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905358U - 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905358U
CN221905358U CN202323410723.2U CN202323410723U CN221905358U CN 221905358 U CN221905358 U CN 221905358U CN 202323410723 U CN202323410723 U CN 202323410723U CN 221905358 U CN221905358 U CN 221905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ressure
urine
counterweigh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107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文坤
戴旭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redmed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redmed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redmed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redmed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107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905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905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905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导尿阀壳体、入液腔、排液闸口、排液腔、尿液入口和尿液出口,尿液入口经入液腔、排液闸口、排液腔与尿液出口相连通;导尿阀壳体内部设置有浮体腔,排液闸口设置在浮体腔底部,浮体腔内装有能够堵塞排液闸口的浮体;浮体上设置有密封圈,浮体内设有能被磁体吸引的配重砝码,浮体腔外设有能够上下调整位置的配重调节阀,配重调节阀内设有配重调节磁铁。通过重力维持蓄尿及排尿压力在预定标准,压力稳定,蓄尿及排尿压力不会由于排尿阀的使用而产生波动;使用时尿液不会流经压力调控构件解决了现有的导尿阀存在压力难以准确控制,导尿阀控压机构容易受尿液侵蚀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经历尿路及膀胱手术的病人,以及膀胱控制障碍的患者会使用留置导尿管术对排尿进行控制。即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对于泌尿系统疾病外科术后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和留置导尿管者来说,国内临床上后期训练膀胱的方法是采用间断性人工夹闭导尿管,间隔放尿,试图建立和维持膀胱的舒缩功能,进而产生膀胱反射,最后达到患者自主意识控制排尿的目的。用间断放尿来训练膀胱的方法忽略了膀胱的实际充盈成都,不符合膀胱正常的舒缩规律和排尿功能,因为膀胱的充盈程度不仅与蓄尿时间相关,还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有关。为此应当依据膀胱的生理结构使用符合人体排尿逻辑的导尿装置。
公开号为CN11663724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导尿装置,该导尿装置尿液通路中设置了一个自控排液装置,该自控排液装置使用弹性组件或重物控制排尿阀的开闭,该控制机构直接设置在尿路中,尿液直接会经过该结构,由于尿液含有大量盐分,其控压结构很快会受到尿液腐蚀而生锈或尿液中盐分沉积的影响。
公开号为CN184576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磁性阀膀胱循环器排液系统,其通过磁力控制压力,但是在排液过程中,由于磁性阀与固定磁铁间发生相对位移,排尿压力会发生变化,难以维持真实的尿路压力反馈。
综上所述,现有的导尿阀存在压力难以准确控制,导尿阀控压机构容易受尿液侵蚀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导尿阀存在压力难以准确控制,导尿阀控压机构容易受尿液侵蚀影响的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包括:
导尿阀壳体、入液腔、排液闸口、排液腔、尿液入口和尿液出口,尿液入口经入液腔、排液闸口、排液腔与尿液出口相连通;
导尿阀壳体内部设置有浮体腔,排液闸口设置在浮体腔底部,浮体腔内装有能够堵塞排液闸口的浮体;浮体上设置有密封圈,浮体内设有能被磁体吸引的配重砝码,浮体腔外设有能够上下调整位置的配重调节阀,配重调节阀内设有配重调节磁铁。
优选的,导尿阀壳体内设置有分流腔,分流腔连通排液闸口、排液腔和入液腔,分流腔和入液腔之间设有分流阀。
优选的,配重砝码是磁体,磁性与配重调节磁铁相斥。
优选的,浮体和配重调节阀之间设置有卡环,卡环内环直径小于配重砝码外径。
