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2332C - 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32332C CN1332332C CNB028105893A CN02810589A CN1332332C CN 1332332 C CN1332332 C CN 1332332C CN B028105893 A CNB028105893 A CN B028105893A CN 02810589 A CN02810589 A CN 02810589A CN 1332332 C CN1332332 C CN 133233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 service
- general packet
- wireless radio
- support node
- lock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由于UE(31)和GGSN(34)之间通信机制的缺乏造成急速状况产生的可能性,其可节省不需要的无线电资源损耗并减少网络中发生冲撞的机会,再者,本申请提出为了更新/维持因缺乏责任的清楚指定的保留状况,而通过停止对于IP网络的任何RSVP路径/更新信息的传送,使得非UE(31)即GGSN(34)适当地对资源保留协议(RSVP)的需求作出响应的可能性,这种对于UE(31)和GGSN(34)之间清楚了解的缺乏会造成早于多媒体流量的IP网络资源保留的终结,本申请可有效降低这种情形发生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1)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关于使用者设备(UE)和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之间的通信,特别的是本申请是关于这种系统中的资源保留协议(RSVP)信号处理。
(2)背景技术
资源保留协议(RSVP)信号
处理是用以保留产生自或终结于无线系统的多媒体流量,其是用以确保这些服务的服务品质(QoS)和完整,特别是用于外部互联网协议(IP)网络之间的通信传输,RSVP信号处理可通过UE产生并传输于指向一IP网络的无线网络的无线电频率(RF)接口之间,RSVP信号处理亦可通过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GGSN)而产生,其中GGSN是用作代表UE的RSVP代理主机,在第一种情形中,RSVP信号处理的UE执行将消耗一相当部份的、可通过在GGSN中使用代理主机运作而避免的空中接口资源(AIR INTERFACE RESOURCES),当GGSN执行代理主机功能时,在GGSN和UE之间便需要一协商机制以确保适当运作和避免任何急速状况,这两种状况是因同时传输RSVP信号处理而被定名,有需要的话,一控制模块可用以指定RSVP信号处理功能,控制模块可属于GGSN或是方针控制功能(PCF),缺乏RSVP责任的清楚指定不是会造成同时传输的急速状况,就是会造成RSVP路径传输和更新信息(更新沿着保留路径的路由器的保留状态)的缺乏,这种更新信息的缺乏会造成保留状态的终结和分配资源的损耗。
(3)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因在UE和GGSN之间通信机制的缺乏而产生急速状况的可能性,以挽救无线电资源的不当损耗和减少网络中冲撞(Collisions)的机会,再者,本申请亦提出因在责任的清楚指定、并通过暂停任何传往IP网络的RSVP路径/更新信息、使得UE和GGSN在更新/保持保留状态的过程中,不论UE或GGSN皆无法适当响应RSVP的需求,这种在UE和GGSN之间清楚了解的缺乏会造成发生时间早于媒体数据数据串的IP网络资源保留的终结,本申请可有效减少这种情形的发生率。
(4)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从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一RSVP信号处理机制之一实施例。
图2:一无线网络之一简化方块图。
图3和图4:GGSN指定RSVP代理主机功能的流程图。
图5和图6:PCF指定RSVP代理主机功能的流程图。
图7至图14:信号处理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使用一RSVP基本运作(无线环境的描述已经简化)的系统10,一使用者(发送端12)与一第二使用者(接收端14)启始一多媒体交谈并尝试保留资源以建立交谈,即使系统中仍有其它用户,为了达到简化的目的此处的例子仅限于用户12和14,RSVP协议是用以通过被需求交谈的特定路由以及执行保留以确保传输交谈的服务品质(QoS),RSVP发送端12传送一PATH信息(请参阅路径1、2、3、4、和5),依序经过RSVP路由器16、非RSVP路由器18、RSVP信道19、非RSVP信道20、以及RSVP路由器22,以沿着路由路径分配资源和储存对于交谈来说必要的媒体属性,接收端14通过保留(RESV)而认可PATH信息以建立资源(请参阅路径6、7、8、9、和10),RESV信息依序经过RSVP路由器22、非RSVP路由器20、RSVP信道19、非RSVP路由器18、以及RSVP路由器16,一旦发送端12接收到RESV信息,一最终认可便会经由同样路径被发送回接收端14,在收到最终认可之后,两边便开始交谈,发送端和接收端皆会定期地沿着路由器路径、经由RSVP更新信息而更新资源保留,否则,路径上路由器的保留状态便会终结而资源也会被重新分配。
在一无线网络中,使用者设备31或使用者是经由如图2所绘之一无线网络而与多媒体/IP网络33相连接,图2显示无线网络的原始部份,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网络30,其是以RSVP的方式运作,如图所示,呼叫服务器控制功能(CSCF)方针控制功能(PCF)32是作为方针控制点,关于使用者服务、媒体数据数据串的处理、以及QoS资源问题皆在方针控制点中被决定,GGSN是作为网关器功能,其可能作为RSVP发送端/接收端代理主机,再者,GGSN34包含所有移动概况信息封包数据协议(PDP)内容,并且具有为达成传输信号处理和传输信息所需要的资源,GGSN34是作为所有移动式活动的控制管理机构,其指定IP地址并且通过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以决定运作的可能模式,对于UMTS地面无线电接取网络(UTRAN)38和SGSN36来说RSVP信号处理是显而易见的,决定点和RSVP信号处理的相关逻辑控制方式及位置不是在与整体QoS方针控制有关的CSCF(PCF)34上,就是在具有其它资源控制功能的GGSN34上,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RSVP信号处理相对于CSCF(PCF)34和CGSN34的动态责任分配,这是因为GGSN34控制着网络资源的大部份且能察觉(或决定)无线网络拥塞的状况并使用这种机制以减轻部份的超过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GGSN34决定是由它或是UE31来执行RSVP的功能,为了避免急速状况、多倍量或毫无传输,GGSN34会与UE互动并清楚地指定RSVP信号处理的责任,决定的构成可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达成,若是静态地作决定,则决定的构成期间仅于启始时,若是动态地作决定,则GGSN34可在任何时间改变RSVP功能的执行者,决定的构成传统上皆是基于局部的传输状况,例如相对于网络资源的可利用性的空中连结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及局部的方针,也就是说,如果空中连结资源缺乏,则GGSN34可以决定将RSVP功能自部份的UE转换至其本身,相对的,如果GGSN的资源被高度使用,则它即将RSVP功能转换至部份的UE。
图3绘制的是GGSN34指定RSVP功能予UE31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当GGSN34决定UE31执行RSVP功能之后,即发送给UE31一信息指示UE31须经由无线网络以控制RSP功能(步骤A1),在UE31接收信息之后,即发送给GGSN34一认可信息(ACK)(步骤A2),为了保留通往终端使用者的路径,UE31即经由无线网络30对外部网络33发送一保留路径信息(PATH信息)(步骤A3),在外部网络33接收PATH信息之后,即保留UE31的资源并经由无线网络30对UE31反向发送一RSVP保留信息(步骤A4),在UE31接收RSVP保留信息之后,即经由UTRAN38对SGSN36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A5),在接收此信息之后,SGSN36即经由GGSN34发送一内容需求信息(步骤A6),为了对接收到内容需求信息表示响应,GGSN34即对外部网络33以及SGSN36分别发送一RSVP保留(RESV)确认信息以及一内容响应信息(步骤A7),在SGSN接收内容响应信息之后,即对UE31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接受信息(步骤A8),在UE接收到接受信息之后,即继续代理主机功能(步骤A9)。
