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742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3742B CN110383742B CN201880016214.4A CN201880016214A CN110383742B CN 110383742 B CN110383742 B CN 110383742B CN 201880016214 A CN201880016214 A CN 201880016214A CN 110383742 B CN110383742 B CN 1103837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mples
- signal
- data
- transmission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描述了当用户设备同时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到基站时适用的信号传输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当用户设备同时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时适用的信号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接入系统已被广泛部署以用于提供诸如语音或数据这样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通常,无线接入系统是通过在多个用户之间共享可用系统资源(带宽、发送功率等)来支持所述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例如,多址系统包括码分多址(CDMA) 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 系统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
由于大量通信装置需要更高的通信容量,因此与现有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大幅改进的移动宽带通信的必要性已增加。另外,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已考虑了能够通过将多个装置或物体彼此连接而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此外,已讨论了能够支持对可靠性和等待时间敏感的服务/UE的通信系统设计。
如上所述,已讨论了考虑到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大规模MTC、超可靠和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等的下一代RAT的引入。
发明内容
技术任务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高效生成信号样本的方法以及用于在用户设备同时发送参考信号和数据时基于所生成的信号样本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利用本公开实现的目的不限于已经在上文特别描述的目的,并且将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可以实现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本文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向基站(BS)发送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生成被映射到一个符号的用于参考信号(RS)和数据的时域样本,其中,所述时域样本可以按以下时域顺序排列:第一RS样本、数据样本和第二RS样本;并且将通过向所生成的所述时域样本应用变换预编码而生成的信号发送到所述BS。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文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向基站(BS) 发送信号的用户设备(UE)。该UE可以包括:发送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连接到所述发送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生成被映射到一个符号的用于参考信号(RS)和数据的时域样本,其中,所述时域样本可以按以下时域顺序排列:第一RS样本、数据样本和第二RS样本;并且将通过向所生成的所述时域样本应用变换预编码而生成的信号发送到所述BS。
在这种配置中,数据样本可以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样本。
另外,第一RS样本可以是第二RS样本中的一些。
此外,第二RS样本可以是第一RS样本中的一些。
另外,所述变换预编码可以是所生成的时域样本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预编码。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本文中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BS)从用户设备(UE)接收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所述UE接收所述信号;通过向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时间窗口中的样本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操作来估计发送信道;通过使用所估计的所述发送信道补偿第二时间窗口中的样本的信道值来提取数据样本;并且基于所提取的所述数据样本获得数据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本文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用户设备(UE)接收信号的基站(BS)。该BS可以包括:接收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连接到所述接收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从所述UE接收所述信号;通过向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时间窗口中的样本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操作来估计发送信道;通过使用所估计的所述发送信道补偿第二时间窗口中的样本的信道值来提取数据样本;并且基于所提取的所述数据样本获得数据信息。
要理解,对本公开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二者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对所声明的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有益效果
根据以上描述清楚的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旨在接收信号的接收器(例如,BS)能够高度可靠地接收发送器(例如,UE)期望通过该信号发送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解码。
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以上已特别描述的内容,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以下的详细描述推导出本文中未描述的其它效果。也就是说,应该注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出本发明没有预期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起提供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不受具体附图的限制。每幅附图中公开的特点被彼此组合,以配置新的实施方式。每幅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对应于结构元件。
图1是例示了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进行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示图;
图2是例示了示例性无线电帧结构的示图;
图3是例示了下行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间内的示例性资源网格的示图;
图4是例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示例性结构的示图;
图5是例示了下行链路子帧的示例性结构的示图;
图6是例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自包含式(self-contained)子帧结构的示图;
图7和图8是例示了用于将TXRU连接到天线元件的代表性连接方法的示图;
图9是从TXRU和物理天线的角度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混合波束成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下行链路(DL)发送处理期间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的示图;
图11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PUCCH配置方法;
图12示意性例示了经由多条路径进行的信号接收操作;
图13示意性例示了下述操作:其中在图12的配置中,用于RS的最后两个符号在DFT预编码之前被复制并且被布置在M个样本之后;
图14示意性例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RS和数据结构;
图15示意性例示了图13中示出的N点DFT窗口中的样本的下采样;
图16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于RS执行信道估计的配置;
图17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其中基于RS执行信道估计的配置;
