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736341B - 伸缩包装用膜 - Google Patents

伸缩包装用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6341B
CN104736341B CN201380053760.2A CN201380053760A CN104736341B CN 104736341 B CN104736341 B CN 104736341B CN 201380053760 A CN201380053760 A CN 201380053760A CN 104736341 B CN104736341 B CN 104736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film
composition
packaging
intermedi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37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6341A (zh
Inventor
最川亮
根本友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lastics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lastics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lastics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3/07984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073512A1/ja
Publication of CN104736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6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用对应于聚氯乙烯的自动包装机实施包装,包装效率也良好、包装完成效果美观等包装适应性良好的新型非氯系伸缩包装用膜。该伸缩包装用膜是具有含有乙烯系树脂(A)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两个最外层和含有丙烯系树脂(B)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中间层的、至少由3层构成的叠层膜,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40~0℃时的正切损失(tanδ)的平均值为0.12以上,且20℃时的正切损失(tanδ)为0.20以上。

Description

伸缩包装用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食品包装用的伸缩包装用膜,特别涉及不含氯和聚氯乙烯用塑化剂的伸缩包装用膜。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蔬菜果物、精肉、菜肴等载置在轻质托盘上并进行覆盖包装(overlap)的膜、即预包装用的伸缩包装用膜,主要使用了聚氯乙烯系膜。其理由在于,聚氯乙烯系膜的包装效率良好、包装完成效果美观等包装适应性优异,除了这样的理由以外,将包装后的膜用手指按压而施加形变时恢复原状的弹性恢复性优异,另外,底部折入稳定性也良好,并且在运输陈列中不易发生膜剥离等,商品价值不降低,具有这样的得到销售者、消费者双方认可的品质的优异性。
但是,近年来,对于聚氯乙烯系膜,焚烧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和大量含有的塑化剂的溶出等作为问题受到关注。因此,对代替聚氯乙烯系膜的材料进行了各种研究,提出了特别是使用聚烯烃系树脂的伸缩包装用膜的各种方案。其中,基于作为伸缩膜良好的表面特性、透明性、适度的耐热性、材料设计的自由度、经济性等理由,活跃地进行着在表面背面层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在中间层使用各种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而成的2种3层结构的伸缩包装用膜的研究。
例如,提出了:上述的2种3层结构的中间层为含有结晶热量为10~60J/g的丙烯系树脂(A)和石油树脂、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松香树脂或它们的加氢衍生物中的任意种(B)的层,并且具有特定的储能弹性模量的食品包装用伸缩膜(专利文献1)。
但是,聚氯乙烯系膜中,由于弹性恢复性优异,大多以低张力进行包装,但在使用聚烯烃系树脂的伸缩膜时,自动包装机的包装条件 与聚氯乙烯膜时不同,其结果,难以用与聚氯乙烯系膜对应的自动包装机将非氯系伸缩包装用膜适当地进行包装。
因此,由于自动包装机昂贵,无法简单地实施机种变更等,所以现状是,出现了即使在聚氯乙烯系伸缩膜用自动包装机中也能够适当地进行包装的非氯系伸缩包装用膜的开发需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54479号公報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作出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非氯系伸缩包装用膜,其使用特定的乙烯树脂和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即使用对应于聚氯乙烯的自动包装机实施包装,包装效率也良好、包装完成效果美观等包装适应性良好。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上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具有特定构成的膜,能够容易地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即,本发明的主旨在于一种伸缩包装用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具有含有乙烯系树脂(A)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两个最外层和含有丙烯系树脂(B)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中间层的、至少由3层构成的叠层膜,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40~0℃时的损失正切(tanδ)的平均值为0.12以上,且20℃时的损失正切(tanδ)为0.20以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使用对应于聚氯化系膜的自动包装机时,各种包装机适应性(切割性、包装褶皱、底部折入稳定性、撕裂性)等也良好的非氯系伸缩包装用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伸缩包装用膜(以下称为“本发明的伸缩膜”)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
