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2706B - 繩索固定具 - Google Patents
繩索固定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2706B TWI462706B TW100132026A TW100132026A TWI462706B TW I462706 B TWI462706 B TW I462706B TW 100132026 A TW100132026 A TW 100132026A TW 100132026 A TW100132026 A TW 100132026A TW I462706 B TWI462706 B TW I46270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emale
- rope
- hole
- male member
- hol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 Buckl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適用於調整例如配置於衣服或袋體等之開口邊緣周圍等之繩索的拉出量及繫緊程度的繩索固定具。
第6圖係顯示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繩索固定具。在此繩索固定具中,構造特徵係具備:具有繩索用通孔15之母型構件1、具有繩索用通孔24且能滑動自如地插入母型構件1的公型構件2、及介設於兩構件1、2之間的彈推構件3,繩索W係在使母型/公型構件抵抗彈推力而相對地接近之狀態下插通至各通孔15、24,且母型/公型構件係藉由彈推力朝相對地離開的方向移動,而成為防止繩索脫落狀態。另外,在此構造中,母型構件1具有供帶子W’插通之貫通孔(插通孔)16。
以上之繩索固定具,係在使帶子W’插通至貫通孔16之狀態下,將帶子W’之兩端部縫製於衣服等使用對象物而安裝,並且可調整配置於使用對象物M之繩索W的拉出量及繫緊程度。
日本專利第3973604號公報
上述之繩索固定具因係構件數量較少,且透過各通孔卡止在配置於衣服或袋體等使用對象物的繩索,而能簡單地調整繩索之拉出量等,故簡易且使用便利性佳,惟根據下述各點,仍有不足。
(一)在第6圖(a)等之使用狀態中,增加繩索W之拉出量而加強拉出程度之情況,操作者係以一方之手(指)操作,使母型構件1與公型構件2抵抗彈推力而相對地接近,或藉由將公型構件2朝向母型構件1進行按壓操作而解除對繩索W的防止脫落狀態,一面維持該狀態,一面以另一方的手(指)拉出繩索W的拉出端側而進行調整。之後,當手從母型構件或母型/公型構件離開時,母型/公型構件1、2係藉由彈推力朝相對地離開的方向移動而成為防止繩索脫落狀態。因此,在習知之構造中,在調整操作方面需要與彈推力之大小成正比之力量,另外,例如一方之手拿著物品或進行其他作業等時,進行繩索之拉出調整變得困難而不便,成為用途受限之主因。
(二)雖然繩索固定具係在透過帶子W’安裝於使用對象物M之狀態下使用,但因由帶子W’所束縛之部位係為繩索固定具下端側(換言之,通過設置於母型構件2端部之貫通孔16)故不穩定,例如受到震動時搖晃程度容易變大。如上所述之缺失,亦會有繩索固定具因用途而變大之情形,該種情況時容易造成問題,而成為品質低落之主因。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解決如上所述之問題,特別是能減輕繩索之拉出量調整時的力量,且能對使用對象物維持在穩定的安裝狀態,藉此有助於提升可靠度與擴大用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繩索固定具係具備:具有繩索用通孔之母型構件、及具有繩索用通孔而能滑動自如地插入前述母型構件的公型構件,繩索係在使前述母型/公型構件抵抗彈推力而相對地接近之狀態下插通於前述各通孔,且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係藉由彈推力而朝相對地離開的方向移動,並成為防止繩索脫落狀態,其中,前述母型構件及前述公型構件係分別具有與前述通孔共同設置且供帶子通過之貫通孔,當將前述帶子依序插通於母型/公型構件之前述各貫通孔而拉出其兩端側時(此係第3圖之使用例),或者,在將前述帶子依序插通於母型/公型構件之前述各貫通孔而壓住其兩端側的狀態下,拉出已通過前述各通孔之前述繩索之拉出部時(此係第2圖之使用例),前述母型/公型構件會抵抗彈推力而接近並解除防止繩索脫落狀態。
在以上之本發明中,『繩索』係包含繩(rope)、線(cord)、帶子(belt)、以及類似該等者。『帶子』係形狀與繩索實質上相同,包含帶子以外之繩、線以及類似該等者。『通孔』及『貫通孔』係為方便區別,但就功能性而言在插通物品這一點係為相同,通孔係為供拉出繩索插通之孔,貫通孔係為供帶子插通的孔。
