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786073U -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786073U CN222786073U CN202420549043.4U CN202420549043U CN222786073U CN 222786073 U CN222786073 U CN 222786073U CN 202420549043 U CN202420549043 U CN 202420549043U CN 222786073 U CN222786073 U CN 2227860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dio output
- output
- signal
- audio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编解码器,用于产生目标音频信号;第一控制开关,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向接入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处理成定向声信号输出;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和/或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之间的连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的输出路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如看视频、听音乐、开线上会议等。目前电子设备在开放环境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不影响他人或者保证电子设备输出内容的私密性,用户通常选择带耳机来接收电子设备中输出的音频,但是,长时间佩戴耳机,通过耳机接收电子设备中输出的音频,会损坏用户耳膜,且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案如下:
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编解码器,用于产生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控制开关,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
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向接入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处理成定向声信号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和/或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之间的连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的输出路径。
可选的,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一物理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发操作下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
且/或,
显示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操控界面的第一虚拟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控操作下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还包括第三输出端,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三音频输出模组;
所述第三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定向声信号或全向声信号。
可选的,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编解码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电连接,所述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通过所述第二信号通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编解码器信号连接的第二物理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发操作下使得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导通;
且/或,
显示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操控界面的第二虚拟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控操作下使得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导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多条信号输出支路以及与所述多条信号输出支路电连接的发声元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条信号输出支路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所述发声元件输出的定向声的声音输出方向。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编解码器,用于产生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控制开关,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
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向接入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处理成定向声信号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和/或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之间的连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的输出路径。
可选的,还包括:
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在被目标应用调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仅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
可选的,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
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目前电子设备在开放环境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不影响他人或者保证电子设备输出内容的私密性,用户通常选择带耳机来接收电子设备中输出的音频信号,但是,长时间佩戴耳机,通过耳机接收电子设备中输出的音频信号,会损坏用户耳膜,且用户体验不好。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如图1所示,该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编解码器10,用于产生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控制开关20,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20通过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10连接;
音频输出接口30,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向接入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可选的,所述目标音频输出设备可以为耳机,也可以为音箱或其他音频输出设备,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第一音频输出模组40,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处理成定向声信号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和/或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之间的连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的输出路径。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连通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经所述音频输出接口,通过接入所述音频输出接口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接通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经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应用于向单一用户定向输出音频信号的场景时,如果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接入耳机,则用户通过耳机接收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输出的音频信号,如果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不接入耳机,则用户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接收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输出的音频信号。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在应用于不影响他人或者保证音频输出内容的私密性的场景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连通,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向用户输出定向声信号,以在用户不佩戴耳机的前提下,使得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可以仅向用户所在位置方向传输,提高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时的私密性,且不会影响他人,从而避免了长时间佩戴耳机对用户耳膜造成的损害,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40包括:控制器41、与所述控制器41相连的多条信号输出支路42以及与所述多条信号输出支路42电连接的发声元件43,所述控制器41用于控制所述多条信号输出支路42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所述发声元件43输出的定向声的声音输出方向,从而使得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可以基于用户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的定向声的音频输出方向。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元件为聚音屏,所述聚音屏是一种屏幕定向发声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将显示和音频技术融合,通过使用屏幕本身作为发声单元来实现定向发声,具体的,聚音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种全透明的材料,结合专有的算法和控制芯片,驱动屏幕上层材料进行微米级的振动,从而发出高指向性、低失真的声音。这种设计使得声音可以在特定的方向和角度被听到,从而实现了声音的防窥效果。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音屏可以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不同组成部分对应不同的信号输出支路,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多条信号输出支路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聚音屏中不同组成部分的振动状态,从而调节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的定向声的传输方向。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升压器Boost,数模转换器ADC、模数转换器DAC、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以及微处理器MCU,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应用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可以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仅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连通,使得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仅通过接入所述音频输出接口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也可以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仅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连通,使得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仅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接入音箱等用于向开放环境输出音频信号的音频输出设备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还可以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同时连通,在这种场景下,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中的高频信号可以通过接入所述音频输出接口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以形成多通道立体声,提高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输出的音频信号的立体声效果。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中的高频信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可以通过接入所述音频输出接口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以形成多通道立体声,提高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输出的音频信号的立体声效果,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一物理控件,所述第一物理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发操作下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以通过所述第一物理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目标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路径。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显示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操控界面的第一虚拟控件,所述第一虚拟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控操作下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以通过所述第一虚拟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目标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路径。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一物理控件以及显示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操控界面的第一虚拟控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可以通过第一物理控件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以通过所述第一物理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目标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路径,也可以通过第一虚拟控件,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以通过所述第一虚拟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目标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路径。