本发明的伸缩膜中,通过形成以乙烯系树脂(A)成分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层、形成为叠层结构,特别能够提高低温时的热封性(底部密封性)、自粘接性、吹塑时的成型性等。
这里,作为乙烯系树脂(A),能够列举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以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例如乙烯与选自丙烯、丁烯-1、戊烯-1、己烯-1、4-甲基戊烯-1、庚烯-1、辛烯-1等碳原子数3~10的α-烯烃、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不饱和羧酸酯及其离聚物、共轭二烯、非共轭二烯这样的不饱和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或多元共聚物、或者它们的混合组合物等。乙烯系聚合物中的乙烯单元的含量通常大于50质量%。
这些乙烯系树脂(A)之中,优选选自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的乙烯系聚合物。
此外,作为上述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丙烯酸酯,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作为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
这些之中,作为乙烯系树脂(A),优选乙酸乙烯酯单元含量为5~25质量%、熔体流动速率(JISK7210,温度:190℃,负荷:21.18N)为0.2~10g/10分钟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特别优选0.5~8g/10分钟,其中,特别更优选1~6g/10分钟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这里,如果乙酸乙烯酯单元含量为5质量%以上,则所得到的膜柔软,不仅能够维持柔软性和弹性恢复性,还能够赋予表面粘接性。另一方面,如果为25质量%以下,则表面粘接性不会过强,能够良好地 维持卷出性和外观。另外,如果熔体流动速率为0.2g/10分钟以上,则能够良好地维持挤出加工性,另一方面,如果为10g/10分钟以下,则能够维持制膜稳定性,能够抑制发生厚度不均和力学强度的波动等,故而优选。
中间层为含有规定的丙烯系树脂(B)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层。
本发明中,优选使中间层的结晶热量(ΔHc)为规定的范围(10J/g以上60J/g以下)。结晶热量低于10J/g时结晶性过低,制膜性差,并且常温时膜过于柔软,强度不足,因而有时会存在实用上的问题。另外,结晶热量超过60J/g时,在膜伸展时需要大的力,并且只显示不均匀的拉伸,有时不适于伸缩膜。将上述结晶热量(ΔHc)调整为规定的范围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合适地使用将与丙烯系树脂(B)不同的树脂混合的方法。其中,从赋予各种包装机适应性(切割性、包装褶皱、底部折入稳定性、撕裂性、包装后的透明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混合后述的树脂(C)。
作为丙烯系树脂(B),例如,能够列举丙烯的均聚物、或者丙烯与“能够共聚的其它单体”的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
通过将这样的丙烯系树脂(B)作为中间层的主要成分,能够提高底部折叠和切割性等各种包装适应性,并且除了能够提高粒料保存稳定性以外,还能够提高构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的强度和耐热性。
此时,作为能够共聚的其它单体,可以列举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戊烯-1、1-辛烯等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和二乙烯基苯、1,4-环己二烯、二环戊二烯、环辛二烯、亚乙基降冰片烯等二烯类等,也可以使它们的二种以上共聚。
从对伸缩膜赋予所需要的适度的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选自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丁烯-1共聚物、反应器型(Reactor Type)的聚丙烯系弹性体、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和嵌段聚丙烯中1种或2种的混合成分。
此外,丙烯系树脂(B)中,如果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测定时的结晶热量(ΔHc)为30J/g以上,则能够保持强度和热封性。
这里,结晶热量(ΔHc)依赖于所使用的丙烯系树脂(B)的分子 量、乙烯含量(共聚比)、无规度(乙烯成分的共聚物中的分散性)、立规性等。一般而言,存在结晶热量越大,则该峰温度也越上升的趋势,总而言之,可以说耐热性优异。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结晶热量(ΔHc)优选为30J/g以上,更优选为40J/g以上,特别优选为50J/g以上。作为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实用上为150J/g以下。
另外,丙烯系树脂(B)为嵌段聚丙烯时,所含有的橡胶成分直径为1μm以下时,不损害透明性,在伸缩时发生的冲击也被缓解,因此,作为伸缩膜用途时优选。此外,如果橡胶成分直径成为1μm以上,则有可能会成为伸缩时断裂的基点。