以上之本發明係以如下之方式具體化較為理想。
(1)前述通孔係為由連結前述貫通孔彼此間之線上偏移而設置之構成(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
(2)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係藉由介設於兩者之間的彈推構件或設於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之一方的彈簧部朝向離開的方向彈推,並且前述貫通孔係設置於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中之與前述彈推構件或前述彈簧部之彈推方向大致同一線上(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
(3)前述貫通孔係為設置於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不相互重疊之外側端部的構成(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4)前述帶子係為通過前述各貫通孔而重疊之兩端部被縫製固定於衣服等使用對象物之構成(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係為母型構件及公型構件分別具有與通孔共同設置且供帶子通過之貫通孔,如第3圖所示將帶子依序插通於母型/公型構件之各貫通孔而拉出其兩端側,或者如第2圖所示在將帶子依序插通於母型/公型構件之各貫通孔而壓住其兩端側之狀態下,拉出已通過各通孔的繩索之拉出部時,因母型/公型構件抵抗彈推力而接近並解除防止繩索脫落狀態,故亦能用較小之力量進行繩索的拉出量調整,且亦能單手操作,藉此能提昇使用便利性。另外,在透過帶子對使用對象物安裝之情況下,用於繩索固定具之整體、亦即母型構件及公型構件係以共同之帶子束縛住,故在安裝狀態之穩定性佳,即使受到大震動亦難以搖晃,而能消除品質低落之主因。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因各通孔係從連結貫通孔彼此間之線上偏離而設置,故在繩索之拉出量調整操作方面,沒有繩索與插通於各貫通孔之帶子干擾而損及操作性之虞,藉此而能維持使用便利性。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因各貫通孔係設置於母型/公型構件中之與彈推構件或彈簧部之彈推方向大致同一線上,故容易縮短繩索固定具之整體尺寸,藉此而能擴大設計自由度。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因各貫通孔係位於母型/公型構件不互相重疊側之端部,故由第2圖所推察,往繩索之箭號方向的拉出力量係作為往母型/公型構件相互接近之方向的應力而有效率地傳遞,藉此能提升繩索之拉出量調整的操作性。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因係將帶子通過各貫通孔而重疊之兩端部縫製固定於使用對象物,故藉由與習知相同之縫製作業,而能確實提升上述繩索之拉出量調整之操作性。
以下,一面參考圖式,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在此說明中,以構造、作用及第5圖之變形例的順序詳細說明。
(構造)形態之繩索固定具4,係由相互嵌合之母型構件1及公型構件2,以及介設於母型/公型構件1、2之間之彈推構件3所構成。母型構件1及公型構件2皆係由樹脂成型品所形成,惟亦可為其他材質。大小係為任意,並因應使用對象物而設定。再者,於第3圖及第4圖中,繩索固定具4(母型構件1及公型構件2),其正面與背面、及右側面與左側面分別呈對稱形狀。
其中,母型構件1係如第1圖及第5圖所示,整體形成矩形扁平狀,內部10成為由內側端部1a朝向外側另一端部1b之凹狀的空洞。內部10係成為可供公型構件2插入之大小的形狀,且一對弧形之定位片部11突出設置於底面中央部。定位片部11係將屬於彈推構件3的線圈彈簧的一端定位於內側。
在母型構件1中,一對繩索用通孔12係沿著厚度方向貫通形成於內側之端部1a側,供帶子6通過之貫通孔13係沿著厚度方向貫通形成於外側之端部1b側。一對之通孔12係為大致圓形,且隔著中心線呈左右對稱。貫通孔13係為大致矩形或長圓形,並設於中心線上。
公型構件2係由整體較母型構件1小一圈之矩形扁平狀所形成,能由內側之端部2a滑動自如地插入於母型構件之內部10。在公型構件2中,一對之繩索用通孔22係沿著厚度方向貫通形成於端部2a側,供帶子6通過之貫通孔23係沿著厚度方向貫通形成於相反之外側端部2b側。一對之通孔22係為與母型構件側之通孔12大致同形狀之圓形,且隔著中心線左右對稱。貫通孔23係為與母型構件側之貫通孔13大致同形狀之大致矩形或長圓形,並設於中心線上。
