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457093A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0457093A CN120457093A CN202480007419.1A CN202480007419A CN120457093A CN 120457093 A CN120457093 A CN 120457093A CN 202480007419 A CN202480007419 A CN 202480007419A CN 120457093 A CN120457093 A CN 1204570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plate
- region
- breaking
- manufacturing
- press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2—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设为纵姿态且在表面(Ga)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S)的玻璃板(G)折断从而将以刻划线(S)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G1)与第二区域(G2)断开的折断工序(P2),该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设为以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Ga)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玻璃板(G)弯曲的状态的准备工序(P1),在准备工序(P1)后,对弯曲状态的玻璃板(G)进行折断工序(P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纵姿态的玻璃板沿着在纵向上延伸的刻划线折断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制造玻璃板的方法,具有利用了以溢流下拉法、狭缝下拉法、再拉法等为代表的下拉法的方法。作为基于该方法的玻璃板的制造工序的一例,可以举出以下那样的制造工序。
首先,从熔融玻璃连续地成形玻璃带。此时,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厚度比中央部大的被称作耳部的部位。接下来,通过将玻璃带每隔规定的长度沿宽度方向切断,从而从玻璃带连续地切出成为产品玻璃板的原料的玻璃板。接下来,从切出的玻璃板切出包含耳部的不需要部分(不成为产品的部位)。之后,对切出不需要部分的玻璃板实施磨削/研磨加工、清洗处理等各种工序而制造产品玻璃板。
在利用下拉法制造玻璃板的情况下,处于成形后的玻璃带采取纵姿态的状态。因此,从节省平面方向的空间的观点等出发,关于从纵姿态的玻璃带切出的玻璃板,有时将该玻璃板以纵姿态原样地搬运,并且在搬运路径上从玻璃板切出不需要部分。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此切出不需要部分的方式。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式中,首先,在将纵姿态的玻璃板沿横向搬运而搬入到搬运路径上的刻划线形成区域之后,在玻璃板的表面侧沿着纵向形成刻划线。之后,在比刻划线形成区域靠下游侧的位置,相对于玻璃板从背面侧使背面支承构件接触,并且以该构件为支点使刻划线的周边以表面侧变凸的方式弯曲,将玻璃板沿着刻划线折断而切出不需要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2/21992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式那样,在将纵姿态的玻璃板折断时,有时成为在折断后的玻璃板的端面观察到许多玻璃的剥离、微小的裂纹等而端面性状不良的玻璃板。鉴于本情况而应该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在将纵姿态的玻璃板沿着在纵向上延伸的刻划线折断时使折断后的玻璃板的端面性状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发明人经过深刻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在将纵姿态的玻璃板沿着在纵向上延伸的刻划线折断时对折断后的玻璃板的端面性状的优劣带来影响的要素是玻璃板的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的弯曲的状态。详细叙述而言,发明人得知,当在玻璃板中的刻划线的形成面由于玻璃板的翘曲等而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凹弯曲面的状态下进行折断时端面性状不良。这是因为成为用于在折断时使玻璃板弯曲的支点的构件(在专利文献1中为背面支承构件)与玻璃板的接触的状态不稳定。而且,发明人得知,当在玻璃板中的刻划线的形成面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状态下进行折断时,成为上述的支点的构件与玻璃板的接触的状态稳定,由此端面性状良好。
基于上述的见解,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第一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设为纵姿态且在表面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的玻璃板折断从而将以刻划线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断开的折断工序,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设为以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玻璃板弯曲的状态的准备工序,在准备工序后,对弯曲状态的玻璃板进行折断工序。
在第一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将纵姿态的玻璃板沿着在纵向上延伸的刻划线折断时,执行设为以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玻璃板弯曲的状态的准备工序。如此,在本制造方法中,在伴随着准备工序的执行而将刻划线的形成面(表面)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设为凸弯曲面的状态之后,进行折断工序而将玻璃板折断。因此,成为用于在折断时使玻璃板的刻划线的周边弯曲的支点的构件与玻璃板的接触的状态稳定,能够使折断后的玻璃板的端面性状提高。
