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9096B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49096B CN116149096B CN202310183059.8A CN202310183059A CN116149096B CN 116149096 B CN116149096 B CN 116149096B CN 202310183059 A CN202310183059 A CN 202310183059A CN 116149096 B CN116149096 B CN 1161490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 plate
- glass back
- adhesive
- backlight module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玻璃背板,所述玻璃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围绕所述玻璃背板的胶框,所述胶框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均朝向所述玻璃背板,所述第一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粘贴面粘贴;发光板,所述发光板位于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发光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粘贴面粘贴。用于保证发光板粘贴牢固的同时,降低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显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被动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背光;背光模组中包括多个尺寸在数百微米及以下的微型无机发光二极管。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保证发光板粘贴牢固的同时,降低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和成本。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玻璃背板,所述玻璃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围绕所述玻璃背板的胶框,所述胶框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均朝向所述玻璃背板,所述第一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粘贴面粘贴;
发光板,所述发光板位于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发光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粘贴面粘贴。
围绕玻璃背板设置有胶框,玻璃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胶框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均朝向玻璃背板,第一粘贴面与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的边缘粘贴,第二粘贴面与发光板出光面一侧的边缘粘贴,使得胶框的第二粘贴面与发光板的边缘粘贴,减小了第二粘贴面和发光板的粘贴面积,从而导致气泡减少。仅通过在胶框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的粘贴,实现了对玻璃背板与胶框和发光板与胶框的固定,一方面简化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另一方面减小了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的面积,使得进行粘贴的粘贴胶的用量减小,以又降低了胶框与玻璃背板连接的成本,以及胶框与发光板连接的成本。发光板出光面一侧的边缘与第二粘贴面粘贴,使得发光板与第二粘贴面的粘贴面积减小,有效减小发光板与第二粘贴面粘贴时产生的气泡,可以保证发光板粘贴在胶框时厚度更加稳定;另外,玻璃背板和发光板均与胶框连接,使得在垂直玻璃背板的方向上,发光板和玻璃背板不会超过胶框的厚度,也就是说胶框的厚度就相当于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厚度,并不会增加玻璃背板的厚度,从而有效压缩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形状为环形。
可选地,所述第二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形状为环形。
可选地,由所述玻璃背板的边缘指向中心方向,所述第一粘贴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粘贴面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粘贴面与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之间通过第一粘贴层粘贴;所述第二粘贴面与所述发光板之间通过第二粘贴层粘贴。
可选地,所述第一粘贴层与所述第二粘贴层的材料相同。
可选地,所述发光板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玻璃背板的材料为玻璃。
可选地,所述胶框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扩散板,所述胶框背离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第三粘贴面,所述扩散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三粘贴面粘贴。
可选地,所述第三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还包括膜材结构层,所述膜材结构层位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
所述膜材结构层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扩散板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膜材结构层和扩散板;
所述液晶显示屏位于所述膜材结构层背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边缘与所述胶框粘接。