公型構件2係設有:位於中心線上,且由端部2a側朝向端部2b缺口之凹部20;及突出於凹部20之內底面之軸狀的突起21。凹部20係透過突起21將屬於彈推構件3之線圈彈簧的另一端予以定位。於公型構件2之表面與背面,爪部24突出設置於端部2a側,而位於各通孔22之孔緣部。
各爪部24係如由第5圖(c)所推察,當公型構件2插入於母型構件之內部10時,伴隨著彈性變形而嵌合於母型構件所對應之通孔12內。藉此,公型構件2係在滑動自如地組裝於母型構件1之狀態下,藉由各爪部24抵接於對應之通孔12的孔緣,而不會從母型構件1脫落。另外,於組裝操作時,將公型構件2插入於母型構件之內部10之際,屬於彈推構件3之線圈彈簧係將一端定位於母型構件側之定位片部11,而將另一端定位於公型構件側之突起21。
(作用)完成之繩索固定具4係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母型構件1與公型構件2係藉由彈推構件3之彈推力而相對向地離開。於繩索固定具4中,帶子6係利用各貫通孔13、23而安裝成為迴路(loop)形狀。亦即,帶子6係如第2圖所示,其一端部6a係由母型構件1之背面朝向正面通過貫通孔13之後,再由公型構件2之正面朝向背面通過貫通孔23。或者,帶子6係如第3圖所示,其一端部6a係由母型構件1之正面朝向背面通過貫通孔13之後,再由公型構件2之背面朝向正面通過貫通孔23。而後,繩索固定具4係當將帶子之兩端部6a在繩索固定具4的背面側拉出疊合時,成為第1圖(b)的帶狀安裝狀態。
然而,以市售之態樣而言,繩索固定具4係有在已安裝帶子6之狀態下所提供之態樣、將與安裝前之帶子6成套提供之態樣、及以沒有帶子之狀態提供且購買者自行準備帶子6進行安裝之態樣的任一種。貫通孔13、23及帶子6的形狀雖係為任意,惟通常係因應使用繩索固定具4之使用對象物7而設計。繩索固定具4係如第2圖所示,因應需要而透過帶子6安裝於使用對象物7。其安裝方法雖無技術性上之限制,但若為衣服或袋體等使用對象物7時,則如第2圖(b)所示意顯示,藉由縫製而固定之方法,由外觀或柔軟性等之觀點來看較為理想。再者,第2圖(b)之符號8係顯示縫製部。
在透過帶子6安裝於使用對象物7的繩索固定具4中,配置於使用對象物7的繩索5或繩索5A係如第2圖(a)或第3圖(a)所示,以能調整其拉出部5a及繫緊程度的方式組裝。亦即,於插入繩索5或5a之情況下,將母型構件1與公型構件2抵抗彈推構件3之彈推力而相對地接近,或抵抗彈推構件3之彈推力將母型、公型構件1、2之一方朝向另一方側按壓,藉以將兩者之通孔12與通孔22重疊。在該狀態下,第2圖之情況係為將繩索5由繩索固定具4之背面朝向正面插通至一方側之通孔12、22之後,再由正面朝向背面插通至另一方側之通孔12、22。第3圖之情況係為將作為繩索5A之拉出部5a的兩端由繩索固定具4之背面朝向正面同時插通至兩側之通孔12、22。插通之後,放開對母型/公型構件1、2之按壓力,或者放開另一方構件對於母型/公型構件1、2中之一方構件之按壓力。如此,母型/公型構件1、2藉由彈推構件3之彈推力而朝相對地離開的方向移動,使通孔12、22彼此偏移,藉此使繩索5及繩索5A之繩索對應部被挾持於兩孔內而成為防止繩索脫落狀態。
接著,以上之繩索固定具4的情況,係以如下之要領調整繩索5之拉出量及繫緊程度。亦即,若為第2圖之使用例時,操作者係以單手將已通過各通孔12、22之繩索5的拉出部5a往第2圖(a)之箭號方向拉出,如第2圖(b)所示,因繩索固定具4藉由前述之帶子6固定於使用對象物7之固定位置,故繩索5之拉出部5a之拉出力量會透過帶子6而成為母型/公型構件1、2往第2圖(b)之箭號方向之應力,亦即成為往兩構件1、2互相接近之方向之應力,母型/公型構件1、2抵抗彈推構件3之彈推力而接近之結果,增加各通孔12、22重疊之部分,而解除防止繩索脫落狀態。
因此,在此構造中,在將帶子的兩端部6a安裝於衣服等之使用對象物7的使用狀態中,能藉由單手操作進行繩索5之拉出量調整,藉此可較習知構造更提升使用便利性。此外,在透過帶子8安裝於使用對象物7之狀態中,繩索固定具4之整體、亦即母型構件1及公型構件2係由共通之帶子6所束縛,故安裝狀態之新穎性與穩定性佳,即使受到大的震動亦難以搖晃,而能較習知構造更加消除品質低落之主因。
相對於此,若為第3圖之使用例時,當操作者以單手將帶子6之兩端部6a朝向箭號方向拉出時,如第3圖(b)所示構成繩索固定具4的母型/公型構件1、2抵抗彈推構件3之彈推力而接近之結果,增加各通孔12、22重疊的部分,而解除防止繩索脫落狀態。因此,即使在此使用例中,進行繩索5A之拉出量調整時,亦能以比習知之較小力量進行,而提升使用便利性。
