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98659U - 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98659U CN221998659U CN202323176761.6U CN202323176761U CN221998659U CN 221998659 U CN221998659 U CN 221998659U CN 202323176761 U CN202323176761 U CN 202323176761U CN 221998659 U CN221998659 U CN 2219986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d light
- near infrared
- mattress
- infrared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126 phototherap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54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872 soft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20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2,2,4,4,6,6-hexaphenoxy-1,3,5-triaza-2$l^{5},4$l^{5},6$l^{5}-triphosphacyclohexa-1,3,5-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N=1P(OC=2C=CC=CC=2)(OC=2C=CC=CC=2)=NP(OC=2C=CC=CC=2)(OC=2C=CC=CC=2)=NP=1(OC=1C=CC=CC=1)OC1=CC=CC=C1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1218 Inflamm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52428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54 inflamma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1985 Decubitus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443 Unconscious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1 bi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338 local blood flow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663 wound he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包括:垫体组件,所述垫体组件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垫体组件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腔和外界连通;红外和红光模块,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和近红外和红光灯,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包括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光发光二极管,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透光孔对应;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检测所述垫体组件表面温度。通过将红外和红光模块设在垫体组件的安装腔内,从而有利于灯光热效能在垫体组件表面均匀散发,通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垫体组件表面温度,从而让使用者感受光疗温度不会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
背景技术
近红外和红光等治疗仪广泛用于对人体软组织损伤疼痛和伤口炎症等治疗。其物理作用,针对人体软组织生物学效应明确,具有改善照射部位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软组织修复与再生,消除局部炎症组织肿胀,加速创面愈合等作用。
现目前已知的红光治疗床垫大多是采用近红外和红光灯设置在床垫表面上,用近红外和红光灯近距离直接照射躺在床垫上的使用者,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具体是通过单一开关控制方式控制红外光输出强度,少数涉及温度控制产品也仅仅是控制红外光光源头的输出强度,温控器检测的是红外灯下面床垫温度。
可是在床垫表面上的近红外和红光灯直接近距离照射人体,不能很好控制床垫表面温度,因为是通过控制红外光输出强度来调节,所以不能很好控制使用者在床垫上感受的温度,少数涉及温度控制产品也只是检测的是红外灯下面床垫温度,因此不能自动检测红外光输出到床垫上表面温度,导致使用者感受温度比温控器测量温度高,不能很好地把握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安全使用温度。同时采用近红外和红光灯和红灯同时光疗时,容易会让光源输出不均匀,导致床垫热效应不均匀。对于病灶区无知觉和行动能力者,公知的红外光理疗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使用者皮下灼伤或引起躯体遮盖物的燃烧从而引起火灾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床垫表面温度难以控制和床垫热量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包括:
垫体组件,所述垫体组件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垫体组件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一端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透光孔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红外和红光模块,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和近红外和红光灯,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包括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光发光二极管,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透光孔一一对应,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以阵列方式均匀设置;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检测所述垫体组件表面温度,所述温控器检测到所述垫体组件表面温度升高到预设温度以上时,控制器进行断电保护。
