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5853U - 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25853U CN213525853U CN202021847598.5U CN202021847598U CN213525853U CN 213525853 U CN213525853 U CN 213525853U CN 202021847598 U CN202021847598 U CN 202021847598U CN 213525853 U CN213525853 U CN 2135258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becular meshwork
- cutter
- passage
- suction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585 trabecular meshwork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10412 per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2271 res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2159 anterior chamber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06010067484 Adverse reac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08000035965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8 adverse re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45 emuls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08000010412 Glau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190 viscoelastic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742 aqueous hum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604 ultrason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40006076 viscoelastic substanc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2177 Catarac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087 corn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410 intraocular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2091 Anaesth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164 Diplop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23783 Glaucom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0348 Open-Angle Glau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8046 Post procedural complic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005 anaesthes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68 chy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0 ciliary bod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86 cili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4801 endophthalm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71 endothelium cornea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82 visual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所述小梁网切除装置包括手柄和刀具,所述刀具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刀具用于切除小梁网;所述刀具设置有抽吸孔,所述手柄设置有抽吸通路,所述抽吸通路与所述抽吸孔连通,所述抽吸通路用于将所述刀具切除的小梁网吸出。所述刀具还设置有灌注孔,所述手柄还设置有灌注通路,所述灌注通路与所述灌注孔连通,所述灌注通路用于向前房灌注液体。所述小梁网手术设备包括上述小梁网切除装置和超声乳化仪。所述小梁网切除装置能够将小梁网切割下来并吸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遗留在眼内的游离小梁网组织引发术后并发症或增加手术不良反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
背景技术
青光眼患者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和外引流装置植入术。然而由于它们存在了一些风险与并发症(包括:损伤角膜内皮、复视、眼内炎等),这些侵入式手术通常适用于中晚期患者。为了解决轻度青光眼患者的病情,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并改善病人的视觉功能,MIGS(Micro-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微创青光眼手术)营运而生。
在现有的微创青光眼手术中,一方面通过向眼内注入大量粘弹性物质来维持眼内前房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在小梁网上形成切口,减少开角型青光眼房水流出的主要阻力,从而缓解青光眼病症。