此外,在以上構造中,因母型構件之通孔12與公型構件2之通孔22係從連結貫通孔13、23彼此之間之線上偏移至兩側的方式設置,故在繩索5或繩索5A之拉出量調整操作中,並沒有使繩索受到插通於各貫通孔13、23之帶子6所干擾而損及操作性或使外觀惡化之虞,藉此能維持使用便利性,且能賦予新穎性。同時,各貫通孔13、23係設置於母型/公型構件1、2中之與彈推構件3之彈推方向大致同一線上,故容易縮短繩索固定具之整體尺寸,藉此可擴大設計自由度。而且,因各貫通孔13、23係位於母型/公型構件1、2不會互相重疊之外側的端部1b、2b的附近,故在第2圖之使用態樣中,繩索之拉出部5a之往箭號方向之拉出力量係透過帶子6而作為母型/公型構件1、2往相互接近的方向之應力而有效率地傳遞,在第3圖之使用態樣中,對帶子6之拉出力量係作為母型/公型構件1、2往相互接近的方向之應力而有效率地傳遞之結果,繩索之拉出量調整之操作能以較弱之力量進行。
(變形例)第6圖之變形例係將彈簧部25一體地形成於公型構件2以取代上述彈推構件3之一例。在此說明中,對於與上述形態為同一之部位附加相同符號,並僅就所變更之構成加以說明。亦即,第6圖之公型構件2,係形成較凹部20之內底面更朝下方之大致波形的彈簧部25。因此,在此變形例中,能謀求構件數之減少且成本之降低。再者,如上所述之彈簧部亦可形成於母型構件1側。如此,本發明之繩索固定具係只要具備在申請專利範圍1特別指定之構成即可,細部係為能以此形態及變形例為參考而能進一步變更或展開者。
1...母型構件
1a、1b、2a、2b...端部
2...公型構件
3...彈推構件
4...繩索固定具
5、5A、W...繩索
5a...拉出部
6、W’...帶子
6a...端部
7、M...使用對象物
8...縫製部
10...內部
11...定位片部
12、22...通孔
13、23...貫通孔
20...凹部
21...突起
24...爪部
25...彈簧部
第1圖係為顯示有關本發明形態之繩索固定具,第1圖(a)係為繩索固定具之概略分解斜視圖,第1圖(b)係為將帶子組裝於繩索固定具之狀態的概略斜視圖。
第2圖係為顯示上述繩索固定具之動作,第2圖(a)與第2圖(b)係壓住帶子,並拉出已插通於母型/公型構件之各通孔之繩索的拉出部之狀態下的斜視圖與垂直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上述繩索固定具之其他動作,第3圖(a)與第3圖(b)係為將繩索之兩端由母型/公型構件之各通孔拉出之使用狀態,且拉出通過各貫通孔之帶子兩端的狀態下之斜視圖與垂直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上述繩索固定具之詳細,第4圖(a)係為由公型構件之前方觀察之端面圖,第4圖(b)係為前視圖,第4圖(c)係為由公型構件之後方觀察之端面圖。
第5圖係為與第4圖同樣地顯示上述繩索固定具之詳細,第5圖(a)係為第4圖之側視圖,第5圖(b)係為第4圖之A-A線的剖面圖,第5圖(c)係為第5圖(a)之B-B之線的剖面圖。
第6圖係為顯示上述形態之變形例,第6圖(a)係為與第5圖(b)對應之狀態的圖,第6圖(b)係為與第5圖(c)對應之狀態的圖。
第7圖係為顯示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繩索固定具,第7圖(a)係顯示繩索固定具之使用狀態,第7圖(b)係為繩索固定具之剖面圖。
1...母型構件
1b、2b...端部
2...公型構件
3...彈推構件
4...繩索固定具
5...繩索
5a...拉出部
6...帶子
6a...端部
7...使用對象物
8...縫製部
10...內部
12、22...通孔
13、23...貫通孔
20...凹部
21...突起
Claims (6)
- 一種繩索固定具,係具備:具有繩索用通孔之母型構件、及具有繩索用通孔而能滑動自在地插入前述母型構件之公型構件,繩索係在使前述母型/公型構件抵抗彈推力而相對地接近之狀態下插通於前述各通孔,且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係藉由彈推力朝相對地離開的方向移動,藉以成為防止繩索脫落狀態,前述母型構件及前述公型構件係分別具有與前述通孔共同設置且供帶子通過之貫通孔,當將前述帶子依序插通於母型/公型構件之前述各貫通孔而拉出其兩端側時,或者在將前述帶子依序插通於母型/公型構件之前述各貫通孔而壓住其兩端側的狀態下,拉出通過前述各通孔之前述繩索的拉出部時,前述母型/公型構件會抵抗彈推力而靠近,並解除防止繩索脫落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繩索固定具,其中,前述通孔係從連結前述貫通孔彼此之間的線上偏移而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繩索固定具,其中,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係藉由介設於兩者之間之彈推構件、或者設置於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之一方的彈簧部而朝向離開的方向彈推,並且前述貫通孔係設置於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中之與前述彈推構件或前述彈簧部之彈推方向大致同一線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繩索固定具,其中,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係藉由介設於兩者之間之彈推構件、或 