更进一步地,所述垫体组件包括垫体和透明护套,所述安装腔设在所述垫体上,所述透光孔开设在所述垫体上,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设置在所述垫体上,所述透明护套设置在所述垫体外表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垫体包括下垫体、上垫体和布料包边,所述垫体将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包裹贴合,所述上垫体设置在所述下垫体上,所述上垫体与所述下垫体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透光孔将所述上垫体贯穿,所述布料包边用于将所述上垫体与所述下垫体之间的边缘缝隙包裹。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垫体和所述上垫体均采用海绵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布料包边采用缝纫方式分别与所述下垫体和所述上垫体连接。
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以等距行列分布在所述电路板上,等距间隔范围在1厘米到4厘米之间,所述温控器自动反馈和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的光热,同步控制整体红外光和红光光源头的输出强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连接电路板和条形电路板,所述条形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板上,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设置在所述条形电路板上,所述条形电路板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条形电路板沿所述垫体组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分布有开关按钮、模式按钮和功率按钮,所述模式按钮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光照时间,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光照一段时间后暂停光照再运行,实现长时间间歇循环光疗,所述功率按钮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光照强度。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上,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变压器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设置在所述变压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红外和红光模块设在垫体组件的安装腔内,从而使近红外和红光灯隔着垫体组件上表面对使用者进行近红外光治疗,进而有利于灯光热效能在垫体组件表面均匀散发。通过在垫体组件上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从而能对垫体组件表面进行直接检测和控制,温控程序能自动检测温度,达到所设置最高温度之后即断电保护,进而把握住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安全使用温度,保障使用者感受光疗温度不会过高,避免成使用者皮下灼伤或引起躯体遮盖物的燃烧从而引起火灾等情况发生。通过近红外和红光灯与设在垫体组件的透光孔一一对应,从而在保证红外光输出情况下,将其热效应分摊到在垫体组件表面上,通过将多个近红外和红光灯以阵列方式均匀设置在电路板上,从而让垫体组件整体表面受到的近红外和红光灯加热情况相同,通过用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光发光二极管集合成近红外和红光灯,从而让近红外和红光灯有红光和近红外光两种发光模式,能同时利用红光和近红外光疗效果,在同一位置的两种发光模式能充分利用透光孔空间布局,由于红光和近红光热效应不同,通过将两种光输出位置设置在同一处,能使两种光叠加产生光热强度均匀,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热情况发生,从而达到为失能人长期卧床预防和辅助治疗压疮提供一款实用化产品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一个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电源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红外和红光模块和温控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控制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垫体组件;11、垫体;111、下垫体;112、上垫体;113、布料包边;12、透明护套;101、安装腔;102、透光孔;
2、红外和红光模块;21、电路板;211连接电路板;212、条形电路板;22、近红外和红光灯;
3、温控器;
4、电源模块;41、变压器;42、电源插头;
5、控制模块;51、开关按钮;52、模式按钮;53、功率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包括:垫体组件1,垫体组件1内设有安装腔101,垫体组件1开设有透光孔102,透光孔102一端与安装腔101连通,透光孔102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红外和红光模块2,红外和红光模块2包括电路板21和近红外和红光灯22,电路板21设置在安装腔101内,近红外和红光灯22包括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光发光二极管,近红外和红光灯22设置在电路板21上且与透光孔102一一对应,近红外和红光灯22数量为多个,多个近红外和红光灯22以阵列方式均匀设置;温控器3,温控器3用于检测垫体组件1表面温度,温控器3检测到垫体组件1表面温度升高到预设温度以上时,控制器进行断电保护。
本申请公开了了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通过将红外和红光模块2设在垫体组件1的安装腔101内,从而使近红外和红光灯22隔着垫体组件1上表面对使用者进行近红外光治疗,进而有利于灯光热效能在垫体组件1表面均匀散发。通过在垫体组件1上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23,从而能对垫体组件1表面进行直接检测和控制,温控程序能自动检测温度,达到所设置最高温度之后即断电保护,进而把握住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的安全使用温度,保障使用者感受光疗温度不会过高,避免成使用者皮下灼伤或引起躯体遮盖物的燃烧从而引起火灾等情况发生。
通过近红外和红光灯22与设在垫体组件1的透光孔102一一对应,从而在保证红外光输出情况下,将其热效应分摊到在垫体组件1表面上,通过将多个近红外和红光灯22以阵列方式均匀设置在电路板21上,从而让垫体组件1整体表面受到的近红外和红光灯22加热情况相同,通过用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光发光二极管集合形成近红外和红光灯22,从而让近红外和红光灯22有红光和近红外光两种发光模式,在同一位置的两种发光模式能充分利用透光孔102空间布局,由于红光和近红光热效应不同,通过将两种光输出位置设置在同一处,能使两种光叠加产生光热强度均匀,其在床垫上产生光热效应也均匀。
若采用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光发光二极管分开设置方式,由于两种光热效应不同,会使得整体光源热量输出不均匀,导致床垫温度不均匀。若采用一个能发出近红外光和红光的发光二极管作为近红外和红光灯22,则不能针对使用者需求使用所需光疗效果,由于红光和近红外光的光疗效果不一样,只能同时发近红外光和红光的发光二极管不能满足单种光的光疗需求。用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光发光二极管集合成近红外和红光灯22,则能只发出特定的单种光也可以两种光同时发出,满足使用者不同的光疗需求。
