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417963U - 一种扭扭车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扭车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17963U
CN205417963U CN201620168921.3U CN201620168921U CN205417963U CN 205417963 U CN205417963 U CN 205417963U CN 201620168921 U CN201620168921 U CN 201620168921U CN 205417963 U CN205417963 U CN 205417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annulus
swing car
handrail
half ann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89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士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689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17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17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179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扭车扶手,包括可调节长度的拉杆及与拉杆活动式连接的圆环抱箍;所述的拉杆上方设有一横向把手,下方固定设有一球形头部;拉杆与环形抱箍是万向固定;所述的圆环抱箍由上半圆环、下半圆环及锁定上半圆环与下半圆环的卡扣组成,上半圆环与下半圆环一端通过销轴活动式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其中上半圆环的一端设有一卡孔;所述的下半圆环的一端通过销轴及压簧与卡扣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上半圆环连接;所述的卡扣由与上半圆环的卡孔相配合的卡部及按压部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扶手的设计使得扭扭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操作更加简单;(2)在不使用状态下,通过扶手可轻松方便的移动扭扭车,携带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扭扭车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拉伸的扶手,具体是一种用于扭扭车上,可调节长度的便携式扶手。
背景技术
在现有领域中,扭扭车的诞生给我们的生活有增添了不少乐趣,人们可以将扭扭车作为代步工具,即环保又新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人站立在扭扭车上以后,想要前进一定要通过两只腿在踏板上前后扭动,才能保持平衡,这个很需要技巧,毕竟我们的除了脚来控制外,没有可依附的东西,很多人都觉得很难驾驭,且存在很大的危险性;2、由于扭扭车有一定的重量,不用的时候要携带或移动位置都有些吃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够使得扭扭车更加方便操作,适用性广泛,安全性能提高并且携带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扭扭车扶手,包括可调节长度的拉杆及与拉杆活动式连接的圆环抱箍;拉杆主要是为了使得我们操作扭扭车时可通过拉杆支撑,增加安全性能;圆环抱箍主要是将扶手与扭扭车固定在一起。
为了提高安全性能,所述的拉杆上方设有一横向把手,下方固定设有一球形头部;拉杆与环形抱箍是万向固定,环形抱箍与扭扭车固定。
为了实现圆环抱箍与扭扭车快速连接,所述的圆环抱箍由上半圆环、下半圆环及锁定上半圆环与下半圆环的卡扣组成,上半圆环与下半圆环一端通过销轴活动式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
为了实现拉杆与环形抱箍的万向固定,所述的上半圆环的顶部设有与拉杆的球形头部相配合的向内凹的球形凹槽柱。
为了能够快速实现圆环抱箍的打开和闭合,其中上半圆环的一端设有一卡孔;所述的下半圆环的一端通过销轴及压簧与卡扣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上半圆环连接;所述的卡扣由与上半圆环的卡孔相配合的卡部及按压部组成。
进一步,为了实现拉杆可调节长度的功能,所述的拉杆包含一上下延伸的拉杆结构,及一安装于该拉杆结构并使该拉杆结构能够以调整伸缩长度的定位结构。
所述的拉杆结构包括一径向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孔的外管,及一能够相对滑移地插装于该外管中的内管。