第二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的第一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设为如下方式:在准备工序中,利用按压构件从背面侧按压玻璃板。
在第二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准备工序中利用按压构件从背面侧按压玻璃板,因此能够顺畅且可靠地实现玻璃板中的刻划线的形成面(表面)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状态。
第三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的第二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设为如下方式:玻璃板在横向上将第一区域夹在中间而在两侧具有第二区域,在准备工序中,利用保持构件保持玻璃板的上部而将玻璃板悬吊,利用按压构件按压第一区域的下部。
在第三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玻璃板的折断前的准备工序的阶段,成为由保持构件悬吊的玻璃板的第一区域的下部被按压构件按压的状态。通过如此按压构件按压第一区域的下部,从而能够避免折断时的以玻璃板的下部为起点的振动的产生、进而避免由振动引起的折断的不稳定化。
第四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的第三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设为如下方式:第一区域包括成为产品的有效部以及不成为产品的非有效部,在准备工序中,使按压构件仅与有效部以及非有效部中的非有效部接触。
在第四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准备工序中,按压构件仅与玻璃板的第一区域所包括的有效部与非有效部中的不成为产品的非有效部接触。因此,按压构件不会与成为产品的有效部接触,能够适当避免有效部中的损伤的产生、有效部的污染,能够保护有效部。
第五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的第三或第四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设为如下方式:在准备工序中,在使支承构件分别从表背两侧支承第一区域中的横向的一侧端部以及另一侧端部并且在支承一侧端部的支承构件与支承另一侧端部的支承构件的相互间使按压构件按压第一区域的下部时,将使支承构件支承第一区域的动作与使按压构件按压第一区域的动作同步。
在第五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准备工序中,将使支承构件支承第一区域的动作与使按压构件按压第一区域的动作同步,因此成为支承构件与按压构件动作的时机被固定的状态。通过如此动作的时机被固定,从而例如仅调节支承构件与按压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就能够简单地调节按压构件与第一区域接触的时机。
第六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的第二~第五中任一个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设为如下方式:将按压构件设为沿横向延伸的形状,关于按压构件中的与玻璃板接触的接触部,能够调节接触部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弯曲的曲率。
在第六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能够调节按压构件中的接触部的曲率,因此能够简单地变更成为凸弯曲面的玻璃板的表面的曲率。
第七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的第一~第六中任一个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设为如下方式:在准备工序中,设为以在与纵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玻璃板弯曲的状态。
在第七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伴随着准备工序的执行,刻划线的形成面(表面)在与纵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状态。由此,能够使折断工序中的折断的起点在玻璃板的纵向上的中央附近稳定。
基于上述的见解,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第八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设为纵姿态且在表面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的玻璃板折断从而将以刻划线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断开的折断工序,所述第八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玻璃板在横向上将第一区域夹在中间而在两侧具有第二区域,所述第八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设为用于折断玻璃板的状态的准备工序,在准备工序后,对弯曲状态的玻璃板进行折断工序,在准备工序中,设为利用保持构件保持玻璃板的上部而将玻璃板悬吊并且利用按压构件从背面侧按压第一区域的下部的状态。
在第八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将纵姿态的玻璃板沿着在纵向上延伸的刻划线折断时,在折断前执行从背面侧按压由保持构件悬吊的玻璃板的第一区域的下部的准备工序。通过如此从背面侧按压位于横向两侧的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一区域的下部,从而能够将刻划线的形成面(表面)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设为凸弯曲面,能够之后进行折断工序而将玻璃板折断。因此,成为用于在折断时使玻璃板的刻划线的周边弯曲的支点的构件与玻璃板的接触的状态稳定,能够使折断后的玻璃板的端面性状提高。另外,在本制造方法中,在玻璃板的折断前的准备工序的阶段,成为玻璃板的第一区域的下部被按压构件按压的状态。通过如此按压构件按压第一区域的下部,从而能够避免折断时的以玻璃板的下部为起点的振动的产生、进而避免由振动引起的折断的不稳定化。