在一种情况下,将温控器3预设温度设为37℃,当床垫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到37℃时,温控器3进行断电保护,控制模块5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实现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自动关机。通过让床垫表面温度高于人体正常温度时进行断电保护,从而使垫体组件1温度保持在人体温度下,进而让使用者在光疗过程中不会感觉到热,提高用户体验。在另一种情况下,将温控器3预设温度设为33℃或其他较低温度,能满足发热患者在光疗时的低温散热需求。上述温控器3为常规结构,不涉及结构上的改进,是常规应用的适应性调整。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垫体组件1包括垫体11和透明护套12,安装腔101设在垫体11上,透光孔102开设在垫体11上,红外和红光模块2设置在垫体11上,透明护套12设置在垫体11外表面上。通过在垫体11外表面上设置透明护套12,从而在不影响光疗效果同时保护垫体11,透明护套12能防湿、防脏和防刮。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透明护套12通过卡扣扣紧,从而将垫体11表面包裹贴合。透明护套12通过卡扣方式扣紧,能便于透明护套12装卸和更换,透明护套12将垫体11表面包裹贴合,能避免垫体11在透明护套12内滑动。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垫体11包括下垫体111、上垫体112和布料包边113,垫体11将红外和红光模块2包裹贴合,上垫体112设置在下垫体111上,上垫体112与下垫体111围合形成安装腔101,透光孔102将上垫体112贯穿,布料包边113用于将上垫体112与下垫体111之间的边缘缝隙包裹。通过将垫体11分成上垫体112与下垫体111两部分,从而便于红外和红光模块2安设在安装腔101内。通过让布料包边113的一端与下垫体111的边缘连接,布料包边113的另一端与上垫体112的边缘连接,从而将上垫体112与下垫体111之间的全部边缘缝隙包裹。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22以等距行列分布在所述电路板21上,等距间隔范围在1厘米到4厘米之间,所述温控器3自动反馈和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22的光热,同步控制整体红外光和红光光源头的输出强度。通过将多个近红外和红光灯22以相等距离行列分布在电路板(21)上,从而使床垫整体受热均匀,通过温控器(3)检测并反馈近红外光和红光光的热效应,从而同步控制红外光和红光光源头的输出强度,避免两种光产生光热不均匀导致床垫热量分布不均匀。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下垫体111和上垫体112均采用海绵材料制成。海绵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保温性能,通过海绵材料制成的下垫体111和上垫体112,从而让躺在床垫上的使用者有种柔软且温暖的体验。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布料包边113采用缝纫方式分别与下垫体111和上垫体112连接。缝纫方式的连接方式,具有简单便捷且牢固可靠优点。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透明护套12采用聚氯乙烯软胶透明阻燃防水材料制成。采用聚氯乙烯软胶透明阻燃防水材料制成透明护套12,具有成本低、透光好、阻燃和防水的优点。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电路板21通过胶水粘贴方式设置在下垫体111上。通过胶水粘贴方式将电路板21设置在下垫体111上,具有成本低和高效便捷的优点。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电路板21包括连接电路板211和条形电路板212,条形电路板212设置在连接电路板211上,近红外和红光灯22设置在条形电路板212上,条形电路板212数量为多个,多个条形电路板212沿垫体组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将多个条形电路板212沿垫体组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电路板211上,从而使电路板21广泛分布在垫体组件1内情况下且占用面积小,沿垫体组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方式有利于床垫折叠收纳。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电路板21为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具有可以自由弯曲和折叠优点,满足垫体组件1卷包和折叠收纳使用需求,柔性电路板也具有配线空间限制较少和灵活度高优点,便于近红外和红光灯22设置在电路板21上。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5,控制模块5上分布有开关按钮51、模式按钮52和功率按钮53,模式按钮52控制近红外和红光灯22光照时间,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22光照一段时间后暂停光照再运行,实现长时间间歇循环光疗,功率按钮53控制近红外和红光灯22光照强度。通过开关按钮51控制启动和关闭近红外和红光灯22,模式按钮52调节近红外和红光灯22的红外光和红光两种发光模式,能让近红外和红光灯22单独发射一种光和同时发射两种光,从而可以让使用者选择不同的光疗效果,功率按钮53调节红外灯22功率大小。使用时,把日常的床单盖在红外治疗垫上,用长按开关按钮51启动,通过调节模式按钮52和功率按钮53来设定所需功能,从而提供适合的治疗功效。程序自动运行30分钟后暂停30分钟再运行,周而复始。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组件4,电源模块4通过可拆卸方式与红外和红光模块2相连接。可通过采用直流线公头与直流线母头匹配相连方式,从而将电源模块4与红外和红光模块2电连接。也可通过采用品字插头与品字插口匹配相连方式,从而将电源模块4与红外和红光模块2电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电源模块4包括变压器41和电源插头42,电源插头42设置在变压器41上。