者設置於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之一方的彈簧部而朝向離開的方向彈推,並且前述貫通孔係設置於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中之與前述彈推構件或前述彈簧部之彈推方向大致同一線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繩索固定具,其中,前述貫通孔係設置於前述母型/公型構件不會相互重疊之外側的端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繩索固定具,其中,前述帶子之通過前述各貫通孔而重疊之兩端部係縫製固定於衣服等使用對象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JP2010216554A JP2012070819A (ja) | 2010-09-28 | 2010-09-28 | 紐留め具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TW201212835A TW201212835A (en) | 2012-04-01 |
| TWI462706B true TWI462706B (zh) | 2014-12-01 |
Family
ID=45940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TW100132026A TWI462706B (zh) | 2010-09-28 | 2011-09-06 | 繩索固定具 |
Country Status (3)
| Country | Link |
|---|---|
| JP (1) | JP2012070819A (zh) |
| CN (1) | CN102415654B (zh) |
| TW (1) | TWI4627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3940665B (zh) * | 2014-04-22 | 2016-03-09 | 江苏法尔胜材料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 桥梁用镀锌钢丝做高频疲劳试验的夹持装置 |
| CN105709320B (zh) * | 2016-03-31 | 2017-09-12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防压疮牙垫及其使用方法 |
| JP6229910B1 (ja) * | 2016-09-23 | 2017-11-15 | 大川三基株式会社 | 電線巻取装置、電線巻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巻取電線 |
| CN106724504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浙江自由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u型枕 |
| CN106704484B (zh) * | 2016-12-15 | 2019-07-26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一种绳子锁紧装置 |
| JP6312041B2 (ja) * | 2017-03-06 | 2018-04-18 | 大川三基株式会社 | 電線巻取装置、電線巻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巻取電線 |
| CN108599687A (zh) * | 2018-04-28 | 2018-09-28 | 绵阳鑫阳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光伏板用安装架 |
| US10441035B1 (en) * | 2018-06-08 | 2019-10-15 | Duraflex Hong Kong Limited | Cord lock |