丙烯系树脂(B)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没有特别限制,通常,MFR(JISK7210,温度:230℃,负荷:21.18N)为0.2g/10分钟以上,优选为0.5~18g/10分钟,更优选为1~15g/10分钟。MFR为0.2g/10分钟以上时,挤出加工性稳定,20g/10分钟以下时,成型时能够进行稳定的制膜,并且,厚度不均、力学强度的降低和波动等少,故而优选。
作为上述丙烯系树脂(B),例如,能够列举Japan Polypropylene(株)的商品名“NOVATEC PP”、住友化学(株)的商品名“Noblen”、Prime Polymer(株)的商品名“Prime Polypro”“Prime TPO”、SunAllomer(株)的商品名“Qualia”、Dow Chemical(株)“VERSIFY”等。
作为树脂(C),能够列举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与异丁烯的嵌段共聚物。这样的共聚物,一般具有橡胶弹性且柔软,因此,对膜赋予弹性恢复性并且对作为(B)成分的聚丙烯系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的降低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里,作为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苯乙烯以代表性的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也能够使用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同系物。另外,作为共轭二烯,可以列举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等,这些能够仅单独使用1种,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作为第三成分,可以少量含有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和异丁烯以外的成分。
另外,这样的共聚物的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与异丁烯的比例以重量比计,优选为3/97~40/60。这里共聚组成中的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低于3重量%时,共聚物自身的刚性过度降低、颗粒化变得困难等聚合生产性容易降低,另一方面,超过40重量%时,共聚物自身的刚性变高,有时作为添加(C)成分的目的的对膜赋予弹性恢复性或降低拉伸弹性模量等效果不充分。
具体而言,能够使用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弹性体(KANEKA(株)商品名“SIBSTAR”)等的市售品。
构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中,树脂(C)的含量优选为1~50质量%。树脂(C)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时,能够对伸缩膜赋予必要的膜的弹性恢复性。其中,树脂(C)的含量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树脂(C)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下时能够提高与丙烯树脂(B)的相容性,提高透明性。因此,从兼顾弹性恢复性的赋予和透明性的提高的观点出发,树脂(C)的含量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
构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中除了(B)成分、(C)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规定的树脂(D)成分。
作为树脂(D),例如,能够列举选自石油树脂、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松香系树脂和它们的加氢衍生物之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以下,也将这些总称为“石油树脂类”)。
这样的树脂(D)成分对于膜的挺度、切割性、底部折入稳定性等包装适应性以及透明性的进一步提高等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里,作为石油树脂,能够列举由环戊二烯或其二聚体所得到的脂环式石油树脂、由C9成分所得到的芳香族石油树脂、或脂环式和芳香族石油树脂的共聚系石油树脂等。
作为萜烯树脂,能够列举由β-蒎烯所得到的萜烯树脂、萜烯-酚醛树脂等。
作为香豆酮-茚树脂,能够列举将焦油的160~180℃馏分进行精制、以碳原子数8的香豆酮和碳原子数9的茚为主要的单体聚合得到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等。
作为松香系树脂,能够列举脂松香(gum rosin)、木松香等松香树脂、以甘油、季戊四醇等改性得到的酯化松香树脂等。
如上所述的石油树脂,从色调、热稳定性、相容性这些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加氢衍生物。
另外,上述的石油树脂中,主要根据分子量可以得到具有各种软化温度的石油树脂,更优选软化温度为100~150℃、优选为110~140℃的石油树脂。
具体而言,能够使用三井化学(株)的商品名“(Hirezハイレッツ)”、“PETROSIN(ペトロジン)”、荒川化学工业(株)的商品名“ARKON(アルコン)”、YASUHARACHEMICAL(株)的商品名“Clearon(クリアロン)”、出光石油化学(株)的商品名“I-MARV(アイマーブ)”、Eastman Chemical(株)的商品名“ESCOREZ”、“Regalite(リガライト)”等的市售品。
构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中,树脂(D)的含量优选为1~40质量%。树脂(D)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时,能够对伸缩膜赋予必要的切割性和底部折入稳定性。其中,树脂(D)的含量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树脂(D)的含量为40质量%以下时,不易伴随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升而损害伸缩膜所需要的低温适应性,另外,也不易发生由低分子物的渗漏引起的膜的粘连。因此,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树脂(D)的含量优选为3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下。