通过在电源模块设置变压器41,从而将电压变换至功能件所需的电压,同时也能稳定红外灯22使用的电压,保障红外灯22输出热量的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垫体组件,所述垫体组件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垫体组件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一端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透光孔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红外和红光模块,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和近红外和红光灯,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包括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光发光二极管,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透光孔一一对应,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以阵列方式均匀设置;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检测所述垫体组件表面温度,所述温控器检测到所述垫体组件表面温度升高到预设温度以上时,控制器进行断电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组件包括垫体和透明护套,所述安装腔设在所述垫体上,所述透光孔开设在所述垫体上,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设置在所述垫体上,所述透明护套设置在所述垫体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包括下垫体、上垫体和布料包边,所述垫体将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包裹贴合,所述上垫体设置在所述下垫体上,所述上垫体与所述下垫体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透光孔将所述上垫体贯穿,所述布料包边用于将所述上垫体与所述下垫体之间的边缘缝隙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垫体和所述上垫体均采用海绵材料制成;
和/或所述布料包边采用缝纫方式分别与所述下垫体和所述上垫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以等距行列分布在所述电路板上,等距间隔范围在1厘米到4厘米之间,所述温控器自动反馈和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的光热,同步控制整体红外光和红光光源头的输出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连接电路板和条形电路板,所述条形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板上,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设置在所述条形电路板上,所述条形电路板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条形电路板沿所述垫体组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分布有开关按钮、模式按钮和功率按钮,所述模式按钮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光照时间,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光照一段时间后暂停光照再运行,实现长时间间歇循环光疗,所述功率按钮控制所述近红外和红光灯光照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红外和红光模块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变压器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设置在所述变压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23176761.6U CN221998659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23176761.6U CN221998659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221998659U true CN221998659U (zh) | 2024-11-15 |
Family
ID=9340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323176761.6U Active CN221998659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221998659U (zh) |
-
2023
- 2023-11-23 CN CN202323176761.6U patent/CN2219986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RU2478406C2 (ru) | Покрытие тела, очки и/или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частичное покрытие головы, способ облучения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части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тела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покрытия тела | |
| WO2017147622A2 (en) | Led therapy bed | |
| US8246666B2 (en) | Phototherapy garment | |
| US11020610B2 (en) | Positioning device for use in therapeutic treatment | |
| CN105209113A (zh) | 光疗法绷带系统 | |
| US20120035690A1 (en) | Worn heat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 |
| US20120035689A1 (en) | Heat and light-emitting pad | |
| US20120030873A1 (en) | Integrate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back pain during rest | |
| CN221998659U (zh) | 一种led近红外和红光治疗床垫 | |
| US20110232577A1 (en) | Animal treatment pad utilizing narrow spectrum light | |
| US8375485B2 (en)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back pain during rest | |
| KR101066259B1 (ko) | 천연 한지층을 구비한 침대 | |
| KR102039781B1 (ko) | 피부 온열 찜질기 | |
| EP3419720B1 (en) | Led therapy bed | |
| WO2023112032A1 (en) | Disposable phototherapy wrap | |
| KR101833880B1 (ko) | 적외선 조사장치 | |
| CN2875490Y (zh) | 辐射治疗仪 | |
| KR200489214Y1 (ko) | 적외선 led 온열매트 | |
| KR20070037576A (ko) | 가열 치료 장치 | |
| CN222928518U (zh) | 一种电热褥垫 | |
| KR102590417B1 (ko) | 원적외선을 발산시키는 온열기 | |
| CN210904689U (zh) | 一种理疗床 | |
| KR102834918B1 (ko) | 온열 엘이디 좌광기 | |
| CN213884763U (zh) | 一种热敷及光疗一体化装置 | |
| KR102774540B1 (ko) | 원적외선과 근적외선 방출이 가능한 기능성 침대매트리스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