为了保持通过外部网络33的路径,UE31必须经由外部网络33定期地发送一更新路径信息,这种更新可以防止外部网络33的组件暂停和释放资源,在外部网络33接收更新路径信息之后,即保持对于路径得保留以及对UE31发送一更新保留信息指示路径将被保持。
在另一实施例中,即使GGSN34指定代理主机功能,UE31却仍可决定接受或拒绝该指定,这种过程是考虑到UE31和GGSN34之间的协商,在接收到来自GGSN34的信息指示UE31应该执行RSVP功能之后,UE31即通过响应认可(ACK)或是负认可(NAK)来表达接受或拒绝,如果UE31拒绝该指定,UE31便不会产生任何RSVP信息并且GGSN34会执行该功能。
图4绘制的是GGSN34指定RSVP功能予自己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GGSN34决定它将执行代理主机功能之后,即对UE31发送一信息指示GGSN34将经由无线网络30控制RSVP功能(步骤B1),在UE31接收该信息之后,即对GGSN34发送一认可信息(步骤B2),为了保持通过外部网络33的路径,GGSN34对外部网络33发送一PATH信息(步骤B3),在外部网络33接收PATH信息之后,即保留路径资源并经由无线网络30对GGSN34反向发送一RSVP保留信息(步骤B4),在GGSN34接收RSVP保留信息之后,即对外部网络33发送一RSVP保留确认信息,同时,亦对SGSN36发送一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B5),在SGSN36接收该信息之后,即经由UTRAN38对UE31发送一产生/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B6),为了响应接收到该信息,UE31对SGSN36和GGSN34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B7和B8),在接收该信息之后,GGSN34即对UE31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接受信息并且以RSVP功能传输(步骤B9和B10),为了保持通过外部网络的路径,GGSN34会定期地经由外部网络33发送一更新路径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PCF32会决定由GGSN34或是UE31来执行RSVP功能,决定的构成可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达成,若是静态地作决定,则决定的构成期间仅于启始时,若是动态地作决定,则PCF32可在任何时间改变RSVP功能的执行者,另一种方法是,PCF32会将此决定委托给GGSN34,在PCF32发送一委托信息给GGSN34之后,GGSN34会决定RSVP功能的执行者。
图5绘制的是PCF32指定RSVP功能予UE31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PCF32决定UE31执行RSVP功能之后,即对GGSN34发送一信息指示UE31控制RSVP功能(步骤C1),GGSN34会经由无线网络33将此信息转发给UE31(步骤C2),并且可选择地通过对PCF32发送一认可信息(ACK)而认可该信息的接收(步骤C3),在UE31接收该转发信息之后,亦会对PCF32发送一ACK(步骤C4),另一种方法是,GGSN34并不发送一ACK,PCF会将来自于UE31的ACK视为来自UE31和GGSN34两者的认可接收。
UE31亦会对外部网络33发送一PATH信息(步骤C6),在外部网络接收PATH信息之后,即会为UE31保留那些资源并且经由无线网络30对UE31发送一RSVP保留信息(步骤C6),在UE31接收RSVP保留信息之后,即经由UTRAN38对GSN36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C7),为了响应接收到该信息,SGSN36会对GGSN34发送一内容需求信息(步骤C8),因此,GGSN34即会分别对外部网络33以及SGSN36发送一RSVP空位保留确认信息以及一内容响应信息(步骤C9),在SGSN36一内容响应信息之后,即经由UTRAN38对UE31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接受信息(步骤C10),此时,UE31即以RSVP功能传输(步骤C11),而UE31会定期地对外部网络33发送更新信息以保持通过外部网络33的路径。
图6绘制的是PCF32指定RSVP功能予GGSN34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PCF32决定GGSN34标售RSVP功能之后,即对GGSN34发送一信息指示GGSN34控制RSVP功能(步骤D1),在GGSN34接收该信息之后,即经由SGSN36以及UTRAN38对UE31发送一信息指示UE31不应执行RSVP功能(步骤D2),GGSN34亦可选择性地通过对PCF32发送一ACK而认可控制信息的接受(步骤D3),在UE31接收该信息之后,即对PCF32发送一ACK(步骤D4),另一种方法是,GGSN34并不发送一ACK,PCF32会将来自于UE31的ACK视为来自UE31和GGSN34两者的认可接收。
为了保持通过外部网络33的路径,GGSN34会对外部网络33发送一PATH信息(步骤D5),在外部网络接收该PATH信息之后,即保留PATH资源并且对GGSN34发送一RSVP保留信息(步骤D6),为了响应GGSN34接收该RSVP信息,即对外部网络33发送一RSVP保留确认信息,同时,其亦对SGSN36发送一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D7),在接收该信息之后,SGSN36即经由UTRAN38对UE31发送一产生/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D8),在接收该信息之后,UE31即对GGSN34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D9),为了响应接收到该信息,GGSN34即对UE31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接受信息、并且GGSN34即以RSVP功能传输(步骤D10和D11),为了保持通过外部网络的路径,GGSN34会定期地经由外部网络33发送一更新路径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UE31和GGSN34会为了RSVP信号处理协商责任,也就是责任转换须在何种情况下持续多久,UE31和GGSN34其中任一皆可启始此协商。
在另一实施例中,PCF32是与UE方针强制共同使用使得UEPCF32将责任指定给UE31或GGSN34的其中之一,在这种情况下PCF会发送两种命令:一种给GGSN34、另一种给UE31,这可防止急速状况和零传输的发生,无线网络若欲使GGSN34或UE31其中任一执行代理主机功能是难以进行编码的,这种决定是用来在PDP内容活化过程中与UE31进行通信的用。
图7至图14绘制的是在UE31、UTRAN38、SGSN36、GGSN34、PCF32、以及外部网络33之间不同的信号处理状况的信号处理过程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绘制的是用于RSVP信号处理的PCF控制的信号处理配置较佳实施方式,在图7和图8中,PCF32将控制指定给GGSN34,这些步骤开始于图标的上方线路、且其后的步骤是依续以低于上方线路的方式来表示,信号处理的方向皆以箭头描绘。
一开始,代理主机呼叫服务控制功能(PCSCF)/PCF32通知GGSN34并令其作为RSVP接收/发送代理主机(步骤E1),GGSN34认可并发送一ACK给PCF32(步骤E2),PCF32会与GGSN34进行通信并告知UE31将不使用RSVP信号处理(步骤E3),GGSN34即将此信息通知SGSN36(步骤E4),SGSN36再将此信息通知UE31(步骤E5),UE31认可这个责任并传输一ACK给SGSN36(步骤E6),SGSN36将此ACK传输给GGSN34(步骤E7),GGSN34再将此ACK传输给PCF32(步骤E8)。
在图8中,PCF32会与GGSN34进行通信使得GGSN34用作RSVP接收/发送代理主机且UE31静止(步骤F1),GGSN34会为了UE31而启始RSVP接收/发送代理主机并通知UE31静止(步骤F2),而这会被传输给SGSN36(步骤F3)之后再传输给UE31(步骤F4)。
UE31会对SGSN36发送一认可信息(步骤F5),SGSN36会将此认可信息传输给GGSN34(步骤F6),再接着传输给PCF32(步骤F7),UE31无须发送任何RSVP信息直到进一步的通知。