图18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其中接收器接收信号的配置;
图19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生成的时域信号;
图20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中RS和数据在频域中彼此区分的配置;
图21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UE的信号发送方法;以及
图22例示了用于实现所提出的实施方式的UE和BS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是特定形式的本公开的元件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外提到,否则这些元件或特征可被视为是选择性的。每个元件或特征可以在不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实施。另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组合元件和/或特征的部分来构造。可以重新布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操作顺序。任何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构造或元件可以被包含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并且可以用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对应构造或特征替换。
在对附图的描述中,将避免对本公开的已知过程或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以免它混淆本公开的主题。另外,也不会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过程或步骤。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某个部分“包括”或“包含”某个组件时,这表明没有排除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组件,除非另有说明。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者/器”和“模块”指示用于处理可以由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的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另外,术语“一”、“一个”、“所述”等可以包括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单数表示和复数表示(更具体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上下文中),除非在说明书中另外指示或者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示。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将主要对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关系进行描述。BS是指网络中的直接与UE通信的终端节点。被描述为由 BS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BS的上层节点来执行。
即,显而易见的是,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UE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BS或者除了BS以外的网络节点来执行。术语“BS”可以被固定站、节点B、演进节点B(eNode B或eNB)、gNode B(gNB)、高级基站(ABS)、接入点等替代。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术语终端可以被UE、移动站(MS)、用户站(SS)、移动用户站(MSS)、移动终端、高级移动站(AMS)等替代。
发送端是提供数据服务或话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而接收端是接收数据服务或话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因此,在上行链路(UL)上,UE可以用作发送端,而BS可以用作接收端。同样地,在下行链路(UL)上,UE可以用作接收端,而BS可以用作发送端。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由针对包括以下各项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公开的标准规范支持: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xx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3GPP 5G NR系统和3GPP2系统。特别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由标准规范3GPP TS 36.211、3GPP TS 36.212、3GPP TS 36.213、3GPP TS 36.321、3GPP TS 36.331、3GPP TS 38.211、3GPP TS 38.212、3GPP TS 38.213、3GPP TS 38.321和3GPP TS 38.331支持。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以上标准规范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为了明确地揭示本公开的技术精神而没有描述的步骤或部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可以通过标准规范来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参照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旨在解释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非示出能够根据本公开实现的仅有的实施方式。
下面的详细描述包括特定的术语,以便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特定的术语可以用其它术语替代。
例如,术语TxOP可以以相同的含义与发送时段或预留资源时段(RRP)互换地使用。此外,可以出于与载波侦听过程、CCA(空闲信道评估)、CAP(信道接入过程)相同的目的而执行先听后讲(LBT)过程,载波侦听过程用于确定信道状态是闲还是忙。
下文中,说明3GPP LTE/LTE-A系统,3GPP LTE/LTE-A系统是无线接入系统的示例。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被应用于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各种无线接入系统。
C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这样的无线电技术。T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GSM演进增强型数据速率(EDGE)这样的无线电技术。OF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演进型UTRA(E-UTRA)等这样的无线电技术。
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 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型UMTS(E-UMTS)的一部分,采用了用于DL的OFDMA和用于UL的SC-FDMA。 LTE高级(LTE-A)是3GPPLTE的演进。虽然在3GPP LTE/LTE-A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以便阐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但本公开也适用于IEEE 802.16e/m系统等。
1.3GPP LTE/LTE-A系统
1.1.物理信道和使用其的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UE在DL上从eNB接收信息,并在UL上向eNB发送信息。在 UE和eNB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包括通用数据信息和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根据eNB 和UE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的类型/用途,存在很多物理信道。
图1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进行的常见信号传输方法。
当UE通电或进入新的小区时,UE执行初始小区搜索(S11)。初始小区搜索涉及获取与eNB的同步。具体地,UE通过从eN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来将其定时同步到eNB,并且获取诸如小区标识符(ID)这样的信息。
然后,UE可以通过从eN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来获取小区中广播的信息。
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UE可以通过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来监视DL 信道状态。
在初始小区搜索之后,UE可以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且基于PDCCH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 (S12)。
为了完成到eNB的连接,UE可以执行与eNB的随机接入过程(S13至S16)。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可以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前导码(S13),并且可以接收PDCCH和与PDCCH关联的PDSCH(S14)。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UE可以附加地执行包括附加PRACH的发送(S15)以及PDCCH信号和与PDCCH信号对应的PDSCH信号的接收(S16)在内的竞争解决过程。