但是,目前的微创青光眼手术易引发术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其能够将小梁网切割下来并吸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遗留在眼内的小梁网引发术后并发症或增加手术不良反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梁网切除装置,其包括手柄和刀具,所述刀具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刀具用于切除小梁网;所述刀具设置有抽吸孔,所述手柄设置有抽吸通路,所述抽吸通路与所述抽吸孔连通,所述抽吸通路用于将所述刀具切除的小梁网吸出。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刀具还设置有灌注孔,所述手柄还设置有灌注通路,所述灌注通路与所述灌注孔连通,所述灌注通路用于向前房灌注液体。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刀具包括刀头、内芯和套体,所述套体套设于所述内芯,所述刀头连接于所述内芯的端部,所述抽吸孔设置于所述内芯,所述灌注孔设置于所述套体,所述内芯与所述套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第一通路,所述内芯设置有第二通路,所述灌注通路通过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灌注孔连通,所述抽吸通路通过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抽吸孔连通。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刀头具有两个刃体,两个刃体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刃体之间连接有连接体,各所述刃体相对于所述内芯倾斜设置。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抽吸孔设置于所述内芯与所述刀头的连接处,所述抽吸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刃体的倾斜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内设置有中转腔,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灌注孔之间通过所述中转腔连通,所述内芯穿过所述中转腔伸入所述抽吸通路。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包括壳体、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均伸入所述壳体,所述灌注通路位于所述第一管,所述抽吸通路位于所述第二管。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封盖具有通孔,所述刀具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封盖、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分别通过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封盖连接于所述转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均连接于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转接件包括插接体,所述插接体设置有齿,所述第一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管的一端均设置有齿槽,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分别通过齿与齿槽的配合与对应的插接体连接。
一种小梁网手术设备,其包括超声乳化仪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所述小梁网切除装置的抽吸通路与所述超声乳化仪的注吸系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小梁网切除装置的灌注通路与所述超声乳化仪的注吸系统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进行手术时,操作者握持手柄部分,将刀具通过微切口伸入到眼内的待操作区域,通过刀具切除小梁网,然后将切割下的小梁网、部分血液及粘弹剂吸出。具体地,切割下的小梁网经由抽吸孔进入刀具内侧,并穿过抽吸通路后排出。如此设置,使得在术者眼内不会遗留具备切口的小梁网,从而可避免术后因游离的小梁网组织及粘弹剂残留再次堵塞房水流路而引发的眼压升高等并发症。
综上,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进行手术,可将小梁网完全切除,且无需切换手术器械即可将切除的小梁网及粘弹剂吸出,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不良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中刀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中刀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中手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中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插接件的剖视图。
图中:
100-刀具;111-抽吸孔;112-灌注孔;120-刀头;121-刃体;122-连接体;130-内芯;131-第二通路;140-套体;141-第一通路;
200-手柄;210-壳体;220-第一管;221-灌注通路;230-第二管;231-抽吸通路;240-封盖;250-转接件;251-第一插接体;252-第二插接体;253-本体;254-限位凸台;255-卡块;260-中转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小梁网”是指眼中位于角膜基部附近,睫状体附近的组织区域,并负责通过眼部引流眼房水。术语“前房”是眼前角被角膜覆盖的区域,该组织是海绵状的,内衬小梁细胞。它允许液体排入称为Schlemm’s管的一组管中,并最终流入血液系统。术语“Schlemm’s管(或称施莱姆氏管)”是指眼睛中的环形通道,其从前房收集房水并将其经由收集器通道和前睫状静脉输送到血流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梁网切除装置,包括手柄200和刀具100,刀具100与手柄200连接,刀具100用于切除小梁网;刀具100设置有抽吸孔111,手柄200设置有抽吸通路231,抽吸通路231与抽吸孔111连通,抽吸通路231用于将刀具100切除的小梁网吸出。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抽吸通路231与抽吸装置连接,抽吸装置可采用超声乳化仪,超声乳化仪的注吸系统与抽吸通路231连通,超声乳化仪通过负压将切割下的小梁网组织吸出。进一步地,超声乳化仪中具有超声发生器,可通过超声发生器发射超声波,切割下的小梁网受声波能量的振动而发生纵波方向的弹性振动,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破裂效应,从而使得小梁网破碎,破碎的小梁网与眼内液体(例如血液)混合为乳糜状,并经由抽吸孔111和抽吸通路231吸出。如此设置,便于将切割下的小梁网完全吸出,且可提高吸出效率,便于小梁网进入抽吸孔111并通过吸出通路。