优选的,卡环和配重调节阀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
优选的,卡环的内环上设有凹口,配重调节阀设有延长杆,延长杆的直径与卡环的内环相配合,延长杆上设有与凹口相配合的凸起。
优选的,导尿阀壳体外设置有压力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仿生导尿阀的排液压力依靠浮体及浮体内的配重砝码进行,通过重力维持蓄尿及排尿压力在预定标准,压力稳定,蓄尿及排尿压力不会由于排尿阀的使用而产生波动;
2.使用时尿液不会流经压力调控构件,并在压力调控构件和尿液通路间设置密封圈,隔离良好,避免长期尿液侵蚀影响导尿阀控压能力,结构简单耐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等轴侧方向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流腔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压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尿阀壳体;2.下壳体;3.下内壳体;4.分流腔体;5.尿液入口;6.尿液出口;7.入液腔;8.分流腔;9.排液闸口;10.排液腔;11.上壳体;12.浮体;13.分流阀;14.配重砝码;15.配重调节磁铁;16.配重调节阀;17.弹簧;18.密封圈;19.卡环;20.卡环凹口;21.延长杆;22.延长杆凸块;23.入液第一通路;24.入液口;25.出液口;26.浮体腔;27.压力标识;28.入液第二通路;29.排液第一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包括:导尿阀壳体1、入液腔7、排液闸口9、排液腔10、尿液入口5和尿液出口6。
导尿阀壳体1内部设置有浮体腔26,浮体腔26底部设置有排液闸口9,浮体腔26内装有能够堵塞排液闸口9的浮体12;尿液入口5经入液腔7与排液闸口9相连通,排液闸口9经排液腔10与尿液出口6相连通,尿液入口5、入液腔7、排液闸口9、排液腔10和尿液出口6成为一个完整的通路,在未使用时,该通路的排液闸口9处被浮体12所阻塞,该通路处于截断状态,浮体12内设有能被磁体吸引的配重砝码14,浮体腔26外设有能够上下活动的配重调节阀16,配重调节阀16内设有配重调节磁铁15。浮体12上所设置的密封圈18隔绝尿液通路和压力调控部件,防止压力调控部件受到尿液侵蚀。
在使用时,尿液自尿液入口5进入入液腔7,而后接触到排液闸口9,开始进入蓄压状态。当排尿压力与浮体12浮力之和高于浮体12自身重力和浮体12中配重砝码14重力之和后,浮体12上浮,尿液经过开启的排液闸口9,流经排液腔10从尿液出口6排出。随着尿液排出,排尿压力降低,当排尿压力与浮体12浮力之和小于浮体12自身重力和浮体12中配重砝码14重力之和后,浮体12下落,关闭排液闸口9,重新进入蓄压状态。
向下移动配重调节阀16,直至浮体12内配重砝码14被配重调节阀16中的配重调节磁铁15吸引,再向上移动配重调节阀16,在该种情况下,尿液自尿液入口6进入入液腔7,而后接触到排液闸口9,开始进入蓄压状态。当排尿压力与浮体12浮力之和高于浮体12自身重力后,浮体12上浮,尿液经过开启的排液闸口9,流经排液腔10从尿液出口6排出。随着尿液排出,排尿压力降低,当排尿压力与浮体12排尿压力之和小于浮体12自身重力后,浮体12下落,关闭排液闸口9,重新进入蓄尿状态。
如此一来,该仿生导尿阀可以控制尿液排放压力,给膀胱真实的尿路压力反馈,并且有两档压力档位,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病患,根据需求还可以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砝码14,以适应更多种压力调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尿阀壳体1内设置有分流腔8,分流腔8连通排液闸口9、排液腔10和入液腔7,分流腔8和入液腔7之间设有分流阀13。当分流阀13关闭时,尿液流通情况为:尿液自尿液入口5进入入液腔7,由于分流阀13闭合,尿液不会进入分流腔8,而是接触到排液闸口9,进入蓄压状态,当排尿压力足以使浮体12上浮后排尿,当排尿压力降低,浮体12下落后,排尿结束重新进入蓄压状态。当分流阀13开启时,尿液流通情况为:尿液自尿液入口进入入液腔7,由于分流阀13开启,尿液直接进入分流腔8,经过分流腔8直接进入排液腔10,流经排液腔10后从尿液出口6排出。
因而,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开启分流阀13,让尿液无压力地流出,拓展了导尿阀的使用场景。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配重砝码14是磁体,磁性与配重调节磁铁15相斥。可以通过缩短配重调节阀16与配重调节磁铁15之间的距离,增大排尿阻力,在该种情况下,排尿蓄尿阻力有一最低值,满足对于蓄压准确控制的需要,并可以通过增大排尿蓄尿阻力提高尿路压力反馈,起到更灵活的膀胱训练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浮体12和配重调节阀16之间设置有卡环19,卡环19内环直径小于配重砝码14外径,设置卡环19可以使配重砝码14被配重调节磁铁15吸住后,限制配重砝码14的位置,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增大配重调节阀16与配重砝码14间距离,从而使配重砝码14在自身重力大于所受配重调节磁铁15吸引力之后重新落下,增加蓄尿及排尿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卡环19和配重调节阀16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可以使配重调节阀16按压之后进行自动回弹。