所述的定位结构是安装固定于该内管,并能够凸卡于该外管的其中一定位孔而使该内管相对该外管滑移定位;所述的定位机构上方延伸至横向扶手的中间部分,并设有一控制按钮,该控制按钮凸出横向扶手,通过按压控制按钮来实现内管相对于外管的滑移定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1)扶手的设计使得扭扭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操作更加简单;(2)在不使用状态下,通过扶手可轻松方便的移动扭扭车,携带方便;(3)拉杆部分的可调节长度的三节杆设计不仅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及操作习惯来选择拉杆的长度,而且三节杆也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4)圆环抱箍的上、下圆环通过卡扣连接使得操作方便,只需用脚一踢就可以实现卡扣的打开与闭合,实现了可拆卸,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扭扭车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环抱箍在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圆环抱箍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拉杆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扭扭车扶手在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中:1拉杆,2圆环抱箍,3横向把手,4球形头部,11拉杆结构,12定位结构,111外管,112内管,21上半圆环,22下半圆环,23卡扣,24凹槽柱,211卡孔,231卡部,232按压部,3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扭扭车扶手,包括可调节长度的拉杆1及与拉杆1活动式连接的圆环抱箍2;拉杆主要是为了使得我们操作扭扭车时可通过拉杆支撑,增加安全性能;圆环抱箍2主要是将扶手与扭扭车固定在一起。
其中拉杆1上方设有一横向把手3,下方固定设有一球形头部4;拉杆与环形抱箍是万向固定,环形抱箍与扭扭车固定,在操作时手和脚可以互相配合,更加方便操作,且身体倾斜时可以抓住把手,把手下方设有防滑纹,把手随身体倾斜而相对于扭扭车倾斜,从而提高了扭扭车的安全性能。
其中,圆环抱箍2包括上半圆环21、下半圆环22及锁定上半圆环21与下半圆环22的卡扣23,上半圆环21与下半圆环22一端通过销轴活动式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23连接;在使用时,只需将圆环抱箍2打开后,卡在扭扭车中央的横杆上,然后用脚一踢就完成了环形抱箍的闭合和打开,从而实现圆环抱箍与扭扭车快速连接。
其上半圆环21的顶部设有与拉杆的球形头部4相配合的向内凹的球形凹槽柱24;从而实现拉杆1与环形抱箍2的万向固定。
如图与4所示,为了能够快速实现圆环抱箍的打开和闭合,其中上半圆环21的一端设有一卡孔211;所述的下半圆环22的一端通过销轴及压簧与卡扣23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上半圆环连接;所述的卡扣23由与上半圆环的卡孔211相配合的卡部231及按压部232组成。
进一步,为实现扭扭车扶手与扭扭车中间的横杆连接更加牢固,所述的圆环抱箍内侧设有一卡条25。
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拉杆可调节长度的功能,所述的拉杆1包含一上下延伸的拉杆结构11,及一安装于该拉杆结构11并使该拉杆结构能够以调整伸缩长度的定位结构12;
所述的拉杆结构11包括一径向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孔的外管111,及一能够相对滑移地插装于该外管111中的内管112;
所述的定位结构12是安装固定于该内管112,并能够凸卡于该外管111的其中一定位孔而使该内管112相对该外管111滑移定位;
所述的定位机构12上方延伸至横向扶手3的中间部分,并设有一控制按钮121,该控制按钮121凸出横向扶手3,通过按压控制按钮121来实现内管112相对于外管111的滑移定位。
实施例一:其中定位结构是安装固定于该内管底端部中,包括一塞装固定于该内管底端部中而封闭该内管底端开口的基座、分别安装于该基座中的一定位块与一弹性件、一安装固定于该基座上方的支撑架、一贯穿固定于该支撑架的限位插销,及一可上下滑移地穿设于该支撑架并往下插装于该基座的顶推杆;所述的顶推杆向上延伸至横向把手中央部位,其上方封闭形成一控制按钮。
如图5所示,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将圆环抱箍的卡扣打开,手抓横向把手3,将圆环抱箍卡在扭扭车中间的横杆上,然后用脚按压卡扣23的按压部232,使得卡扣卡入上半圆环的卡孔211中,从而实现了扶手与扭扭车的固定,然后按下控制按钮121,向上将内管从外管中拉出,当定位结构凸卡于外管的其中一个定位孔中时,又可将最内侧的内管从中间内管中拉出,待定位结构又凸卡于中间内管的定位孔中时,扶手不再伸长,从而松开控制按钮;脚踩在扭扭车的两侧的踏板上,前后扭动,手抓在横向把手3上,拉杆可相对于扭扭车做圆周运动,具体根据身体的倾斜程度来控制拉杆与扭扭车之间的角度。
不使用的时候,将拉杆的内管收入外管中,然后通过横向把手将扭扭车拎起,从而可方便移动和携带,如要将扶手与扭扭车分开,只需用脚踢一下卡扣,然后手向上一拉就可将扶手与扭扭车分开,操作既简单又省力。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使得扭扭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操作更加简单;在不使用状态下,通过扶手也可轻松方便的移动扭扭车,携带方便;整体实现了可拆卸,使用灵活,应用范围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一种扭扭车扶手,包括可调节长度的拉杆(1)及与拉杆(1)活动式连接的圆环抱箍(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拉杆(1)上方设有一横向把手(3),下方固定设有一球形头部(4);
所述的圆环抱箍(2)包括上半圆环(21)、下半圆环(22)及锁定上半圆环(21)与下半圆环(22)的卡扣(23),上半圆环(21)与下半圆环(22)一端通过销轴活动式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23)连接;
所述的上半圆环(21)的顶部设有与拉杆的球形头部(4)相配合的向内凹的球形凹槽柱(24);其中上半圆环(21)的一端设有一卡孔(211);
所述的下半圆环(22)的一端通过销轴及压簧与卡扣(23)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上半圆环连接;
