉字状,发明人发现这种形貌与Al-Ce共晶合金中的增强相的Al11Ce3形貌非常相似,增强效果显著。
优选地,所述Al-Fe-Si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为Al/ɑ-AlFeSi共晶团簇,所述Al/ɑ-AlFeSi共晶团簇的直径为20-40μm。
优选地,所述Al-Fe-Si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40-260MPa,延伸率为15-20%。
本发明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Al-Fe-Si合金铸锭,在真空环境下于750-820℃重熔,然后激冷,即得耐热Al-Fe-Si铝合金,所述激冷的速度≧300℃/s,优选为400℃/s。
发明人发现将符合设计配方成份比例的Al-Fe-Si合金铸锭进行重熔后,进行激冷,即可以控制含铁相全为ɑ-AlFeSi。
在本发明中,只要冷却速度能够满足要求,对激冷的手段不受限制,但是冷却速度若过小,则会产生Al13Fe4和β-AlFeSi相,损害合金的强度和延伸率。
优选地,所述重熔的温度为780-800℃,保温的时间为20-40min。
本发明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Al-Fe-Si合金铸锭,机加工获得Al-Fe-Si合金短棒,将Al-Fe-Si合金短棒封装于真空石英管中,于750-820℃,优选为780-800℃重熔,保温20-40min,获得重熔Al-Fe-Si合金,然后夹破石英管,将重熔Al-Fe-Si合金直接落入冷却水中,激冷,即得Al-Fe-Si铝合金,所述冷却水的温度≤20℃。
在上述工艺中将重熔Al-Fe-Si合金直接落入冷却水中,2S左右即得冷却至室温的Al-Fe-Si铝合金,冷却速度≧300℃/s。发明人发现,采用上述制备工艺获得的Al-Fe-Si铝合金最终性能最优。
优选地,所述Al-Fe-Si合金铸锭的获取方法为:按设计比例配取Al源、Fe源、Si源,熔炼、获得熔体,将熔体浇铸成型即得Al-Fe-Si合金铸锭。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Al源选自纯铝、铝铁合金、铝硅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铁源选自纯铁,铝铁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源选自纯硅,铝硅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际操作中,将Al-Fe-Si合金铸锭加工成短棒后,用砂纸打磨去除表面加工痕迹,酒精清洗,再将处理好的短棒放入圆柱形刚玉坩埚,然后将坩埚和样品一起封入真空石英管中。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合理调节成分及控制冷却速度获得了一种Al-ɑ-AlFeSi共晶铝合金,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耐热铝合金体系。本发明所得Al-Fe-Si铝合金中,含铁相100%为共晶ɑ-AlFeSi,ɑ-AlFeSi在Al-Fe-Si铝合金的作用相当于Al-Ce共晶合金中的共晶Al11Ce3,或者Al-Ni共晶合金中的共晶Al3Ni,其与共晶Al11Ce3合金具有相似的迷宫状片层结构,且片的宽度在200nm以下,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增强效果。
(2)本发明所得合金在未添加其他析出强化元素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抗拉强度为247MPa,延伸率为19%的优异性能。
(3)本发明所得合金具有组织热稳定性高,强度韧性表现优异的特点。可应用于较高温度下服役的零部件中,例如发动机壳体、活塞等。
(4)该合金所含Fe,Si元素相对Ce,Ni价格优势明显,更适宜商业化。
附图说明
图1真空封管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Al-Fe-Si铝合金微观组织SEM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Al-Fe-Si铝合金薄片经520℃热处理0、2、4、8小时后的微观组织。
图4为实施例2的Al-Fe-Si铝合金微观组织SEM图。
图5为实施例3的Al-Fe-Si铝合金微观组织SEM图。
图6为对比例1的Al-Fe-Si铝合金微观组织SEM图。
图7为对比例2的Al-Fe-Si铝合金微观组织SEM图。
图8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1、2中Al-Fe-Si铝合金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含:铁4.5-5.5%,硅2.8-3.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量小于等于0.06%。优选地合金成分为:铁4.8-5.5%,硅3-3.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量小于等于0.0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相应加工工艺:
(1)合金熔炼与铸造:将纯铝与中间合金按照质量分数4.8-5.5%的铁,3-3.5%的硅,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进行配料,然后将合金放入石墨坩埚中,熔铸为铝棒,合金熔铸过程中感应电流为260A,熔铸完成后浇注在铜质模具获得合金铸锭。
(2)机加工:将合金铸锭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出直径12mm,高20mm的短棒,用砂纸打磨去除表面加工痕迹,酒精清洗后备用。
(3)真空封管:将处理好的短棒放入内径13mm的圆柱形刚玉坩埚中,然后将坩埚封入真空石英管中;在真空封管机上将管内抽至50Pa以下,在高于坩埚2cm处将石英管烧出环形缩颈;之后取出放入石英塞,再在封管机上将管内抽至50Pa以下,之后将石英管与石英塞烧结在一起,使管内形成真空封闭空间。
(4)重熔激冷:从室温以小于1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750-820℃,保温20分钟,然后取出样品,迅速用钳子将样品移至水面之上,夹破石英管,使样品直接落入水中,得到激冷态的样品。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耐热Al-Fe-Si铝合金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5%的铁、3%的硅、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按设计比例配取纯铝,Al-10Fe,Al-20Si中间合金经过上述工艺熔炼铸造,真空封管,于800℃重熔,重熔过后,夹破石英管,使样品直接落入20℃左右的水中激冷,约2s合金即冷却到室温。后即得到水冷样品即为Al-Fe-Si铝合金。之后对Al-Fe-Si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所得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47MPa,延伸率为19%。