在以上过程之后,UE可以在通用的UL/DL信号发送过程中从eNB接收PDCCH 和/或PDSCH(S17)并且向eNB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18)。
UE向eNB发送的控制信息通常被称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和请求确认/否定确认(HARQ-ACK/NACK)、调度请求(SR)、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符(RI)等。
在LTE系统中,UCI通常在PUCCH上周期性地发送。然而,如果应该同时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则可以在PUSCH上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另外,可以在从网络接收到请求/命令时,在PUSCH上非周期性地发送UCI。
1.2.资源结构
图2例示了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示例性无线电帧结构。
图2的(a)例示了帧结构类型1。帧结构类型1适用于全频分双工(FDD)系统和半FDD系统二者。
一个无线电帧是10ms(Tf=307200·Ts)长,包括用0到19索引的相等大小的20 个时隙。每个时隙是0.5ms(Tslot=15360·Ts)长。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的时隙。第 i个子帧包括第2i个和第(2i+1)个时隙。也就是说,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发送一个子帧所需的时间被定义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s是被给定为Ts=1/ (15kHz×2048)=3.2552×10-8(约33ns)的采样时间。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SC-OFDM符号,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
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由于在3GPP LTE系统中针对DL采用OFDMA,因此一个OFDM符号表示一个符号时段。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SC-FDMA 符号或符号时段。RB是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子载波的资源分配单位。
在全FDD系统中,10个子帧中的每一个可以在10ms的持续时间内同时用于 DL发送和UL发送。DL发送和UL发送按频率进行区分。另一方面,UE不能在半 FDD系统中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
以上的无线电帧结构纯粹是示例性的。因此,可以改变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数目、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以及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图2的(b)示出帧结构类型2。帧结构类型2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系统。一个无线电帧为10ms(Tf=307200·Ts)长,包括各自长度为5ms(=153600·Ts)长的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包括各自为1ms(=30720·Ts)长的五个子帧。第i个子帧包括各自长度为 0.5ms(Tslot=15360·Ts)的第2i个和第(2i+1)个时隙。Ts是被给定为Ts=1/ (15kHz×2048)=3.2552×10-8(约33ns)的采样时间。
2型帧包括具有下述三个字段的特殊子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DwPTS用于在UE处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而UpPTS用于在eNB处的信道估计以及与UE的UL发送同步。 GP用于消除由DL信号的多径延迟导致的、在UL和DL之间的UL干扰。
以下[表1]列出了特殊子帧配置(DwPTS/GP/UpPTS长度)。
[表1]
另外,在LTE Rel-13系统中,能够通过考虑附加SC-FDMA符号的数目X来重新配置特殊子帧的配置(即,DwPTS/GP/UpPTS的长度),X是由被命名为“srs-UpPtsAdd”的高层参数提供的(如果未配置该参数,则X被设置成0)。在LTE Rel-14系统中,新添加了特定子帧配置#10。预期UE没有被配置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正常循环前缀的特殊子帧配置{3,4,7,8}和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扩展循环前缀的特殊子帧配置{2,3,5,6}的2个附加UpPTS SC-FDMA符号以及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正常循环前缀的特殊子帧配置{1,2,3,4,6,7,8}和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扩展循环前缀的特殊子帧配置 {1,2,3,5,6}的4个附加UpPTS SC-FDMA符号。
[表2]
图3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的一个DL时隙的持续时间内的DL资源网格的示例性结构。
参照图3,DL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一个DL时隙在时域中包括 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RB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本公开不限于此。
资源网格的各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RE)。一个RB包括12×7个RE。DL时隙中的RB的数目NDL取决于DL发送带宽。
图4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的UL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4,UL子帧可以在频域中被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携带UCI的PUCCH 被分配至控制区域,并且携带用户数据的PUSCH被分配至数据区域。为了保持单载波特性,UE并不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子帧中的一对RB被分配至用于UE 的PUCCH。RB配对中的RB占据两个时隙中的不同的子载波。因此,称为RB配对在时隙边界上跳频。
图5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的DL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5,在从OFDM符号0开始的DL子帧的多达三个OFDM符号被用作被分配有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并且DL子帧的其它OFDM符号被用作被分配有PDSCH 的数据区域。针对3GPP LTE系统定义的DL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 (PCFICH)、PDCCH和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
PCFICH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携带与在子帧中用于发送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域的大小)有关的信息。PHICH是对于UL发送的响应信道,递送HARQACK/NACK信号。在PDCCH上携带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传送UL资源指派信息、DL资源指派信息或者针对UE 组的UL发送(Tx)功率控制命令。
2.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系统
由于大量通信装置需要更高的通信容量,因此与现有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有大幅改进的移动宽带通信的必要性已增加。另外,还需要能够通过将多个装置或物体彼此连接而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此外,已提出了能够支持对可靠性和等待时间敏感的服务/UE的通信系统设计。
作为考虑了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大规模MTC、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 等的新RAT,已提出了一种新的RAT系统。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对应的技术被称为新RAT或新无线电(NR)。
2.1.参数集
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支持下表中示出的各种OFDM参数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别在DL和UL中用信号通知每个载波带宽部分的μ值和循环前缀信息。例如,可以通过与更高层信令对应的DL-BWP-mu和DL-MWP-cp来用信号通知每个下行链路载波带宽部分的μ值和循环前缀信息。又如,可以通过与更高层信令对应的 UL-BWP-mu和UL-MWP-cp来用信号通知每个上行链路载波带宽部分的μ值和循环前缀信息。
[表3]
| μ | Δf=2<sup>μ</sup>·15[kHz] | 循环前缀 |
| 0 | 15 | 正常 |
| 1 | 30 | 正常 |
| 2 | 60 | 正常,扩展 |
| 3 | 120 | 正常 |