基于上述的见解,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第一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备将在表面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的纵姿态的玻璃板折断从而将以刻划线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断开的折断机构,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折断机构具备以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玻璃板弯曲的弯曲赋予机构。
在第一玻璃板的制造装置中,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相同的作用、效果。
基于上述的见解,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第二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备将在表面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的纵姿态的玻璃板折断从而将以刻划线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断开的折断机构,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玻璃板在横向上将第一区域夹在中间而在两侧具有第二区域,折断机构具备保持玻璃板的上部而将玻璃板悬吊的保持构件以及从背面侧按压第一区域的下部的按压构件。
在第二玻璃板的制造装置中,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八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相同的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能够在将纵姿态的玻璃板沿着在纵向上延伸的刻划线折断时,使折断后的玻璃板的端面性状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的B-B截面且示出准备工序的执行前的时间点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准备工序的执行中的时间点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弯曲赋予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折断工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参照的各附图所表示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是相互正交的方向。Y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
在图1中示出玻璃板的制造装置1(以下,仅记作制造装置1)。在使用了本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执行将在表面Ga侧形成有沿纵向(Y方向)延伸的刻划线S的纵姿态的玻璃板G折断的折断工序P2(参照图6)。该制造方法包括上述的折断工序P2以及设为用于折断玻璃板G的状态的准备工序P1(参照图4),并在准备工序P1后进行折断工序P2而折断玻璃板G。在准备工序P1中,设为以在与横向(X方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Ga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玻璃板G弯曲的状态。
成为折断的对象的玻璃板G是通过将由下拉法(例如,溢流下拉法)成形的玻璃带每隔规定的长度切断从而从玻璃带连续地切出的玻璃板G。从玻璃带切出的多张玻璃板G依次向制造装置1搬入而被折断。
玻璃板G呈矩形形状。玻璃板G的横向的尺寸例如为1500mm以上且3500mm以下,纵向的尺寸例如为1500mm以上且3500mm以下。在玻璃板G的横向的两端部分别存在在玻璃带的成形时形成的耳部Gx。耳部Gx的厚度比玻璃板G中的其他部位的厚度大。玻璃板G具有挠性,作为一例,玻璃板G的厚度(除耳部Gx以外的部位的厚度)为150μm~2000μm。
刻划线S在玻璃板G的横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分别各形成有一条。刻划线S形成玻璃板G所包括的第一区域G1与第二区域G2的边界,第一区域G1与第二区域G2夹着刻划线S而在横向上相邻。在本实施方式中,玻璃板G在横向上将第一区域G1夹在中间而在两侧分别具有第二区域G2。伴随着折断工序P2而第一区域G1与第二区域G2断开,第二区域G2作为不需要部分而被废弃。第二区域G2的横向的尺寸例如为20mm以上且700mm以下。
玻璃板G的第一区域G1包括作为在之后成为产品玻璃板的部位的有效部G1a以及作为不成为产品玻璃板而被去除的部位的非有效部G1b。在图1中,利用双点划线示出有效部G1a与非有效部G1b的边界。有效部G1a位于第一区域G1的中央部,非有效部G1b以包围有效部G1a的方式配置。非有效部G1b是在后工序中切断而被去除的部位。非有效部G1b的宽度例如为200mm以下。另一方面,由在后工序中切出的有效部G1a构成的玻璃板根据需要而通过切断来分割为多张玻璃板。另外,对由有效部G1a构成的玻璃板实施利用磨石的端面加工处理、清洗处理、检查处理等,并成为产品玻璃板。这种产品玻璃板例如被用作显示器用玻璃基板。
制造装置1具备用于执行准备工序P1以及折断工序P2的折断机构2。
折断机构2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而具备:保持构件3,其保持玻璃板G的上部(上边部)而将玻璃板G悬吊;支承构件4,其分别从表背两侧支承第一区域G1的横向的一侧端部及另一侧端部;弯曲赋予机构5,其用于执行准备工序P1;压入构件6,其在准备工序P1后的折断工序P2时将第二区域G2从表面Ga侧压入而使刻划线S的周边以表面Ga侧变凸的方式弯曲。
保持构件3沿着玻璃板G中的第一区域G1的上部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持构件3是从表背两侧夹着并把持第一区域G1的上部的夹头。夹头把持第一区域G1的非有效部G1b。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保持构件3,也可以使用吸附并保持第一区域G1的上部的表面Ga或者背面Gb的吸附垫。在该情况下,使吸附垫吸附第一区域G1的非有效部G1b。