由于现有技术进行青光眼手术时,在切割小梁网后,若要将切下的小梁网组织取出,则需要撤出切割器械,伸入另一器械以将切下的小梁网组织取出,这种操作方式增加了手术步骤,延长了手术时间,因此也存在不利于病人的预后,会增加手术不良反应的缺陷。而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进行青光眼手术时,可在将小梁网切除后,直接通过注吸系统将切割下的小梁网吸出,无需进行手术器械的更换,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从而可以减轻手术不良反应。
在进行青光眼手术的过程中,在一些情况下会发生少量出血的情况,在手术期间发生出血时,血液会覆盖小梁网和Schlemm’s的管,形成视觉障碍。处理血液倒流的一种方法涉及从眼中移开刀具100并插入粘弹性注射器。粘弹性注射器可用于输入粘弹性物质,以使血液回流到Schlemm’s管,或将血液从小梁网移开。在将血液从小梁网中移出大部分后,将粘弹性注射器从眼中移开,并重新插入刀具100以继续手术。此外,在现有技术的手术过程中,也需要将粘弹性物质输入前房,以维持前房的压力稳定性。将但是上述操作过程仍会出现如下缺陷:①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器械进行操作,不同器具进入眼内后分别需要仅为位置调整,操作复杂,耗时长,手术进程缓慢;②粘弹性物质不易被完全清除,残留的部分易引起术后眼压升高等并发症。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手术过程中的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中,刀具100还设置有灌注孔112,手柄200还设置有灌注通路221,灌注通路221与灌注孔112连通,灌注通路221用于向前房灌注液体。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灌注通路221向眼内灌注液体,以维持前方稳定性。具体地,该种液体为非粘弹性物质,因此可解决粘弹性物质在眼内不易完全被清除的问题。同时,由于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在将刀具100伸入到眼内后,无需将刀具100取出即可实现向眼内灌注液体的操作,因此无需更换其他器械,也无需进行再次对位操作即可继续进行手术,操作步骤得以简化,耗时减少,手术效率能够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刀具100包括刀头120、内芯130和套体140,套体140套设于内芯130,刀头120连接于内芯130的端部,抽吸孔111设置于内芯130,灌注孔112设置于套体140,内芯130与套体140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第一通路141,内芯130设置有第二通路131,灌注通路221通过第一通路141与灌注孔112连通,抽吸通路231通过第二通路131与抽吸孔111连通。
具体地,刀头120与内芯130可为一体结构,在生产制造过程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如图3和图4所示,刀头120具有两个刃体121,两个刃体121相互平行设置,两个刃体121之间连接有连接体122,各刃体121相对于内芯130倾斜设置。在图4中,位于图中抽吸孔111两侧的即为两个刃体121,在两个刀刃之间的区域即为连接体122,在图4中抽吸孔111露出于两个刀刃与连接体122之间的区域。在图3所示角度,仅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刃体121的侧面。在图3中,连接体122与内芯130之间的过渡面为弧面,即形成圆滑的过渡。
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内芯130、套体140和手柄200同轴设置。由于刃体121相对于内芯130倾斜,因此刃体121相对于手柄200倾斜。如此设置,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竖直握持手柄200时,刃体121倾斜会使小梁网产生平缓拉伸。最后,刀头120的双刃体121沿Schelmm’s管滑行产生小梁网的平行切口,从而实现切除小梁网条带(即带状小梁网)。
优选地,抽吸孔111设置于内芯130与刀头120的连接处,抽吸孔111的开口方向与刃体121的倾斜方向相同。由于具有两个平行的刃体121,因此可以切割出两个平行的切口,即可以一次完成条状区域的切割。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手柄200内设置有中转腔260,第一通路141与灌注孔112之间通过中转腔260连通,内芯130穿过中转腔260伸入抽吸通路231。如此设置,使得小梁网切除装置结构简单、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便于制作更小尺寸。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壳体210为整体结构,中转腔260、第一通路141和第二通路131分别为在壳体210内侧钻孔以形成。
或者,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200包括壳体210、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均伸入壳体210,灌注通路221位于第一管220,抽吸通路231位于第二管230。如此设置,便于进行手柄200的制作。
如图5所示,壳体210还包括封盖240和转接件250,封盖240具有通孔,刀具100的一端穿过通孔伸入壳体210的内部;转接件250安装于壳体210内,封盖240、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分别通过转接件250与壳体210可拆卸连接,封盖240连接于转接件250的一端,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均连接于转接件250的另一端。
如此设置,便于进行小梁网切除装置的装配。在生产过程中,刀具100、壳体210、封盖240、转接件250、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分别制造完成后组装为一体。由于封盖240位于壳体210的一端,因此壳体210可具有一个沿轴向贯穿壳体210的空腔,可将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沿其一侧端口伸入,穿过壳体210后与转接件250相连,然后将转接件250安装到壳体210内,以实现将第一管220、第二管230和壳体210的固定,继而将刀具100穿过封盖240上的通孔,将内芯130插入第二管230内的抽吸通路231,之后将封盖240连接于转接件250,使得封盖240固定于壳体210的另一侧端口,从而完成小梁网切除装置的装配。如此设置,不仅便于小梁网切除装置中各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便于装配,且便于检修或更换其中任意一个零部件,以提高小梁网切除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6和图7所示,转接件250包括插接体,插接体设置有齿,第一管220的一端和第二管230的一端均设置有齿槽,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分别通过齿与齿槽的配合与对应的插接体连接。