图9和图10绘制的是决定RSVP代理主机功能的责任的GGSN34的不同的信号处理状况,在图9中,GGSN34决定它将承担RSVP代理主机功能,UE31对GGSN34传送一RSVP PATH(步骤G1),GGSN使用一RSVP PATH信息启始一通过外部网络33的路径(步骤G2),GGSN34自UE31接收到RSVP PATH之后即启始代理主机的运作(步骤G3)并通知UE31停止使用一STOP RSVP信息(步骤G4),UE31经由UTRAB38和SGSN36对GGSN34发送一认可信息(步骤G5),UE31不会启始任何的RSVP信息直到来自GGSN34的进一步通知,在GGSN34自外部网络33接收一RSVP PATH信息之后,GGSN34即对SGSN发送一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G7),SGSN36将该信息发送给UE31(步骤G8),在UE31接收到该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之后,即对SGSN36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信息(步骤G9),SGSN36会将该信息转发给GGSN34(步骤G10),为了保持通过外部网络的路径,GGSN34会定期地传输一更新PATH信息(步骤G11)并且接收一更新RESV信息(步骤G12)。
在图10中,GGSN34决定在与UE31协商之后支持RSVP代理主机功能,UE31对GGSN34传送一信息指示它应作为用于RSVP信号处理的代理主机(步骤H1),决定支持代理主机功能的GGSN34启始PROXY运作(步骤H2)并且通知UE31停止发送(步骤H3),该决定被包含于UE31之一认可的中,UE31接受GGSN命令并且停止发送RSVP信息。
UE31启始该期间(步骤H4)并且产生一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H5和H6),其中该内容信息是经由UTRAN38和SGSN36而被发送至GGSN34,GGSN34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步骤H7)并且接受UE的通信(步骤H8)且经由同样路径对UE31发送该接受信息(步骤H9),GGSN34对外部网络33发送一RSVP PATH信息(步骤H10)并且接收一RSVP RESV以作响应(步骤H11),GGSN34通过发送一RSVPRESV确认信息以确认RSVP RESV的接收(步骤H12),为了保持该路径,GGSN34定期地发送一更新PATH信息(步骤H13)并且接收一更新RESV信息以作响应(步骤H14)。
UE31和GGSN34亦会针对谁将负责RSVP信号处理、持续多久、以及在何种情形的下责任将被转移而展开协商,在图11中,UE31要求GGSN34作为RSVP信号处理的代理主机(步骤I1),GGSN34决定它将不支持PROXY运作(步骤I2)并且通过发送一NAK以通知UE31继续担负责任(步骤I3),UE31对GGSN34发送一RSVP PATH信息(步骤I4),RSVP PATH信息是通过外部网络33而被发送至正在接收的UE(步骤I5),正在接收的UE经由外部网络33对GGSN34发送一RSVP RESV(步骤I6),为了作出响应,GGSN34对UE31发送该RSVP RESV(步骤I7)并且对外部网络发送一RSVP RESV确认信息(步骤I10),UE31对SGSN36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步骤I8),SGSN36对GGSN34发送一内容要求信息(步骤I9),在步骤I11中,GGSN34对SGSN36发送一内容响应信息,其中SGSN36对UE31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接受信息(步骤I12),UE31为了保持路径会发送一更新信息(步骤I13),而该更新信息是用以与GGSN34通信,该更新路径信息是被GGSN34发送给外部网络33(步骤I14),外部网络33是通过一更新RSVP响应GGSN34(步骤I15),GGSN34发送该信息给UE31(步骤I16)。
GGSN34亦会对UE31发送信息指示GGSN34建议由UE31或是GGSN34执行RSVP功能,UE31不是接受就是拒绝该建议,一般来说,一旦协商未成功,执行RSVP功能的最后决定是留给GGSN34。
在图12中,GGSN34决定支持代理主机运作,外部网络33自外部网络33中之一UE对GGSN34发送一RSVP PATH(步骤J1),GGSN34决定支持代理主机运作并且通知UE31不须发送RSVP信号处理(步骤J2),GGSN34对SGSN36发送一产生/修正PDP内容信息(步骤J3),其中SGSN36对UE31发送该信息(步骤J4),UE31接收该信息(步骤J5)并且对SGSN36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信息,SGSN36对GGSN34发送该信息(步骤J6)。
GGSN34对SGSN36发送一活化/修正第二PDP内容接受信息(步骤J7),其中SGSN36会对UE31发送该信息(步骤J8),此外,GGSN34对外部网络33发送一RSVP RESV信息,其中外部网络33以RSVP RESV确认信息作响应(步骤J10),UE与外部网络33相连接、经由外部网络33对GGSN34发送一更新路径需求信息(步骤J11),GGSN34通过发送一更新RESV信息作响应(步骤J12)。
在图13中,PCF32作出RSVP功能的决定,UE31对PCF32发送一需求信息要求GGSN34应作为RSVP代理主机(步骤K1),该信息被PCF32处理并作出一决定(步骤K2)、并建议GGSN34它被指定为RSVP代理主机的责任(步骤K3),PCF32更进一步建议UE31它应停止发送RSVP信息(步骤K4),GGSN34认可它对于PCF32的指定(步骤K5)并且UE31亦认可它将停止发送RSVP信息(步骤K6)。
图14类似于图13,除了GGSN34对PCF3发送一需求信息2要求UE31作为RSVP代理主机(步骤L1),PCF32作出一决定(步骤L2)并且对UE31指定RSVP代理主机指定(步骤L3),PCF32更进一步指示GGSN34它不需作为RSVP代理主机(步骤L4),UE31认可它的指定(步骤L5)并且GGSN34认可它的指定(步骤L6)。
应该要了解的是,PCF可以对图13和图14的功能作出反向决定,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3,当UE31要求GGSN34应作为RSVP,PCF32也许会决定UE31应无论如何作为RSVP代理主机,以同样的方式参考图14,PCF32为了响应来自于GGSN34的要求UE31应作为RSVP代理主机的需求信息,也许会决定GGSN34应无论如何作为RSVP代理主机,因为在图13和图14中,PCF32会对UE31和GGSN34发送一命令,而急速状况或零传输便毫无可能发生。
为了确保静态建构(启始)期间不会发生RSVP信号处理,一种较佳的控制机制会被使用,即在分配责任给GGSN34时指示UE31无须发送RSVP信号处理信息,或是在分配责任给UE31时该控制机制指示GGSN34无须发送RSVP信号处理信息。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32)
1.一种用以支持一无线通信网络之一使用者设备以及一外部网络之一使用者之间多媒体通信的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网络兼具有该使用者设备和支持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对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和该使用者设备二者其中之一提供具有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能力的一方针控制功能;该方针控制功能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或该使用者设备;其中,若该方针控制功能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该方针控制功能将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通过发信号通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该方针控制功能发信号通知该使用者设备不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作为接收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的响应;以及
其中,若该方针控制功能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使用者设备:
该方针控制功能将该使用者设备指定通过发信号通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该方针控制功能发信号通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不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该使用者设备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作为接收该使用者设备指定的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针控制功能将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委托给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以被委托的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为基础,以响应局部的流量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将被委托的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基础建立在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的一局部方针上。
5.一种用以支持一无线通信网络之一使用者设备以及一外部网络之一使用者之间多媒体通信的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网络兼具有该使用者设备和支持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对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和该使用者设备二者其中之一提供具有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能力的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或该使用者设备;
其中,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发信号通知该使用者设备不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执行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其中,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使用者设备:
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将该使用者设备指定通过发信号通知该使用者设备;
该使用者设备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作为接收该使用者设备指定的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以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为基础,以响应局部的流量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以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为基础,以响应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的一局部方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将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的基础建立在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与该使用者设备之间的一协商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通过作出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而对自使用者设备处接收到一信息作响应,该信息指示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应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认定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则一确认信息将被发送至该使用者设备,并且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将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给该使用者设备则一负确认信息将被发送至该使用者设备。
11.一种用以支持一无线通信网络之一使用者设备以及一外部网络之一使用者之间多媒体通信的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网络兼具有该使用者设备和支持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之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自该使用者设备及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的其中一个发送一第一信息至另一个,指示该另一个应执行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为了响应接收到该第一信息,另一个发送一第二信息指示接受或拒绝接受指示的该执行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发送该第一信息至该使用者设备,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下: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接收指示拒绝的该第二信息,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即决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执行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发送该第一信息至该使用者设备,并且该第一信息指示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认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下: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接收指示接受的该第二信息,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即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该使用者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至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下: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通过决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执行者以响应接收到该第一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决定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执行是以该局部的流量状况为基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决定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执行是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的一局部方针为基础。
17.一种用以支持一无线通信网络之一使用者设备以及一外部网络之一使用者之间多媒体通信的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网络兼具有该使用者设备和支持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系统包括:
一方针控制功能单元,同时联接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及该使用者设备,且其对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和该使用者设备二者其中之一具有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能力;该方针控制功能单元具有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或该使用者设备的装置;
其中,若该方针控制功能单元指定装置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该方针控制功能将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通过发信号通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该方针控制功能发信号通知该使用者设备不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作为接收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的响应;以及
其中,若该方针控制功能单元指定装置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使用者设备:
该方针控制功能将该使用者设备指定通过发信号通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该方针控制功能发信号通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不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该使用者设备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作为接收该使用者设备指定的响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方针控制功能单元将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委托给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具有一监控装置以监控局部流量状况,且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以被委托的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为基础,以响应局部的流量状况。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将被委托的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基础建立在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的一局部方针上。
21.一种用以支持一无线通信网络之一使用者设备以及一外部网络之一使用者之间多媒体通信的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网络兼具有该使用者设备和支持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系统包括:
一使用者设备,能够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其对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和该使用者设备二者其中之一具有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能力;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具有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或该使用者设备的装置;
其中,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
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发信号通知该使用者设备不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执行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其中,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指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予该使用者设备:
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将该使用者设备指定通过发信号通知该使用者设备;
该使用者设备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作为接收该使用者设备指定的响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以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为基础,以响应局部的流量状况。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以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为基础,以响应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的一局部方针。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将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的基础建立在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与该使用者设备之间的一协商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通过作出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而对自使用者设备处接收到一信息作响应,该信息指示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应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认定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则一确认信息将被发送至该使用者设备,并且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将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指定给该使用者设备则一负确认信息将被发送至该使用者设备。
27.一种用以支持一无线通信网络之一使用者设备以及一外部网络之一使用者之间多媒体通信的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网络兼具有该使用者设备和支持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系统包括:
一使用者设备;以及
一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其中该使用者设备以及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皆具有信号处理装置用以自该使用者设备或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中之一发送一第一信息至另一,以指示该使用者设备或是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应执行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及
