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490458U -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90458U
CN221490458U CN202323060492.7U CN202323060492U CN221490458U CN 221490458 U CN221490458 U CN 221490458U CN 202323060492 U CN202323060492 U CN 202323060492U CN 221490458 U CN221490458 U CN 221490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inflatable cushion
air bag
cush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604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华
武国兴
刘来超
靳飞
马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Assistive Devices And Technology Centre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hina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Research Center For Disabil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Assistive Devices And Technology Centre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hina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Research Center For Disabil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Assistive Devices And Technology Centre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hina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Research Center For Disabil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604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90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90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90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装置包括坐垫基座、气囊、软垫以及充气组件。其中,气囊铺设在坐垫基座上,气囊设置有若干个,所有气囊间隔分布形成缓冲受力区,气囊设置有调气孔。软垫铺设在缓冲受力区,以供使用者安坐。每个气囊的调气孔均与充气组件气路连接,充气组件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泄气实现气囊的气压调节。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充气组件的设置令气囊内部的气压能够实现可调节的效果,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后,通过操控充气组件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泄气,能够对缓冲受力区整体起到气压调节的效果,故本充气坐垫装置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的操作,即可对坐垫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具有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一些长期乘坐轮椅的老年人、残疾人,容易在坐骨结节和骶骨处的皮肤肌肉组织产生压疮、肢体二次伤害等并发症。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坐姿压力所引发,部分姿势异常群体的坐姿减压调整难度极大且难于保持持续的调整效果。
目前常见的轮椅防压疮坐垫多为无源被动式防压疮坐垫,气垫式坐垫通过给气垫内注入气体,利用气体填充的方式,增加了坐垫使用的舒适性,但使用该种坐垫时,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坐姿对坐垫的充气量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存在使用灵活性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的操作,即可将坐垫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具有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包括:
坐垫基座;
气囊,所述气囊铺设在所述坐垫基座上,所述气囊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气囊间隔分布形成缓冲受力区,所述气囊设置有调气孔;
软垫,所述软垫铺设在所述缓冲受力区的上方,以供使用者安坐;以及
充气组件,每个所述气囊的所述调气孔均与所述充气组件气路连接,所述充气组件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和泄气以实现所述气囊的气压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电磁阀以及气泵;
所述气泵与所述电磁阀气路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调气孔气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气囊的所述调气孔,分别独立与所述电磁阀气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坐垫基座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垫基座顶部设置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供所述气囊陷入安装,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述气囊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气孔设置在所述气囊的底部,所述收纳槽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供气管安装走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坐垫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柔性压力传感器;
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铺设在所述软垫上;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充气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并根据所述压力值控制所述充气组件调节所述气囊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椅座以及椅背,还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所述充气坐垫装置设置在所述椅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坐垫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充气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椅背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轮椅,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气囊整体呈横竖阵列间隔排布,形成层状布局的缓冲受力区,而软垫则铺设在缓冲受力区的表面,使用者坐在软垫上时,气囊形成的缓冲受力区对人体的压力进行缓冲,以此提供舒适的乘坐感;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充气组件的设置令气囊内部的气压能够实现可调节的效果,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后,通过操控充气组件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泄气,能够对缓冲受力区整体起到气压调节的效果,故本充气坐垫装置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的操作,即可对坐垫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具有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气坐垫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气坐垫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气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囊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坐垫基座;11、收纳槽2、气囊;3、软垫;4、充气组件;41、电磁阀;42、气泵;5、控制器;6、柔性压力传感器;7、椅背;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目前常见的轮椅防压疮坐垫多为无源被动式防压疮坐垫,气垫式坐垫通过给气垫内注入气体,利用气体填充的方式,增加了坐垫使用的舒适性,但使用该种坐垫时,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坐姿对坐垫的充气量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存在使用灵活性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的操作,即可将坐垫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具有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包括坐垫基座1、气囊2、软垫3以及充气组件4。其中,气囊2铺设在坐垫基座1上,气囊2设置有若干个,所有气囊2间隔分布形成缓冲受力区,气囊2设置有调气孔。软垫3铺设在缓冲受力区,以供使用者安坐。每个气囊2的调气孔均与充气组件4气路连接,充气组件4对气囊2进行充气和泄气实现气囊2的气压调节。
在该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气囊2整体呈横竖阵列间隔排布,形成层状布局的缓冲受力区,而软垫3则铺设在缓冲受力区的表面,使用者坐在软垫3上时,气囊2形成的缓冲受力区对人体的压力进行缓冲,以此提供舒适的乘坐感。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充气组件4的设置令气囊2内部的气压能够实现可调节的效果,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后,通过操控充气组件4对气囊2进行充气或泄气,能够对缓冲受力区整体起到气压调节的效果,故本充气坐垫装置通过对气囊2进行充放气的操作,即可对坐垫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具有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对充气组件4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充气组件4包括电磁阀41以及气泵42,其中,气泵42与电磁阀41气路连接,电磁阀41与调气孔气路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更优的是,每个气囊2的调气孔,分别独立与电磁阀41气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气囊2的独立设置,令电磁阀41能够单独对某个气囊2进行气压的调节,令整体的调节效果能够更为精准,优化本充气坐垫装置的调节效果。