可选地,在垂直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方向上,所述液晶显示屏、所述膜材结构层、所述扩散板、所述发光板以及所述玻璃背板的厚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胶框的厚度。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金属屏蔽罩和第二方面的显示模组;
所述金属屏蔽罩设置在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二表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框和发光板的粘贴位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7为对应的图6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标:1’-金属玻璃背板;21’-内胶框;22’-外胶框;3’-发光板;31’-发光单元;4’-易拉胶;6’-扩散板;7’-膜材结构层;81’-泡棉胶带;
M-显示模组;1-玻璃背板;1a-第一表面;1b-第二表面;2-胶框;2a-第一粘贴面;2b-第二粘贴面;2c-第三粘贴面;2d-第四粘贴面;2e-连接面;21-固定部;22-粘贴部;23-边缘部;3-发光板;31-发光单元;4-第一粘贴层;5-第二粘贴层;6-扩散板;7-膜材结构层;8-液晶显示屏;81-泡棉胶带;82-液晶层;83-上偏光片;84-下偏光片;9-金属屏蔽罩;10-装饰条;11-固定胶带;12-后壳;13-螺丝;1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图1,传统的背光模组主要采用金属玻璃背板1’与内胶框21’组装,在金属玻璃背板1’的外围设置有外胶框22’,在外胶框22’的上表面设置有泡棉胶带81’,泡棉胶带81’用于将液晶显示屏(图中未示出)粘贴到外胶框22’上,金属玻璃背板1’与发光板3’的固定方式采用粘贴与连接件结合的方式,发光板3’的出光面设置有多个发光单元31’,金属玻璃背板1’和发光板3’的粘贴方式是通过在金属玻璃背板1’朝向发光板3’的一侧大面积贴附易拉胶4’,使得玻璃背板1’与发光板3’相对固定;金属玻璃背板1’和发光板3’的连接件连接方式是在其他未粘贴有易拉胶的部分采用螺丝和卡扣(图中未示出),使得玻璃背板1’与发光板3’相对固定。并且膜材结构层7’和扩散板6’设置在发光板3’出光侧。
制作金属玻璃背板1’的模具成本、制作内胶框2’的模具成本、金属玻璃背板1’与内胶框21’材料成本、螺丝或卡扣的材料成本,以及多出的人工组装时间都将大幅影响背光模组的成本。
传统金属玻璃背板1’与发光板3’的固定方式采用粘贴的方式,粘贴需要在金属玻璃背板1’贴附大面积易拉胶4’,将发光板3’粘贴到金属玻璃背板1’上,要求易拉胶4’贴附面积占发光板3’面积的70%以上,由于贴附精度,易拉胶与金属玻璃背板之间的部分区域存在气泡,导致整体厚度不稳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一并结合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玻璃背板1,玻璃背板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a和第二表面1b;
围绕玻璃背板1的胶框2,胶框2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不共面,即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为异面,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均朝向玻璃背板1,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形成阶梯状结构,玻璃背板1的第一表面1a的边缘与第一粘贴面2a粘贴;
发光板3,发光板3位于玻璃背板1的第一表面1a的一侧,且发光板3的出光面一侧的边缘与第二粘贴面2b粘贴。
需要说明的是,围绕玻璃背板1设置有胶框2,玻璃背板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a和第二表面1b,胶框2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均朝向玻璃背板1,第一粘贴面2a与玻璃背板1的第一表面1a的边缘粘贴,第二粘贴面2b与发光板3出光面一侧的边缘粘贴,使得胶框2的第二粘贴面2b与发光板3的边缘粘贴,第二粘贴面2b的面积占发光板3面积的2%,相比于现有易拉胶4’贴附面积占发光板3’面积的70%以上,减小了第二粘贴面2b和发光板3的粘贴面积,从而导致气泡减少。仅通过在胶框2的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的粘贴,实现了对玻璃背板1与胶框2和发光板3与胶框2的固定,胶框2和玻璃背板1的固定,一方面简化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另一方面减小了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的面积,使得进行粘贴的粘贴胶的用量减小,以降低了胶框2与玻璃背板1连接的成本,以及胶框2与发光板3连接的成本。发光板3出光面一侧的边缘与第二粘贴面2b粘贴,使得发光板3与第二粘贴面2b的粘贴面积减小,有效减小发光板3与第二粘贴面2b粘贴时产生的气泡,可以保证发光板3粘贴在胶框2时厚度更加稳定;另外,玻璃背板1和发光板3均与胶框2连接,使得在垂直玻璃背板1的方向上,发光板3和玻璃背板1不会超过胶框2的厚度,也就是说胶框2的厚度就相当于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厚度,并不会增加玻璃背板1的厚度,从而有效压缩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厚度。
为方便说明,这里以发光板3的出光面作为上,发光板3的背光面为下,则第一粘贴面2a靠下,第二粘贴面2b相对于第一粘贴面2a靠上。发光板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发光单元31,发光单元31可以一个或者数个构成一组,每组可被单独控制亮度。
发光单元31可以包括发光元件以及保护结构。例如,发光元件为数百微米及以下的微型无机发光二极管;保护结构可以采用透明硅胶,并可以具有对发光元件出光光型调整的能力,例如保护结构远离发光板的表面可为弧面。
在图2和图3中,玻璃背板1的第一表面1a的边缘与胶框2的第一粘贴面2a通过第一粘贴层4粘贴固定,并且为了保证粘贴的牢固性,将第一粘贴面2a的环绕设置,也就是第一粘贴面2a在玻璃背板1的正投影的面积形状为环形;玻璃背板1的第二表面1b与胶框2的最下面基本平齐,也就是玻璃背板1的第二表面1b不会超过胶框2的尺寸范围,即胶框2的上下的厚度为本公开的背光模组的最大厚度,从而有效减小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厚度。
发光板3的边缘与胶框2的第二粘贴面2b通过第二粘贴层5固定,并且为了保证粘贴的牢固性,将第二粘贴面2b的环绕设置,也就是第二粘贴面2b在玻璃背板1的正投影的面积形状为环形,当然在发光板3的发光单元31位于第二粘贴面2b所形成的环形区域的内部,也就是发光板3上的所有发光单元31均不会被胶框2遮挡;发光板3是与胶框2连接实现固定,而并不是将发光板3和玻璃背板1连接。由于发光板3仅为边缘与胶框2的第二粘贴面2b固定,第二粘贴层5的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大面积易拉胶而言面积大幅减小,从而降低了粘贴的成本。