| 4 | 240 | 正常 |
2.2框架结构
另外,每个子帧可以由大小相同的两个半帧组成。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半帧分别由子帧0至4和子帧5至9组成。
关于子载波间隔μ,时隙可以如同一样按升序在一个子帧内编号,并且还可以如同一样按升序在一帧内编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循环前缀,如下表中所示地确定一个时隙中的连续OFDM符号的数目一个子帧的起始时隙在时间维度上与同一子帧中的起始OFDM符号对准。表4示出了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帧/子帧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并且表5示出了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帧/子帧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表4]
[表5]
在可以应用本发明的NR系统中,可以基于上述时隙结构应用自包含式时隙结构。
图6是例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自包含式时隙结构的示图。
在图6中,阴影区域(例如,符号索引=0)指示下行链路控制区域,并且黑色区域(例如,符号索引=13)指示上行链路控制区域。剩余区域(例如,符号索引=1至 13)可以用于DL或UL数据传输。
基于该结构,eNB和UE可以在一个时隙中依次执行DL传输和UL传输。即, eNB和UE不仅可以发送和接收DL数据,而且可以在一个时隙中响应于DL数据而发送和接收UL ACK/NACK。因此,由于这种结构,能够在数据传输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减少数据重新传输之前所需的时间,由此使最终数据传输的等待时间最少。
在该自包含式时隙结构中,使得eNB和UE能够从发送模式切换成接收模式(以及从接收模式切换成发送模式)的处理需要预定的时间间隙长度。为此,在自包含式时隙结构中,从DL切换成UL时的一些OFDM符号被设置为保护时段(GP)。
虽然描述了自包含式时隙结构包括DL控制区域和UL控制区域二者,但是可以在自包含式时隙结构中选择性地包括这些控制区域。换句话讲,根据本发明的自包含式时隙结构可以包括DL控制区域或UL控制区域以及DL控制区域和UL控制区域二者,如图6中所示。
另外,例如,时隙可以具有各种时隙格式。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时隙中的OFDM 符号可以被划分为下行链路符号(由“D”表示)、灵活符号(由“X”表示)和上行链路符号(由“U”表示)。
因此,UE可以假定DL传输仅在DL时隙中的由“D”和“X”所表示的符号中出现。类似地,UE可以假定UL传输仅在UL时隙中的由“U”和“X”所表示的符号中出现。
2.3.模拟波束成型
在毫米波(mmW)系统中,由于波长短,因此可以在同一区域中安装多个天线元件。也就是说,考虑到30GHz频带处的波长为1cm,在二维阵列的情况下,可以在5×5cm的面板中以0.5λ(波长)为间隔安装总共100个天线元件。因此,在mmW 系统中,能够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元件增加波束成型(BF)增益来改善覆盖范围或吞吐量。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天线元件都可以包括收发器单元(TXRU),以使得能够针对每个天线元件调节发送功率和相位。通过这样做,每个天线元件可以针对每个频率资源执行独立的波束成型。
然而,在所有的大约100个天线元件中都安装TXRU就成本而言不太可行。因此,已考虑了使用模拟相移器将多个天线元件映射到一个TXRU并且调节波束方向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因为在整个频带内只产生了一个波束方向,所以频率选择性波束成型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数字BF和模拟BF的中间形式,可以考虑具有比Q个天线元件少的B个TXRU的混合BF。在混合BF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发送的波束方向的数目限于B个或更少,这取决于B个TXRU和Q天线元件如何连接。
图7和图8是例示了用于将TXRU连接到天线元件的代表性方法的示图。这里, TXRU虚拟化模型表示TXRU输出信号与天线元件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图7示出了用于将TXRU连接到子阵列的方法。在图7中,一个天线元件连接到一个TXRU。
同时,图8示出了用于将所有TXRU连接到所有天线元件的方法。在图8中,所有天线元件连接到所有TXRU。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单独的附加单元将所有天线元件连接到所有TXRU,如图8中所示。
在图7和图8中,W指示由模拟相移器赋予权重的相位矢量。也就是说,W是确定模拟波束成型的方向的主要参数。在这种情况下,CSI-RS天线端口与TXRU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1对1或1对多。
图7中示出的配置的缺点在于,难以实现波束成型聚焦,但是其优点在于,所有天线都可以以低成本配置。
相反,图8中示出的配置的优点在于,能够容易地实现波束成型聚焦。然而,由于所有天线元件都连接到TXRU,因此它的缺点是成本高。
当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使用多根天线时,可以应用通过组合数字波束成型和模拟波束成型而获得的混合波束成型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模拟(或射频(RF)) 波束成型意指在RF端处执行预编码(或组合)的操作。在混合波束成型的情况下,分别在基带端和RF端处执行预编码(或组合)。因此,混合波束成型的优点在于,它保证了与数字波束成型相似的性能,同时减少了RF链和D/A(数字-模拟)(或A/D (模拟-数字)z转换器)的数目。
为了便于描述,混合波束成型结构可以用N个收发器单元(TXRU)和M根物理天线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将被发送端发送的L个数据层的数字波束成型可以用N*L(N×L)矩阵表示。此后,由TXRU将N个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将可以用M*N(M×N)矩阵表示的模拟波束成型应用于转换后的信号。
图9是从TXRU和物理天线的角度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混合波束成型结构的示意图。在图9中,假定数字波束的数目为L并且模拟波束的数目为N。
另外,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已考虑了通过设计能够以符号为基础改变模拟波束成型的eNB来向位于特定区域中的UE提供高效波束成型的方法。另外,在适用本发明的NR系统中,还已考虑了通过将N个TXRU和M根RF天线定义为一个天线面板而引入其中能够应用独立混合波束成型的多个天线面板的方法。
当eNB使用如上所述的多个模拟波束时,每个UE具有适于信号接收的不同模拟波束。因此,在适用本发明的NR系统中,已考虑了以下波束扫描操作:在特定子帧(SF)中,eNB针对每个符号应用不同的模拟波束(至少相对于同步信号、系统信息、寻呼等而言),然后执行信号发送,以便使得所有UE都能够有接收机会。
图10是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下行链路(DL)传输处理期间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的示图。
在图10中,用于以广播方式发送适用本发明的NR系统的系统信息的物理资源 (或信道)被称为物理广播信道(xPBCH)。在这种情况下,属于不同天线面板的模拟波束可以在一个符号中被同时发送。
另外,如图10中所示,在适用本发明的NR系统中,已讨论了引入与(对应于特定天线面板的)单个模拟光束被应用于的参考信号(RS)对应的波束参考信号 (BRS)作为用于针对每个模拟波束来测量信道的配置。可以为多个天线端口限定 BRS,并且每个BRS天线端口可以对应于单个模拟波束。在这种情况下,与BRS不同,模拟波束组中的所有模拟波束都可以被应用于与BRS不同的同步信号或xPBCH,以辅助随机UE正确地接收同步信号或xPBCH。
3.提出的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基于以上讨论的技术特征详细描述本发明中提出的配置。
具体地,本发明详细描述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和接收结构以及以下操作:当在针对PUCCH中的特定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时分复用 (TDM)方式将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调制信号与参考信号(RS)组合之后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操作(或DFT预编码)时,允许接收端以相对低的复杂度区分用于UCI的调制信号与RS,其中PUCCH是用于由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UL)控制信号传输的物理信道。因此,可以在OFDM符号中的所有子载波当中的一个子载波或一些(连续的)子载波上传输被应用了DFT操作(或DFT预编码)的信号。
在适用本发明的NR系统中,多个OFDM符号被定义为用于数据调度的基本时间单位,并且为了尽可能快地(向BS)报告指示(就解码而言)特定时隙中的数据接收的成功或失败的ACK/NACK(确认/否定确认),作为用于ACK/NACK信息传输的物理信道的PUCCH可以与数据信道进行时分复用并且在相对短的时间间隔中发送,如图6中所示。例如,在确定特定时隙中的用于DL数据的ACK/NACK之后, UE可以通过PUCCH向BS报告关于同一时隙内的后面的(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在时域中)的ACK/NACK信息。
PUCCH不仅可以携带ACK/NACK信息,而且可以携带诸如信道状态信息(CSI) 反馈、调度请求(SR)等这样的重要UL控制信息。因此,可能期望的是将PUCCH 设计成具有广传输区域(或UL覆盖范围)。为此,UE应该能够使用尽可能高的用于PUCCH发送的(平均)发送功率。