具体地,转接件250包括本体253和与本体253连接的插接体,为便于区分,将与第一管220连接的插接体称为第一插接体251,将与第二管230连接的插接体称为第二插接体252。
第一插接体251与第二插接体252的外轮廓结构形状及尺寸相同,如此设置,使得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可选用同种型号的管路。如图6所示,在第一插接体251与第二插接体252外侧设置的齿可为圆台状而机构,其远离本体253的一侧的外径较小,靠近本体253的一侧的外径较大,即形成类似倒齿的结构。如此可使得与其相连的管路不易脱落,定位连接效果更好。
在转接件250的本体253内形成有空腔,本体253内的空腔与封盖240共同形成中转腔260,在第一插接体251和第二插接体252内也形成有空腔,由于第一插接体251与第一管220连接,而第一管220套设于第一插接体251外侧,因此第一插接体251的空腔与第一管220内的灌注通路221连通,从而将灌注通路221与中转腔260连通。由于第一插接体251与第二管230连接,因此内芯130穿过中转腔260后插入第二插接体252的内腔,并穿过第二插接体252的内腔伸入第二管230。为便于固定内芯130,第二插接体252的内腔为变径腔,其与本体253相连的一端的口径大,以便于将内芯130插入;其伸入第二管230的一端的口径小,以便于对内芯130起到限位及密封作用,避免内芯130与第二插接体252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便于将内芯130内排出的物质直接送入第二管230内。
如图5-图7所示,在转接件250中,本体253远离插接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254,限位凸台254的外径大于本体253的外径。在将转接件250安装到壳体210内侧时,转接件250的本体253和插接体均位于壳体210的内侧,限位凸台254与壳体210的端面抵接,从而对于插接体的安装位置起到初定位的作用。插接体与壳体210之间可为粘接、焊接、卡合连接、螺纹连接、过盈配合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在转接件250的内侧设置有卡块255,在端盖上设置有卡槽,在将端盖与转接件250相连时,将端盖的一端伸入转接件250的空腔,端盖的一端设置有外延部,外延部与转接件250的端面抵接时,卡块255伸入卡槽,从而将端盖与转接件250连接。
以下以一个具体例子描述使用小梁网切除装置进行小梁网切除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
在手术麻醉下,做一个与虹膜平行,1.8mm的透明角膜切口。在房角镜的支持下,将手柄200尖端移向鼻侧房角,置入刀具100的刀头120尖端。刀具100与外壁严格平行,切除一条小梁网,继续沿逆时针方向切除约90度,刀头120尖端脱离小梁网,在前房内旋转180度,并在原始起点处重新接合。在切割的同时,通过灌注孔112进行灌注液体操作以维持前房稳定性,为手术的安全做保障,而在通过抽吸孔111将多余的灌注液排出的同时,也将切割下的小梁网组织及血液吸出,从而减少眼内残留组织造成的术后并发症。抽吸通路231和灌注通路221可分别被连接到眼科手术中最常用的标准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仪上。抽吸速度取决于所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内的泵送装置,而灌注效率取决于抽吸速度及所连接用于存储灌注液的瓶子的高度,便于术者根据术中情况进行调整。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梁网手术设备,其包括超声乳化仪和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小梁网切除装置的抽吸通路与超声乳化仪的注吸系统连通。
进一步地,小梁网切除装置的灌注通路与超声乳化仪的注吸系统连通。
超声乳化仪具体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其至少包括超声系统、注吸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连接超声系统和注吸系统,用于对超声系统和注吸系统进行控制。
超声系统至少包括超声波发生器,用于产生超声波。
注吸系统至少包括泵送装置和管道,管道分别与小梁网切除装置中的抽吸通路和灌注通路连通。泵送装置用于将液体通过灌注通路送入眼内,或通过抽吸通路将小梁网或血液吸出。泵送装置能够产生负压,调节泵送装置的转速可以调节负压输出的大小。
控制系统至少包括多个独立的微处理器,以分别控制超声系统和液流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200)和刀具(100),所述刀具(100)与所述手柄(200)连接,所述刀具(100)用于切除小梁网;所述刀具(100)设置有抽吸孔(111),所述手柄(200)设置有抽吸通路(231),所述抽吸通路(231)与所述抽吸孔(111)连通,所述抽吸通路(231)用于将所述刀具(100)切除的小梁网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100)还设置有灌注孔(112),所述手柄(200)还设置有灌注通路(221),所述灌注通路(221)与所述灌注孔(112)连通,所述灌注通路(221)用于向前房灌注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100)包括刀头(120)、内芯(130)和套体(140),所述套体(140)套设于所述内芯(130),所述刀头(120)连接于所述内芯(130)的端部,所述抽吸孔(111)设置于所述内芯(130),所述灌注孔(112)设置于所述套体(140),所述内芯(130)与所述套体(14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第一通路(141),所述内芯(130)设置有第二通路(131),所述灌注通路通过所述第一通路(141)与所述灌注孔(112)连通,所述抽吸通路通过所述第二通路(131)与所述抽吸孔(1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20)具有两个刃体(121),两个刃体(121)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刃体(121)之间连接有连接体(122),各所述刃体(121)相对于所述内芯(130)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孔设置于所述内芯(130)与所述刀头(120)的连接处,所述抽吸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刃体(121)的倾斜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0)内设置有中转腔(260),所述第一通路(141)与所述灌注孔(112)之间通过所述中转腔(260)连通,所述内芯(130)穿过所述中转腔(260)伸入所述抽吸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0)包括壳体(210)、第一管(220)和第二管(230),所述第一管(220)和所述第二管(230)均伸入所述壳体(210),所述灌注通路(221)位于所述第一管(220),所述抽吸通路(231)位于所述第二管(2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0)还包括封盖(240)和转接件(250),所述封盖(240)具有通孔,所述刀具(100)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壳体(210)的内部;所述转接件(250)安装于所述壳体(210)内,所述封盖(240)、所述第一管(220)和所述第二管(230)分别通过所述转接件(250)与所述壳体(210)可拆卸连接,所述封盖(240)连接于所述转接件(250)的一端,所述第一管(220)和所述第二管(230)均连接于所述转接件(250)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250)包括插接体,所述插接体设置有齿,所述第一管(22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管(230)的一端均设置有齿槽,所述第一管(220)和所述第二管(230)分别通过齿与齿槽的配合与对应的插接体连接。