由于玻璃背板1的整体结构相较于发光板3而言较大,为了保证玻璃背板1与胶框2连接的稳定性,由玻璃背板1的边缘指向中心方向,第一粘贴面2a的宽度大于第二粘贴面2b的宽度。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在垂直玻璃背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也就是上下方向上,第一粘贴面2a的厚度和第二粘贴面2b的厚度也可以根据实际粘贴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粘贴面2a与玻璃背板1的第一表面1a之间通过第一粘贴层4粘贴;第二粘贴面2b与发光板3之间通过第二粘贴层5粘贴。例如,第一粘贴层4与第二粘贴层5的材料相同,第一粘贴层4的材料为强力双面胶,第二粘贴层5的材料也为强力双面胶。例如,第一粘贴层4和第二粘贴层5的材料也可以为不同材质。
继续参考图2和图3,第一粘贴面2a在玻璃背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粘贴面2b在玻璃背板1上的正投影无交叠。第一粘贴面2a和第二粘贴面2b之间上下交错设置,也就是在垂直玻璃背板的方向上,第一粘贴面2a与第二粘贴面2b之间存在的阶梯状结构的高度差,方便将发光板3固定在第二粘贴面2b。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发光板3在玻璃背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玻璃背板1的第一表面1a范围内。由此可知发光板3的面积比玻璃背板1的面积小,因此粘贴发光板3的第二粘贴层5的附着力小于粘贴玻璃背板1的第一粘贴层4的附着力。
为了降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成本,玻璃背板1的材料为玻璃。
如图3所示,胶框2为一体式结构;胶框2分为固定部21、粘贴部22和边缘部23。根据粘贴面的需要对制作胶框2的模具进行改进,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的胶框2一体成型,提高了胶框2的整体强度,并在一体式胶框2的第一粘贴面2a上固定有玻璃背板1,以及在一体式胶框2的第二粘贴面2b上固定有发光板3,利用一体式胶框2自身结构的阶梯状结构形成有第一粘贴面2a、第二粘贴面2b、第三粘贴面2c以及第四粘贴面2d。
具体的,在第三粘贴面2c上粘贴有扩散板6,胶框2背离玻璃背板1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支撑扩散板6的第三粘贴面2c,扩散板6的边缘与第三粘贴面2c粘贴。扩散板6用于将发光板3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得发光板3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以提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M的显示效果。继续参考图3,在图3中第三粘贴面2c和第二粘贴面2b之间的连接面2e为斜面,这样可以提升在发光板3射出的光在胶框内边缘的光效;该连接面2e的倾斜角度使得第三粘贴面2c在玻璃背板1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粘贴面2b在玻璃背板1上的正投影内。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中的扩散板6与发光板3之间具有混光距离(OD),混光距离通过胶框2的边缘部23实现,边缘部23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粘贴面2b和第三粘贴面2c,以及连接第二粘贴面2b和第三粘贴面2c的连接面2e;具体地,根据背光模组的应用场景所对应的OD,来确定第二粘贴面2b和第三粘贴面2c之间的间距h。在一些实施例中OD为0.5mm。
第二粘贴面2b与发光板3重叠的区域位于发光板3的边缘,若发光板3背离玻璃背板1的表面为矩形,则第二粘贴面2b与发光板3重叠的区域为矩形框,如图4所示,其中L1=L2=L3,1mm≤L1≤2mm,L4大于L1,4mm≤L4≤6mm,第三粘贴面2c与扩散板6重叠区域的尺寸为L5,1mm≤L5≤2mm,也就是说,L1与L5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为L1大于L5,还可以为L1小于L5,只要是始终可以保证连接面2e为倾斜面即可,且连接面2e与第二粘贴面2b的角度小于9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还包括膜材结构层7,膜材结构层7位于扩散板6背离玻璃背板1的一侧;膜材结构层7在玻璃背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扩散板6在玻璃背板1上的正投影。扩散板6的基材可以为玻璃,以降低厚度,达到超薄的效果。
如图5所述,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M,包括液晶显示屏8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膜材结构层7和扩散板6;
液晶显示屏8位于膜材结构层7背离扩散板6的一侧;
液晶显示屏8的边缘与胶框2粘接,液晶显示屏8的边缘与胶框2的第四粘贴面2d固定,具体的,第四粘贴面2d与液晶显示屏8的边缘通过泡棉胶带81粘贴。
具体地,液晶显示屏8包括上偏光片83、下偏光片84以及位于上、下偏光片之间的液晶层82;下偏光片84用于将发光板3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83用于解析经液晶层82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
继续参考图5,发光板3的侧边与胶框2的距离d,0.3mm≤d≤0.6mm,为了保证组装不干涉,以及玻璃背板1膨胀,d的尺寸不能小于0.3mm。
在垂直液晶显示屏8的方向上,液晶显示屏8、膜材结构层7、扩散板6、发光板3以及玻璃背板1的厚度之和小于等于胶框2的厚度。也就是,在垂直液晶显示屏8的方向上,胶框2的整体厚度即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M的厚度,从而有效压缩了整个显示模组M的厚度。从图4中可知,液晶显示屏8的显示面不超过胶框2的最上面。
如图6-图10所示,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尺寸范围为18.5寸-49寸,例如,显示装置的尺寸为34寸,34寸指的是对角长度为34英寸,1英寸=2.54cm,对角线长34x2.54=86.36cm,长宽比例为4:3,经过计算,长度约为68cm,宽度约为51cm。为方便理解,在图6中示出了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在显示模组M中的玻璃背板1的第二表面1b设置由金属屏蔽罩9,金属屏蔽罩9的背面与贴附在玻璃背板1上的固定胶带11贴合,也就是金属屏蔽罩9朝向玻璃背板1的一面与贴附在玻璃背板1上的固定胶带11贴合;后壳12利用螺丝13从背面与金属屏蔽罩9锁附,后壳12底部与胶框2进行锁附固定。装饰条10位于显示模组M的液晶显示屏8的显示面一侧,且位于显示面的下边缘。底座14与后壳12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可以为插接也可以为螺丝13连接。