将Al-Fe-Si铝合金经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成厚1mm的薄片,取3片放入520℃的箱式炉中,分别热处理2小时,4小时,8小时。
图2是本实施例1所制备的Al-Fe-Si铝合金的微观组织S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合金的微观组织全部为细小的Al/ɑ-AlFeSi共晶团簇,ɑ-AlFeSi呈迷宫状分布,厚度在200nm以下。
图3是本实施例1所得Al-Fe-Si铝合金薄片经520℃热处理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后的微观组织,从图中可以看出520℃下保温8小时之后合金中均匀分布的ɑ-AlFeSi相仍能保持在0.5μm以下,合金展现出较高的组织热稳定性。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耐热Al-Fe-Si铝合金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4.8%的铁、3%的硅、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按设计比例配取纯铝,Al-10Fe,Al-20Si中间合金经过上述工艺熔炼铸造,真空封管,于800℃重熔,重熔过后,夹破石英管,使样品直接落入20℃左右的水中激冷,约2s合金即冷却到室温。
激冷后即得到水冷样品即为Al-Fe-Si铝合金,之后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所得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44MPa,延伸率为16%。
图4是本实施例2的微观组织S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合金中的含铁相全部为细小的共晶ɑ-AlFeSi。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耐热Al-Fe-Si铝合金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5%的铁、3.5%的硅、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将纯铝,Al-10Fe,Al-20Si中间合金经过上述工艺熔炼铸造,真空封管,于800℃重熔,重熔过后,夹破石英管,使样品直接落入20℃左右的水中激冷,约2s合金即冷却到室温。激冷后即得到水冷样品即为Al-Fe-Si铝合金。之后对Al-Fe-Si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所得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52MPa,延伸率为15%。
图5是本实施例3的微观组织S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合金中的含铁相全部为细小的共晶ɑ-AlFeSi。
对比例1
成分5%的铁、3%的硅、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将纯铝,Al-10Fe,Al-20Si中间合金经过上述工艺熔炼铸造得到铸态样品,铸造的冷却速度≦1℃/s。之后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所得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26MPa,延伸率为1.6%。
图6显示的该对比例的微观组织S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合金中包含大量的粗大的花状/片状Al13Fe4相,这些相会导致应力集中,损害合金的强度和延伸率。从此对比例可以看出,冷却速度对于制备Al-ɑ-AlFeSi共晶耐热合金的重要性。
对比例2
成分5%的铁、5%的硅、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将纯铝,Al-10Fe,Al-20Si中间合金熔炼铸造,真空封管,按实施例1的条件重熔激冷后即得到水冷样品。之后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所得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84MPa,延伸率为2%。
图7显示的是该对比例的微观组织S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含硅量较高的合金中包含有大量的粗大的片状β-AlFeSi,该相是公认的有害相,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损害极大。该对比例表明,想要获得Al-ɑ-AlFeSi共晶耐热合金,成分也应当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本专利要求的范围内最佳。
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旨在保护该能够获得完全的Al-ɑ-AlFeSi共晶合金的成分。制备方法的关键在于高的冷却速度,而实现快速冷却的手段包括使用水冷模具,压铸,选区激光熔化(3D打印、增材制造)等。只要是在该成分之下都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Al-Fe-Si合金铸锭,机加工获得Al-Fe-Si合金短棒,将Al-Fe-Si合金短棒封装于真空石英管中,于750-820℃重熔,保温20-40min,获得重熔Al-Fe-Si合金,然后夹破石英管,将重熔Al-Fe-Si合金直接落入冷却水中,激冷,即得Al-Fe-Si铝合金,所述冷却水的温度≤20℃,所述激冷的速度≧300℃/s;所述Al-Fe-Si铝合金中,含铁相100%为共晶ɑ-AlFeSi,所述Al-Fe-Si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下述组分:铁4.5%-5.5%,硅2.8%-3.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含量≤0.06%;
所述Al-Fe-Si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为Al/ɑ-AlFeSi共晶团簇,所述Al/ɑ-AlFeSi共晶团簇的直径为20-40μm;