多个保持构件3各自与行驶体7连结。行驶体7能够沿着在X方向上延伸的轨道(省略图示)行驶。伴随着行驶体7沿着轨道行驶,准备工序P1前的玻璃板G向制造装置1搬入,并且折断工序P2后的第一区域G1(第二区域G2被切去的玻璃板G)从制造装置1搬出。
支承构件4沿纵向延伸,并能够支承第一区域G1中的纵向的全长。如图2所示,支承构件4具备配置于玻璃板G的背面Gb侧的支点构件8以及以隔着玻璃板G而与支点构件8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玻璃板G的表面Ga侧的按压构件9。
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各自能够如图2中箭头所示那样沿着Z方向(玻璃板G的厚度方向)移动。在准备工序P1前,处于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已从玻璃板G后退的状态(图2所示的状态)。当准备工序P1开始时,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朝向玻璃板G前进,并从表背两侧夹着并支承第一区域G1。支点构件8与按压构件9支承着第一区域G1的状态持续到折断工序P2的完成。在折断工序P2后,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从玻璃板G后退,并解除第一区域G1的支承。
支点构件8是相对于第一区域G1从背面Gb侧接触且成为压入构件6使刻划线S的周边以表面Ga侧变凸的方式弯曲时的支点的构件。按压构件9是相对于第一区域G1从表面Ga侧接触且压入构件6使刻划线S的周边弯曲时以第一区域G1不从支点构件8浮起的方式进行按压的构件。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与刻划线S的沿着X方向的分离距离例如为10~60mm。
支点构件8在与玻璃板G对置的部位中的中央部具有中间凸部8a。中间凸部8a以从纵向的中央侧到两端侧突出长度逐渐变短的方式平滑地弯曲。中间凸部8a的沿着纵向的长度为玻璃板G的沿着纵向的长度的1/4~3/4。中间凸部8a位于比保持玻璃板G的上部的保持构件3靠下方的位置。包括中间凸部8a在内,支点构件8中的与玻璃板G接触的部位能够弹性变形,且由以海绵或低回弹海绵为代表的多孔质树脂或者发泡树脂等形成。中间凸部8a的突出长度的下限值优选为10mm以上。中间凸部8a的突出长度的上限值优选为30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下。
按压构件9在与玻璃板G对置的部位中的上部具有上侧凸部9a,在与玻璃板G对置的部位中的下部具有下侧凸部9b。上侧凸部9a以及下侧凸部9b均从纵向的中央侧趋向两端侧而突出长度逐渐变长。上侧凸部9a以及下侧凸部9b均配置于与支点构件8的中间凸部8a在纵向上不重叠的位置。而且,上侧凸部9a配置于与保持玻璃板G的上部的保持构件3在纵向上重叠的位置。包括上侧凸部9a以及下侧凸部9b在内,按压构件9中的与玻璃板G接触的部位能够弹性变形,并由以海绵或低回弹海绵为代表的多孔质树脂或者发泡树脂等形成。上侧凸部9a以及下侧凸部9b的突出长度的下限值优选为10mm以上。上侧凸部9a以及下侧凸部9b的突出长度的上限值优选为30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下。
由于上述的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的结构,被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从表背两侧夹着的第一区域G1的部位(第一区域G1的横向的一侧端部以及另一侧端部)以在与纵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Ga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弯曲。
如图1所示,弯曲赋予机构5具备从背面Gb侧按压玻璃板G中的第一区域G1的下部(下边部)的按压构件10。按压构件10在横向的一侧的支承构件4与另一侧的支承构件4的相互间按压第一区域G1的下部。按压构件10具有沿横向延伸且长条的形状。按压构件10仅与第一区域G1的有效部G1a以及非有效部G1b中的非有效部G1b接触。
图3示出准备工序P1的执行前的时间点,图4示出准备工序P1的执行中的时间点。如根据两图掌握那样,按压构件10能够沿着Z方向移动。在准备工序P1前,处于按压构件10已从玻璃板G后退的状态。当准备工序P1开始时,按压构件10朝向玻璃板G前进而按压第一区域G1的下部,以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Ga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玻璃板G弯曲。在折断工序P2后,按压构件10从玻璃板G后退而解除第一区域G1的下部的按压。
按压构件10以随着向横向的中央侧转移而逐渐向玻璃板G侧突出的方式弯曲。按压构件10是能够弹性变形的纵姿态的板,例如由树脂板构成。按压构件10的刚性比玻璃板G的刚性高,且在按压构件10与玻璃板G的接触时玻璃板G变形。
按压构件10被两条臂11保持。在各臂11具备用于保持按压构件10的保持件12。保持件12以图3以及图4所示的点13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能够调节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θ。在点13例如具备螺钉。倾斜θ优选为30°以下。通过调节倾斜θ,从而能够调节按压构件10中的与第一区域G1接触的接触部(树脂板的表面)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弯曲的曲率。这里所说的“曲率”的意思是指按压构件10的部位中的位于一侧的保持件12与另一侧的保持件12的相互间的部位处的曲率。伴随着该曲率的调节,能够变更成为凸弯曲面的玻璃板G的表面Ga的曲率。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倾斜θ设为0°,从而也能够使按压构件10不弯曲而笔直地延伸(参照图5)。
按压构件10的横向尺寸L2相对于第一区域G1的横向尺寸L1的比例(L1以及L2在图1中显示)优选为设为60%以上。这是出于适当防止折断时的以玻璃板G的下部为起点的振动的产生的观点以及在利用制造装置1连续地将多张玻璃板G折断时尽量使折断时的玻璃板G的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的弯曲的曲率一致的观点。
两条臂11分别与驱动部14连结。与两条臂11的一方连结的驱动部14以及与另一方连结的驱动部14成为以同步的状态运行的结构。在两驱动部14、14作为一例各自内置有将工作缸或者滚珠丝杠与直动引导件组合得到的直动机构,利用该机构使臂11所具备的板15沿着Z方向移动。伴随着板15的沿着Z方向的移动,按压构件10沿着Z方向移动。