为了响应接收到该第一信息,该使用者设备或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信号处理装置中的另一发送一第二信息指示接受或拒绝接受指示的该执行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发送该第一信息至该使用者设备,该系统更包括具有接收装置的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该接收装置是用以接收指示拒绝的该第二信息,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是决定由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或该使用者设备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发送该第一信息至该使用者设备,并且该第一信息指示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其中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接收指示接受的该第二信息,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即执行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该使用者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至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其中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通过决定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以响应接收到该第一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决定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执行是以该局部的流量状况为基础。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决定该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执行是以该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闸支持节点的一局部方针为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US29379801P | 2001-05-25 | 2001-05-25 | |
| US60/293,798 | 2001-05-25 | ||
| US10/034,425 US7287070B2 (en) | 2001-05-25 | 2001-12-27 | Determining control of a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sender and receiver |
| US10/034,425 | 2001-12-27 | ||
| PCT/US2002/016181 WO2002097650A1 (en) | 2001-05-25 | 2002-05-22 | Determining control of a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eiver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666189A CN1666189A (zh) | 2005-09-07 |
| CN1332332C true CN1332332C (zh) | 2007-08-15 |
Family
ID=2671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B0281058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2332C (zh) | 2001-05-25 | 2002-05-22 | 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9)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7287070B2 (zh) |
| EP (1) | EP1390863A4 (zh) |
| JP (1) | JP3898693B2 (zh) |
| KR (1) | KR100525980B1 (zh) |
| CN (1) | CN1332332C (zh) |
| CA (1) | CA2448214A1 (zh) |
| MX (1) | MXPA03010756A (zh) |
| NO (1) | NO20035192D0 (zh) |
| WO (1) | WO200209765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KR20090034975A (ko) * | 2001-11-02 | 2009-04-08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양방향 및 역방향 자원 예약 셋업 프로토콜 |
| AU2003212635A1 (en) * | 2002-03-11 | 2003-09-22 | Seabridge Ltd. | Dynamic service-aware aggregation of ppp sessions over variable network tunnels |
| JP3880451B2 (ja) * | 2002-05-20 | 2007-02-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Rsvpを用い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 US7420962B2 (en) * | 2003-09-26 | 2008-09-0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voice-over IP communications of various relative priority levels |
| US7929443B1 (en) * | 2004-03-02 | 2011-04-19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ession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re or edge networking device |
| US8000248B2 (en) * | 2004-10-14 | 2011-08-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outer and method for refresh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servation |
| DE102005014536A1 (de) * | 2005-03-30 | 2006-10-05 | Vodafone Holding Gmbh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Durchführung geeigneter Richtlinien für Datenverkehr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
| FI118407B (fi) * | 2005-06-06 | 2007-10-31 | Teliasonera Ab | Jaetun IP-multimediaresurssin varaus |
| KR100748696B1 (ko) * | 2006-02-17 | 2007-08-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IPv4/IPv6 통합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의 RSVP지원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 US7774490B2 (en) | 2007-09-20 | 2010-08-10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risscross cancellation protocol |
| US9148889B2 (en) * | 2009-06-01 | 2015-09-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of multiple radios using a database of interference-related information |
| US9161232B2 (en) | 2009-06-29 | 2015-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centralized coexistence manager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multiple radios |