具体的,如果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用户需要开会,又不想带耳机时,或者在佩戴耳机进行线上开会的过程中,用户想摘掉耳机开会,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物理控件或所述第一虚拟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导通,从而使得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向该用户定向输出,使得该用户可以接收到该音频信号,且该用户所在环境中的其他人接收不到该音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控件可以直接通过操控界面的触控触发,也可以通过外接的鼠标或键盘等设备触发,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通过用户触发第一物理控件或第一虚拟控件为例实现的,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还可以音频输出装置自动控制,比如在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被目标应用(如会议软件)调用时,检测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是否接入耳机,如果音频输出接口接入耳机,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导通,通过耳机向用户传输音频信号,如果音频输出接口未接入耳机,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导通,通过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向用户传输音频信号。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二音频输出模组,所述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编解码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电连接,所述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通过所述第二信号通路电连接。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可以与所述编解码器10的不同输出端电连接,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可以通过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编解码器10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可以通过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编解码器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时,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60,所述第二控制开关60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60的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10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开关60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信号通路相连,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信号通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用户可以通过第二控制开关控制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输出的音频信号是仅被单一用户接收到,还是可以被除该单一用户外的其他人也接收到,比如当音频输出装置的用户在使用该音频输出装置的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听音乐,当听到某首比较喜欢的歌曲时,可以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使得编解码器切换至与第二信号通路相连,将该音乐共享给旁边的朋友,使得旁边的朋友也可以听到。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二物理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发操作下使得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导通,从而通过所述第二物理控件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输出。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显示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操控界面的第二虚拟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控操作下使得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导通,以使得所述音频输出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虚拟控件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输出。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二物理控件,以及显示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操控界面的第二虚拟控件,以使得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物理控件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输出,也可以通过第二虚拟控件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可以仅通过第一信号通路输出,也可以仅通过第二信号通路输出,还可以同时通过第一信号通路输出和第二信号通路输出。如果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同时通过第一信号通路输出和第二信号通路输出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可以通过与第一信号通路相连的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中的高频信号可以通过与第二信号通路相连的第二音频输出模组输出,以使得所述音频输出模组可以输出多通道立体声,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通过第二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中的高频信号通过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还包括第三输出端,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第三音频输出模组,所述第三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定向声信号或全向声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音频输出模组可以仅具有将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定向声信号的能力,也可以仅具有将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信号的能力,还可以同时具有将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定向声信号和全向声信号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第三音频输出模组可以将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定向声信号,也可以将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信号,所述第三音频输出模组可以在应用于不同的场景时,根据用户需求输出定向声信号或全向声信号,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第三音频输出模组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和第三音频输出模组可以同时工作,以输出多通道立体声,也可以不同时工作,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第一音频输出模组用于开放环境中单人参与电话会议或观看视频,第二音频输出模组用于多人参与的电话会议或观看视频,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在应用于不影响他人或者保证音频输出内容的私密性的场景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连通,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向用户输出定向声信号,以在用户不佩戴耳机的前提下,使得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可以仅向用户所在位置方向传输,提高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时的私密性,且不会影响他人,从而避免了长时间佩戴耳机对用户耳膜造成的损害,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音频输出装置的设备,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编解码器,用于产生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控制开关,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
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向接入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处理成定向声信号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和/或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之间的连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的输出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应用于不影响他人或者保证音频输出内容的私密性的场景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连通,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向用户输出定向声信号,以在用户不佩戴耳机的前提下,使得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可以仅向用户所在位置方向传输,提高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时的私密性,且不会影响他人,从而避免了长时间佩戴耳机对用户耳膜造成的损害,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三物理控件,所述第三物理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发操作下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以通过所述第三物理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目标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路径。与所述第一物理控件不同的是,所述第一物理控件设置在音频输出装置上,属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组成部分,所述第三物理控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属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组成部分。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操控界面的第三虚拟控件,所述第三虚拟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控操作下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以通过所述第三虚拟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目标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路径。与所述第一虚拟控件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虚拟控件设置在音频输出装置上,属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组成部分,所述第三虚拟控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属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组成部分。