同时,当UE发送基于OFDM的信号时,由于功率放大器(PA)的非线性,导致可能存在对发送功率的限制。例如,当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PAPR)高时, UE应该减小平均信号功率,使得在时域中发送的信号的幅度波动范围被包括在PA 的线性得以保证的输入信号范围中。因此,可能期望的是,将PUCCH信号设计成具有低PAPR,以使得UE能够以高(平均)发送功率执行PUCCH发送。
图11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PUCCH配置方法。
作为用于在UE发送PUCCH时减小PAPR的方法,UE可以执行如图11中所示的发送,而非直接在OFDM信号中的特定子载波上发送用于UCI的调制信号和RS。更具体地,如图11中所示,UE可以通过以TDM方式组合L1个RS符号和L2个用于UCI的调制符号来生成M个样本(其中,M=L1+L2),应用M点DFT操作(或 DFT预编码),然后在OFDM符号中的M个特定(连续)子载波上执行发送。
通常,当无线电信号经过信道时,接收器可以解释为信号是经由具有不同时间延迟的多条路径发送的。因此,当UE在发送PUCCH时通过在特定OFDM符号中组合用于UCI的调制信号和RS而应用DFT预编码之后执行发送时,会出现干扰,这是因为在用于UCI的调制信号和RS之间没有单独的保护时间(或时段)。
图12示意性例示了经由多条路径进行的信号接收操作。
图12示出了当通过与四个信道对应的多条路径发送PUCCH信号(即,在以TDM 方式组合四个RS样本和用于数据(例如,UCI)的八个调制信号样本、对其应用12 点DFT预编码并随后应用子载波映射、24点IDFT(或FFT)、并行到串行、CP(循环前缀)插入处理之后发送的信号)时通过各个路径接收到的信号,其中这四个信道分别具有不同的时间延迟和信道增益h1、h2、h3和h4。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接收到的信号可以用通过多条路径接收到的信号之和来表示。
当如图12所示由于信道的多径延迟而导致不同的时域信号(例如,用于UCI的调制信号和RS)经历相互干扰时,接收端无法区分用于数据(例如,UCI)的调制信号和RS,由此可能需要诸如瑞克(Rake)接收器这样的复杂接收方案。
因此,本发明详细描述了用于当UE在特定OFDM符号上执行发送时通过在以 TDM方式组合数据和RS之后应用DFT预编码来发送PUCCH时,允许接收端区分数据和RS的PUCCH发送和接收结构和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不仅考虑了当发送由一个或两个OFDM符号组成的 PUCCH时在DFT预编码之前UCI和RS在一个符号内时分复用的情况,而且考虑了当发送由一个或两个OFDM符号组成的PUSCH时在进行DFT预编码之前UCI和 RS在一个符号内时分复用的情况。
尽管为了方便描述依据NR系统中的UL控制信号发送描述了本发明中提出的配置,但是所提出的每种方法的操作原理可以广泛应用到当基于N点DFT/IDFT生成 OFDM符号时应用DFT预编码的任意无线通信系统。因此,在以下描述中,发送信号的实体和接收信号的实体分别被称为发送器和接收器。
3.1时域中UCI和RS的分离
-当发送器(在基于N点DFT/IDFT生成OFDM符号之前)执行M点(M≤N) DFT预编码时,发送器可以首先布置用于RS的调制信号,布置用于数据的调制信号,然后布置用于RS的调制信号的一些后面的信号的副本,以便配置时域中的M个时域样本。
假定RS用r[0],r[1],r[2],…,r[L1]表示并且数据用d[0],d[1],d[2],…,d[L2]表示,则可以根据式1确定用于M点DFT预编码的M(=L1+L2+K)个样本。
[式1]
X=[r[0],r[1],…,r[L1],d[0],d[1],d[2],…,d[L2],r[L1-(K-1)],r[L1-(K-2)],…, r[L1]]
在式1中,K的值(M与K之比或L1与K之比)可以是根据预定方法在BS和 UE之间确定的,或者由BS通过更高层信号(例如,RRS信令)或动态控制信号(例如,L1/L2信令)配置的。
当BS通过更高层信号或动态控制信号指示用于K的值的多种状态中的一种时,可以根据OFDM符号的CP长度、将被DFT预编码的发送样本的数目(即,M)和/ 或(预定的或由BS配置的)RS开销不同地解释与每种状态对应的K的值。
当BS通过更高层信号(例如,RRC信令)或动态控制信号(例如,L1/L2信令) 配置特定比率值R(0<R≤1)时,UE可以根据预定方法基于R值来计算K的值。例如,UE可以将K的值计算为K=ceil(M*R)。这里,ceil(X)意指等于或大于X 的整数当中的最小整数。在K=0的情况下,如果RS发送样本的数目L1和数据发送样本的数目L2是根据预定方法确定的或者是由BS配置的,则UE可以基于计算出的K(K>0)的值的开销来减少RS发送样本的数目(L1’=L1–K)或数据发送样本的数目(L2’=L2–K)。
在上述操作中,如果数据和RS分别被RS和数据替换,则可以应用相同的操作 (也就是说,可以首先布置用于数据的调制信号,布置用于RS的调制信号,然后布置用于数据的调制信号中的一些后面的信号的副本)。
如图12中所示,当配置与用于DFT预编码的输入信号对应的M个样本时,用于RS的一些后面的信号在M点DFT预编码之前被复制,然后被布置在后部。
图13示意性例示了下述操作,其中在图12的配置中,用于RS的最后两个符号在DFT预编码之前被复制并且被布置在M个样本之后。
根据图13的配置,当CP被应用于OFDM符号时,用于RS的一些后面的信号的副本被包括在CP中,使得能够获得下述效果:从RS发送的角度看,就好像针对 RS应用CP一样。
参照图13中示出的N点DFT窗口中的前八个样本,接收器可以接收信号,就好像用于RS的CP与RS一起被发送一样。另外,关于其中12个数据样本与4个RS 样本相结合的(N点DFT)窗口中的最后16个样本,接收器可以接收信号,就好像用于其的CP被应用一样。
图14示意性例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OFDM符号中的RS和数据结构。
下文中,将概括地描述以上提到的配置。参照图14,当RS和数据在时域中依次排列时,可以通过将RS-B部分的副本布置在数据部分后面来配置整个OFDM符号,其中RS-B部分被包括在由前面的RS-A部分和后面的RS-B部分组成的RS中。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一个OFDM符号的CP可以包括RS-B中的一些或全部的副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如图13中所示在DFT预编码之前执行用于将RS-B的副本布置在OFDM符号的后部的处理,或者该处理可以针对在执行DFT预编码、子载波映射和N点IDFT(IFFT)之后生成的时域信号执行。
本小节中描述的配置可以被如下地总结。
(1)发送器以TDM方式(即,在虚拟频率上以FDM方式)布置RS和数据(例如,UCI)。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RS和UCI可以以(整个)RS/(整个)UCI/(部分)RS 的形式排列。这里,部分RS可以对应于整个RS中的后面的部分(也就是说,部分RS可以是整个RS中的后面的部分的副本)。
另选地,又如,RS和UCI可以以(整个)UCI/(整个)RS/(部分)UCI的形式排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UCI可以对应于整个UCI中的后面的部分(也就是说,部分UCI可以是整个UCI中的后面的部分的副本)。
另选地,再如,RS和UCI可以以(部分)RS/(整个)UCI/(整个)RS的形式排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RS可以对应于整个UCI中的前面的部分(也就是说,部分RS可以是整个RS中的前面的部分的副本)。
另选地,再如,RS和UCI可以以(部分)UCI/(整个)RS/(整个)UCI的形式排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UCI可以对应于整个UCI中的前面的部分(也就是说,部分UCI可以是整个UCI中的前面的部分的副本)。
另选地,再如,RS和UCI可以以(整个)UCI/(部分)RS/(整个)RS的形式排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RS可以对应于整个RS中的后面的部分(也就是说,部分RS可以是整个RS中的后面的部分的副本)。
(2)在这种状态下,发送器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对经过DFT处理的输出信号执行IFFT处理来生成信号,然后发送该信号。
(3)该信号传输方法不仅可以同等地应用于UCI传输,还可以同等地应用于 UL数据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或DL数据传输或侧链路控制信息(SCI) 或侧链路(SL)数据传输。
(4)另外,在该信号传输方法中,发送/接收端不限于UE/BS,而是发送/接收端可以扩展到BS/UE或UE/UE。
图15示意性例示了图13中示出的N点DFT窗口中的样本的下采样。
更具体地,在图13中,如果接收器在消除CP之后执行N点DFT(FFT)、子载波解映射和/或M点IDFT,则图13的N点DFT窗口内的样本可以是用下采样的形式表示的,如图15中所示。在图15中,h1'和h2'分别指示在发送信号的窄频带中的有效信道增益。
此后,接收器估计图15的时间窗口1中的信道。另外,接收器可以向时间窗口 2应用DFT操作,使用所估计的信道来补偿频域中的频域信道值(例如,进行均衡),然后通过因再次(对其信道值被补偿的时间窗口2中的信号)应用IDFT操作而恢复到时域,来仅提取UCI。
当UE在通过根据上述配置组合数据和RS而应用DFT预编码之后执行发送时,接收器可以(在对接收到的OFDM符号应用N点DFT(FFT)、子载波解映射、和/ 或M点IDFT操作或者对接收到的OFDM符号应用N点DFT(FFT)、频域过滤和/ 或N点IDFT(IFFT)操作之后)在接收到的信号的(对应于RS的长度或与其成比例的)前部时间窗口(下文中被称为时间窗口1)内(没有UCI干扰地)接收被施加有用于RS的CP的信号,然后基于时域(或频域)操作执行信道估计。
图16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于RS执行信道估计的配置。
作为信道估计方法的示例,如图16中所示,当在时间窗口1中通过RS执行信道估计时,接收器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的所有样本当中的除了时间窗口1中的样本之外的剩余样本的值处理为0,然后通过应用(M点或N点)DFT操作来获得针对每个频率将(经DFT转换后的)RS乘以信道增益而得的信号。此后,接收器可以通过应用取决于接收器如何实现的信道估计方法来估计信道。
另外,在其中UCI和用于RS的一些后面的信号的副本被组合的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器可以通过假定在出现在时间窗口1之后的(对应于UCI和用于RS的一些后面的信号的副本的长度之和或者与其成比例的)时间窗口(下文中,该时间窗口被称为时间窗口2)期间针对相应信号应用了CP来接收组合信号。
图17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基于RS执行信道估计的配置。