所述的卡扣(23)由与上半圆环的卡孔(211)相配合的卡部(231)及按压部(23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扭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抱箍(2)内侧设有一卡条(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扭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1)包含一上下延伸的拉杆结构(11),及一安装于该拉杆结构(11)并使该拉杆结构能够以调整伸缩长度的定位结构(12);
所述的拉杆结构(11)包括一径向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孔的外管(111),及一能够相对滑移地插装于该外管(111)中的内管(112);
所述的定位结构(12)是安装固定于该内管(112),并能够凸卡于该外管(111)的其中一定位孔而使该内管(112)相对该外管(111)滑移定位;
所述的定位机构(12)上方延伸至横向扶手(3)的中间部分,并设有一控制按钮(121),该控制按钮(121)凸出横向扶手(3),通过按压控制按钮(121)来实现内管(112)相对于外管(111)的滑移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扭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把手(3)下方设有防滑纹(31)。
CN201620168921.3U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扭扭车扶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17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8921.3U CN205417963U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扭扭车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8921.3U CN205417963U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扭扭车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17963U true CN205417963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3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892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17963U (zh) 2016-03-03 2016-03-03 一种扭扭车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17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418A (zh) * 2020-05-06 2020-07-07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可伸缩的旅行箱固定附挂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418A (zh) * 2020-05-06 2020-07-07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可伸缩的旅行箱固定附挂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08071U (zh) 锻炼器械
US10092067B2 (en) Walking stick
US8663076B2 (en) Stretching machine
US20030096677A1 (en) Oval orbit exercise bike
WO2007039900A3 (en) Umbrella canopy mechanism
US20160167690A1 (en) Folded trolley structure and trolley
CN103520876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健身器
CN203136568U (zh) 一种油茶摘果机
US8585562B2 (en) Skiing simulating exercise machine
CN205417963U (zh) 一种扭扭车扶手
CN105983212A (zh) 引体向上运动器
KR101340395B1 (ko) 워킹 폴
KR101343825B1 (ko) 몸짱 만들기에 사용되는 다기능 헬스 복합 운동기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8344023U (zh)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用拉手
CN204048362U (zh) 一种登山杖
US6068577A (en) Jump exerciser
CN203525215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健身器
CN207412602U (zh) 一种艺术体操棒带结合器具
CN201283184Y (zh) 一种弹跳辅助装置
CN208371957U (zh) 一种保定架
CN202010219U (zh) 残疾人键盘助弹器
KR200390007Y1 (ko) 걷기 놀이 기구
CN220938498U (zh) 一种可自由搭配按摩棒
CN221155266U (zh) 一种舞蹈训练用舞蹈把杆
CN201361399Y (zh) 一种折叠跑步机的机座与扶手架之间的卡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