在板15经由集尘机16而安装有支点构件8。上述的支点构件8的朝向玻璃板G的前进动作以及从玻璃板G的后退动作伴随着板15的沿着Z方向的移动而进行。而且,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10与共通的板15连结,因此支点构件8与按压构件10以同步的状态沿着Z方向移动。即,支点构件8与按压构件10作为一体而沿着Z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支点构件8与按压构件10的Z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不必一致。通过变更支点构件8与按压构件10的Z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能够调整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10与玻璃板G接触的时机。
在玻璃板G的表面Ga侧配置有两台具有与上述的驱动部14相同的构造的驱动部17。两台驱动部17、17成为以同步的状态运行的结构。两驱动部17、17各自能够使板18沿着Z方向移动。在板18经由集尘机19而安装有按压构件9。上述的按压构件9的朝向玻璃板G的前进动作以及从玻璃板G的后退动作伴随着板18的沿着Z方向的移动而进行。驱动部17以与上述的驱动部14同步的状态运行,按压构件9以与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10同步的状态沿着Z方向移动。即,支承构件4(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支承第一区域G1的动作与按压构件10按压第一区域G1的动作同步。
集尘机16、19分别具备具有挠性的罩构件20、21。罩构件20、21能够以伴随着与玻璃板G的接触而沿着表面Ga或者背面Gb的方式变形。由此,罩构件20、21具有与集尘机16、19、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协同而将玻璃板G中的刻划线S的周边的空间关闭的功能。集尘机16、19能够吸引在玻璃板G的折断时产生的玻璃粉而从关闭的空间回收该玻璃粉。
压入构件6作为一例而形成为沿纵向延伸的板状。压入构件6能够沿着Z方向移动。伴随着压入构件6的沿着Z方向的移动,在玻璃板G的折断时第二区域G2从表面Ga侧朝向背面Gb侧被压入。
在夹着玻璃板G(第二区域G2)而与压入构件6对置的位置配置有吸附构件22。吸附构件22作为一例而由沿纵向排列的多个吸附垫构成。吸附构件22具有通过在折断前后吸附第二区域G2的背面Gb从而保持切断后的第二区域G2的功能。
以下,对使用上述的制造装置1执行准备工序P1以及折断工序P2时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伴随着行驶体7的行驶,将被保持构件3以纵姿态悬吊的状态的玻璃板G向制造装置1搬入。当玻璃板G向制造装置1的搬入完成时,成为图1以及图3所示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准备工序P1。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玻璃板G沿着横向平坦地形成。然而,根据玻璃板G的热履历,既有时玻璃板G具有表面Ga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翘曲,也有时玻璃板G具有背面Gb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翘曲。这里所说的“翘曲”的意思是指并非对玻璃板G赋予外力从而产生的翘曲,而是玻璃板G本来具有的翘曲。
在准备工序P1中,使两驱动部14、14以及两驱动部17、17运行,使支点构件8、按压构件9以及按压构件10分别朝向玻璃板G前进。由此,利用支点构件8与按压构件9从表背两侧夹着并支承玻璃板G的第一区域G1。与此同时,利用按压构件10从背面Gb侧按压第一区域G1的下部,并以表面Ga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玻璃板G弯曲。由此,使支点构件8与玻璃板G的接触的状态稳定。而且,利用罩构件20、21等将刻划线S的周边的空间封闭。除此之外,使压入构件6与玻璃板G的第二区域G2的表面Ga接触,并且使吸附构件22吸附第二区域G2的背面Gb。当准备工序P1完成时,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
这里,在如上所述那样玻璃板G具有背面Gb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翘曲的情况下,在准备工序P1的执行前的时间点,玻璃板G的表面Ga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凹弯曲面。因此,在准备工序P1的前后玻璃板G的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的表背的凹凸对调。另一方面,在玻璃板G具有表面Ga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翘曲的情况下,在准备工序P1的前后玻璃板G的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的表背的凹凸不对调。即,若执行准备工序P1,则即使玻璃板G具有表面Ga、背面Gb中的任意者在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成为凸弯曲面的翘曲,在准备工序P1的执行后玻璃板G的与横向平行的截面中的弯曲的状态也一致。
当准备工序P1完成时,接着开始折断工序P2,在准备工序P1中将设为凸弯曲面的玻璃板G沿着刻划线S折断。具体而言,在使吸附构件22吸附着第二区域G2的背面Gb的状态下,利用压入构件6将第二区域G2从表面Ga侧压入。由此,刻划线S的周边以将支点构件8作为支点而表面Ga变凸的方式弯曲,在弯曲应力的作用下玻璃板G被折断。切断后的第二区域G2被吸附构件22保持,被向规定的废弃位置废弃。在折断时产生的玻璃粉由集尘机16、19回收。通过以上,折断工序P2完成,并如图6所示那样玻璃板G的第一区域G1与第二区域G2断开。