参照图4所示,具体的是,电磁阀41的数量设置与气囊2的数量相关,而在该实施例中,气囊2整体设置有64个,具体为8行8列排列设置。电磁阀41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气囊2进行充气以及泄气操控,在该实施例中,电磁阀41具体选用为三位五通电磁阀41,且相邻的8个气囊2与一个电磁阀41进行气路连接,故电磁阀41对应设置有8个,电磁阀41的三个位分别为充气、泄气以及密封,该气路连接结构为现有常用技术,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更优的是,充气组件4设置在坐垫基座1的内部。充气组件4集成设置在坐垫基座1的内部,能够优化充气坐垫装置的整体结构,缩小装置的占位体积,令装置能够小型化。而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是,电磁阀41以及气路连接件均集成设置在坐垫基座1的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更优的是,因气囊2整体为软材料零部件,为了令气囊2的安装能够更为稳固,在坐垫基座1顶部设置收纳槽11,收纳槽11供气囊2陷入安装,收纳槽11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气囊2对应设置。
收纳槽11的结构设置,能够对气囊2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故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收纳槽11能够优化气囊2的使用稳定性。
其中,为了更进一步优化充气组件4的安装环境,在该实施例中,调气孔设置在气囊2的底部,收纳槽11上开设有避让孔,避让孔供气管安装走线。
参照图3所示,更优的是,在一应用实施例中,充气坐垫装置还包括控制器5以及柔性压力传感器6。其中,柔性压力传感器6铺设在软垫3上;柔性压力传感器6以及充气组件4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控制器5用于接收柔性压力传感器6采集的压力值,并根据压力值控制充气组件4调节气囊2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5用以收集、传输、整理、储存、分析柔性压力传感器6所采集到的所有信息。
示例性的是,在使用前,需要先行向控制器5中预设一个压力值区间,该压力值区间与缓冲受力区中的位置所对应。正常使用时,使用者坐在软垫3上,此时柔性压力传感器6将实时监测缓冲受力区中的实时压力值,控制器5接收到柔性压力传感器6反馈的实时压力值后,对实时压力值与压力值区间进行对比,若实时压力值脱离压力值区间,控制器5则控制电磁阀41对对应的气囊2进行压力调节,直至实时压力值调节至压力值区间内,以此实现本装置的气囊2自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座椅包括椅座以及椅背7,还包括上述方案中提及的充气坐垫装置,充气坐垫装置设置在椅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座椅中充气组件4的设置令气囊2内部的气压能够实现可调节的效果,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后,通过操控充气组件4对气囊2进行充气或泄气,能够对缓冲受力区整体起到气压调节的效果,故本充气坐垫装置通过对气囊2进行充放气的操作,即可将坐垫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具有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优点。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是,充气坐垫装置还包括电源8,电源8与控制器5以及充气组件4电性连接,其中,为了优化座椅的整体结构设置,电源8设置在椅背7的背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椅,包括上述方案中提及的充气坐垫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轮椅中充气组件4的设置令气囊2内部的气压能够实现可调节的效果,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后,通过操控充气组件4对气囊2进行充气或泄气,能够对缓冲受力区整体起到气压调节的效果,故本充气坐垫装置通过对气囊2进行充放气的操作,即可将坐垫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具有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基座;
气囊,所述气囊铺设在所述坐垫基座上,所述气囊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气囊间隔分布形成缓冲受力区,所述气囊设置有调气孔;
软垫,所述软垫铺设在所述缓冲受力区的上方,以供使用者安坐;以及
充气组件,每个所述气囊的所述调气孔均与所述充气组件气路连接,所述充气组件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和泄气以实现所述气囊的气压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电磁阀以及气泵;
所述气泵与所述电磁阀气路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调气孔气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囊的所述调气孔,分别独立与所述电磁阀气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坐垫基座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基座顶部设置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供所述气囊陷入安装,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述气囊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气孔设置在所述气囊的底部,所述收纳槽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供气管安装走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垫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柔性压力传感器;
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铺设在所述软垫上;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充气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并根据所述压力值控制所述充气组件调节所述气囊的压力。
8.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椅座以及椅背,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所述充气坐垫装置设置在所述椅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垫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充气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椅背的背面。
10.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坐垫装置。
CN202323060492.7U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Active CN221490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0492.7U CN221490458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60492.7U CN221490458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90458U true CN221490458U (zh) 2024-08-09

Family

ID=9213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60492.7U Active CN221490458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90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87125A (zh) * 2025-04-15 2025-05-13 苏州工业园区捷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掩膜版存储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87125A (zh) * 2025-04-15 2025-05-13 苏州工业园区捷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掩膜版存储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13631A (en) Dynamic backrest support system
EP1044669B1 (en) Air massager
EP3575144A1 (en) Dynamic pneumatic support system
US6901617B2 (en) Multi-layer cushion and cover
US7441294B2 (en) Bedding or seating product having inflatable concentric air bladders
US6499703B2 (en) Computer wrist pad adjustable in height and hardness
US6671911B1 (en) Continuous wave cushioned support
CN221490458U (zh) 一种充气坐垫装置、座椅以及轮椅
CN112205794A (zh) 防久坐装置及办公椅
EP0643572A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ir support systems
CN217013350U (zh) 一种高度硬度可调的气垫床垫
EP4215086A1 (en) Back following support device, long-time sitting prevention control method and office chair
CN214631219U (zh) 低张力模块化折叠床垫
US7455355B1 (en) User adjustable motorcycle seat cushion with independently inflatable and deflatable ischial support cell and gluteous support cell
CN216798188U (zh) 一种气囊式按摩床垫
CN2150770Y (zh) 一种充气沙发垫床垫
CN213757414U (zh) 防久坐装置及办公椅
CN213882533U (zh) 一种可防止凹陷的舒适支撑系统
CN216364341U (zh) 一种哺乳椅
CN110772074B (zh) 一种气动悬浮床垫
CN211048900U (zh) 一种气动悬浮床垫
CN214905360U (zh) 用于电动床的模块化床垫
CN218651119U (zh) 硬度可调的床垫和床
CN219845742U (zh) 一种能对背部全覆盖多维度调节支撑的靠椅
CN220045392U (zh) 一种调节软硬度的智能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