构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中,除了(B)成分、(C)成分、(D)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乙烯系树脂(E)。
该乙烯系树脂(E)可以是与构成表面层的乙烯系树脂(A)相同的乙烯系聚合物,也可以是不同的乙烯系树脂,可以优选为相同的乙烯系树脂。乙烯系树脂(E)与构成表面层的乙烯系聚合物(A)为相同的乙烯系聚合物时,能够提高中间层与表面层的密合性,能够提高膜整体的力学特性,此外,例如能够将在切割制膜得到的膜的两端进行修剪时发生的修剪损失,作为中间层的构成原料添加进行制备,因此,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实现材料成本的降低。
作为最合适的乙烯系树脂(E),优选乙酸乙烯酯单元含量为5~25质量%且熔体流动速率(JISK7210,温度:190℃,负荷:21.18N)为0.2~10g/10分钟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特别优选0.5~8g/10分钟、其中特别更加优选1~6g/10分钟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这里,乙酸乙烯酯单元含量为5质量%以上时,所得到的膜柔软, 不仅能够维持柔软性、弹性恢复性,而且在乙烯系树脂(E)为表面层时,还能够赋予表面粘接性。另一方面,乙酸乙烯酯单元含量为25质量%以下时,例如即使在乙烯系树脂(E)为表面层时,表面粘接性也不会过强,能够良好地维持卷出性和外观。另外,熔体流动速率为0.2g/10分钟以上时,能够良好地维持挤出加工性,另一方面,为10g/10分钟以下时,能够维持制膜稳定性,能够抑制产生厚度不均、力学强度的波动等,故而优选。
构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中,乙烯系树脂(E)的含量优选为1~40质量%。乙烯系树脂(E)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时,能够对伸缩膜赋予必要的低温适应性。其中,乙烯系树脂(E)的含量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为40质量%以下时底部折入稳定性、耐热性充分,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乙烯系树脂(E)的含量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30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伸缩膜的表面层或中间层中,为了赋予防雾性、抗静电性、滑动性、粘接性等性能,能够适当配合如下所述的各种添加剂。
这里,作为各种添加剂,例如,能够列举作为碳原子数为1~12、优选为1~6的脂肪族醇与碳原子数为10~22、优选为12~18的脂肪酸的化合物的脂肪族醇系脂肪酸酯,具体而言,能够列举单甘油油酸酯、聚甘油油酸酯、甘油三蓖麻醇酸酯、甘油乙酰基蓖麻醇酸酯、聚甘油硬脂酸酯、甘油月桂酸酯、聚甘油月桂酸酯、甲基乙酰基蓖麻醇酸酯、乙基乙酰基蓖麻醇酸酯、丁基乙酰基蓖麻醇酸酯、丙二醇油酸酯、丙二醇月桂酸酯、季戊四醇油酸酯、聚乙二醇油酸酯、聚丙二醇油酸酯、脱水山梨糖醇油酸酯、脱水山梨糖醇月桂酸酯、聚乙二醇脱水山梨糖醇油酸酯、聚乙二醇脱水山梨糖醇月桂酸酯等,以及聚烷基醚多元醇,具体而言,能够列举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以及石蜡系油等,能够并用这些之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并且,这些添加剂相对于构成表面层和/或中间层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优选配合0.1~12质量份,适于优选配合1~8质量份。
本发明的伸缩膜为具备表面层为乙烯系聚合物(A)、中间层为含有规定的丙烯系树脂(B)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所构成的中间层的、至少由3层构成的叠层膜即可,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要点的范 围内,为了力学特性、层间粘合性的改良等,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导入其它的层(以下,有时简记为P层)。这里,表面层(以下,有时简记为S层)除了两个表面层以外,即,在中间层也可以具有同样的层。另外,中间层(以下,有时简记为M层)在两个表面层之间具有至少一层即可,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例如,代表性地能够列举(S层)/(M层)/(S层)构成的3层结构、(S层)/(P层)/(M层)/(S层)构成的4层结构、(S层)/(P层)/(M层)/(P层)/(S层)、(S层)/(M层)/(P层)/(M层)/(S层)等构成的5层结构。此时,关于各层的树脂组成、厚度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的伸缩膜中,表面层与中间层的厚度比例的合适范围优选为表面背面层10~65%、中间层90~35%。厚度比例在这样的范围内时,可以得到稳定的制膜稳定性,能够对伸缩膜赋予合适的表面粘接性。
另外,考虑稳定的制膜加工性、表面粘接性、作为伸缩包装用膜的各项物性和经济性时,更优选为表面背面层20~60%、中间层80~40%。
本发明的伸缩膜的厚度为通常的作为伸缩包装用膜使用的范围、即8μm~30μm左右、代表性地为9μm~20μm左右的范围即可。
本发明的伸缩膜例如能够从挤出机将材料熔融挤出,利用吹塑成型或T模成型而成型为膜状,由此来制造。
制成叠层膜时,优选使用多个挤出机利用多层模进行共挤出。实用上,优选从环状模将材料树脂熔融挤出,进行吹塑成型,此时的吹胀比(管径/模径)优选为3以上,特别优选为4~10的范围。作为此时的冷却方法,可以是从管的外面冷却的方法、或从管的外、内面的两面冷却的方法的任一种。
另外,可以将所得到的膜在树脂的结晶温度以下加热,利用压料辊间的速度差,在膜的纵向拉伸至1.2~5倍左右,或在膜的纵横方向上双轴拉伸至1.2~5倍左右。由此,能够进行切割性的改良、热收缩性的赋予等。