为了详细描述各个粘贴面的结构,将图5中的A处进行放大,放大后的视图为图7,在图7中,第一粘贴层4可以为多段围绕的环形结构,当然第一粘贴层4也可以为整体环绕一圈整体的环形结构。第二粘贴层5可以为多段围绕的环形结构,当然第二粘贴层5也可以为整体环绕一圈整体的环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智能手表、健身腕带、个人数字助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的限定,换言之,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可以包括上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背板,所述玻璃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围绕所述玻璃背板的胶框,所述胶框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均朝向所述玻璃背板,所述第一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无交叠,在垂直所述玻璃背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之间存在高度差,以使所述第一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粘贴面粘贴;
发光板,所述发光板位于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发光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粘贴面粘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形状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形状为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玻璃背板的边缘指向中心方向,所述第一粘贴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粘贴面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贴面与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之间通过第一粘贴层粘贴;所述第二粘贴面与所述发光板之间通过第二粘贴层粘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贴层与所述第二粘贴层的材料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一表面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背板的材料为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板,所述胶框背离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第三粘贴面,所述扩散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三粘贴面粘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粘贴面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膜材结构层,所述膜材结构层位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
所述膜材结构层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扩散板在所述玻璃背板上的正投影。
13.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屏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膜材结构层和扩散板;
所述液晶显示屏位于所述膜材结构层背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边缘与所述胶框粘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方向上,所述液晶显示屏、所述膜材结构层、所述扩散板、所述发光板以及所述玻璃背板的厚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胶框的厚度。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屏蔽罩和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模组;
所述金属屏蔽罩设置在所述玻璃背板的第二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10183059.8A CN116149096B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10183059.8A CN116149096B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6149096A CN116149096A (zh) | 2023-05-23 |
| CN116149096B true CN116149096B (zh) | 2024-12-10 |
Family
ID=86350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310183059.8A Active CN116149096B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6149096B (zh) |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4791715A (zh) * | 2015-04-16 | 2015-07-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4914339A (zh) * | 2022-03-30 | 2022-08-16 |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弯曲的超薄Mini-LED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9651729B2 (en) * | 2010-04-16 | 2017-05-16 | Flex Lighting Ii, Llc | Reflective display comprising a frontlight with extraction features and a light redirecting optical element |