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卡环19的内环上设有凹口,配重调节阀16设有延长杆21,延长杆21的直径与卡环19的内环相配合,延长杆21上设有与凹口相配合的凸起。按压配重调节阀16,延长杆21从卡环19穿过后,配重调节阀16下落直至配重调节阀16所设置的配重调节磁铁15将配重砝码14吸住,此时,配重调节阀16将在卡环19与配重调节阀16之间的弹性组件作用下自动回弹,旋转配重调节阀16,延长杆21上的凸起即卡在卡环的内环上,完成固定,而配重砝码14则被持续吸引在配重调节阀16的延长杆21上,当需要释放配重砝码14时,旋转配重调节阀16,使其延长杆21上的凸起穿过卡环上的凹口,而配重砝码14由于无法穿过凹口,将落回浮体12中。因此该机构可以方便地在无外力控制下保持低压蓄尿排尿状态,也可以解除低压蓄尿排尿状态,转成使用较高的压力蓄尿排尿。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导尿阀壳体1外设置有压力标识27。压力标识27标明了该导尿阀所对应的排尿压力,方便医生和患者进行选择。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从外观上来看,导尿阀壳体1顶部分别设置配重调节阀16和尿液出口6,在导尿阀壳体1侧壁上方设置有压力标识27,在导尿阀下方设置有分流阀13,在导尿阀壳体1底部设置有尿液入口5。
如图7所示,导尿阀外壳体11套在分流腔体4上,分流腔体4插在下内壳体3上,下壳体2套在下内壳体3外面。
如图2所示,从尿液出口6处(A-A处)对导尿阀做剖面图,从A-A处剖面图可以看到排液腔10和入液腔7,入液腔7自下而上地贯通导尿阀。
如图1、2、4、5、6所示,导尿阀壳体1由下壳体2、下内壳体3、分流腔体4和上壳体11组成,入液腔7贯通于下壳体2、下内壳体3、分流腔体4和上壳体11,尿液经尿液入口5进入入液腔7,穿过下壳体2、下内壳体3的入液第一通路23和分流腔体4的入液第二通路28,当分流阀13关闭时,尿液从分流腔体4的入液第二通路28处经过设置在浮体腔26底部的排液闸口9设置的入液口24进入排液闸口9并接触到浮体12,当尿液压力足以使浮体12上浮之后,浮体12上浮从而打开设置在排液闸口9的出液口25,进入分流腔8,进而经过分流腔体4上设置的排液第一通路29进入排液腔10,从尿液出口6排出。浮体12上所设置的密封圈18隔绝尿液通路和压力调控部件,防止压力调控部件受到尿液侵蚀。
当分流阀13打开时,尿液直接穿过分流阀13进入分流腔8,依次经过下内壳体3上的分流腔8,分流腔体4上的排液第一通路29,排液腔10和尿液出口6排出尿液。
排液闸口9设置在浮体腔26底部,浮体12设置在浮体腔26内,在尿液所传导的压力低于浮体12重力时,浮体12落下封堵住该排液闸口9的出液口25,浮体12上设置有密封圈18,隔绝尿液通路与浮体12上部的控压机构,配重砝码14装在浮体12内部,浮体12和配重调节阀16之间设置有卡环19,卡环19的内环上设置有卡环凹口20,配重调节阀16的延长杆21上有延长杆凸块22,该延长杆凸块22可以穿过卡环凹口20,配重调节磁铁15设置在配重调节阀16的延长杆21上。卡环19与配重调节阀16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机构是弹簧17。
在未使用配重调节阀16时,浮体12以其自身重力和配重砝码14的重力对抗尿液压力,浮体12在排液闸口9处封闭出液口25,延长杆凸块22可以阻止延长杆21随意穿过卡环19内环,以防止误按压配重调节阀16。当按压配重调节阀16,并使其延长杆凸块22穿过卡环19内环上的卡环凹口20,直至浮体12内部的配重砝码14在配重调节阀16的延长杆21所连接的配重调节磁铁15的磁力作用下被吸引向上移动直至被吸附到配重调节磁铁15上,此时若松开配重调节阀16则延长杆21、延长杆凸块22和配重调节磁铁15会在弹簧17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穿过卡环19内环,而配重砝码14则由于无法穿过卡环19内环以及配重调节磁铁15的远离而重新落回浮体12内。
若想使配重砝码14长期离开浮体12,则应在配重砝码14被吸引向上移动后,旋转配重调节阀16,使其延长杆21上的延长杆凸块22卡在卡环19的内环上,则配重调节阀16、延长杆21和配重调节磁铁15构成的整体被固定在此处,而配重砝码14持续被吸引,此时,浮体12仅以其自身重力对抗尿液压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包括导尿阀壳体、入液腔、排液闸口、排液腔、尿液入口和尿液出口,所述尿液入口经所述入液腔、排液闸口、排液腔与所述尿液出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尿阀壳体内部设置有浮体腔,所述排液闸口设置在所述浮体腔底部,所述浮体腔内装有能够堵塞所述排液闸口的浮体;所述浮体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浮体内装有能被磁铁吸引的配重砝码,所述浮体腔外设有能够上