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三物理控件以及显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操控界面的第三虚拟控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三物理控件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以通过所述第三物理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目标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路径,也可以通过第三虚拟控件,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以通过所述第三虚拟控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目标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虚拟控件可以直接通过操控界面的触控触发,也可以通过外接的鼠标或键盘等设备触发,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二音频输出模组,所述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编解码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电连接,所述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通过所述第二信号通路电连接。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可以与所述编解码器的不同输出端电连接,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可以通过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编解码器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可以通过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编解码器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时,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信号通路相连,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信号通路相连。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四物理控件,和/或,显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操控界面的第四虚拟控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所述第四物理控件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输出,和/或,也可以通过第四虚拟控件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或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控制通过用户触发为例实现的,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或第三控制开关的控制还可以电子设备自动控制。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在被目标应用调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仅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比如在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被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目标应用(如会议软件)调用时,所述处理组件检测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是否接入耳机,如果音频输出接口接入耳机,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导通,通过耳机向用户传输音频信号,如果音频输出接口未接入耳机,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导通,通过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向用户传输音频信号。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应用于不影响他人或者保证音频输出内容的私密性的场景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连通,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向用户输出定向声信号,以在用户不佩戴耳机的前提下,使得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可以仅向用户所在位置方向传输,提高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时的私密性,且不会影响他人,从而避免了长时间佩戴耳机对用户耳膜造成的损害,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或递进和并列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贯穿说明书实施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标识同样的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解码器,用于产生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控制开关,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
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向接入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处理成定向声信号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和/或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之间的连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的输出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信号连接的第一物理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发操作下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
且/或,
显示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操控界面的第一虚拟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控操作下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还包括第三输出端,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三音频输出模组;
所述第三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定向声信号或全向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编解码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通路电连接,所述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通过所述第二信号通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编解码器信号连接的第二物理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发操作下使得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导通;
且/或,
显示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操控界面的第二虚拟控件,能够在不同的触控操作下使得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多条信号输出支路以及与所述多条信号输出支路电连接的发声元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条信号输出支路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所述发声元件输出的定向声的声音输出方向。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编解码器,用于产生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控制开关,具有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
音频输出接口,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向接入的目标音频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目标音频信号;
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两个输出端中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处理成定向声信号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所述编解码器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和/或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之间的连通状态,以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的输出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在被目标应用调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音频信号仅通过所述第一音频输出模组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
第二音频输出模组,与所述编解码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音频信号输出为全向声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420549043.4U CN222786073U (zh) | 2024-03-20 | 2024-03-20 |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420549043.4U CN222786073U (zh) | 2024-03-20 | 2024-03-20 |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222786073U true CN222786073U (zh) | 2025-04-22 |
Family
ID=95382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420549043.4U Active CN222786073U (zh) | 2024-03-20 | 2024-03-20 |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222786073U (zh) |
-
2024
- 2024-03-20 CN CN202420549043.4U patent/CN2227860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EP3629145B1 (en) | Method for processing 3d audio effect and related products | |
| CN107071648B (zh) | 声音播放调节系统、装置及方法 | |
| CN108966067B (zh) | 播放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 CN109918039B (zh) |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 |
| CN106170170B (zh) | 氛围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 CN106303789A (zh) | 一种录音方法、耳机及移动终端 | |
| CN107105367A (zh) |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终端 | |
| CN105100330B (zh) | 一种设备声响效果优化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 US20220286538A1 (en) | Earphon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 CN106878915A (zh) | 播放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和移动终端 | |
| CN106303841B (zh) | 一种音频播放方式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 WO2025118959A1 (zh) | 一种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 CN113115175B (zh) | 3d音效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 WO2023051547A1 (zh) | 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 CN222786073U (zh) |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 CN106886388B (zh) | 一种播放音频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 |
| CN211047195U (zh) | 一种音效切换电路、设备及系统 | |
| CN108924705A (zh) | 3d音效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 CN206413138U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 |
| KR100874470B1 (ko) | 아날로그 시그널 프로세서를 이용한 가변 지향성마이크로폰 | |
| CN106535023A (zh) | 颈戴式耳机及其操控方式 | |
| CN203340143U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 CN111930339B (zh)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 CN110401900B (zh) | 耳机连接器 | |
| CN108391208A (zh) | 信号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