| CN108886543B (zh) * | 2017-01-05 | 2021-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框架结构以及包括该框架结构的移动终端 |
| CN107219681A (zh) * | 2017-06-01 | 2017-09-29 |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窄边框液晶显示模块 |
| CN107092136B (zh) * | 2017-06-23 | 2020-10-2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背光模组的胶框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 |
| CN209946590U (zh) * | 2019-05-10 | 2020-01-14 |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拼接屏 |
| CN110632792A (zh) * | 2019-08-28 | 2019-12-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
| CN214098025U (zh) * | 2021-02-08 | 2021-08-31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 WO2021185270A1 (zh) * | 2020-03-17 | 2021-09-23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 CN111552116B (zh) * | 2020-05-13 | 2022-08-30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1766742B (zh) * | 2020-07-14 | 2022-10-14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装配治具 |
| CN213122529U (zh) * | 2020-09-18 | 2021-05-04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
| CN113504677A (zh) * | 2021-08-09 | 2021-10-15 | 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mini LED背光周边发蓝的背光模组 |
-
2023
- 2023-02-24 CN CN202310183059.8A patent/CN1161490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4791715A (zh) * | 2015-04-16 | 2015-07-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4914339A (zh) * | 2022-03-30 | 2022-08-16 |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弯曲的超薄Mini-LED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6149096A (zh) | 2023-05-23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2043276A (zh) | 液晶显示器 | |
| CN205958894U (zh) |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
| WO2019148607A1 (zh) | 拼接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及拼接显示屏 | |
| US10921640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 |
| CN114153095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 CN206353230U (zh) | 背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
| CN112305798A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 JP2014029448A (ja) |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 CN113589565A (zh) | 显示模组和终端 | |
| WO2020077972A1 (zh) | 显示装置 | |
| JPH11142818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 CN111785167A (zh) | 屏幕组件和显示装置 | |
| CN101819347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 CN116149096B (zh)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 US11644615B2 (en) |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a position limiting and fix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 |
| CN101666938B (zh) | 显示装置 | |
| CN118890920A (zh) | 支撑层、支撑组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 TWI395015B (zh) | 顯示裝置 | |
| WO2015070575A1 (zh) | 一种液晶模组及显示设备 | |
| CN116802554B (zh) |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 US20250089527A1 (en) |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 CN209149022U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 CN212302171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 KR20150079319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 CN110515240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