| US9185718B2 (en) | 2009-06-29 | 2015-1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ntralized coexistence manager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multiple radios |
| US9135197B2 (en) | 2009-07-29 | 2015-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synchronous interface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manager |
| US9185719B2 (en) | 2009-08-18 | 2015-1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pplications to radio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8903314B2 (en) | 2009-10-29 | 2014-1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luetooth introduction sequence that replaces frequencies unusable due to other wireless technology co-resident on a bluetooth-capable device |
| US9130656B2 (en) | 2010-10-13 | 2015-09-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 US8964544B2 (en) | 2010-10-14 | 2015-02-24 | T-Mobile Usa, Inc. | Quality of service adjustments to improve network utilization |
| KR102495680B1 (ko) | 2016-08-23 | 2023-02-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장치 및 기록매체 |
| CN113938913B (zh) * | 2020-07-14 | 2023-08-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1998040990A1 (en) * | 1997-03-12 | 1998-09-17 | Nomadix, Llc | Nomadic translator or router |
| EP1032179A1 (en) * | 1999-02-26 | 2000-08-3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obile IP supporting quality of ser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6554A (en) * | 1859-12-27 | Straw-cutter | ||
| US52017A (en) * | 1866-01-16 | Improved spike-extractor | ||
| US62379A (en) * | 1867-02-26 | Improvement in revolving habeows | ||
| US27490A (en) * | 1860-03-13 | Improvement in plows | ||
| US36983A (en) * | 1862-11-18 | Improved clothes-wringing machine | ||
| US6031832A (en) * | 1996-11-27 | 2000-02-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a packet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US6937566B1 (en) * | 1997-07-25 | 2005-08-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reserv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KR100543645B1 (ko) * | 1997-09-04 | 2006-01-20 | 브리티쉬 텔리커뮤니케이션즈 파블릭 리미티드 캄퍼니 | 전기통신 시스템 |
| US6608832B2 (en) * | 1997-09-25 | 2003-08-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Common access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n external network with selectable packe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services |
| FI974558L (fi) * | 1997-12-18 | 1999-06-19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Resurssin varaus liikkuvassa Internet-protokollassa |
| US6529497B1 (en) * | 1998-04-30 | 2003-03-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hannel allocation and release for packet data services |
| US6819937B2 (en) * | 1998-06-30 | 2004-11-16 | Nokia Corporation | Data transmission in a TDMA system |
| FI108200B (fi) * | 1998-09-14 | 2001-11-3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Yhteyden vaihto matkaviestinverkkojen välillä |
| FI108601B (fi) * | 1999-01-05 | 2002-02-15 | Nokia Corp | QoS-kartoitustiedon välitys pakettiradioverkossa |
| US6708034B1 (en) * | 1999-09-13 | 2004-03-16 | Nortel Networks Ltd. |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guarantee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
| US20010027490A1 (en) * | 2000-01-25 | 2001-10-04 | Gabor Fodor | RSVP handling in 3G networks |
| DE60041240D1 (de) | 2000-01-26 | 2009-02-1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Verfahren, Server und Anordnung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
| US20020152305A1 (en) * | 2000-03-03 | 2002-10-17 | Jackson Gregory J.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alysis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vironments |
| US6654610B1 (en) * | 2000-05-05 | 2003-11-2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Two-way packet data protoc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1154599A1 (en) | 2000-05-09 | 2001-11-1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3G or future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III |