所述共晶ɑ-AlFeSi的晶粒≤2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熔的温度为780-800℃,保温的时间为20-4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Al-Fe-Si合金铸锭的获取方法为:按设计比例配取Al源、Fe源、Si源,熔炼、获得熔体,将熔体浇铸成型即得Al-Fe-Si合金铸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Fe-Si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下述组分:铁4.8%-5.5%,硅3.0%-3.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含量≤0.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Fe-Si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40-260MPa,延伸率为15-20%。
CN202111213317.XA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930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3317.XA CN113930644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3317.XA CN113930644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0644A CN113930644A (zh) 2022-01-14
CN113930644B true CN113930644B (zh) 2022-12-02

Family

ID=7928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3317.XA Active CN113930644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06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8536B2 (ja) * 1997-10-31 2008-03-12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箔地の製造方法
US6663729B2 (en) * 2001-02-13 2003-12-16 Alcan International Limited Production of aluminum alloy foils having high strength and good rollability
US11085109B2 (en) * 2018-02-26 2021-08-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rystalline aluminum-iron-silicon alloy
WO2020106764A1 (en) * 2018-11-20 2020-05-28 Arconic Inc. Aluminum alloy product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0644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1063B (zh) 一种高强韧高模量压铸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5050B (zh) 一种高强高韧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861820B (zh) 用于铸造铝合金的晶粒细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8570579A (zh) 一种含钪铸造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9712B (zh) 铸态高韧压铸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61787A (zh) 一种高强高韧Al-Si-Cu-Mg-Cr-Mn-Ti系铸造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6599B (zh) 高熵合金孕育亚共晶铝硅合金制备工艺
CN111349821A (zh) 一种低硅低铁高流动性的高导热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8760B (zh) 一种含铌的MgAlZn系耐热镁合金
CN107326235B (zh) 一种含Cu的高强Mg-Zn-Al系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52214B (zh) 一种可热处理强化高强韧铝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12011699A (zh) 一种特定稀土含量的高强韧铝合金制备工艺
CN109957687A (zh) 一种压铸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856B (zh) 一种高强韧高模量金属型重力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6244B (zh) 一种高强度镁-锌-锰-钇镁合金材料
CN117107119A (zh) 一种具有高导电和高强韧性的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5393A (zh) 一种高韧性、高铸造性能免热处理铝合金受力构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5036B (zh) 一种高强高导热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铝合金产品
CN111636017A (zh) 一种半固态成形铝合金以及制备方法
CN115786787A (zh) 一种高强韧Al-Cu系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7567A (zh) 一种快速细化和均匀化铸态铝锂合金的均匀化形变热处理方法
CN118531265A (zh) 高强韧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30644B (zh) 一种耐热Al-Fe-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8831A (zh) 一种废杂铝制备再生adc12铝合金的方法
CN110029255B (zh) 一种高强韧高模量砂型重力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