10.一种小梁网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超声乳化仪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小梁网切除装置,所述小梁网切除装置的抽吸通路与所述超声乳化仪的注吸系统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021847598.5U CN213525853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021847598.5U CN213525853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213525853U true CN213525853U (zh) | 2021-06-25 |
Family
ID=7648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021847598.5U Active CN213525853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213525853U (zh) |
Cited By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5590677A (zh) * | 2022-10-20 | 2023-01-13 | 微创视神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n) | 小梁网切除设备 |
| CN115844626A (zh) * | 2021-09-23 | 2023-03-28 | 齐世龙 | 一种用于小梁网切除的超声刀和包括其的超声手术系统装置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21847598.5U patent/CN2135258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5844626A (zh) * | 2021-09-23 | 2023-03-28 | 齐世龙 | 一种用于小梁网切除的超声刀和包括其的超声手术系统装置 |
| CN115590677A (zh) * | 2022-10-20 | 2023-01-13 | 微创视神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n) | 小梁网切除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5547473A (en) | Pneumatic vitrectomy for retinal attachment | |
| US5487725A (en) | Pneumatic vitrectomy for retinal attachment | |
| CA2417231C (en) | Surgical cassette and consumables for combined ophthalmic surgical procedure | |
| US6126629A (en) | Multiple port phaco needle | |
| US5154696A (en) | Phacoemulsification, irrigation and aspi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 EP0225690B1 (en) | Aspiration fitting adaptor | |
| CN111867532B (zh) | 在靶外科手术部位处剪切组织的方法和设备 | |
| US7601136B2 (en) | Infusion sleeve | |
| JP7268221B2 (ja) | 侵襲性を最小限とした緑内障手術のためのデバイス及びシステム | |
| EP2209448B1 (en) | Probe tip and infusion sleeve for use with ophthalmological surgery | |
| JP2018537214A (ja) | 単一ポートハイブリッドゲージ手術装置および方法 | |
| BRPI0600774B1 (pt) | Ponta de facoemulsificação | |
| US20070027470A1 (en) | Surgical instrument | |
| CN213525853U (zh) | 小梁网切除装置及小梁网手术设备 | |
| EP1759675B1 (en) | Nozzle for a surgical irrigating handpiece | |
| WO2024127104A1 (en) | Dual port laser vitreous disintegration device | |
| EP3875066B1 (en) | Ophthalmic surgery instrument | |
| US20110046541A1 (en) | Phacoemulsification Needle Tip with Interior Step | |
| US7601135B2 (en) | Multi-port infusion sleeve | |
| US20230363790A1 (en) | Goniotomy devices with fluid ingress/egress control | |
| JP2025032494A (ja) | 眼科手術用器具、眼内切除用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 RU2270645C1 (ru) | Канюля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гидродиссекции при микроинвазивной факоэмульсификации катаракты (варианты) | |
| CN117503476A (zh) | 一种青光眼微创手术刀及其使用方法 | |
| CN115363853A (zh) | 可视化连续灌注房角切开刀 | |
| WO2005110509A1 (en) | Tapered infusion sleeve portal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