这里,也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应用下述那样的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利用按压构件10按压玻璃板G中的第一区域G1的下部(下边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按压构件10按压比第一区域G1的下部靠上方的位置。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出于避免有效部G1a中的损伤的产生、污染的观点,也优选为利用按压构件10按压非有效部G1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按压构件10的下端位于比玻璃板G的下端(下边部)靠下侧的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按压构件10的下端位于比玻璃板G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被支承构件4(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从表背两侧夹着的第一区域G1的部位(第一区域G1的横向的一侧端部以及另一侧端部)以在与纵向平行的截面中表面Ga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弯曲,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支承构件4的与玻璃板G对置的部位构成为与纵向大致平行,被支承构件4从表背两侧夹着的第一区域G1的部位在与纵向平行的截面中不弯曲。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支承构件4(支点构件8以及按压构件9)支承第一区域G1的动作与按压构件10按压第一区域G1的动作同步,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支承构件4支承了第一区域G1之后按压构件10按压第一区域G1,也可以是,按压构件10按压了第一区域G1之后支承构件4支承第一区域G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按压构件10而采用板(树脂板),但并不限定于此。按压构件10只要该按压构件10中的与玻璃板G接触的接触部以随着向横向的中央侧转移而逐渐向玻璃板G侧突出的方式弯曲,则也可以采用板以外的构件。但是,优选为能够调节弯曲的曲率的构件。
附图标记说明
1 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2 折断机构
3 保持构件
4 支承构件
5 弯曲赋予机构
10 按压构件
G 玻璃板
G1 第一区域
G1a 有效部
G1b 非有效部
G2 第二区域
Ga 表面
Gb 背面
P1 准备工序
P2 折断工序
S 刻划线。
Claims (10)
1.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设为纵姿态且在表面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的玻璃板折断从而将以所述刻划线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断开的折断工序,
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设为以在与所述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表面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所述玻璃板弯曲的状态的准备工序,
在所述准备工序后,对弯曲状态的所述玻璃板进行所述折断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利用按压构件从背面侧按压所述玻璃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板在所述横向上将所述第一区域夹在中间而在两侧具有所述第二区域,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
利用保持构件保持所述玻璃板的上部而将所述玻璃板悬吊,
利用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第一区域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成为产品的有效部以及不成为产品的非有效部,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使所述按压构件仅与所述有效部以及所述非有效部中的所述非有效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
在使支承构件分别从表背两侧支承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横向的一侧端部以及另一侧端部并且在支承所述一侧端部的所述支承构件与支承所述另一侧端部的所述支承构件的相互间使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第一区域的下部时,
将使所述支承构件支承所述第一区域的动作与使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第一区域的动作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按压构件设为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形状,
关于所述按压构件中的与所述玻璃板接触的接触部,能够调节所述接触部在与所述横向平行的截面中弯曲的曲率。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设为以在与所述纵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表面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所述玻璃板弯曲的状态。
8.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设为纵姿态且在表面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的玻璃板折断从而将以所述刻划线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断开的折断工序,
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板在所述横向上将所述第一区域夹在中间而在两侧具有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设为用于折断所述玻璃板的状态的准备工序,在所述准备工序后,对弯曲状态的所述玻璃板进行所述折断工序,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设为利用保持构件保持所述玻璃板的上部而将所述玻璃板悬吊并且利用按压构件从背面侧按压所述第一区域的下部的状态。
9.一种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备将在表面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的纵姿态的玻璃板折断从而将以所述刻划线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断开的折断机构,