下调整位置的配重调节阀,所述配重调节阀内设有配重调节磁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阀壳体内设置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连通所述排液闸口、排液腔和入液腔,所述分流腔和所述入液腔之间设有分流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砝码是磁体,磁性与所述配重调节磁铁相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和所述配重调节阀之间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内环直径小于所述配重砝码外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和所述配重调节阀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的内环上设有凹口,所述配重调节阀设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直径与卡环的内环相配合,所述延长杆上设有与所述凹口相配合的凸起。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阀壳体外设置有压力标识。
CN202323410723.2U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Active CN221905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10723.2U CN221905358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10723.2U CN221905358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905358U true CN221905358U (zh) 2024-10-29

Family

ID=9319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10723.2U Active CN221905358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905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04454A (en) Auxiliary intra-urethral magnetic valve for persons suffering from urinary incontinence
US20080269546A1 (en) Self-acting urethral valve
EP2422755B1 (en) Urination control device
US7422566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a patient with hydrocephalu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3974739B (zh) 止液器
US20130345653A1 (en) Catheters
CN204563256U (zh) 输尿管支架管
TW201841667A (zh) 可引流體內積液之導管
CN221905358U (zh) 一种可调压的仿生导尿阀
RU211324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лительного пассажа мочи
WO2010020971A2 (en) Catheter
CN118681123A (zh) 一种延时关闭的仿生尿液引流阀
CN211560556U (zh) 腔内压力自控式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
CN210205443U (zh) 一种接插件和一种导尿管
CN204563248U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
CN210784865U (zh) 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管
CN111035842A (zh) 随膀胱压力变化而自动调节的抗反流方法及输尿管支架管
KR102201288B1 (ko) 뇌질환치료 시스템
JP7158792B1 (ja) 持続流出システム回路およびその品質管理システム
CN204394746U (zh) 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
EP1767242B1 (en) Valve for automatically regulating vesical emptying in catheterised patients
CN110038171B (zh) 一种用于导尿管的自动启闭及延时装置
CN217409546U (zh) 一种防逆流自主排尿导尿管
CN221286449U (zh) 一种自动水封瓶
CN213822823U (zh) 一种导尿管排尿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