| US6621793B2 (en) | 2000-05-22 | 2003-09-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pplication influenced policy |
| US7088720B1 (en) * | 2000-08-07 | 2006-08-08 | Sbc Technology Resources, Inc. | Multiservice use of network connection capability under user-to-network interface signaling |
| US20020062379A1 (en) * | 2000-11-06 | 2002-05-23 | Widegren Ina 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with IP bearer services |
| US7483989B2 (en) * | 2001-03-13 | 2009-01-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protocol proxy for a mobile host terminal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
| ATE383707T1 (de) * | 2001-11-28 | 2008-01-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Richtlinien-koordinatio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
-
2001
- 2001-12-27 US US10/034,425 patent/US728707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5-22 EP EP02746434A patent/EP139086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2-05-22 MX MXPA03010756A patent/MXPA03010756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5-22 JP JP2003500762A patent/JP389869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5-22 KR KR10-2003-7015415A patent/KR100525980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5-22 CN CNB028105893A patent/CN133233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5-22 CA CA002448214A patent/CA244821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05-22 WO PCT/US2002/016181 patent/WO200209765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
- 2003-11-21 NO NO20035192A patent/NO20035192D0/no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1998040990A1 (en) * | 1997-03-12 | 1998-09-17 | Nomadix, Llc | Nomadic translator or router |
| EP1032179A1 (en) * | 1999-02-26 | 2000-08-3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obile IP supporting quality of service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MXPA03010756A (es) | 2004-05-27 |
| KR20040003014A (ko) | 2004-01-07 |
| JP3898693B2 (ja) | 2007-03-28 |
| US7287070B2 (en) | 2007-10-23 |
| CN1666189A (zh) | 2005-09-07 |
| NO20035192D0 (no) | 2003-11-21 |
| WO2002097650A1 (en) | 2002-12-05 |
| CA2448214A1 (en) | 2002-12-05 |
| HK1077893A1 (zh) | 2006-02-24 |
| JP2004537885A (ja) | 2004-12-16 |
| EP1390863A1 (en) | 2004-02-25 |
| EP1390863A4 (en) | 2009-09-23 |
| US20020178247A1 (en) | 2002-11-28 |
| KR100525980B1 (ko) | 2005-11-08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332332C (zh) | 资源保留协议信号处理的责任指定方法及系统 | |
| EP1234415B1 (en) | Dynamic upgrade of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 |
| JP5740672B2 (ja) | 電気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電気通信方法 | |
| EP1152571B1 (en) | Two-way resource reservation | |
| JP4607412B2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方法、サーバ及び構成 | |
| EP1449341B1 (en) | Policy co-ordin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 CN101600224B (zh) | 无线数据卡支持多个pdp上下文的实现方法及无线数据卡 | |
| KR100396144B1 (ko) | 제 3세대 또는 차세대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자원 예약 (ⅳ) | |
| KR100396930B1 (ko) | 3세대 또는 차세대 원격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자원 예약 방법 | |
| EP1281266B1 (en) | Data beare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 KR100411322B1 (ko) | 원거리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 |
| US20020093979A1 (en) |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3G or future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 WO1999050999A1 (en) |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nd station | |
| WO2007128343A1 (en)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twork initiated bear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 CN102448115B (zh) | 一种应用于移动通信的会话管理方法 | |
| KR100493280B1 (ko) | 이동 단말의 위치 등록 제어 방법 | |
| JP2009515381A (ja) | マネージド・バッファ・ノードによるハンドオフ中のパケットロス防止 | |
| HK1077893B (zh) | 資源保留協議信號處理的責任指定方法及系統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78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2 |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