所述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折断机构具备以在与所述横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表面的形状成为凸弯曲面的方式使折断前的所述玻璃板弯曲的弯曲赋予机构。
10.一种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备将在表面侧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刻划线的纵姿态的玻璃板折断从而将以所述刻划线为边界在横向上相邻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断开的折断机构,
所述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板在所述横向上将所述第一区域夹在中间而在两侧具有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折断机构具备保持所述玻璃板的上部而将所述玻璃板悬吊的保持构件以及从背面侧按压所述第一区域的下部的按压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JP2023074331 | 2023-04-28 | ||
| JP2023-074331 | 2023-04-28 | ||
| PCT/JP2024/014709 WO2024225064A1 (ja) | 2023-04-28 | 2024-04-11 |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20457093A true CN120457093A (zh) | 2025-08-08 |
Family
ID=93256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480007419.1A Pending CN120457093A (zh) | 2023-04-28 | 2024-04-11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20457093A (zh) |
| WO (1) | WO202422506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JP7395117B2 (ja) * | 2019-10-08 | 2023-12-11 |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 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
| JPWO2022097324A1 (zh) * | 2020-11-06 | 2022-05-12 | ||
| JP2022075174A (ja) * | 2020-11-06 | 2022-05-18 |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 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
-
2024
- 2024-04-11 CN CN202480007419.1A patent/CN120457093A/zh active Pending
- 2024-04-11 WO PCT/JP2024/014709 patent/WO2024225064A1/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WO2024225064A1 (ja) | 2024-10-31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9071310B (zh)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 |
| JP6300187B2 (ja) | 板ガラス作製方法 | |
| JP6757496B2 (ja) |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 |
| CN114302865B (zh) | 板玻璃的制造方法以及板玻璃的制造装置 | |
| CN111356659B (zh)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 |
| KR100924290B1 (ko) | 취성재료기판의 브레이크 방법, 그 장치 및 가공장치 | |
| CN114302866B (zh) | 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及板玻璃的制造装置 | |
| CN110023255B (zh)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的折断装置 | |
| JP6032428B2 (ja) | ガラスフィルム切断装置及びガラスフィルム切断方法 | |
| CN117500764A (zh) | 板玻璃的制造方法、板玻璃的制造装置以及板玻璃 | |
| CN120457093A (zh)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 |
| CN114573223A (zh) | 玻璃板的折断装置以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 |
| CN115427363B (zh)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玻璃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玻璃板 | |
| CN220485542U (zh) | 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 |
| CN115427362B (zh)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 |
| CN116261507A (zh) | 板玻璃的制造方法、板玻璃的制造装置以及板玻璃 | |
| CN114025931A (zh)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 |
| JP2005247599A (ja) | 板ガラス切断方法および板ガラス切断装置 | |
| CN116583388A (zh) | 板玻璃的制造方法以及割断装置 | |
| CN120040069A (zh) | 大尺寸玻璃基板掰断方法、掰断设备和产线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