如图17中所示,为了从组合信号中提取UCI,接收器可以将除了时间窗口2中的样本之外的剩余样本的值处理为0,使用先前通过应用(M点或N点)DFT操作从时间窗口1估计的信道补偿频域中的信道值,然后在通过再次应用(M点或N点) IDFT操作在时域中执行恢复之后,消除与用于RS的一些后面的信号的副本对应的样本。通过这样做,BS可以从组合信号中提取UCI。
又如,当在时间窗口1中通过RS执行信道估计时,接收器可以通过向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间窗口1中的样本应用DFT操作来获得针对每个频率将(经DFT转换后的) RS与信道增益相乘而得到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可以通过应用取决于接收器如何实现的信道估计方法来估计信道。
更具体地,为了从组合信号中提取UCI,接收器可以通过向时间窗口2中的样本应用DFT操作来将其转换成频域信号,通过基于时间窗口2中的样本数目对从时间窗口1估计的信道进行过采样来补偿针对通过对时间窗口2中的样本执行DFT转换而获得的信号的每个频率的信道值,然后通过利用IDFT操作创建时域信号来只提取与UCI传输窗口对应的样本。
根据上述配置,能够以相对容易的实现方式区分RS和数据,同时使对RS和数据传输结构或信号开销的限制最小化。例如,作为一般的符号间干扰(ISI)消除方法,如果在RS前面添加用于RS的CP并且在数据前面添加用于数据的CP,则会发生额外的CP开销。
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修改示例,当发送器配置M个时域样本以执行M点DFT 预编码时,可以应用以下方法:在时域中布置用于RS的CP(以下被称为RS-CP),布置用于RS的调制信号,然后布置用于数据的调制信号。更具体地,假定RS是用 r[0],r[1],r[2],…,r[L1]表示的并且数据是用d[0],d[1],d[2],…,d[L2]表示的,则发送器可以根据下式2配置用于M点DFT预编码的M(=L1+L2+K)个样本。
[式2]
X=[r[L1-(K-2)],…,r[L1],r[0],r[1],…,r[L1],d[0],d[1],d[2],…,d[L2],r[L1-(K-1)]]
在式2中,K的值(M与K之比或L1与K之比)可以是根据预定方法在BS和 UE之间确定的,或者由BS通过更高层信号(例如,RRS信令)或动态控制信号(例如,L1/L2信令)配置的。
图18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收器接收信号的配置。
作为本发明的修改示例,当接收器用与后面的RS-CP的长度对应的时间窗口中的一些样本交换与接收到的信号的(对应于RS长度或者与RS长度成比例的)时间窗口中包括的前部RS-CP的长度对应的时间窗口中的一些样本时,如上所述生成的信号可以具有其中应用RS和用于RS的CP的信号传输窗口(时间窗口1)以及其中应用通过以TDM方式组合UCI和RS-CP而获得的信号以及用于对应的组合信号的 CP的信号传输窗口(时间窗口2)。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的信道估计和数据提取方法可以类似于上述方法。
上述配置可以与本发明的所提出的其它方法一起应用,除非它们彼此有冲突。
3.2.频域中UCI和RS的分离
当发送器配置M个时域样本(其中,M=K*L)以执行M点DFT预编码时,发送器可以通过以TDM方式在时域中组合RS和数据来配置L个样本,通过将这L个样本重复K次来配置M个样本,然后根据M个样本当中的第m个样本X[m](其中,m=0,1,…,M-1)是用于RS还是数据来如下地应用相位旋转。
(1)当X[m]是用于RS的样本时,
X[m]’=X[m]*exp(j*2π*k0*m/M),k0∈{0,1,...,K-1},k0≠k1
(2)当X[m]是用于数据的样本时,
X[m]’=X[m]*exp(j*2π*k1*m/M),k1∈{0,1,…,K-1},k0≠k1
在这种情况下,K的值(M与L之比)可以是根据预定方法在BS和UE之间确定的,或者由BS通过更高层信号(例如,RRS信令)或动态控制信号(例如,L1/L2 信令)配置的。
图19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生成的时域信号。
当存在用于RS的两个样本和用于数据的四个样本并且当针对M=12执行M点 DFT预编码时,发送器可以通过将部分信号重复K次(其中,K=2)生成时域信号,如图19中所示。
接下来,如果第m个样本(其中,m=0、1、...、M-1)是用于RS的样本,则发送器不改变相位。相反,如果第m个样本是用于数据的样本,则发送器可以通过乘以exp(j*2π*1*m/M)的值来应用相位旋转(k0=0且k1=1)。
图20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RS和数据在频域中彼此区分的配置。
如图20中所示,在DFT预编码之后,RS和数据可以分别被分配给奇数梳状资源和偶数梳状资源,使得它们能在频域中彼此区分。
因此,在频域中区分RS和数据之后,接收器可以基于RS优先地执行信道估计,然后使用估计的信道将数据解调。
通常,发送器可以通过在M点DFT预编码之前如上所述地以TDM方式组合L 个样本中的P个信号(其中,P≤K)并且将这些信号重复K次来配置用于DFT预编码的M个样本。接下来,发送器可以在频域中的K个梳状资源当中的一个上发送P 个信号中的每一个。
具体地,当发送器配置M个时域样本(其中,M=K*L)以执行M点DFT预编码时,发送器可以通过以TDM方式组合P个信号(其中,P≤K)来配置L个样本,通过将这L个样本重复K次来配置M个样本,然后根据M个样本当中的第m个样本X[m](其中,m=0、1、…、M-1)是用于哪个信号来如下地应用相位旋转。
(1)当X[m]是第p0个信号时,
X[m]’=X[m]*exp(j*2π*k0*m/M),k0∈{0,1,…,K-1}
(2)当X[m]是第p1个信号(其中,p1≠p0)时,
X[m]’=X[m]*exp(j*2π*k1*m/M),k1∈{0,1,…,K-1},k1≠k0
(3)当X[m]是第p2个信号(其中,p2≠p0且p2≠p1)时,
X[m]’=X[m]*exp(j*2π*k2*m/M),k2∈{0,1,…,K-1},k2≠k0且k2≠k1
根据上述配置,当由于待传输数据的有效载荷尺寸小而所需的资源量不大时,RS和数据可以在频域中完全彼此区分并且还可以实现低PAPR特性。
上述配置可以与本发明的所提出的其它方法一起应用,除非它们彼此有冲突。
图21示意性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UE的信号发送方法。
首先,UE生成用于被映射到一个符号的参考信号(RS)和数据的时域样本[S2110]。在这种情况下,时域样本可以按以下时域顺序排列:第一RS样本、数据样本和第二RS样本。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样本可以对应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样本。
另外,UE可以使用以下各种方法来生成时域样本。
首先,第一RS样本可以由第二RS样本中的一些组成。
反过来,第二RS样本可以由第一RS样本中的一些组成。
在这种情况下,RS样本可以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PT_RS)。
接下来,UE向BS发送通过向所生成的时域样本应用变换预编码而生成的信号[S2120]。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变换预编码,离散傅立叶变换(DFT)预编码可以被应用于所生成的时域样本。
另外,BS可以根据以下方法接收信号。
首先,BS从UE接收信号。接下来,BS通过向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时间窗口中的样本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操作来估计发送信道,通过使用所估计的发送信道补偿第二时间窗口中的样本的信道值来提取数据样本,并且基于所提取的数据样本来获得数据信息。
由于上述提出的方法的每个实施方式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种方法,因此显而易见的是,每个实施方式都可以被认为是所提出的方法。另外,本发明不仅可以独立使用所提出的方法而且可以通过组合(或合并)一些所提出的方法来实现。此外,可以定义规则,使得BS应该通过预定义的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更高层信号等)告知UE与所提出的方法是否被应用有关的信息(或关于与所述提出方法相关的规则的信息)。
4.装置配置
图22是例示了能够由本发明中提出的实施方式实现的用户设备(UE)和基站 (BS)的配置的示图。图22中例示的UE和BS用于实现用于在其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的上述实施方式。
UE 1可以在DL上用作发送端,而在DL上用作接收端。BS(eNB或gNB)可以在 UL上用作接收端,而在DL上用作发送端。
也就是说,UE和基站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用于控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发送器(Tx)10或110和接收器(Rx)20或120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的天线30或130。
UE和基站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处理器40 或140以及用于暂时或永久地存储处理器40或140的操作的存储器50或150。
利用上述配置,UE 1通过处理器40生成用于被映射到一个符号的参考信号(RS)和数据的时域样本。在这种情况下,时域样本按以下时域顺序排列:第一RS样本、数据样本和第二RS样本。接下来,UE通过发送器10向BS 100发送通过向所生成的时域样本应用变换预编码而生成的信号。
另外,BS 100通过接收器120从UE接收信号。接下来,BS 100进行估计。接下来,BS控制处理器140,以通过向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时间窗口中的样本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操作来估计发送信道,并且通过使用所估计的发送信道补偿第二时间窗口中的样本的信道值来提取数据样本。此后,BS 100基于通过处理器140 提取的数据样本获得数据信息。
UE和基站的Tx和Rx可以执行用于数据发送的分组调制/解调功能、高速分组信道编码功能、OFDMA分组调度、TDD分组调度和/或信道化。图22的UE和基站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低功率射频(RF)/中频(IF)模块。