就本发明的伸缩膜的储能弹性模量而言,利用JISK-7198A法中记载的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40℃ 至0℃时的损失正切(tanδ)的平均值为0.12以上,且20℃时的损失正切(tanδ)为0.20以上。满足上述损失正切(tanδ)时,应力衰变性与聚氯乙烯系膜大致相等,即使在对应于聚氯乙烯系膜的自动包装机中以低张力实施包装也不会发生褶皱,能够进行美观的包装。
上述的各物性能够通过适当调整中间层中所使用的丙烯系树脂(B)、树脂(C)、树脂(D)的配合比率来实现,特别是能够通过将树脂(C)的配合比率设为5~40质量%来实现。
就本发明的伸缩膜的储能弹性模量而言,优选利用JISK-7198A法中记载的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20℃时的储能弹性模量(E’)位于100MPa~500MPa的范围。将膜作为软质膜使用时,室温附近的弹性模量的值成为指标。20℃时的储能弹性模量(E’)为100MPa以上时,不易发生室温下膜彼此附着从而操作性变差等不良情况。另一方面,为500MPa以下时,膜不会变得过硬,即使在以低张力实施包装的对应于聚氯乙烯系膜的自动包装机中也能够适度地伸长,因此,在软质膜用途中有利。
上述的各物性能够通过适当调整中间层中所使用的丙烯系树脂(B)、树脂(C)、树脂(D)的配合比率来实现,特别是能够通过使树脂(C)的配合比率为5~40质量%以及使中间层中所使用的丙烯系树脂(B)成分的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测定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70℃以上、结晶热量(ΔHc)为10~60J/g来实现。
就本发明的伸缩膜的柔软性而言,优选根据JIS Z1702以温度20℃、拉伸速度200mm/分钟进行拉伸试验测得的膜横向(TD)的100%伸长拉伸应力在40kgf/cm2~140kgf/cm2的范围,更优选为50kgf/cm2~130kgf/cm2
上述的各物性能够通过与用于实现上述的储能弹性模量(E’)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实现。
本发明中,“伸缩膜”是指广泛包括具有伸缩性和自粘接性的包装膜的意思。典型而言,能够列举将蔬菜果物、精肉、菜肴等载置在轻质托盘上并进行覆盖包装的预包装用的包装用膜、货物搬运时用于固定货物而进行覆盖包装的包装用膜等。
本发明中,“主要成分”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包括在不妨碍该主要成分的功能的范围内允许含有其它成分的意思。此时,不特别规定该主要成分的含有比例,优选主要成分(2个成分以上为主要成分时,为它们的合计量)在组合物中占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占70质量%以上,其中特别优选占90质量%以上(包括100质量%)。
另外,一般而言“片”是指JIS中的定义上薄且通常其厚度与长度和宽度相比小且平的制品,一般而言“膜”是指与长度和宽度相比、厚度极小,最大厚度任意限定的薄且平的制品,并且,通常以卷的形态供给(日本工业规格JISK6900)。例如,关于厚度而言,在狭义上将100μm以上的制品称为片,将低于100μm的制品称为膜。但是,片和膜的界限不是一定的,在本发明中不需要在语言上区分二者,因此,在本发明中,称为“膜”时也包括“片”,称为“片”时也包括“膜”。
实施例
以下,以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制。此外,对于本说明书中所表示的膜及其材料的各种的测定值和评价如下所述进行。这里,将膜从挤出机的流动方向称为纵向,将其直角方向称为横向。
(1)结晶峰温度(Tc)和结晶热量(ΔHc):
使用PerkinElmer公司制DSC-7,根据JISK7121、JISK7122,将测定样品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保持1分钟之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测定,基于所得到的结晶曲线求出结晶峰温度(Tc)和结晶热量(ΔHc)。
(2)-40~0℃的损失正切的平均值(tanδ):
利用JISK-7198A法中记载的动态粘弹性测定法,使用IT计测制御(株)制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VA-200”,对膜的横向(TD),以振动频率10Hz、形变0.1%,以升温速度1℃/分钟从-100℃测定至200℃,从所得到的数据算出-40~0℃的损失正切(tanδ)的平均值。
(3)20℃的损失正切(tanδ):
利用JISK-7198A法中记载的动态粘弹性测定法,使用IT计测制御(株)制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VA-200”,对膜的横向(TD),以 振动频率10Hz、形变0.1%,以升温速度1℃/分钟从-100℃测定至200℃,从所得到的数据算出20℃的损失正切(tanδ)。
(4)储能弹性模量(E'):
利用JISK-7198A法中记载的动态粘弹性测定法,使用IT计测制御(株)制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VA-200”,对膜的横向(TD),以振动频率10Hz、形变0.1%,以升温速度1℃/分钟从-100℃测定至200℃,从所得到的数据求出温度20℃时的储能弹性模量(E’)。
(5)柔软性:
根据JISZ1702以温度20℃、拉伸速度200mm/分钟进行拉伸试验,测定膜横向的100%伸长拉伸应力(kgf/cm2),对所得到的膜的柔软性以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A:拉伸应力值(kgf/cm2)为50以上且低于80
B:拉伸应力值(kgf/cm2)为40以上且低于50,或80以上且低于90
C:拉伸应力值(kgf/cm2)为20以上且低于40,或90以上且低于140
D:拉伸应力值(kgf/cm2)为低于20,或140以上
(6)包装机适应性:
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得到的膜(宽度350mm),利用对应于聚氯乙烯系膜的自动包装机,包装发泡聚苯乙烯托盘(长度330mm,宽度230mm,高度38mm),以第2表所示的基准,评价包装后的透明性、切割性、包装褶皱、底部折入稳定性、撕裂性,在表1中表示结果。
实施例1:
对于形成两个表面层的树脂组合物,将作为(A)成分的乙烯系聚合物的EVA(乙酸乙烯酯含量:15质量%,熔体流动速率(JISK7210,温度:190℃,负荷:21.18N)2.0g/10分钟)97质量份和作为防雾剂的二甘油油酸酯3质量份熔融混炼。另一方面,对于形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将作为(B)成分的丙烯系树脂(嵌段聚丙烯,结晶热量:67.0J/g,结晶峰温度:121.0℃,熔体流动速率(JISK7210,温度:230℃,负荷:21.18N)2.0g/10分钟)、作为(C)成分的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与异丁烯的嵌段共聚物(熔体流动速率(JISK7210,温度:230℃, 负荷:21.18N)6.0g/10分钟)和作为(D)成分的加氢石油树脂(软化温度140℃,荒川化学工業(株)制,ARKON P140)熔融混炼,使得以质量比计为(B)/(C)/(D)=51.4/32.4/16·2,将它们的熔融混炼树脂以环状三层模190℃、吹胀比5.0进行共挤出吹塑成型,得到总厚度12μm(2μm/8μm/2μm)的3层膜之后,实施评价。
实施例2:
在制备形成实施例1中的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时,在将(B)成分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结晶热量:8.9J/g,结晶峰温度:100.0℃,熔体流动速率(JISK7210,温度:230℃,负荷:21.18N)2g/10分钟)以64/36的比率混合之后,混合(C)成分和(D)成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3层膜之后,实施评价。
比较例1:
在制备形成实施例1中的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时,将作为(B)成分的丙烯系树脂(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结晶热量:62.5J/g,结晶峰温度:112.3℃,熔体流动速率(JISK7210,温度:230℃,负荷:21.18N)7.0g/10分钟)、作为(C)成分的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与共轭二烯的嵌段共聚物的加氢衍生物(熔体流动速率(JISK7210,温度:190℃,负荷:21.18N)0.7g/10分钟)和作为(D)成分的加氢石油树脂(软化温度125℃,荒川化学工業(株)制,ARKON P125)熔融混炼,使得以质量比计为(B)/(C)/(D)=51.4/32.4/16·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3层膜之后,实施评价。
参考例1:
购入市售的聚氯乙烯系膜(三菱树脂(株)制)之后实施评价。
[表1]
[表2]
根据表1的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1、2中,利用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40~0℃时的损失正切(tanδ)的平均值为0.12以上且20℃时的损失正切(tanδ)为0.20以上,以丙烯树脂(B)为主要成分的中间层用(2)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测定时的结晶热量(ΔHc)为10J/g以上60J/g以下,由此,即使是以低张力实施包装的对应于聚氯乙烯膜的自动包装机,包装适应性也显示良好的结果,且通过满足储能弹性模量(E'), 切割性、撕裂性等各种包装适应性及柔软性也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果。另外,实施例2中,除了形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B)成分和(C)成分以外,通过含有作为(D)成分的加氢石油树脂,柔软性、包装机适应性特别优异,因此,是特别优选的方式。相对于此,利用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40~0℃时的损失正切(tanδ)的平均值为0.12以下时,发现在对应于聚氯乙烯系膜的自动包装机的包装适应性中,无法合适地包装,观察到褶皱的发生(比较例1),并且,聚氯乙烯系膜的包装适应性虽然能够满足,但是不适用于非氯系伸缩包装用膜。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膜能够例如作为食品包装用的伸缩膜合适地利用。

Claims (7)

1.一种伸缩包装用膜,其特征在于:
其是具有含有乙烯系树脂(A)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两个最外层和含有丙烯系树脂(B)成分、下述(C)和(D)成分的中间层的、至少由3层构成的叠层膜,
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40~0℃时的损失正切tanδ的平均值为0.12以上,且20℃时的损失正切tanδ为0.20以上,
(C)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与异丁烯的嵌段共聚物,
(D)包括选自石油树脂、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松香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的成分,
所述(C)成分相对于构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总量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
2.一种伸缩包装用膜,其特征在于:
其是具有含有乙烯系树脂(A)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两个最外层和含有丙烯系树脂(B)成分、下述(C)和(D)成分的中间层的、至少由3层构成的叠层膜,
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40~0℃时的损失正切tanδ的平均值为0.12以上,且20℃时的损失正切tanδ为0.20以上,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在振动频率10Hz、形变0.1%时测得的20℃时的叠层膜的储能弹性模量E’为100~500MPa,
(C)乙烯基芳香族系化合物与异丁烯的嵌段共聚物,
(D)包括选自石油树脂、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松香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的成分,
所述(C)成分相对于构成中间层的树脂组合物总量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包装用膜,其特征在于:
丙烯系树脂(B)由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测定时的结晶热量ΔHc为30J/g以上的丙烯系树脂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包装用膜,其特征在于:
丙烯系树脂(B)为嵌段聚丙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包装用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段聚丙烯的橡胶成分直径为1μ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包装用膜,其特征在于:
中间层的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测定时的结晶峰温度Tc为70℃以上,结晶热量ΔHc为10~60J/g。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包装用膜,其特征在于:
乙烯系树脂(A)成分为乙酸乙烯酯单元含量为5~25质量%、JISK 7210、190℃、负荷21.18N的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2~10g/10分钟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CN201380053760.2A 2012-11-08 2013-11-05 伸缩包装用膜 Active CN104736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5947 2012-11-08
JP2012-245947 2012-11-08
PCT/JP2013/079849 WO2014073512A1 (ja) 2012-11-08 2013-11-05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6341A CN104736341A (zh) 2015-06-24
CN104736341B true CN104736341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827A (zh) * 2002-08-26 2005-10-19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用于拉伸包装的层压膜
CN102574383A (zh) * 2009-03-24 2012-07-11 巴克斯特医疗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坚韧核心层的非pvc薄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827A (zh) * 2002-08-26 2005-10-19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用于拉伸包装的层压膜
CN102574383A (zh) * 2009-03-24 2012-07-11 巴克斯特医疗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坚韧核心层的非pvc薄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41123B1 (en) Polyolefin film for stretch packaging
JP7502830B2 (ja) 食品用包装フィルムおよび食品用包装体
WO2011024562A1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CN103328211B (zh) 拉伸包装用膜
JP7251153B2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TWI330134B (zh)
JP2014111368A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CN100351304C (zh) 树脂组合物及由此获得的薄膜
JP3490926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2014076543A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5730745B2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2017087467A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2021030501A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5882974B2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2001145987A (ja) 包装用多層フィルム
JP2003220675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ストレッチ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36341B (zh) 伸缩包装用膜
JP4311973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ストレッチフィルム
JP2022063198A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3961194B2 (ja) 食品包装用ストレッチフィルム
JP2021133590A (ja) 易開封性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JP5749140B2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5660980B2 (ja)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3497768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JP4175963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積層軟質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PLASTIC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