| CN111305583B (zh) * | 2020-03-20 | 2021-10-22 | 吕梁学院 |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安全防护装置 |
Cit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TWM336705U (en) * | 2008-02-15 | 2008-07-21 | Nifco Taiwan Corp | Rope fasten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6018851A (en) * | 1998-08-26 | 2000-02-01 | National Molding Corp. | Pre-loadable cord lock |
| CN1256053C (zh) * | 2002-01-03 | 2006-05-17 |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 锁定件 |
| CN200973426Y (zh) * | 2006-12-11 | 2007-11-14 | 力顿钮扣配件(深圳)有限公司 | 绳扣 |
| JP5215566B2 (ja) * | 2007-01-25 | 2013-06-19 | 利富高(香港)有限公司 | 紐留め具 |
-
2010
- 2010-09-28 JP JP2010216554A patent/JP2012070819A/ja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9-06 TW TW100132026A patent/TWI46270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9-26 CN CN201110294020.0A patent/CN10241565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TWM336705U (en) * | 2008-02-15 | 2008-07-21 | Nifco Taiwan Corp | Rope fastener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JP2012070819A (ja) | 2012-04-12 |
| CN102415654A (zh) | 2012-04-18 |
| CN102415654B (zh) | 2014-08-27 |
| TW201212835A (en) | 201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TWI462706B (zh) | 繩索固定具 | |
| US9113680B2 (en) | Buckle | |
| US8997314B2 (en) | Fastening tool for string body | |
| US7254871B2 (en) | Cord lock holder with cord lock, and structure thereof | |
| JP4305693B2 (ja) | 紐留め用バックル | |
| JP5955952B2 (ja) | コードロック | |
| JPH11113611A (ja) | 締め具 | |
| CN102946756B (zh) | 管道滑块 | |
| JP5122150B2 (ja) | 紐留め具 | |
| JP5215566B2 (ja) | 紐留め具 | |
| CN101400273B (zh) | 钩扣 | |
| JP2007044066A (ja) | 荷物用締付ベルト | |
| TWI391102B (zh) | 扣具之安裝構造 | |
| JP3163838U (ja) | 子供靴保持具 | |
| JP4473984B2 (ja) | 紐端末カバー | |
| AU2008335503A1 (en) | Hook and eye fastener | |
| JP2022044255A (ja) | ランドセルの下ベルト、ランドセル、肩ベルトの交換方法 | |
| JP2006204638A (ja) | バックル | |
| CN216123935U (zh) | 扣件 | |
| KR101316641B1 (ko) | 장신구 연결용 어셈블리 | |
| KR200387187Y1 (ko) | 혁대 | |
| KR200489365Y1 (ko) | 벨트 파우치 | |
| JPH0739518U (ja) | 紐止め金具 | |
| TWM628696U (zh) | 扣具 | |
| JP2004242926A (ja) | 挟持具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