同时,UE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个人通信服务(PCS)电话、全球移动系统(GSM)电话、宽带码分多址(WCDMA)电话、移动宽带系统(MBS) 电话、手持PC、膝上型PC、智能电话、多模式多频带(MM-MB)终端等中的任一个。
智能手机是利用移动电话和PDA二者的优点的终端。它将PDA的功能(也就是说,诸如传真发送和接收和互联网连接这样的调度和数据通信)并入移动电话中。 MB-MM终端是指具有内置的多调制解调器芯片并且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系统和其它移动通信系统(例如,CDMA 2000、WCDMA等)中的任一个中操作的终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
在硬件配置中,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以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功能等的形式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50或150中并且由处理器40或140来执行。存储器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手段向处理器发送数据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领会,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基本特性的情况下,本公开可以以与本文中阐述的那些方式不同的其它特定方式来执行。以上实施方式因此被理解为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应该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法律等同物而非以上描述限定,并且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应当被包含在本文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束中彼此未明确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组合地提出,或者在提交申请之后通过后续修改被包括为新的权利要求。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适用于包括3GPP系统和/或3GPP2系统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除了这些无线接入系统之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适用于无线接入系统能应用于的所有技术领域。此外,所提出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使用超高频带的毫米波通信。
Claims (8)
1.一种由用户设备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向基站BS发送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对应的多个样本,其中,所述多个样本包括:(i)在所述多个样本的起始处布置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RS样本,(ii)在所述多个样本的末尾处布置的多个第二RS样本;以及(iii)在所述多个第一RS样本与所述多个第二RS样本之间布置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样本;以及
向所述BS发送基于向所述多个样本应用变换预编码而生成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第一RS样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二RS样本中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第二RS样本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RS样本中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多个第一RS样本依次由多个第三RS样本和多个第四RS样本构成,所述多个第二RS样本与所述多个第四RS样本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换预编码包括针对与所述一个OFDM符号对应的所述多个样本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预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一个OFDM符号对应的所述多个样本通过应用所述变换预编码被变换为用于所述一个OFDM符号的多个频域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频域值被映射到所述一个OFDM符号的多个子载波,以生成发送到所述BS的信号。
8.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向基站BS发送信号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发送器;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连接到所述发送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生成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对应的多个样本,其中,所述多个样本包括:(i)在所述多个样本的起始处布置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RS样本,(ii)在所述多个样本的末尾处布置的多个第二RS样本;以及(iii)在所述多个第一RS样本与所述多个第二RS样本之间布置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样本;并且
向所述BS发送基于向所述多个样本应用变换预编码而生成的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US201762475839P | 2017-03-23 | 2017-03-23 | |
| US62/475,839 | 2017-03-23 | ||
| US201762480550P | 2017-04-03 | 2017-04-03 | |
| US62/480,550 | 2017-04-03 | ||
| PCT/KR2018/003431 WO2018174633A2 (ko) | 2017-03-23 | 2018-03-23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0383742A CN110383742A (zh) | 2019-10-25 |
| CN110383742B true CN110383742B (zh) | 2022-02-01 |
Family
ID=6358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880016214.4A Active CN110383742B (zh) | 2017-03-23 | 2018-03-23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 Country | Link |
|---|---|
| US (2) | US11522651B2 (zh) |
| EP (1) | EP3471323B1 (zh) |
| JP (1) | JP6882479B2 (zh) |
| KR (2) | KR102060072B1 (zh) |
| CN (1) | CN110383742B (zh) |
| WO (1) | WO2018174633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18147692A1 (ko) * | 2017-02-11 | 2018-08-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물리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 US11516834B2 (en) * | 2017-11-13 | 2022-11-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 JP7519389B2 (ja) * | 2019-06-24 | 2024-07-19 |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 時間ドメインデータ内の基準信号シーケンス |
| CN113015245B (zh) * | 2019-12-20 | 2023-10-27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332965A (zh) * | 2010-07-12 | 2012-01-25 | 北京海兰德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传输分集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 CN102474375A (zh) * | 2009-07-17 | 2012-05-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065466A (zh) * | 2008-08-14 | 2014-09-2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发射/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KR20160097133A (ko) * | 2015-02-06 | 2016-08-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송파 결합을 통해 광대역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GB2424805B (en) * | 2005-03-30 | 2007-02-28 | Toshiba Res Europ Ltd | Efficient channel tracking in packet based OFDM systems |
| IN2014KN01993A (zh) * | 2006-12-22 | 2015-05-01 | Fujitsu Ltd | |
| US20090040919A1 (en) | 2007-08-09 | 2009-02-12 | Tarik Muharemovic | Transmission Using Nested OFDMA |
| US8724542B2 (en) * | 2008-08-04 | 2014-05-1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using nested OFDMA |
| KR20110048405A (ko) * | 2009-11-02 | 2011-05-11 | 주식회사 팬택 | 복조 기준 신호 매핑 방법, 전송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하는 통신단말장치 |
| JP5486734B2 (ja) | 2010-08-04 | 2014-05-07 | エヌイーシー(チャイナ)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シングルキャリア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信号生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
| EP2666269B1 (en) * | 2011-01-20 | 2015-03-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ceiving nod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estimate |
| US9313779B2 (en) | 2012-07-27 | 2016-04-12 | Intel Corporation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h large number of bits |
| KR101670158B1 (ko) | 2015-01-26 | 2016-10-27 | 제주특별자치도(제주특별자치도해양수산연구원장) | 양식어류용 먹이생물 자동공급장치 |
| US10333738B2 (en) | 2015-06-04 | 2019-06-2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ata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185496B1 (en) | 2015-12-21 | 2018-08-29 |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forming a dft-spread ofdm symbol comprising data and pilot |
| US10708796B2 (en) * | 2016-04-21 | 2020-07-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igh doppler channe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
| CN111148246B (zh) * | 2017-02-03 | 2021-02-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EP3619882B1 (en) * | 2017-05-04 | 2022-11-23 | Apple Inc. | Data structures and schemes for new radio (nr) physical uplink transmission |
-
2018
- 2018-03-23 US US16/065,734 patent/US11522651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3-23 EP EP18772023.0A patent/EP3471323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3-23 WO PCT/KR2018/003431 patent/WO2018174633A2/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8-03-23 CN CN201880016214.4A patent/CN110383742B/zh active Active
- 2018-03-23 KR KR1020197002531A patent/KR102060072B1/ko active Active
- 2018-03-23 KR KR1020187013764A patent/KR101944836B1/ko active Active
- 2018-03-23 JP JP2019530413A patent/JP6882479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1-28 US US17/994,891 patent/US1188206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4065466A (zh) * | 2008-08-14 | 2014-09-2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发射/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474375A (zh) * | 2009-07-17 | 2012-05-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332965A (zh) * | 2010-07-12 | 2012-01-25 | 北京海兰德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传输分集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 KR20160097133A (ko) * | 2015-02-06 | 2016-08-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송파 결합을 통해 광대역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Non-Patent Citations (1)
| Title |
|---|
| Discussion on CSI-RS mapping for non-precoded CSI-RS based schemes;Samsung;《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1》;20150529;第2-3节 *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WO2018174633A2 (ko) | 2018-09-27 |
| JP2020504931A (ja) | 2020-02-13 |
| CN110383742A (zh) | 2019-10-25 |
| EP3471323B1 (en) | 2023-09-27 |
| WO2018174633A3 (ko) | 2018-11-08 |
| KR101944836B1 (ko) | 2019-02-01 |
| US11882068B2 (en) | 2024-01-23 |
| US20230163908A1 (en) | 2023-05-25 |
| JP6882479B2 (ja) | 2021-06-02 |
| KR20190011342A (ko) | 2019-02-01 |
| KR102060072B1 (ko) | 2020-02-11 |
| KR20180135852A (ko) | 2018-12-21 |
| US20210203459A1 (en) | 2021-07-01 |
| EP3471323A4 (en) | 2020-06-17 |
| EP3471323A2 (en) | 2019-04-17 |
| US11522651B2 (en) | 2022-12-06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KR102070787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물리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
| KR102037326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위상 트래킹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
| JP7167015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と基地局との間の物理上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ンネルの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 |
| CN11053734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 |
| CN10947899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
| EP3582461B1 (en) | Method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reception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 |
| US10944454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USCH and DMRS by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 |
| US1188206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etwe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 US10944608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 |
| KR2020002996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
| KR102088026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및 기지국의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